胎盘与脐带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脐带能量多普勒显示:胎儿腹腔内脐带血流与胎盘连接。
胎儿脐带血流。
胎儿脐带血流:彩色多普勒显示胎儿腹腔内脐带血流。
CDFI动态显示:脐带内动静脉血流脐带的横断上可见到三个回声增强光环,其中一个大的为脐静脉,两个小的为脐动脉,长轴上CDFI显示绳状结构。
频谱多普勒显示脐动脉高速低阻型血流频谱。
图示:胎儿颈部两侧可见一“U”字形的凹陷,内可见短的光带为脐血管的断面。
诊断:脐带绕颈图示:胎儿颈部两侧可见一“U”字形的凹陷,内可见短的光带为脐血管的断面。
CDFI示脐带内彩色血流。
诊断:脐带绕颈。
胎盘和脐带:彩色多普勒显示三支脐血管胎盘一、组织病理胎盘(placenta)是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由羊膜(amniotic membrane)、叶状绒毛膜(chorion frondosum)和底蜕膜构成。
足月分娩的胎盘近圆形,直径16~20cm、厚1~4cm,重约500g。
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主要部分,即胎儿部分。
绒毛发育形成胎儿叶、胎儿小叶。
每个胎盘约有60~80个胎儿叶,200个胎儿小叶,超声检查不能分辨出胎儿叶和胎儿小叶。
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底蜕膜表面覆盖一层固定绒毛的滋养层细胞,与底蜕膜共同形成蜕膜板,此板向绒毛膜方向伸出一些蜕膜间隔,将胎盘母体面分成可见的20个左右母体叶,妊娠后期间隔内有纤维素、钙质沉着,胎盘有梗死灶。
二、超声表现妊娠12周后超声检查可见清晰的胎盘轮廓。
胎盘在子宫壁内呈扁圆形盘状物,内为较均匀低回声。
正常胎盘可附着于子宫前壁、后壁、侧壁或宫底部ρ28孕周后,胎盘的正常厚度为2~4cm。
胎盘的定位对临床进行手术、羊水穿刺有指示作用,并可判断有无前置胎盘。
胎盘切面可分为三个部分:胎盘切面的第一个部分:胎盘胎儿面:又称绒毛膜板,在羊水衬托下呈光亮的带。
绒毛板下可见无回声区,为脐带进人胎盘的分支,范围大时为绒毛间隔内的血池,呈云雾状低回声,动态扫查过程可见沸水状滚动,见图4-2-20。
孕期胎儿循环系统发育知识孕期是一个重要的发育阶段,胎儿的各个系统都在迅速成长和形成。
其中,胎儿循环系统的发育尤为重要,决定了胎儿的血液循环和供氧供养能力。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孕期胎儿循环系统的发育知识。
因此,文章将遵循一个专业信息传达的形式来进行叙述。
孕期胎儿循环系统发育知识孕期是胎儿发育最快的阶段之一,而循环系统的发育又是孕期中的关键部分。
胎儿循环系统的发育与孕早期及胚胎期的器官形成密切相关,它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胎儿心脏的形成胎儿心脏的形成始于受精卵着床后第三周左右。
最初,胎儿的心脏只是一个简单的管状结构,逐渐发展为一个四腔心脏。
在胚胎的第四周,出现了心室和心房的分离。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心脏结构进一步成熟,包括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的形成。
最终形成四腔心脏后,胎儿的心脏开始跳动,并通过血管向全身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二、胎儿循环系统的形成随着胎儿心脏的形成,胎儿循环系统逐渐形成。
胎儿循环系统由胎盘、脐带和血液组成。
胎盘在胚胎期初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连接胎儿和母体,提供供氧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并排出代谢产物。
脐带是连接胎盘和胎儿心脏的管状结构,其中包含动脉和静脉。
动脉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从胎儿心脏运送到胎盘,而静脉则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从胎盘输送回胎儿心脏。
三、胎儿循环系统的功能胎儿循环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保证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
在胎儿循环系统中,静脉血和动脉血通过胎儿心脏的不同腔室进行混合。
这样的机制使得胎儿能够获取相对较高的氧气水平,并在胎盘中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
胎盘通过母体的血液从中获得氧气和养分,然后将其传递给胎儿。
与此同时,胎盘还帮助胎儿排出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保持胎儿环境的稳定。
四、孕期胎儿循环系统的发育问题孕期胎儿循环系统的发育过程复杂而微妙,各个因素都可能对其发育产生影响。
饮食不良、疾病感染、药物使用等均可能导致胎儿循环系统的异常发育。
出现发育异常的胎儿循环系统可能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死胎、早产等严重后果。
储存胎盘和脐带的作用储存胎盘和脐带的作用:新生儿出生后带来的脐带胎盘中有非常丰富的干细胞,是人生中最原始最好的干细胞,其数量非常丰富,分化能力及其强大,而且使用和提取对新生儿和妈妈都没有任何伤害,并且在用于治疗各类难治重病时,有非常好的效果和潜力,因此也被称为人体的备份器。
因此存储脐带和胎盘能:1、变废为宝,采集方便2、体外干细胞繁殖能力强,可供多次使用3、一次存储,全家人都能使用4、适用范围广,治疗多种疾病经研究表明,间充质细胞对于以下疾病的治疗有明显效果(1)糖尿病(2)肝肾损伤(3)脑及脊髓神经损伤(4)自身免疫性疾病(5)移植物抗宿主病(6)与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血液病(7)缺血性血管病(8)肺及其它组织器官纤维化(9)心脑血管系统疾病5、能用作美容抗衰老,恢复健康体态6、胎盘中含有大量干细胞,其里面的干细胞数量相当于一个人体的干细胞备份,又被称为“干细胞宝库”。
为什么要存储脐带/胎盘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牙髓、脂肪、骨髓和骨膜、各器官组织的血管壁上、新生儿围产组织等)其中又以新生儿脐带/胎盘为最优来源,由脐带组织中分离提取间充质干细胞不会对人体造成创伤,脐带中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多、细胞纯净度高易于分离,而且相对于成人体内干细胞更加原始,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
成人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数量及增殖分化潜能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并且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采集必须进行骨髓穿刺术,来源受到限制,且病毒感染风险较高。
由脐带/胎盘组织中分离提取间充质干细胞不会对人体造成创伤,脐带中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多、质量高,细胞纯净度高易于分离,而且相对于成人体内干细胞更加原始,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免疫原性更低,异体使用无需配型,已经成为目前最具临床应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干细胞。
而胎盘组织可以提取胎盘亚全能干细胞、胎盘造血干细胞、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胎盘母亲干细胞等多种干细胞,同样拥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胎膜、脐带和胎盘胎膜和胎盘: 对胚体起保护、营养、呼吸和排泄作用的附属结构,即胎膜和胎盘。
丛密绒毛膜与子宫基蜕膜相结合构成胎盘。
胎膜、胎盘与子宫蜕膜总称衣胞,在胎儿娩出后,衣胞也随即排出。
一、胎膜(fetal membrane):包括羊膜、绒毛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
其中卵黄囊和尿囊属退化器官。
(一)卵黄囊(yolk sac):1.位置:卵黄囊是连于原始消化管腹侧的一个囊状结构。
2.组成:胚外内胚层与胚外中胚层.3.演化: 人卵黄囊不发达,内没有卵黄。
卵黄囊被包入脐带后,与原始消化管相连部称卵黄蒂,卵黄蒂第6周闭锁,卵黄囊逐渐退化。
4.存在意义:●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发源地:造血干细胞来源于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形成的血岛。
●人类原始生殖细胞:来源于卵黄囊尾侧的胚外内胚层,原始生殖细胞迁移到生殖嵴,分化为生殖细胞,并诱导生殖腺形成。
(二)尿囊(allantois)1.形成:胚胎发育第3周,从卵黄囊尾侧向体蒂内伸出的一个指状盲囊为尿囊。
2.演化:人胚尿囊很不发达,仅存4周即退化.尿囊闭锁后形成膀胱至脐的脐正中韧带。
┌─两条尿囊动脉形成→两条脐动脉3.存在意义┤└─两条尿囊动静脉形成→一条脐静脉第三周胚体在演化中(三)羊膜(amnion):1.特点:是一层半透膜的薄膜,坚韧,无血管。
┌─羊膜上皮:单层扁平上皮2.组成┤└─胚外中胚层3.意义:(1)参与形成原始脐带:由于胚体长大、羊膜腔扩大和胚体凸入羊膜腔内,羊膜在胚体的腹侧包裹卵黄囊、体蒂及尿囊而形成.┌─外包:羊膜原始脐带组成┤┌─卵黄囊└─内:┤体蒂└─尿囊羊膜特点羊膜形成及意义(2) 由羊膜上皮产生羊水: 羊膜腔内充满羊水,胚胎在羊水中生长发育。
●羊水特点:呈弱碱性,微黄,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和胎儿的代谢产物,不断更新。
●羊水量:正常足月胎儿分娩时约1000~1500ml┌─羊水过少: 羊水少于500ml┤└─羊水过多:羊水多于2000ml羊水过少或过多均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胎盘干细胞与脐带血干细胞的区别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的细胞,它可以向多种类型细胞分化,并具有相应的功能,可以用来修复和替代受到损伤,病变的组织和器官。
目前主要的成体干细胞来源有胎盘来源、脐带来源、脐带血来源和骨髓来源的干细胞,本文主要介绍一下胎盘来源的干细胞和脐带血来源的干细胞的区别:
1、分离部位不同:胎盘干细胞是从胎盘组织中分离提取的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是从脐带里面血液中分离提取的干细胞。
2、种类不同:胎盘中的干细胞主要指的是间充质干细胞,而脐带血干细胞主要指的是造血干细胞。
3、分化能力不同:1)胎盘干细胞分化能力强,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成血管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干细胞等多种类型的干细胞,从而修复受损和病变的组织和器官2)脐带血干细胞可以在体内向红细胞、血小板等各种血液细胞分化。
4、数量不同:1)胎盘体积大,从中提取的干细胞数量丰富,并可以在体外培养扩增,扩增培养的子细胞数量达十亿个,可以供成人多次使用2)脐带血干细胞的数量要根据抽取的脐带血多少而定,不可以在体外培养扩增,一份脐带血干细胞可以供40kg以下患者一次使用。
5、治疗使用:1)胎盘干细胞目前在治疗脑瘫、糖尿病、肝硬化、心血管疾病等诸多疾病都显示了良好的效果2)脐带血干细胞可以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
不过对于儿童白血病多以先天性为主,所以对于这种情况,自己的脐带血干细胞是不能使用的,需要配型使用捐献的脐血干细胞。
6、配型方面:二者自体使用都不需要配型,如果异体使用,胎盘干细胞由于免疫源性低的特点,所以配型成功率非常高,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都可以使用;脐带血干细胞与父母配型有1/2的几率,与兄弟姐妹有1/4的几率。
球拍状胎盘与帆状胎盘的超声诊断分析13胎盘是胎⼉与母体之间进⾏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脐带是将胎⼉与母体连接起来的重要结构,正常时,它⼀端连接于胎⼉脐部,另⼀端附着于胎盘胎⼉⾯的中央。
临床脐带附着异常主要为脐带⼊⼝边缘性附着与脐带⼊⼝帆状附着,分别称为球拍状胎盘与帆状胎盘[1-2]。
球拍状胎盘对胎⼉及母体影响不⼤,⽽帆状胎盘,尤其是伴有⾎管前置的帆状胎盘,会导致胎⼉宫内窘迫乃⾄胎⼉死亡 [3-4]。
超声检查是孕妇产前筛查最重要的⽅法,对胎盘脐带附着异常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回顾性分析了本院经产后证实为球拍状胎盘及帆状胎盘122例孕妇资料,总结其超声表现及漏诊原因。
1 资料和⽅法1.1 ⼀般资料2012年1⽉⾄2015年5⽉我院产后经病理证实为球拍状胎盘及帆状胎盘患者共122例(球拍状胎盘79例,帆状胎盘43例),年龄20~35(28±4.83)岁,孕周18~39(26±6.26)周,均单胎。
1.2 仪器与⽅法使⽤通⽤V oluson E8 Expert 和⽇⽴HI VISION Preirus 彩⾊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 3.5~5.0MHz ,选⽤OB 模式。
孕妇平卧位,先⾏孕妇中孕期超声常规检查,后着重扫查胎⼉脐带⼊⼝附着情况,对胎⼉脐带⼊⼝进⾏准确定位,观察胎⼉脐带与胎盘的关系,若脐带⼊⼝不易显⽰,嘱孕妇变换体位,准确判断脐带⼊⼝的插⼊部位。
1.3 球拍状胎盘及帆状胎盘诊断标准脐带⼊⼝位于胎盘上,距离胎盘边缘≤2cm 为球拍状胎盘[5];帆状胎盘为脐带⼊⼝不附着于胎盘上,⽽附着于周围游离的胎膜上,声像图上可见脐带⼊⼝沿胎膜⾛⾏⼀段后分成数⽀⾎管呈扇形进⼊胎盘;若脐⾎管穿过⼦宫下段或跨过宫颈内⼝则诊断为帆状胎盘并⾎管前置[6]。
产妇分娩后检查胎盘、脐带,可见球拍状胎盘脐带⼊⼝位于胎盘边缘;若脐带⼊⼝不在胎盘上,⽽附着于胎盘之外的游离胎膜上,且脐⾎管裸露⽆华通胶的保护,直接进⼊胎盘则为帆状胎盘。
胎盘与脐带的关系?脐带是胎盘运输给胎儿的管道吗?
答复1:
如果把胎盘比做提供物质的仓库,脐带就是一条运输线。
脐带一端连于胎儿腹壁之脐轮,另一端附着于胎盘子体面之中央或偏于一侧。
足月胎儿脐带平均长约50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被羊膜遮盖,呈灰白色。
脐带内有1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脉和2条管腔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
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连接,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的交换。
脐带如受压、扭曲或打结,造成血流受阻时,可危及胎儿生命。
胎盘是如何生成的呢?
卵子受精后大约7~9天会在变厚的子宫内膜上着床,着床后便开始进行一连串的细胞分裂,分化后会产生:
胎膜
1.卵黄囊于2~3周时协助输送养分至胚胎,3~6周期间制造原始血细胞,第7周时并入脐带中,然后渐渐退化。
2.羊膜产生羊水保护胎儿。
3.绒毛膜胚胎下方的绒毛膜继续生长,并深入子宫壁的凹陷处,继而形成胎盘。
4.尿囊最后退化成脐带中的3条血管及脐正中韧带。
胚胎层所有胎儿的组织、器官、系统发源处
胚胎发育至4~5周时出现原始胎盘,8周左右胎盘已经形成,脐带也出现。
此时胚胎已渐渐具有人类的雏形,各主要器官如心脏、肺脏及肾脏都已发育成形,因此我们会称怀孕期第9周以后的胚胎为“胎儿”。
胎盘形成后会接替原本由卵黄囊提供养分的任务,并开始分泌黄体激素及其他激素,使机体维持正常妊娠。
之后胎盘继续发育至16周左右完全成熟,妊娠也开始进入稳定期。
胎盘主要包含哪些部分?
1.羊膜
胎盘内层是羊膜,羊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最内层,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
羊膜囊内包含着羊水。
羊水是包绕胎儿的液体,除了在怀孕早期提供给胎儿营养外,还是孕中期胎儿运动、生长、呼吸道、消化道循环以及胎儿尿液排泄的场所。
2.叶状绒毛膜
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主要部分。
胚胎发育至13~21天时,胎盘的主要结构——绒毛逐渐形成。
约在受精后第3周,当绒毛内血管形成时,建立起胎盘循环。
3.脐带
脐带是由卵黄囊和尿囊所构成,通常是由2条较细的脐动脉与1条较粗的脐静脉所组成,脐带外围由一层柔软的胶状物包裹着,用以保护脐带内的血管。
胎盘的神奇功用
胎盘除了扮演“物质交换中介”这个角色,同时也是一个良好的屏障。
其实胎儿与母体血液并不是混合的,是通过胎盘的扩散作用供给胎儿养分,同时也可确保胎儿不受外来有害物质的影响。
所以说,胎盘是母体与胎儿交换养分与废物的场所,而脐带是负责运输跟代谢这些物质的“通道”,羊水则是提供胎儿缓冲保护的介质,胎儿就是通过这些特殊的器官进行排泄与吸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