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高考四项基本能力解读获取和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993.50 KB
- 文档页数:63
高考地理学科四项能力要求解读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地理信息的分类: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
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基础材料,还包涵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如光照图、等值线图、地理坐标统计图、地理结构统计图、区域图、原理示意图、联系图等各种图形所承载的地理信息,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地理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能力向来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
近几年由于命题的越来越成熟,出现在地图上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有效的;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如,最高数值或最低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
从表格中发现问题,用表格外的知识解决问题。
2、答题中常见的问题:信息获取不全面、信息提取中解读错误、不能用题中信息正确描述和深入分析问题。
3、获取信息的途径:①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②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③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④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⑤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⑥从试卷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获取有效信息,并注重信息之间的因果联系,加强能力专项训练,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审题习惯。
分析图像信息时,要判读图像名称和看清图例标识,还要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
获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审题的过程,要注意审文字(全面提取信息,紧扣关键词)、审图像(看图名、读图例、辨坐标、明方向、定区位、析要素)、审表格(看表名、读表头、析数据、理联系)、审分值(明确答案的要点)。
对于考生来讲,要形成这样一种审题习惯:A.我看到了什么?B.我标记的重点是什么?C.我想到与什么知识联系?D.我准备从哪几个角度回答?E.回答的逻辑顺序是什么?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如何提高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①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整理。
对高考文综考查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的解读-------以《文化生活》为例高考文科综合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考查学科主体内容,突出考查四项基本能力:第一条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第二条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第三条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四条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三个层次的要求:1、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2、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3、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2010年高考北京卷第25题)《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思路】“运用3D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创造27亿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
②④与题干主旨不一致。
答案选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和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
难度较小。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三个层次的要求:1、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2、准确的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3、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2010年高考安徽卷第8题).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
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这说明()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解题思路】电影《建国大业》作为弘扬主旋律的红色影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表明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④正确。
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中获取所承载的信息,并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2)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提炼、梳理与整合。
(3)能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恰当的判断。
例如:可以给出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等几段有关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民主化道路探索的材料,让学生读材料,理解材料中心思想,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近代百年历史的政治民主化道路。
再如:可以给出拿破仑时期、一战前夕、二战后初期和六、七十年代的欧共体等欧洲形势在几个时期的变化地图,让学生读图,归纳四幅政局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并能理解全组图显示出的信息是欧洲统一趋势日益加强,显着的变化就是欧共体到欧盟。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做出科学的辨别和分析。
(2)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相关信息,理解和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对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辩证地、历史的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下列有关清朝取代明朝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是新型先进力量的代表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调动知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必须对明末清初的局势、两个政权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
三、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的描述人文与社会、自然环境等领域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观点等。
如何培养学生高中《思想政治》科解题能力徐炼高考主要是选拔优秀人才的考试,新课改背景下,更加注重考核学生的能力,教师应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参加高考考核的四项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分析背景材料中各种信息的性质类别,初步建立信息与知识的关联。
1、一般性文字材料题。
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从文字材料中查找关键词句和关联词;在分析的基础上把握段落层次大意,并形成各部分材料的综合解读,把握试题立意与主旨。
通常情况下,试题的材料与设问均包含着重要信息,考生应先读问再读材料,带着问题和明确的指向性去读材料,这样能够节省考试时间。
2、图表题。
(1)表头:是表的主题,也是考生要解读的中心,它告诉我们要解读的问题是一个还是几个。
表中:表有横栏和纵栏,必须选准需要角斗的事物或事物的构成要素服进行横比或纵比,包括上升、下降、增加、减少、加快、减慢等,把握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把握事物的变化情况、发展趋势。
表注:补充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可忽视。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教材中学到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材料文字、图表及设问反映出来的信息,有针对性地从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中调动能够解决试题主题的有效知识。
教师应搞好核心知识复习,准确把握基本原理各个层次,帮助学生构建各门课程、各单元的知识网络体系。
三、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细致、全面地表现事物的形态;运用分析、综合、辩证、归纳、演绎等方法阐述事物的本质特征。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观点。
教师可加强对学生进行比较类试题的训练,从能力的考查上此类题属于描述与阐述事物的能力范畴,通过对事物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清事物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考生对事物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加深对事物属性、本质、规律的理解。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对知识从整体上掌握,答案组织要有逻辑性和层次性。
【很值得看】政治高考要求的四种能力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所谓信息,即试卷中出现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及设问的等。
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
解读信息即对信息的理解。
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的方法:首先,对信息把握要完整、全面。
其次,把握信息要准确,分析是直接信息还是间接信息,是有效信息还是非有效信息。
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题的质量和速度。
(例1) 2007年1月,某网站推出以“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您关注什么?”为题的网上调查,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截至2月25日,共有20余万名网友投票选出今年人大最受关注的十大问题,其中居第一位的是:深入开展反腐败的斗争。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问题: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和意义是什么?(说明) 该题材料只起引子作用,未有直接回答设问中“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主要依据和意义”的内容,故材料为非有效信息,而“问题”的表述则全是有效信息包括最后“是什么”这三个字。
解题思路:(1) 理论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党的性质、宗旨、地位。
客观依据:目前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
(2) 意义:①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政治文明)②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党自身建设,有利于克服腐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③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④实践证明,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权力越大危害越大。
(例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轿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如果一辆轿车的销售价为10万元人民币,年均保险费3000元,平均维修费3000元,其他相关的服务费年均4000元,10年后,一辆轿车的使用费用就可能超过其售价。
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带来无限商机,一些与轿车消费相关的行业正在兴起。
2022高考学生考试应该具备哪些能力高考主要考察猎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提高高考成绩一点更要多做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高考学生考试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高考学生考试应该具备哪些能力1高考考的学生哪些能力1.猎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它是指猎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及命题意图的能力。
这一能力要求考生全面、准确地解读试题透露的信息,主要从背景材料、设问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获得。
考生不仅要掌握试题的显性信息,还要注意挖掘隐性信息,通过一些关键字眼或注释来把握题意。
准确地猎取和解读试题信息是科学解题的前提,决定着“答什么”和“如何答”。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是指考生在猎取相关的信息后,根据试题创设的新情境,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迅速与相关知识内容建立起准确而有效的联系,经过分析、推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它是指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加以叙述的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问题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
它要求考生不仅要能够正确地解释材料所展现的现象中蕴含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与相关学科术语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阐述。
2怎么提高高考成绩1.加强弱势科目的学习。
打个比方,你的数学模拟考135,英语模拟考95,在总分150分没法变动的情况下,你的数学,即使学得再好,你再去如何的努力提高,最终也只能增加15分。
而如果你把对数学的兴趣,分那么一点给英语,多背一背单词提高单词的书写正确率,背一背英语课文,提高一下英语的语感能力(英语语法不好的真的不必纠结语法,多背课文自然而然就会了)。
在你做出的这么多的努力、投入之下,相信,增加30分还是比较容易的,甚至可以更多。
2.找到扣分点。
在没有弱势科目的前提下,需要找到自己对于某一科的扣分点。
就以数学为例,比如数学的模拟考试,向来在120分左右徘徊,那么,你就找出自己数学考试的这些试卷,多方位对比扣分原因:某个知识点不够了解,就多找相关知识点的题目强化练习。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中获取所承载的信息,并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2)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提炼、梳理与整合。
(3)能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恰当的判断。
例如:可以给出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等几段有关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民主化道路探索的材料,让学生读材料,理解材料中心思想,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近代百年历史的政治民主化道路。
再如:可以给出拿破仑时期、一战前夕、二战后初期和六、七十年代的欧共体等欧洲形势在几个时期的变化地图,让学生读图,归纳四幅政局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并能理解全组图显示出的信息是欧洲统一趋势日益加强,显著的变化就是欧共体到欧盟。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做出科学的辨别和分析。
(2)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相关信息,理解和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对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辩证地、历史的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下列有关清朝取代明朝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是新型先进力量的代表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调动知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必须对明末清初的局势、两个政权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
三、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准确的描述人文与社会、自然环境等领域所涉及的相关事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基本观点等。
(2)能够准确的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对有关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作出客观的叙述和说明。
对高考文综考查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的解读-------以《文化生活》为例高考文科综合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考查学科主体内容,突出考查四项基本能力:第一条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第二条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第三条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第四条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三个层次的要求:1、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2、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3、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2010年高考北京卷第25题)《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解题思路】“运用3D技术制作电影”是文化现象,“创造27亿元的全球票房”“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
②④与题干主旨不一致。
答案选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和相关基础知识的能力。
难度较小。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三个层次的要求:1、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2、准确的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3、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2010年高考安徽卷第8题).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
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这说明()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解题思路】电影《建国大业》作为弘扬主旋律的红色影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表明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④正确。
地理四项基本能力解读——掌握基本技能,轻松备战高考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起来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二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三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四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这四种能力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这也是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关键。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解答试题的基础和前提。
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的载体各不相同,有的蕴藏在题干和文字材料中,有的蕴藏在地理图像和表格中,还有的蕴藏在试题的设问中,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试题中所有文字和图表,关注组成试题的所有文字信息,关注图像中各种符号信息和注记信息,最大限度地获取试题中的有用信息。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材料都承载着解答试题的重要信息,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每一组试题的文字材料都是精选细挑的,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或者是关键词。
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
在阅读材料时,首先要将文字材料认真阅读一遍,不要漏掉任何一个重要的关键信息,并标注在试卷上,以便后面重读材料时能够迅速找到关键点;其次,弄清题干中设问所涉及的知识点,要在材料中找到其可能包含的所有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与图示及设问相结合,为解答试题做好准备。
2.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地理图表在高考中非常常见,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所以在判读时要分清主次,尽量在短时间内获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
在图中获取信息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一是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判断规律,训练从图示中获取信息(包括显性及隐性信息)及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是说图,把读图的思维过程及读图所获取的信息说出来。
三是记图,注意把重要地理事物落实到地图上,记在脑海里。
历史高考考查的四种能力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试题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中获取所承载的信息,并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2)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所获取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提炼、梳理与整合。
(3)能够将所学学科知识与试题的有关信息建立正确的联系,并对相关问题作出恰当的判断。
例如:可以给出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新中国成立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等几段有关中国近代史上政治民主化道路探索的材料,让学生读材料,理解材料中心思想,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出近代百年历史的政治民主化道路。
再如:可以给出拿破仑时期、一战前夕、二战后初期和六、七十年代的欧共体等欧洲形势在几个时期的变化地图,让学生读图,归纳四幅政局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并能理解全组图显示出的信息是欧洲统一趋势日益加强,显着的变化就是欧共体到欧盟。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做出科学的辨别和分析。
(2)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相关信息,理解和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试题的信息和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对相关事物和现象进行辩证地、历史的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例如:下列有关清朝取代明朝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是新型先进力量的代表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A.①③????B.②④????C.①④??? ?D.②③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调动知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必须对明末清初的局势、两个政权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