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公开课教案古诗改写
- 格式:doc
- 大小:19.88 KB
- 文档页数:8
古诗词改写作文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古诗词基础知识•改写技巧指导•实例分析与讨论目•创作实践与指导•课程总结与反思录01课程介绍与目标1 2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古诗词改写作文的意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030201课程目标与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练习法02古诗词基础知识韵律格律意象意境古诗词的常用修辞手法比兴对仗夸张03改写技巧指导理解原诗,把握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的诗句进行改写。
根据改写目的和受众,挑选与之相契合的诗句。
避免选择过于晦涩难懂或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诗句。
挑选合适的诗句进行改写运用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改写后的诗句更具感染力。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改写诗句的表现力。
将古代汉语转化为现代汉语,保持原诗的意义和韵味。
运用现代汉语进行表达04实例分析与讨论《静夜思》改写实例原诗改写实例改写技巧原诗《春晓》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名诗,内容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要点一要点二改写实例将《春晓》改写成一篇生动的散文,例如“春天的早晨总是让人沉醉,不知不觉中睡过了头。
四处传来鸟儿欢快的歌声,仿佛在庆祝新的一天的到来。
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在风雨中凋零。
”改写技巧在保持原诗意境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细节描写和感官体验,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要点三《春晓》改写实例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作品展示选取几篇学生改写的古诗词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点评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改写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作出更具个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05创作实践与指导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改写确定改写目标选择一首学生熟悉且易于理解的古诗词,如《静夜思》、《春晓》等,作为改写对象。
古诗改写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训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二.训练学生迁移创新的能力。
教学设想: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中国人都是沐浴着唐诗、宋词、元曲的阳光雨露而茁壮成长。
本课希望通过对古诗的改写训练,让学生走进诗歌,与古代诗人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代诗歌的深邃意境,认识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悠久,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学设计:步骤一:活动准备1.让3—5名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说古诗内容和自己喜欢的理由。
2.为自己喜欢的诗选配一首歌、一支曲或一幅画,注意诗与所选歌、曲和画的联系。
步骤二:进入活动让学生将自己为古诗选配的歌、曲或画在班上交流,同时介绍自己选配这些歌、曲或画的原因。
再让其他同学对此诗与歌、曲或画进行评点。
然后要求学生用文字将上述内容口述出来,为进入古诗改写打下基础。
步骤三:写作演练1.激趣导入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
书写中,一不小心,将词中的“间”漏掉。
慈禧阅后,认为秀才讽刺自己没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将秀才推出斩首。
秀才急中生智,忙说自己写的并非是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言毕当场高声朗诵出来。
慈禧一听,转怒为喜,放了秀才,还给了不少赏赐。
同学们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诵的吗?(待学生讨论作答以后,教师再给出答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秀才的聪明机智让人称赞,可同时也启示我们,古诗的内蕴丰富深邃,而且和多种文体贯通。
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一首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路上。
人物:行人、牧童。
情节:行人:酒家何处?牧童:杏花村)。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古诗的世界,掬几朵诗歌的浪花来加以改写、描摹,创造出华美的篇章。
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的形式、韵律、意象等。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通过改写古诗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介绍:介绍古诗词的形式、韵律、意象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2.古诗词改写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改写古诗词,包括理解原诗的意思、提炼主题、运用创意等。
3.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改写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古诗词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的美妙之处。
2.古诗词基本知识介绍:讲解古诗词的形式、韵律、意象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3.古诗词改写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原诗的意思,提炼主题,并运用创意进行改写。
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4.学生实践:让学生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改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5.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改写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6.总结与反思:总结改写古诗词的过程和方法,反思学生的写作体验,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评价学生对古诗词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的改写作品:通过评价学生的改写作品,了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写作能力。
3.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古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2.古诗词研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古诗词,探索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
3.古诗词朗诵: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六、教学注意事项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古诗《村居》改写教学教案设想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村居》,使学生了解并欣赏古典诗词的美。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改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村居》原文的学习与理解。
2. 对《村居》进行改写,包括诗的形式、内容的创新等。
3. 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三、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原文,理解诗意,激发学生的改写灵感。
2. 互动式教学: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享改写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创作式教学: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想象,进行创新性改写。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杨万里及《村居》的背景。
2. 原文学习:学生跟读、背诵《村居》,理解诗意。
3. 改写启发:教师提出改写的方向和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改写。
4. 创作实践:学生进行改写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改写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改写作品的创意和表达力。
2.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参与度。
3. 学生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村居》的原文文本和相关注释资料。
2. 准备改写创作的模板或范例,以便学生参考。
3. 准备展示用的白板或投影仪,以便学生展示作品。
七、教学资源:1. 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杨万里及其作品的资料,以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
2. 利用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意。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风光,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邀请诗人或作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心得,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创作水平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第十二讲改写古诗【教学目标】1.在调动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古诗词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情感,从而导入课题。
2.出示古诗,并在欣赏视频中,正确理解古诗,并尝试实践进行改写;在例文研读中,学习发挥合理想象进行细节描写,运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在改变人称的情况下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抒发情感。
【教学重点】发挥合理的想象,扩写古诗内容,进行大量的细节描写,运用流畅、优美的语言进行改写。
【教学难点】在原诗内容和主题正确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进行细节描写,写出创新性的改写习作。
【教学课时】 2小时(一次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传统文化积累,谈话导入师出示杜甫的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同学们,请听朗诵录音,然后自己再读一读,你了解杜甫吗?可以跟大家交流分享你了解的杜甫。
生听读,后自读,然后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杜甫。
师:是呀,杜甫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同学们,我们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接触了祖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1)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学代表,谁能说说从汉朝开始,它们的文学代表是什么?我举一个例子:汉——赋,谁接着往下说。
生继续往下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唐朝是以诗而富有盛名的,涌现了很多伟大的诗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杜甫。
他们的诗作有很多流传于后世,后人尊崇他们,并给他们起了名称,如,李白——诗仙,诗圣——诗鬼——诗佛——诗奴——生师交流。
公然课教课方案古诗改写成现代文设计人:杨光秀时间:教课目标:一.训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二.训练学生迁移创新的能力。
教课假想: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家,从古到现在,无数中国人都是洗浴着唐诗、宋词、元曲的阳光雨露而健壮成长。
本课希望经过对古诗的改写训练,让学生走进诗歌,与古代诗人进行心灵对话,领会古代诗歌的深沉境界,认识祖国古代文化的绚烂悠长,培育学生创建性地运用祖国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课方案:步骤一:活动准备1.让 3—5 名学生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并谈谈古诗内容和自己喜欢的原由。
2.为自己喜爱的诗选配一首歌、一支曲或一幅画,注意诗与所选歌、曲和画的联系。
步骤二:进入活动让学生将自己为古诗选配的歌、曲或画在班上沟通,同时介绍自己选配这些歌、曲或画的原由。
再让其余同学对此诗与歌、曲或画进行评点。
而后要修业生用文字将上述内容口述出来,为进入古诗改写打下基础。
步骤三:写作操练1.激趣导入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
书写中,一不当心,将词中的“间”遗漏。
慈禧阅后,以为秀才嘲讽自己没有文化,不由震怒,喝令将秀才推出斩首。
秀才情急生智,忙说自己写的并不是是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言毕就地大声朗读出来。
慈禧一听,转怒为喜,放了秀才,还给了许多恩赐。
同学们知道秀才是怎样朗读的吗?(待学生议论作答此后,教师再给出答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必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秀才的聪慧机智让人夸赞,可同时也启迪我们,古诗的内蕴丰富深沉,并且和多种文体贯穿。
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一首五绝(清明节气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哪处有,遥指杏花村。
)、词(清明节气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哪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和剧本(时间:清明节气。
地址:路上。
人物:行人、牧童。
情节:行人:酒家哪处?牧童 {遥指 } :杏花村)。
今日,让我们一同来走进古诗的世界,掬几朵诗歌的浪花来加以改写、描摹,创建出华丽的篇章。
主备人陈莲红讲课人讲课时间2011 年月课题训练 13------改写古诗词课型总第课时作文课1、培育学生改写古诗词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作文品尝。
教课目标2、感觉古典诗词的魅力,加强学生继承和弘扬优异传统文化的意识。
重点改写古诗词改写古诗词难点教法及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个案调整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活动活动一、评讲上一次作文1、总评:2、评论:教二、导入改写是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的一种作文训练。
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想过程,崭新剪裁,崭新布局的过程,是较有难度的写作训练。
学三、作文指导改写古诗,要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诗的境界过2、要掌握古诗的原意3、要睁开合理的想象程改写《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小孩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教学内容教师主导活动学生赏识佳作学生认识改写古诗“三要”学生自读赏析个案调整学生主体活动【简评】小作者能够掌握诗的原意,做到要点突出,想像合理。
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把文章写得血肉丰满,有情风趣。
在描绘小孩追赶蝴蝶的时候,能够抓住人物的相貌、动作,来刻画开朗,可爱的人物形象。
其次,小作者有必定的文化积淀。
对古代人的生活语言比较认识,“客官、大人、小二、久仰久仰”等词语的运用比较得体,忧如把我们带进了宋朝的新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可以离开古诗词本来的境界。
(3)在切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合地进行想象、创新。
(4)行文过程中适合运用必定的修辞手法,比方比喻、拟人等,可令改写的文字更为生动。
教(5)描绘人物可适合运用语言描绘、心理描绘、动作描绘。
(6)增补背景资料。
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能够依据诗的内容特色和自己的理解状况,适合地增补季节特色、天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因由等方面的背景学资料。
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为详细,生动形象。
【片断训练】过比如:改写“鸡声茅店月”薄薄的雾上来了,天空逐渐泛青,发白。
古诗《村居》改写教学教案设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古诗《村居》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改写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村居》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 学会用现代汉语改写古诗,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把握古诗的原意,进行合理的改写。
2.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改写的句子更具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村居》的文本,可以是印刷体或电子文档。
2. 准备纸和笔,供学生书写和绘画使用。
3.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如诗人杜牧的简介、《村居》的解读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杜牧和《村居》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研读古诗:让学生朗读《村居》,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理解诗意。
3. 分析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改写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现代汉语改写《村居》。
可以是对原句的翻译,也可以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 分享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改写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6. 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改写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改写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的改写作品,评估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修辞手法运用。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写作技能。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计划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八、教学拓展:1. 邀请诗人或文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的创作和欣赏。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化遗址,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识。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古诗《村居》。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对古诗的改写,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村居》原文讲解。
2. 改写古诗《村居》的要求和技巧。
3. 学生分组进行改写练习。
4. 分享和评价改写后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村居》的背景、意境和表达方式。
2. 示范法:教师展示改写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改写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改写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分享法:学生展示改写后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总结。
四、教学准备:1. 古诗《村居》原文及其注释。
2. 改写古诗的参考示例。
3. 纸张、笔等写作工具。
4.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分享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古诗《村居》的背景和作者。
2. 讲解:详细讲解古诗《村居》的意境、主题和表达方式。
3. 示范:教师展示改写示例,讲解改写技巧和要求。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改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将改写后的作品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互评和总结。
6. 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改写的重要性和技巧。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改写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古诗《村居》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改写作品,评估其创新意识和文学素养。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诗人或作家进行讲座,分享改写古诗的经验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加古诗改写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改写创作,培养其独立创作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收集更多关于古诗改写的参考资料和示例,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优秀的古诗改写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3.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优秀的古诗词作品,提高其文学素养。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改写练习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但要注意保持原诗的意境和主题。
改写古诗小学生作文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改写古诗小学生作文教案文馨作文教学设计(小学中段上)设计人:JXN看图说故事教学目标1、阅读写作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读懂古诗的方法,领会改写古诗的技巧。
2、情感态度方面:引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诗歌的情感。
教学板块一:学文写事教学环节一:故事引路,明确主题一、提问导入——古诗知识小调查1、你能说出几个熟知的中国古代诗人的名字吗?2、你能说出几个古诗的题目吗?3、你能完整地背诵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关于古诗的有趣故事也不少,来听一个吧!二、故事引路听故事《解缙的应变之作》,思考回答:1、皇帝说的事情是真的吗?2、请把解缙的诗句连起来读一读,你觉得写得怎么样?3、说说解缙的诗是怎样得来的?说明了什么?三、明确主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读古诗对提高我们的文学功底是大有好处的。
虽然说古语有“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是光靠背诵的方法来学习古诗是远远不够的。
今天我们掌握一种学习古诗的新方法,把学习古诗和习作练习结合起来。
学习古诗的新方法——改写古诗(根据古诗写现代文)教学环节二:技法点拨环节过渡:要根据古诗写好作文,我们需要掌握哪些读写技巧呢?一、读懂原作(一)读懂古诗的方法读懂古诗做到“三要”1、要理解古诗的原意(正确理解诗句的含义)2、要把握古诗的意境(了解古诗描写的环境和具体的事物)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发生的事情、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和表情等)(二)例文阅读读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练习:1、读懂原诗2、读改写,大家评:(1)小作者写的人和事和原诗里写的相同吗?(2)改写的文章比原诗增加了哪些内容?这样增加好不好?(3)你还觉得文中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二、改变写法(一)改变写法的要点(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令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
(3)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和修辞,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通过改写古诗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诗词更是精髓之一。
通过对古诗词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感受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
今天,我们将通过改写古诗词来锻炼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出示古诗词首先,我们来看一首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讲解古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如床前的月光、地上的霜,以及抬头和低头的动作,准确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每一句的含义: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洒在地上,仿佛是地上的霜。
这里用“霜”来形容月光的清冷,营造出寂静、凄清的氛围。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抬头看着明月,又不禁低头沉思故乡。
这一句通过简单的动作和景物,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改写古诗词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改写这首诗。
可以改变一些词语、句子或者增加一些新的元素,让改写后的诗歌更符合你们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下面是一个例子:月光如水洒地上,疑是故友在思量。
举杯邀月诉思念,低头默念在心间。
五、学生练习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改写这首《静夜思》。
不要拘泥于原诗的形式和内容,大胆创新,让改写后的诗歌更具有个人特色。
六、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改写作品,并解释一下创作思路和改写的原因。
然后,大家可以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共同进步。
七、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词的韵律和修辞,也学会了如何改写古诗词。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公开课教案古诗改写成现代文设计人:杨光秀时间:教学目的:一.训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二.训练学生迁移创新的能力。
教学设想: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中国人都是沐浴着唐诗、宋词、元曲的阳光雨露而茁壮成长。
本课希望通过对古诗的改写训练,让学生走进诗歌,与古代诗人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代诗歌的深邃意境,认识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悠久,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
教学设计:步骤一:活动准备1.让3—5名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说古诗内容和自己喜欢的理由。
2.为自己喜欢的诗选配一首歌、一支曲或一幅画,注意诗与所选歌、曲和画的联系。
步骤二:进入活动让学生将自己为古诗选配的歌、曲或画在班上交流,同时介绍自己选配这些歌、曲或画的原因。
再让其他同学对此诗与歌、曲或画进行为进入古诗改写打然后要求学生用文字将上述内容口述出来,评点。
.下基础。
步骤三:写作演练1.激趣导入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
书写中,一不小心,将词中的“间”漏掉。
慈禧阅后,认为秀才讽刺自己没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将秀才推出斩首。
秀才急中生智,忙说自己写的并非是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言毕当场高声朗诵出来。
慈禧一听,转怒为喜,放了秀才,还给了不少赏赐。
同学们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诵的吗?(待学生讨论作答以后,教师再给出答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秀才的聪明机智让人称赞,可同时也启示我们,古诗的内蕴丰富深邃,而且和多种文体贯通。
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一首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
地点:路上。
人物:行人、牧童。
情节:行人: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古诗的世界,掬几朵诗歌的浪花来加以改写、描摹,创造出华美的篇章。
2.分析意象[训练目的]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提取古诗中的意象,为准确、全面改写古诗奠定基础。
.[训练意图] 古典诗歌一向以言简意丰著称。
短短的篇幅中常蕴含着极丰厚的内蕴。
诗中既有优美的风景,也有真挚浓烈的情感,还有启人智慧的哲理。
在我们吟哦之间,其幽长的韵味便从口唇之间缓缓淌出。
[操作方法]例一:诵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各题:《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有青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②.诗中景物有哪些色彩?(白、绿、红、青)③.诗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春天)④.诗中景物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风景秀丽、生机勃勃,恬然自适等)[操作说明] 明了上述内容后,是我们改写古诗的前提,它可以使我们将古诗的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以使内容非常充实。
3.扩展再现[训练目的] 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诗中词、句,通过联想、想象进行扩展,以准确地再现古诗的意旨。
[训练意图] 古诗一般只有二三十字,极短的篇幅中高度浓缩了诗如果不进行充实扩展,事业等多方面的体会,人生、社会、人对自然、.就很难将诗的意趣准确地再现出来,因而改写时须将这些精炼的诗句进行扩展充实,才能还原诗人的诸种感受与意味。
[操作方法]例二:诵读《天净沙秋思》按诗后要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扩词成句: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扩写成一句话。
(建议:可从色彩、形态、性状、声音、气味、感情等方面进行扩展充实)②.扩句成段:将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等句子发挥想象,扩展成几句语意连贯的话。
③.扩诗成篇:将上述内容连缀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操作说明] 通过上述途径,让学生熟悉扩展再现古诗思路,形成完成印象。
4.迁移重组[训练目的] 此环节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古诗内容进行迁移重组,从而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改写文章。
[训练意图] 所谓迁移重组,是指改写者根据自己对古诗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将诗中的有关意象进行调整、加工,构织成新的篇章。
因为古诗包含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学生选取最能激发自己想象的东西作为切入点,把最精华的部分突出在文章里。
改写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对古诗进行大胆想象,大胆取舍,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操作方法]例三:阅读下列诗句,任选一种方法进行改写,并与同桌口头交流。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选取精华,不及其余;②借题发挥,重新演绎;③穿越时空,嫁接现实;[操作说明] 让学生获得迁移重组古诗的体验,为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奠定基础。
5.再造创新[训练目的]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情节,在符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古诗的内容和体例进行大胆创新,改写构思奇特,意蕴深刻的文章。
[训练意图] 改写古诗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因而仅仅着眼于古诗内容的挖掘,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以通过人称、写法、结构、体裁等方面的创造来增加文章的创新色彩。
[操作方法]例:按诗后要求,口述改写诗文内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变换人称:将原诗改为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②变换写法:故事新编、情景片断、精彩对话;分镜头、③变换体裁:可改编为散文、小说、剧本、书信、MTV童话等通过上述练习,让学生体验创新历程,获得成功的喜] [操作说明悦,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创造之去。
步骤四:课外演练800写成一篇曲),进行改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诗、词、字左右的文章。
范例;秋思》改写《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一路走来便来到这里,我彷徨于此,已经步履维艰;这一片便是我的风景,离开你的世界,像青青的树藤枯萎衰老。
已没了蔓延的青春可而你是那迁徙的候鸟,一直习惯感应我的到来而迅以燃烧。
我像雨,每个幻想都因遇你而支离破碎。
而我是漂移的浮云,你像风,速掩藏;而你并不是那雄伟的老树,总想把我的思念与爱慕将你缠绕,我是藤, ...... 愿意与我连理同根,那飞去渐远的昏鸦才是你对我的另种表达小桥流水人家.细细涓涓,清清澈澈,弯弯曲曲折折。
你我天各一方,水信相通。
三言两语叙旧,怎敌它思绪重重?桥相通,情谊浓,正是喜上眉头。
两岸喜庆人家,红满屋,怎堪另眼嫉妒?守着信物,念汝置身何处?溪水寄托思物,奔远处、日日夜夜。
这思楚,怎一个愁字了得?古道西风瘦马我扬鞭长去,继续前世脚步。
古道残垣仍在,野草已经遮住去路。
放眼远望,前途茫茫,哪里是我的归处?风吹着我的发,像是经历了几个世纪一般,如此熟悉。
夕阳西下,拉长我朝东的身影,孤独并不跟我同在,还有那匹瘦马俯首啃食道边的蔓草。
我只有坚定自己的步伐,才能朝着风吹的方向去寻找你在的曙光。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如此美好,却又如此短暂。
正如人生,短暂而又美好。
有时候人能把握与控制好一切,但唯独感情它将人控制了。
爱亦何堪,情亦何堪?因为没有答案,所以要去寻找。
找到答案的人,却肝肠寸断,漂流他方,直至孤老却还道着那段不老的爱情.....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一路走来便来到这里,我彷徨于此,已经步履维艰;这一片便是我的风景,离开你的世界,像青青的树藤枯萎衰老。
已没了蔓延的青春可以燃烧。
我像雨,而你是那迁徙的候鸟,一直习惯感应我的到来而迅速掩藏;你像风,而我是漂移的浮云,每个幻想都因遇你而支离破碎。
而你并不是那雄伟的老树,总想把我的思念与爱慕将你缠绕,我是藤,愿意与我连理同根,那飞去渐远的昏鸦才是你对我的另种表达......小桥流水人家细细涓涓,清清澈澈,弯弯曲曲折折。
你我天各一方,水信相通。
三言两语叙旧,怎敌它思绪重重?桥相通,情谊浓,正是喜上眉头。
两岸喜庆人家,红满屋,怎堪另眼嫉妒?守着信物,念汝置身何处?溪水寄托思物,奔远处、日日夜夜。
这思楚,怎一个愁字了得?古道西风瘦马我扬鞭长去,继续前世脚步。
古道残垣仍在,野草已经遮住去路。
放眼远望,前途茫茫,哪里是我的归处?风吹着我的发,像是经历了几个世纪一般,如此熟悉。
夕阳西下,拉长我朝东的身影,孤独并不跟我同在,还有那匹瘦马俯首啃食道边的蔓草。
我只有坚定自己的步伐,才能朝着风吹的方向去寻找你在的曙光。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如此美好,却又如此短暂。
正如人生,短暂而又美好。
有时候人能把握与控制好一切,但唯独感情它将人控制了。
爱亦何堪,情亦何堪?因为没有答案,所以要去寻找。
找到答案的人,却肝肠寸断,漂流他方,直至孤老却还道着那段不老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