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差的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78.58 KB
- 文档页数:6
往返测高差闭合差公式
返测高差闭合差公式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计算方法,用于测量地面上两个点的高差闭合差。
该公式是通过测量起点高程、终点高程以及沿途各点的高差,来计算两个点之间的高差闭合差。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需要先确定起点和终点,然后测量起点和终点的高程,接着在沿途选取若干测点,测量它们的高程。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起点到终点的高差闭合差。
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公式如下:
闭合差 = 起点高程 - 终点高程 + 沿途各点高差之和
这个公式的原理是,起点高程减去终点高程,得到起点到终点的高差。
然后将沿途各点的高差相加,再加上起点到终点的高差,就得到了闭合差。
通过测量高差闭合差,我们可以评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闭合差较小,说明测量结果比较准确;反之,如果闭合差较大,说明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此外,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返测高差闭合差公式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测量起点
高程、终点高程以及沿途各点的高差,来计算两个点之间的高差闭合差。
该公式在土木工程测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的选择,我们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以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测量步骤及内业计算的主要公式
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大地水准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地面上两个点之间的高程差。
下面是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测量步骤及内业计算的主要公式:
外业测量步骤:
1. 设站:选取测站点,并设置水准仪。
2. 观测:在各测站点上进行视线测量,记录水准仪读数。
3. 收站:移动至下一个测站点,重复观测步骤。
4. 控制测量:在适当的间隔处进行控制测量,以校正测量误差。
内业计算主要公式:
1. 高差观测值的纠正:
高差观测值的纠正 = 高差观测值 - 折差 - 改正数
其中,折差是由于视线折射引起的高差修正值,改正数是根据控制测量结果进行的纠正。
2. 高程改正数的计算:
高程改正数= Σ高差观测值 / 测站数
3. 闭合差的计算:
闭合差 = 高差观测值的代数和
4. 高程调整值的计算:
高程调整值 = 闭合差 / 测站数
5. 最终高程的计算:
最终高程 = 基准点高程+ Σ高程调整值
在四等水准测量中,还涉及其他一些参数和计算公式,如观测误差的计算、闭合差限差的确定等。
具体的计算过程和公式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测量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最好参考相关的测量手册、标准和指南,并遵循正确的测量程序和计算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准测量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如果是闭合导线,则理论高差为0,高差闭合差为(实测高差=水准线路累计高差之和)!如果是符合水准线路,高差闭合差为(实测高差=水准线路累计高差之和)与(理论高差=起点终点高差之差)的差值。
由于水准测量中仪器误差、观测误差以及外界的影响,使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高差闭合差就是水准测量观测误差中各误差影响的综合反映。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允许闭合差为:(1)平坦地区,±4√L毫米(L是往返测量、附合或环线的水准测量路线长度,单位为“千米”)(2)山区,±12√n毫米(n为测站数)。
平差公式=(闭合差/线路总长)*距离介绍:一、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什么是水准测量地闭合差?列出不同水准路线的闭合差计算公式.水准测量存在误差,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合,其差值成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1.闭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高差的代数和应是零.即∑h理=0.由于存在误差,所以实测高哈综合不为零,该数值即为高差闭合差fh=∑h测.2.附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的所有测段的高差代数和,理论上应等于起,终点两个已知水准点间的高差.即∑h理=H终-H起.但实测高差∑h测与∑h理不相等,高差闭合差为:fh=∑h测-∑h理=∑h测-(H终-H起).3.支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要进行往返测量,所以,理论上往测高差总和∑h往与返测高差总和∑h返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代数和应该为零,所以高差闭合差为fh=∑h往+∑h返.。
水准路线的高程闭合差如何计算的?高差闭合差,就是水准路线终端的水准点高程已知值与由起始水准点已知高程和所有测站高差之和得到的推算值之间的差值。
“在同条件观测下,每个测站产生误差的机会是均等的”,比方说,通过对10个点的高程测量发现其闭合差为+0.9mm;因为测量10个点的高差,需要设测站9次,所以每个测站的改正数为+0.9/9=+0.1mm,这就是所说的测站平差法,是最简单的一种平差计算。
1、角度闭合差: 设计值: 起始边(GPS25~GPS26)方位角:190°31′09″终止边(GPS27~GPS28)方位角:145°19′28″角度容许闭合差:f β容= ±16n = ±1610=±51″(n 为测站点数)实测值: Σβ左=1754°48′00″ 角度闭合差:f β=(190°31′09″- 145°19′28″)+1754°48′00″-10×180° =-19″f β< f β容,导线点的角度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
将角度闭合差f β以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即各角改正值为: V β = -f β/n = -(-19″/10)≈+2″ 2、坐标闭合差计算及分配:∑S =4292.6042 Σ△X= -3672.060 Σ△Y =1093.552f x=Σ△X-(x 终-x 始)=-3672.060-(2741846.630-2745518.671)=-0.019f y=Σ△Y-(y 终-y始)=1093.552-(636779.616-635686.112)=0.048()∑∑+=22yxfff =0.052相对闭合差:K =f/Σs=1/82550容许坐标相对闭合差:K 容=±1 /10000K<K 容,坐标相对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成果可用。
坐标闭合差分配: 改正值:x ixi f S S S S V •+++-=∑21y iyi f SS S S V •+++-=∑ 21 。
改正后各点坐标:V X X +'=1、角度闭合差: 设计值: 起始边(GPS31~GPS32)方位角:223°00′29″终止边(GPS25~GPS26)方位角:190°31′09″角度容许闭合差:f β容= ±16n = ±16√18=±68″(n 为测站点数)实测值: Σβ左=3207°29′40″ 角度闭合差:f β=(223°00′29″- 190°31′09″)+3207°29′40″-18×180° =-60″f β< f β容,导线点的角度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
①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闭合导线一律测内角,N边形内角和应满足刀B理=(N-2)*180°角度闭合差:f尸测-刀B理=刀B测-(N-2)*180 °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诸=±40〃2n (图根)f B容=± 20 n (一级)当满足该条件时:f f B容,进行闭合差的分配。
闭合差的分配原则:当B为左角时,反号平均分配当B为右角时,直接平均分配注:当改正数不能平均分配完时,应给短边的邻角多分一点。
②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按左角推算:a前二久后+B左-180 °注:(a后+B左<180。
时,应加上360°再减180°)按右角推算:a前=口后+ 180 ° - B右注:(a后+180° < B右时,应加上360°再减B右)对于闭合导线,为了检查计算是否有误,应计算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
由于内角改正后已经闭合,故起始边方位角的计算值等于该边的已知值。
③计算坐标增量△X AEF S A击Cos a AB△Y AB=S AB*Sin a AB④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1)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对于闭合导线,无论边数多少,其纵,横坐标增量的代数和在理论上应该为零。
即: E △ X理=0刀△ Y理=0但是由于实测边长的误差和角度改正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刀△ X理和刀△Y理不为零,所以就产生了坐标增量闭合差。
f x=X △ X测-刀△ X理f y=X △ 丫测-刀△ 丫理即:f x=X △ X 测f y=X △丫测由于 f x 和 f y 的存在,使得计算出的终点与起始点不重合,两者之间的距离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f s= V(f x 2+f y2)导线全长的相对闭合差为:K= f s/刀S=1/N(用来衡量精度的高低)。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
闭合水准路线是指起点和终点相同的一条水准线路。
在进行闭合水准路线测量时,需要计算高差闭合差来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高差闭合差指起点和终点高程差与闭合回路的高程差之差。
计算公式如下:
高差闭合差 = Σ(前视高程 - 后视高程) - (起点高程 - 终点高程)
其中,Σ指的是所有测站的累积和。
前视高程是指从当前测站向前测量的高程值,后视高程是指从当前测站向后测量的高程值。
起点高程是起点处的高程值,终点高程是终点处的高程值。
在实际测量中,为确保高差闭合差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反射测量或者重复测量,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 1 -。
论导线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公式在导线的测量中,为了准确测量出一些方向上的角度差,常使用导线闭合差来评估测角的中误差。
导线闭合差是指经过测量得到的途径不同路线后,所得到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方向角的差。
导线闭合差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测量每个角点的方向角。
在测角中,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在所测的角点上放置标杆来指示测量的点,并使用测方位仪或陀螺仪等设备测量每个角点的方向角。
方向角的测量结果应尽量准确,并记录下每个角点的方向角。
第二步,计算导线闭合差。
导线闭合差的计算可以选择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是加法法和减法法。
这两种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都会得到近似的结果,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际情况和需求。
1.加法法:选择一个起点,然后根据测量记录的方向角,将各个角点的方向角相加,得到总的角度。
如果总的角度超过360度,可以将其减去360度,以得到最终的闭合差结果。
闭合差=θ1+θ2+θ3+...+θn其中,闭合差表示导线闭合差的结果,θ表示每个角点的方向角,n表示测量的角点个数。
2.减法法:选择一个起点,然后根据测量记录的方向角,将各个角点的方向角相减,得到总的角度。
如果总的角度为负值,则加上360度,以得到最终的闭合差结果。
闭合差=θ1-θ2-θ3-...-θn其中,闭合差表示导线闭合差的结果,θ表示每个角点的方向角,n 表示测量的角点个数。
第三步,计算闭合差的中误差。
导线闭合差的中误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中误差=√(Σ(闭合差-平均值)²/(n-1))其中,中误差表示导线闭合差的中误差结果,闭合差表示每次测量得到的闭合差值,平均值表示闭合差的平均值,n表示测量的次数。
通过计算导线闭合差的中误差,可以对测角的精度进行评估和分析。
较小的中误差值表示测角的结果较为准确,较大的中误差值则表示测量的偏差较大,需要进行重新的测量或校正。
总结起来,导线闭合差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每个角点的方向角,然后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获得闭合差的结果,最后通过计算中误差来评估测角的准确性。
水准测量闭合差计算公式
水准测量中闭合差是指在测量回路内,由于各个测量之间的误差
累积所产生的差异。
闭合差的计算公式是通过计算测量回路开始点和
结束点之间的高程差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如下:闭合差= ∑(正回程观测值) - ∑(反回程观测值)
其中,正回程观测值是从测量回路起点到终点的观测值之和,反
回程观测值是从终点到起点的观测值之和。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水准测量中,闭合差的计算也需要考虑
误差的传递等因素。
一般来说,闭合差的计算公式还会涉及到一些校
正和调整,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另外,闭合差的计算还可以用来评估水准测量的精度。
一般情况下,闭合差的大小与测量的精度成正比,闭合差越小,测量的精度就
越高。
除了闭合差的计算公式,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水准测量公式,比如高差的计算公式和水准线方程等。
这些公式在水准测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工程师和测量员准确测量和分析地面高程数据。
导线闭合差计算范文导线闭合差(也称为回差)是指在测量导线水平长度时,由于地球曲率和大地水准面的不同,导线虚直位于目标线上一点与连接线上带有纵变化的地球坐标之间的差值。
导线闭合差是测量工作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1.根据测量实际情况绘制工程平面图,确定闭合导线的测量起始点和终止点,以及其间的测量控制点。
2.依据测量控制点的坐标,计算闭合导线起始点和终止点的水平坐标。
3.在平面图上,根据测量控制点的地面高程和高差测量数据,标注出测量导线上每个点的地面高程。
4.计算导线闭合差,即计算闭合导线上每个点的地面高程与其沿连接线上标高之差。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示例来说明导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假设有一条闭合导线,起点坐标为(X1,Y1),终点坐标为(X2,Y2),闭合导线共有n个测量控制点。
测量过程中,记录下各测量控制点的地面高程,标记为H1,H2,...,Hn。
步骤1:根据测量实际情况绘制工程平面图,确定闭合导线的测量起始点和终止点,以及其间的测量控制点。
步骤2:依据测量控制点的坐标,计算闭合导线起始点和终止点的水平坐标。
在这个示例中,起点坐标为(X1,Y1),终点坐标为(X2,Y2),闭合导线共有n个测量控制点。
步骤3:在平面图上,根据测量控制点的地面高程和高差测量数据,标注出测量导线上每个点的地面高程。
在这个示例中,测量控制点的地面高程数据为H1,H2,...,Hn。
步骤4:计算导线闭合差,即计算闭合导线上每个点的地面高程与其沿连接线上标高之差。
计算闭合导线上第i个点的地面高程与其沿连接线上标高之差的公式为:闭合差i=Hi-(H1+(Hi-H1)*(Li/L))其中,Hi为第i个点的地面高程,H1为起点的地面高程,Li为第i 个点距离起点的水平距离,L为闭合导线的水平长度。
将上述公式应用于闭合导线上的每个点,即可得到闭合导线上各点的闭合差。
在实际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通常还需要进行闭合差的必要修正。
三•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成果校核)
1•高差闭合差(fh)
水准路线中各点间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两已知水准点间的高差。
若不等两者之差称为高差闭合差。
如果fh在容许范围内,认为成果可用;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直至重测达到要求为止。
不同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支水谁路线囲合差的计算方法
fh ~工九+工血.
附合水谁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闭台水淮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等外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f h容)
(mm)(n为测站数,适合山地、较短的路线
(mm)(L为测段长度,以公里为单位,适合平地、较长的路线)
2•高差改正数v的计算
当fh v fh容时,表示观测值测在精度要求的范围内,可进行高差改正。
消除闭合差的原则是:将闭合差反号按测程距离(公里数)或测站数成正比地改正各段的
观测高差。
按测程距离(公里数)改正
-fk
每公里改正数的计算
各测段改正数的计算
按测站数改正
-fk
每一站改正数的计算
各测段改正数的计算
3.咼程计算
改正后的测段高差hi为hi=(工测)i+vi
式中(Xh测)i为测段的实测高差
改正后路线的总高差应等于相应的理论值,以资检核,即
闭合水准X h=0
附合水准X h=HBHA
支水准X h=X!往+ Xh返=0
测段的终点高程为Hi=Hi-1+hi
式中Hi-1为测段的起点高程
hi为改正后的测段高差
例题2: —附合水准,其观测成果见下表,试计算W 01、W 02、W 03各点的高程高程误差配赋表
1 ■ 1
测段点号距离
5)
实测高
差
(m)
改正敬
(mm)差(m)
rn fiE
(m)
备注
1018 ”* 0.820.2S0 ]+4+0,254 '*10.000
TV0110.254
0.540.302+ 3+0,305
TV02:*
1.24-0.472+6
r
-0.466
'10.559
JV03
1.40
»-0,357
•:
+7
--0.350
10.093
IU19 " E
19.743 4.00•0.277+20-0.257
+ 匚%Hung- 6020 '專一±40/"?" mm 毎公里改正数为-(JZS--(-20) /4= + 5.0mm
例题3: —附合水准,其观测成果见下图,B M A点的高程为53.837m,B M B点的高程为59.216m,试填表计算1、2、3各点的高程
岂工h 見* (Aff - ) - (5,485-5.379) m= + 106 rnm 人野=±40/I 二 ±40 */8,2 mni~ t It5 nun
因1人1< I 人客l ・敏符台林度陵求°
例题4: 一闭合水准,其观测成果见下图, BMA 点的高程为60.382m ,试填表计算1、
..1
距 ffi/km
.
I
测站数
观消 改正数Awn
改 iEfiffi®
/m A fi/m * 注
BM 4
2A
-2.443
-27
"2.470
53.S37
高程已旬
1
51.367
1 1 + 7.852
+ 7.830 □
1 i. 7
5^J97
*
1.9
二~ —1.467 ...................
-25
▼ ).492
3
57JU5 —— ]
---- ---------- --- -
2』
* 1.543 -33
+ L5H 59.216
离程已知
—.二
84
+ 5,485
-106
+ 5379
水准路线成果整理计算表
辅肋 讣算
2、3各点的高程
=,占啕二-0.04() in = -40 mm
:
:人柞=1 10 V n s i 10 v"22 rnni= ±47 avw
WJAKi/^h 故齢帶度耍求
m
i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