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家里—鲁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在家里—鲁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2020年最新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范文 2020年最新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 10

鲁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 2 学习目标: 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会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 教学策略: 1、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 注意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2、朗读时要注意词语结构的特点,读出韵律美。 3、写字时引导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校园生活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引入: 1、学生观看校园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 总结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3/ 10

4、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胡:左高右低,左右宽乍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钢;金字旁的起笔不要超过第二横。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 1、自已读词语,如有不会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 3、检查学生认读词语的情况。 二、诵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评说老师的范读,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要边读边想象,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 要读出词语的韵律来。 3、学生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 指名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4、自主读后三行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 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学生读后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 5、男女生比赛读。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描红。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鲁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大卷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卷面(5分) 酌情赋分5、4、3、2、1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chuòshùn duózhà(4分) 2.(1)哀求(2)挺立(3)高耸 (4)复苏(4分) 3.(1)嶙峋:形容人瘦削。 (2)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 敬和钦佩之情。 (3)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指神 往外面的世界,达到痴迷的程度。 (4)幽思: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 ,(4分) 4.(1)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 碌无为而羞耻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 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 的斗争 (2)思而不学则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示例: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 然自得(9分) 5.(1)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 他一样。 (2)(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 树是最后落叶的。 (3)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 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3分) 6.示例:煦暖的阳光下,我望着满园怒放的 鲜花,不由得露出了微笑。(3分,符合要求 即可得分) 7.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或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个人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分) 三、阅读(35分) (一) 8.原来被赶、驱逐(3分) 9.观草间小虫子争斗,驱赶癞蛤蟆。(2分) 10.恰当。年幼的作者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中,眼前的实物被放大了千万倍,草为 林,虫蚁为兽,而癞蛤蟆于草、虫、蚁 相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意 对即可)(3分) 11.表现了儿童顽皮、天真、可爱的特点。(2分意对即可) (二) 12.示例: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作用:衬托了当时危 险的情势和人物恐惧的心理。(3分) 13.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2分) 14.战胜困难顺利脱险(2分) 15.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小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或 走一步再走一步或在做一件事时,不管距 离有多远,也不管路途是多么艰险,只要 想着自己是在走一小步,而且是一步一步 稳稳地向前走,就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2分) 16.示例:人生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只要把大困难、大挫折分解成小困 难、小挫折一个一个去战胜,终将战胜所 有的困难和挫折,赢得最终的胜利。(3分) (三) 17.不好。“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l 元,直到硬币”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写出了 钱少,家庭生活拮据,体现了母子经济 状况的困窘,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还为儿 子仅有的一只手买羊皮手套,更衬托出母 亲对儿子的爱。改后不能具体生动地表达 这层意思。(3分) 18.母亲为儿子买手套温暖了儿子,文章洋溢着母子间亲情的温暖;女老板赔钱卖手套的 爱心行为温暖了母子俩;女老板虽然赔了 钱但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内心感到温暖。(答 出两点即可)(2分) 19.示例:每个人的人性都有两个层面,如正义与邪恶,无私与自私,高尚与卑劣等,当 正义战胜邪恶,无私战胜自私,高尚战胜 卑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人的同情心 就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人自身的价值也会 得到充分体现。(2分) 20.她发现少年只有一只手,内心对少年的遭遇产生了同情(2分);因为她做了一件善事, 内心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件善事虽小,但 却体现了深厚的人间真情。(2分)(共4分) 21.示例:真情是清泉,给人带来希望;真情是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鲁教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鲁教版) 拼音知识 23个声母、24个韵母要会熟练默写,背诵。整体认读音节要熟练读写。 汉字知识 、一类汉字要读音正确,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会组词。 二类字能正确读认。 需注意的汉字笔顺:文火爷阳出也牙包心走北放西片皮回可里为衣瓜年生 2、多音字: 词语知识 、叠词 AB→AABB 如:说笑→说说笑笑 大方→大大方方 红火→红红火火 四方→四四方方 开心→开开心心 上下→上上下下 来往→来来往往

来回→来来回回 量词重叠 如:束 一束束 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只 一只只 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小鸡 小猫) 朵 一朵朵 一朵朵鲜艳的花儿 片 一片片 一片片洁白的云朵(火红的枫叶)颗 一颗颗 一颗颗明亮的星星 双 一双双 一双双明亮的眼睛 条

. 一条条 一条条活泼的小鱼 匹 一匹匹 一匹匹奔跑的马儿 排 一排排 一排排整齐的桌椅 2、又 又 又蹦又跳 又说又笑 又高又大 又细又长 又粗又短 又白又胖 又细又弯 3、越 越 越长越高 越走越远 越飞越快(高)

. 越来越近 越下越大 4、看看 看一看 拍拍 拍一拍 走走 走一走 读读 读一读 扭扭 扭一扭 说说 说一说 讲讲 讲一讲 跑跑 跑一跑 、很 很 的 很多很多的房子

. 很高很高的个子 很红很红的太阳 很白很白的雪花 很美很美的花朵 很绿很绿的小草 很蓝很蓝的天空 很亮很亮的灯光 6、反义词 远近 来去 来往 来回 黑白 高矮 长短 大小 多少 7、词语搭配 暖和的衣裳 暖和的棉袄 暖和的被窝 暖和的

. 可爱的花朵 可爱的笑脸 可爱的孩子 可爱的 明亮的灯光 明亮的眼睛 明亮的 …… 8、量词填空 一朵花 一只船 一条鱼 一片云 …… 基本句型 、谁干什么 乐乐洗水果。 2、什么地方有什么 江上有一座大桥。 商场里有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对象的不同来分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等。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按语言的特色来分,可分为平实的说明文与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对象极其特征: 1、说明对象: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2、说明对象的特征:指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布不具有的特点。 (三)、说明的方式 平实说明: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说明事物、 生动说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四)、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以时间的推移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的内容,介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过程以及步骤的一种说明顺序,主要特征是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2、空间顺序:按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而后,或从外到内,或由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

由原因到结果、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由分析到综合。 (五)、说明文语言的特征: 1、特征: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征,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准确无误。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通过确切的数字 如: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死海不死》)(2)、通过表示揣测,估计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中国石拱桥》) (3)、通过抓修饰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如: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向沙漠进军》) (六)、说明的方法以及作用: 1、分类别: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需要根据其性质、功用等不同的标准、角度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别,分别加以说明。 作用:条理清晰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2、举例子:运用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收到对事物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 作用:具体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

鲁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

二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练习 (一)紫罗兰 小路旁,紫罗兰开花了。孩子们从路上跑过时,脚踩了紫罗兰。 “你疼吗?”黄色的蒲公英问它。 “虽然很疼,也要忍耐一下。孩子们不是故意来踩(cǎi)我的呀!”紫罗兰这样说着,静静地挺直了身体,然后把身子一晃,香气飘散开来,香极了! 1.选一选,在序号上打“√”。 (1)紫罗兰生长在( ①花房里②草丛中③小路旁) (2)紫罗兰受伤后(①很伤心②很勇敢③很生气) 2.用“”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二)猫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音,它也能及时辩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句话。 (2)短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文写了猫的()、()、()和()。 (4)用“________”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三) 猴子妈妈带着小猴子到树林里去玩。小猴子一会儿爬上树,一会儿跳到树下,一不小心跌到了地洞里。 地洞又深有滑,小猴子怎么也爬不上来,急得直哭。猴子的妈妈更加着急,跑过来跑过去,也找不到别的小动物来帮忙。 后来,猴子的妈妈看见一根结实的青藤绕着大树生长,它想出好办法来了。他抓起青藤绕着大树转了好几圈,把青藤拉直当绳子,又在青藤的一头绑(bǎnɡ)上石块,把青藤慢慢地放进洞里。 小猴子拉着青藤爬上了地面。 1、这篇短文一共有()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句话。 3、你想对猴子的妈妈说几句话吗?请写下来。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1、这段话一共有几句?(2分)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字词整理

初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汇总 一、字音字形: 1、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欺侮(wǔ)絮叨(xù dao)嘱咐怠慢(dài)撺掇(cuānduo)凫水(fú)潺潺(chán)弥散(mí)蕴藻(yùnzǎo)屹立(yì)家眷(juàn)踱来踱去(duó)吁气(xū)旺相(xiàng)楫(jí)橹(lǔ)倘(tǎng)若模 mú样棹(zhào) 2、骤雨(zhòu)旋风(xuàn)瞳仁(tóng)恬静(tián 亢奋(kàng)晦暗(huì)明晰(xī)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g)震撼(hàn)烧灼(zhuó)磅礴(páng bó)淋漓(lín lí)颤栗(zhàn lì)戛然而止(jiá)渺远(miǎo)铿锵(kēng qiāng)恢弘 3、闷热(mēn)惬意(qiè)水门汀(tīng)徘徊(pái huái)口头禅(chán) 参差不齐(cēn cī)蕴(yùn)含 4、阐述(chǎn)发髻(jī)颦蹙(pín cù)粲然(càn)嗔视(chēn)叱咤风云(chì zhà)细腻妥帖(tuǒ)浑身解数(xiè)尽态极妍(yán)蠕动(rú)柔韧(rèn)珠缨(yīng)惆怅(chóu chàng) 翩翩(piān)起舞 5、屏住(bǐng)奸馋(jiān chán)矫健(jiǎo)陡然(dǒu)铿锵(kēng qiāng)一笑一颦(pín)婀娜(ē nuó)鸦雀无声(yā)膨胀(péng zhàng)充沛(pèi)收敛(liǎn)海市蜃楼shèn 收敛(liǎn)金碧辉煌忠心耿耿(gěng) 6、少顷(shào qǐng)呓语(yì)齁(hōu)中间(jiàn)曳屋许许声(yè)(hǔ)几欲先走(jī)咳嗽(sòu) 二、解释成语 1、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 2.蓦然:突然,猛然。 3、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5、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6.冗杂:繁杂。 7、浑身解数:形容全身的本领。 8.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9、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10、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11.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12、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12.嗔视:生气地看。 13.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14.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15.鸦雀无声:形容非常静。11、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三、文学常识 1、《社戏》作者,浙江绍兴人,原名,字豫才,我国现代著名的家、家、家,第一篇白话小说《》。著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 2、《竹影》作者,原名,现代家、家。 3、《观舞记》作者,原名,著有诗集《》、《》。作品歌颂、、。我们以前学过他的诗歌

鲁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新)

鲁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1易错生字: 春:下面是“日”。齐:上面长横两边露头。 绿:右边“录”下面不是水。花:右下不是匕。 岁:上面山最后竖下面露头。亲:注意横长度不同。 声:上面是士。知:矢字旁最后是点。 忙:竖心旁的点要注意,亡横长。多:两个夕上下要对齐。 知:左半部分是两横,第一横莫忘。 2 同音字、音近字区别: 冬(冬天)白(白云)声(叫声)只(一只)有(没有) 东(东西)百(百万)生(生气)知(知道)友(朋友) 3加偏旁变成新字: 舌(话)月(朋)门(们)工(红) 早(草)卜(处)夕(多)(岁)亡(忙) 4多音字: 行 xíng 行走行人不行人行横道行车 háng 一行银行车行 5重点词语: 万物复苏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说话朋友春天 高兴你们红花绿草爷爷春节岁月亲人行走古诗 笑声叫声多少到处处处知识很忙 6 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识字1》和《语文园地一》中有关词语 写下来。 第二单元知识点 1、易错的生字: 扫:最后一笔横不能出头。真:中间有三横。关:最后一笔是捺。 写:“写”的偏旁是“秃宝盖”。看、着:两个字的下半部分是“目”。 妈、奶:注意“女字旁”最后一笔“提”不露头。 放、收:注意“反文旁”的写法。气:最后一笔是“横斜钩”。 去:上面一笔为竖。亮:和“高”区分开。 2、形近字、同音字 西(西方)真(真正)看(看书)奶(牛奶)画(书画) 洗(洗手)直(一直)着(看着)妈(妈妈)话(说话) 太(太阳)收(丰收)午(中午)合(合唱)爸(爸爸) 大(大山)放(放手)牛(黄牛)和(和平)爷(爷爷) 3、易错的笔顺。母:奶:女:家: 4、重点词语: 父母眼睛医生太阳喜爱照顾改变离开精彩奇妙 认真欢乐事情变化另外刚刚完全摆动火车票植树值日生元旦一篇小说满山遍野东张西望懂礼貌教师碗筷心愿等待胖乎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散步莫怀戚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蹲dūn下 2.解释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tān huàn shì yǎng jué biéqiáo cuìfáng shàn wān dòu 瘫.痪.侍养诀别憔悴仿膳豌豆 二、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 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课文写了四件事: (1)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答: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顾花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 .答:因为母亲希望“我”的心情好一点,也有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 答:因为母亲看到了“希望”,这是“我”第一次答应母亲带“我”去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 有什么作用? 答: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顾自己。后文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照顾自己。在文章结构上起“前后呼应”的效果。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字,会写3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缶字旁,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字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学习第一段的三个生字

同学们,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你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了吗?对于北方来说,春天来得比较晚,进入四月,春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你们听,(播放流水的声音)看画面(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段,自由读,贴出生字:哦股缝 1.读准字音 2.用多种办法识记生字 “哦”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这个词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该怎样读呢?个别读。师生对读。 怎样记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体有关,“股”指的是大腿,在这句话中指什么呢?读一读,用“一股”说话。指导书写。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缝,缝,就是物体间的空隙,谁还能用这个字组词?贴卡片:石缝。 过渡语:泉水就是从岩石的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泉水》。齐读课题。泉字大家已经认识了,怎样写呢?教师范写。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对照屏幕画出生字。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读音节,纠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节去掉,找朋友。 (3)齐读生字 三、随文识字 1.请大家借助小组内的生字卡片,用多种办法记住字形,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 2.小组汇报生字 “塔”我们用三种办法记住了“塔”字,(换一换)(加一加)(想象记字),指导书写。看看图片,发现塔有什么特点了吗?谁能用这个字组几个词?指导书写。理解“水塔”的意思,“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泉水从山上源源不断的流淌下来,整个样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见,泉水真的是很多很多。怎样读出泉水的多呢?指导读文。 “罐”泉水很多很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着瓦罐来打水了。出示“瓦罐”的图片,怎样记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知道缶是一种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带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关。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重点

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重点 ★字词总复习 ◎第一单元: 惮(dàn)踱(duó)归省(xǐng)行辈(hánɡ)撺掇(cuān duō)凫水(fú)潺(chán )倘(tǎnɡ)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蕴藻(yùn zǎo)懈(xi è)屹立(yì)舀(yǎo)吁气(xū)家眷(juàn)楫(jí)亢奋(kànɡ)晦暗(huì)羁绊(jī)蓦然(mò)冗杂(rǒnɡ)烧灼(zhuó)恬静(tián)闭塞(sāi)磅礴(pánɡbó)辐射(fú)戛然而止(jiá)撇(piě)蘸(zhàn )惬意(qiè)参差不齐(cēn cī)水门汀(tīnɡ)咿哑(yīyǎ)静穆(mù)颦蹙(pín cù)粲然(càn)嗔视(chēn)低回婉转(wǎn zhuǎn )叱咤风云(chìzhà)浑身解数(xiè)尽态极妍(yán)惆怅(chóu chànɡ)收敛(lian)屹立(yi)奸馋矫健铿锵(kengqiang)婀娜(e nuo)优雅金碧辉煌忠心耿耿(geng)鸦雀无声少顷(shǎo qǐnɡ)犬吠(quǎn fèi )呓语(yìyǔ)叱(chì)曳屋许许声(yèhǔ) ◎第二单元: 宰割(zǎi ɡē)筹划(chóu)彷徨(pánɡhuánɡ)仰慕(yǎnɡmù)可歌可泣(qì)鲜为人知(xiǎn)当之无愧(kuì)锋芒毕露(l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rú)马革裹尸(ɡu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ɡōnɡcuìyǐ)至死不懈(xiè)元勋(xūn)孕育(yùn)黯然神伤(àn)曛(xūn)铤(tǐng)衰微(shuāi wēi) 赫然(hè) 迭起(dié)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xuè) 潜心贯注(qián) 迥乎不同(jiǒnɡ) 一反既往(fǎn jì) 慷慨淋漓(kānɡkǎi lín lí) 气冲斗牛(dǒu)卓越(zhuó)浠水(xī)弥高(mí)炯炯(jiǒnɡ)窥视(kuī)无暇(xiá)衙门(yá)派遣(qian)热忱(chen)鄙薄(bo)以身殉职拈轻怕重(nian)漠不关心(mo)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重荷(hè)深邃(suì)踌躇(chóu chú)巴望锁闭磐石(pán)惹人注目杂乱无章喧嚣(xuān xiāo)沉郁(yù)应声而至(yìnɡshēnɡ)一拍即合(jí)义愤填膺(yīnɡ)魅力(mèi)琐事(suǒ)滑稽(jī)荒谬(miù)头颅(lú)轮廓(kuò)钦佩(qīn)白皙(xī)脚踝(huái)卿(qīnɡ)邪(yé)涉猎(shèliè)孰(shú)刮目相待(ɡuā) 词语解释: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终止。 大彻大悟——佛教用语,彻底醒悟的意思。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 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最充分地显示出来。 息息相通——呼吸想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知道死了为止,指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愧色。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都明白。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截然不同——形容完全不同,有很大的差别。 妇孺皆知——连妇女和小孩都知道了,形容人人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都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目不窥园——西汉董仲舒专心读书,“三年目不窥园”。后世用来形容埋头读书。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一如既往——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博学多识——有广博精深的学问和多方面的知识。 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 拈轻怕重niān: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更好。益,更。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革命事业心不强。迁,变动。 ★背诵课文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文学常识 1.《社戏》选自《鲁迅全集》。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社戏》)、《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诗集《野草》(《风筝》),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四时的魅力 1春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早春》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寻找春天的美。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朗.润(lǎng) 钻.出(zuān) 嫩.绿(nèn) 眨.眼(zhǎ) 酝酿 ..(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sǒu) 水涨.起来了(zhǎng) 应和.(hè) 他涨.红了脸(zhàng) 和.平(hé) 躲藏.(cáng)和.牌(hú) 宝藏.(zàng)和.药(huò) 黄晕.(yùn)和.泥(huó) 头晕.(yūn)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朗润) (2)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招展) (3)炫耀。(卖弄) (4)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呼朋引伴)

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生字表

生字表(一) 识字(一) 炎爽幅宜层尽染叠翠壮谷登华收 1.那澄像铺棵梧桐当做爬催 2.桂飘闻毯枫树翅膀通梨猜 3.旅蒲降娃纷苍铠洼豌荚啪炸识 4.刘菊残君橙橘绿径斜于 语文园地一 交支亭宛求凡利召 识字(二) 堂棋弹钢琴胡戏喂鸽养航模 5.株静院歌除疲倦谢牵困息 6.委转补谁室悄然宁切集掌 7.钟零闹哈欠迟叹决悔 8.计算晨冒览馆紧怦慈祥握纵容龄普奋语文园地二 柏纪纺虹织优胜湾柿粒

伟神州川涌岛隔峡与陆民族 9.庆献举帜洁奏曲亿 10.央瓦庄严阔碑周似拼图案坛迹厦 11.讯传约聚挥锣呼互击拥抱泪淌泽克 12.省店橱指接讲银仗兴 语文园地三 退买卖反杂简单危险荣耻辱 识字(四) 词启寸益彰豹障泰徒功蒂渠 13.沿际抬信 14.葫芦藤哇盯邻慢 15.枣腰漂亮浅服秃忍虽乘思 16.抽续吸极纤夫汗驶示筝踪伤责 17.酸狐狸葡萄串馋迫待硬 语文园地四 茶泡饱袍鞭炮 识字(五)

18.刺猬板凳糙但傍椅泀瞧留 19.术铅惹吐桌盒注削皱 20.坏扎抓莓幸福吵受 21.物之轮期第任惯式眯郑 语文园地五 铁钉裙裤袄疼痛疯洪沾洲沟 识字(六) 需恨漠忱炭贫富饥索奉永 22.科亚医呆始拴逗 23.良缩遥寻食泣健康操 24.则昨纱羡慕粉料套份妹贵寄费寨 25.偶客何赠汪伦舟欲忽踏潭 语文园地六 历贡肯肤扇确愁躲 识字(七) 护牢孔雀锦鹰翱翔丛鹂灵嬉26.叽喳跃棱lēng巢崭牌

28.滩甚至蒸死继乎叨 29.蒙喃惊味浓腾瞬猎黎 识字(八) 射卫填嫦娥娲宇宙载箭 30.浮暴躁灌溉器淹稼冲毁灾害 31.围呱哩圈纹碰返 32.舒必须绑杯塑咳嗽钩件喷设浴 33.博珍孙悉绝肉史核缺乏稀 语文园地八 序顺叙绪旭衬袖袜褥 (共500个字) 生字表(二) 识字(一) 爽宜色华谷金尽层登壮 1.当梧桐铺爬旁蓝望 2.却枫姨树它苹篮梨闻 3.甲荚纷好娃洼旅炸降识 4.于君刘径残绿菊霜寒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各课练习题(附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各课练习题(附答案) 第1课《社戏》同步训练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泊位()呼吁()剥豆()豆壳()湖泊()吁气()剥削()地壳() 2.简答。①小说开头说“我”在平桥村受到“优待”,后又写“我”受到朋友们的“嘲笑”,这矛盾吗?为什么?②在看社戏的过程中,双喜为什么要向“我”解释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 ③从文中看,社戏看得“我”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可小说最后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是为什么? 3.阅读语段,完成下列练习。【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①甲乙两段景物描写,哪段是写夜船去看戏的?哪段是写看完戏归航的?在文中找出两处依据。②两段都描写了船行很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两处是侧面描写?③解释文中下面两个词语的含义。依稀:________________ 夜渔:__________ ______ 阅读《枯枝与鲜花》,完成练习。(02天津)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背景介绍

《吃水不忘挖井人》背景介绍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选编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挖井,解决了沙洲坝乡亲们的吃水难题,沙洲坝乡亲们非常感激毛主席,解放后在井边立碑纪念,饮水思源,永记毛主席恩情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江西瑞金城西约3公里处有个村子叫沙洲坝。当时,这里严重干旱缺水,由于地质原因,不下雨的时候,地上露出一片白色的泥沙,沙洲坝因此得名。令人奇怪的是,虽然常年喝不到干净的水,村民们却不肯动手挖井,平时用水只能到村前的脏水塘或离村数里地的小河里挑。自小生活在村里的老人给出了答案,原来风水先生说沙洲坝有旱龙脉,不能动地,动了会对村子不利,对子孙后代不利。风水先生的这番言论,让知识落后的村民深信不疑,他们唯有期盼老天开恩降雨,但事与愿违,等待他们的依然是干旱缺水。 1933年4月,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轰炸,临时中央政府由叶坪迁往沙洲坝。一到这里,毛主席就发现了老百姓的用水难题,便想法解决。一开始是用竹筒把山泉水引下来,而山上水量不大,不下雨,泉水就断流,所以这个办法还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群众喝水难题深深牵动着毛主席的心,为了说服当地群众同意挖井,毛主席特地召集村民开会。在一棵千年古樟树下,他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我们应该破除迷信,旱龙脉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存在的。如果旱龙王要找茬的话,就叫他找我老毛吧,和你们群众没有关系。”群众一听,放心了。 一天早上,天蒙蒙亮,毛主席就带着警卫员和几个老乡,来到村头一个地方,铲开地皮挖了起来,原来,毛主席是来选井位的。选定了挖井地点,毛主席第一个挥锄破土,带头挖井。红军战士和村民也立即跟上,你一锹,我一铲,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终于在挖到五米深的地方,一股清泉喷涌而出,大家欢呼雀跃。经过几天几夜,一口直径1.7米、深6米左右的水井修好了,井水常年不干,清凉甘甜。从此,沙洲坝人告别了喝池塘脏水的苦难日子。 这口井看起来很普通,意义却不一般。它满足了沙洲坝群众最根本的生活需求,代表了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爱,是当年党和苏维埃政府关心群众生活,为人民办实事的历史见证。 一口小小的水井,滋润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也使他们对苏维埃政府产生了充分的信任,纷纷志愿加入红军。在当年那场空前的扩红运动中,随处可见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当红军的动人场面。据统计,赣南红军人数达33.1万人,约占当时总人口的1/8,仅瑞金就有49000人参加了红军。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1929到1933年短短四年时间,中央红军队伍迅速壮大,由最初的寥寥3600人,发展到127000人,中央苏区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势力卷土重来,毛主席亲手挖的水井,也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虽然三番五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整理2017

最新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3.雨的四季刘湛秋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合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

鲁教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套教案

秋天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的1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阅读方法。 3.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能读熟、读懂本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出示图片庄稼成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秋天)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有一篇课文写的就是秋天,题目是《秋天》。(师板书课题)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来书空,齐读课题:秋天。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看拼音读课文。 师:请把书轻轻地翻开。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音节,不丢音节,不加音节。 (二)检查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师: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已经都认识它们了,现在它们跳到屏幕上了,自己先读读。 2.指名领读。 师: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他读一遍,如果他读错了,你要给他纠正过来。 3.齐读。 4.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开火车读) 出示“那”时,强调是多音字。

师:下面,让我们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三)指名分段读课文。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个,要是一人读一段需要几个人,好,我请4名同学来读课文。(指4名学生读) 师:其它同学拿出一支铅笔,如果他哪个字读得不准确,你要标记出来,一会儿帮他改正过来。(读后汇报)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呢?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找一找。 (一)汇报:“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说得真好,你们看,出示图片,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片片从树上飘落下来。 你们想象一下,飘落下来的树叶像什么? 一片片表示有很多的树叶,慢慢地飘落下来。 继续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秋天的哪些变化? (二)汇报:“天那么高,那么蓝。” (三)那么高,那么蓝,就是很高很蓝,谁想读读这句话,把天空又蓝又高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四)燕子为什么要往南飞呢?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大雁的知识?(燕子是候鸟,天气凉了,燕子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第二年春天,燕子再从南方飞回到北方来生活。) 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段话。 四、结合板书,指导背诵。 下面请你自己小声地把课文背一背,背的时候可以结合老师的板书。 (借助板书,引导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同学们学得可真好,这么短的时间,不但会读了,还会背了。你们可真棒! 五、拓展延伸。同学们,秋天到了,我们身边的事物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你发现了吗?(庄稼成熟、空气干燥、多风、果实成熟、小动物开始准备过冬、增加衣服了、易发病、苍蝇蚊子没有了等等) 六、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丽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回家后请把你眼中的秋天画出来,然后拿来让我们共同感受美丽的秋天。

鲁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拼音专项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wǒmen pénɡyǒu chūn tiān dào chùqīn rén hónɡhuālǜcǎo duōshǎo shuōhuàlián mánɡ qiān wàn dīnɡdōnɡdōnɡfānɡbǎi nián qíxīn chūn yǔxínɡdònɡzhǎnɡɡāo nǐ men shuǐ huā suì yuèwú shēnɡchánɡchùzhī zú ɡāo xìnɡ xǐ tóu rèn zhēn fùmǔquán jiāwán quán sǎo dìhépínɡhuàyǔqiān ɡǔxínɡli xiùqi dài zǒu dònɡrén mínɡliànɡtónɡyì xiānɡshuǐchū mínɡtīnɡshuōhéchànɡlián mánɡ zuò wèi yuǎn chùhǎo wán yídìnɡfānɡxiànɡ

zhǔyìyìjiàn zǒnɡhézǒnɡyǒu zǒnɡhuì xiān shenɡɡān jìnɡɡān xǐɡǎn mánɡbānɡmánɡ ɡǎn shànɡmínɡbɑi qǐnɡwèn jiù shìdì qiú zhuān xīn tiān cái nián jíduìzhǎnɡshǒu ɡōnɡ pínɡfánɡwǎnɡzi shànɡwǎnɡɡǔshīwán měi ér tónɡhuánɡniúɡuān bìqǐlìlìzú jīhuìtāmen sònɡxínɡɡuòɡuān xiǎo shí shíjiān rànɡkāi fēi chánɡzǒnɡshìnán běi xǔ duōqián wǎnɡhěn ɡāo zhǎo rén lìzhènɡ déyìjiějie jièkǒu kě pàɡēn qián liánɡfēnɡlì liànɡzuì zǎo ɡuǒ yuán yīn wè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