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砂密度标定试验
- 格式:xls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灌砂法标准砂标定
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岩土工程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土壤的孔隙
比和骨架密度。
而标准砂是灌砂法试验中常用的填充物料,其物理
性质对试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正确的砂标定是保证试验准
确性的关键步骤。
砂标定的目的是确定标准砂的密度和孔隙比,以便在灌砂法试
验中使用。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定量的标准砂样本,并将其放入
试验容器中。
然后,通过灌入一定体积的水来确定标准砂的骨架密
度和孔隙比。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水的灌入速度和压实方式,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标准砂的密度和孔隙比是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得出的。
在计算过
程中,需要考虑试验容器的体积和标准砂的质量,以及水的体积和
质量。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出标准砂的密度和
孔隙比值。
这些数值将作为后续灌砂法试验的基准参数,用于分析
土壤的工程性质。
在进行砂标定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合适的
试验容器和灌砂设备,以确保试验操作规范和结果可靠。
其次,控
制水的灌入速度和压实方式,以避免试验中出现气泡和水分不均匀的情况。
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砂标定是灌砂法试验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灌砂法试验时,务必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砂标定,以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标准砂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根据具体试验要求和土壤性质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灌砂法标定砂密度步骤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很“硬核”的话题——灌砂法标定砂密度。
可能一听这个名字,你就觉得有点晦涩难懂,但别担心,我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幽默的风格来和你聊聊。
想想吧,就像在厨房里做饭,步骤一环扣一环,结果总会让人满意。
砂密度嘛,其实就是我们用来衡量沙子的“重”的一种方法,了解这个对建筑工程可是相当重要的哦,像建筑师的“体重秤”一样,哈哈。
2. 准备工作2.1 设备清单首先,咱得准备一些“装备”。
你想啊,没有工具,怎么能顺利进行呢?首先,你得有一个干净、干燥的砂箱。
这玩意儿就像是沙子的小家,容不得一点脏东西。
接下来,一个适合的漏斗也得有,这可是灌砂的“英雄”,少了它可不行!还有一根天平,用来称重。
要是没有天平,咱就只能用猜的了,谁会愿意冒这个风险呢?最后,别忘了水,这可是润滑剂,让整个过程顺畅得多。
2.2 选择砂样然后,咱得选择砂样。
可不能随便捡一把沙子就上阵,得挑些质量好的,像挑西瓜一样,表面光滑、颗粒均匀的沙子,才是上品。
记住,沙子也是有脾气的,要是你随便挑,它可不会“听话”的。
3. 灌砂步骤3.1 进行灌砂接下来就是灌砂的“大戏”了。
首先,把干沙放进砂箱里,别忘了留一点空间,让它有“呼吸”的机会。
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漏斗放在砂箱上方,开始灌沙。
这个过程要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不然沙子会跑得乱七八糟,满地都是,像是小朋友玩沙子时的场景。
灌的过程中,你可以轻轻摇动漏斗,这样沙子能更均匀地落下,避免出现“高山”和“低谷”。
就像人生一样,起伏有度,才是最美的风景。
3.2 称重等到沙子灌好后,别急着欢呼,这时候就要进行称重了。
把装满沙子的砂箱小心翼翼地放到天平上,记得要调零哦,别让它跟你开玩笑。
称重时,确保没有其他杂物干扰,像是小猫的爪子或者窗外的鸟儿,哈哈。
等称重完毕后,记下数字,然后再将沙子倒掉,清理砂箱。
这个过程就像洗碗,别让沙子“黏”在箱子里,留下来可就麻烦了。
砂的相对密度试验数据
砂的相对密度试验数据报告如下:
实验材料:砂。
试验方法与原理:
- 最大孔隙比:取代表性的烘干或充分风干试样约700g,用手搓揉或用圆木棍在橡皮板上碾散,并拌和均匀。
将锥形塞杆自漏斗下口穿入,并向上提起。
使锥体堵住漏斗管口一并放入体积1000ml的量筒中使其下端与筒底接触。
称取试样700g,均匀倒入漏斗中将漏斗与塞杆同时提高然后下放塞杆使锥体略离开管口,管口应经常保持高出砂面约1-2cm,使试样缓缓且均匀分布地落入量筒中。
试样全部落入量筒后,取出漏斗与锥形塞,用砂面拂平器将砂面拂平,勿使量筒振动,然后测读砂样体积,估读至5ml。
用手掌或橡皮板堵住量筒口,将量筒倒转,后缓慢地转回原来位置,如此重复几次,记下体积的最大值,估读至5ml。
取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较大体积值,计算最大孔隙比。
- 最小孔隙比:取代表性的试样约4kg,分3次倒入容器进行振击。
先取上述试样600-800g,倒入容器内,用振动叉以每分钟各150-200次的速度敲打容器两侧,并在同一时间内用击锤于试样表面每分钟锤击30-60次,直至砂样体积不变为止。
(一般击5-10min)。
敲打时要用足够的力量使试样处于振动状态,锤击时,粗砂可用较少击数,细砂应用较多击数。
进行后2次的装样、振动和锤击,第3次装样时应先在容器口上安装套环。
最后1次振毕,取下套环,用修土刀齐容器顶面削去多余试样,称容器内试样质量,准确至g,并记录试样体积,计算其最小孔。
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实验目的:通过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验证实验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备和材料:1.灌砂筒2.砂土样品3.液体密度计4.测量容器5.称量器具6.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检查灌砂筒和砂土样品是否清洁干燥。
b.校准液体密度计。
2.标定灌砂筒:a.将灌砂筒固定在水平台上。
b.使用称量器具将一定质量的砂土样品放入灌砂筒中。
c.稳定灌砂筒,确保砂土样品均匀分布,没有空隙。
d.使用液体密度计测量灌砂筒的内部容积。
e.记录砂土样品质量和灌砂筒的内部容积。
3.砂密度标定试验:a.将灌砂筒中的砂土样品倾倒在干燥平坦的工作台上。
b.使用称量器具将砂土样品的质量测量并记录。
c.使用测量容器和液体密度计测量砂土样品的体积。
d.使用体积除以质量的公式计算砂土样品的密度。
e.重复试验三次,取平均值作为砂互试验结果。
4.实验记录:a.将实验所得数据整理并填入实验记录表格。
b.分析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实验一次:砂土质量:500g灌砂筒内部容积:1000cm³砂土密度:0.5g/cm³实验二次:砂土质量:450g灌砂筒内部容积:990cm³砂土密度:0.45g/cm³实验三次:砂土质量:480g灌砂筒内部容积:995cm³砂土密度:0.48g/cm³平均砂土密度:(0.5+0.45+0.48)/3 = 0.4767g/cm³实验结论:通过灌砂筒及量砂密度标定试验,我们得到了砂土的平均密度为0.4767g/cm³。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验证实验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较为稳定,说明实验装置未受到显著影响,并且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近。
因此,我们可以在进一步的实验中使用这个装置来进行砂土密度的测量。
灌砂筒、金属标定罐、量砂密度校验规范1 目的1.1本方法适用于新购的或使用中的灌砂筒、标定罐、量砂。
1.2灌砂筒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
1.3金属标定罐:内径100mm,高150mm和200mm两种,上端周围有一罐线。
1.4量砂:粒径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应先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1.5校验方法的编写依据:JTG E40-2007的相关要求5 技术要求5.1灌砂筒外观质量要求: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的开关(薄铁板)可使砂通过圆孔自由落下。
开关将筒底堵塞时,砂立即停止下落。
5.2灌砂筒、金属标定罐内壁无残缺破损及变形等影响测量结果的缺陷。
3 校验用参考器具天平:称量50kg,感量1g。
4 校验项目及校验条件灌砂筒的外观质量、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量砂的密度等项目的校验。
校验条件:环境温度15℃~35℃;5 校验方法5.1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用台秤称量法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用水确定罐的的容积计算量砂的密度。
5.2 目力观测灌砂筒的外观质量应符合5要求。
5.3 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校验5.4 在储砂筒内装满砂。
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
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
每次标定及而后的试验都维持这个质量不变。
打开开关,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洞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
然后关上开关,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s,准确至1g。
5.5 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上。
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开关,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积的砂。
5.6 重复上述测量,至少3次。
最后取其平均值m2,准确至1g .5.7 确定量砂的密度ρs(g/cm3)5.8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cm3)①将空罐放在台秤上,使罐的上口处于水平位置,读记罐质量m7,准确至1g。
砂的堆积密度试验方法砂的堆积密度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测定砂粒在一定条件下堆积的密度。
下面是关于砂的堆积密度试验的50条方法及详细描述: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一定量的砂、密度试验器、倒砂干燥器等设备。
2. 样品采集:从砂堆中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并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3. 干燥处理:将采集到的样品放入倒砂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处理,直至砂的含水量达到试验要求。
4. 密度试验器的校准:对密度试验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5. 样品放置:将干燥后的砂样品均匀放入密度试验器中。
6. 试验条件的确定:确定试验条件,包括压实度、试验温度等。
7. 密度试验:启动密度试验器,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密度测试。
8. 重复试验: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9. 数据记录:记录每次试验的结果,包括密度数值、试验条件等。
10. 结果分析: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砂的堆积密度的特征参数,如平均密度、密度分布等。
11. 计算密度: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砂的堆积密度。
12. 结果比较:将计算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评估砂的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13.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判断砂的堆积密度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14. 实验环境:保持试验环境的稳定,防止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15. 样品处理:在试验前对样品进行质量筛选,排除掉异常砂粒,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16. 规范操作: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密度试验,确保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7. 控制变量:在进行试验过程中,需要控制影响砂堆积密度的变量,如压实度、温度等。
18. 质量管理:对试验设备和样品进行质量管理,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19. 人员培训:对进行试验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试验的操作技能和质量认识。
20. 设备检查:定期对密度试验器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1. 数据记录格式: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格式,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存档。
砂相对密度检验报告砂的相对密度是指砂颗粒的紧密程度,是评价砂的物理性质之一、通过相对密度检验可以了解砂料的颗粒组成及其排列状态,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砂料的堆积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基本数据。
本文以砂的相对密度检验结果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1.实验目的:研究砂的相对密度,了解砂颗粒的堆积状态。
2.实验原理:相对密度是指材料的实际密度与其中一标准密度的比值。
砂的相对密度可以通过试验室的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方法有摩擦测定法和细密度测定法。
摩擦测定法是通过测定砂与金属壳体之间的摩擦力来确定砂的相对密度。
细密度测定法是通过计算砂颗粒的含水量和干密度来计算砂的相对密度。
3.实验设备:砂测量罩、实验砂、天平、电子天平、计时器、碗、盘子、水桶等。
4.实验步骤:(1)取一定质量的砂加入砂测量罩中,记录质量为m1(2)用电子天平将砂倒入碗中,记录质量为m2(3)将碗加满水,并在碗的外侧用盘子收集溢出的水。
(4)搅拌碗中的砂与水,保持搅拌均匀。
(5)定时5分钟,待时间结束后,尽量排出气泡,记录碗中的质量为m3(6)将碗与砂从天平上取下,用吸水纸吸去表面水分,并记录质量为m4(7)用公式计算相对密度,相对密度=(m3-m4)/(m2-m4)。
5.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得到砂的相对密度为0.756.结果分析:本次实验所得的砂的相对密度为0.75,这意味着砂颗粒的堆积状态不是很紧密,具有一定的孔隙率。
相对密度越大,材料的紧密程度越好,孔隙率越小,抗渗性能越好。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该砂在工程应用中的孔隙率较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材料的紧密程度。
7.实验结论:通过相对密度检验,得出该砂的相对密度为0.75,表明砂颗粒的堆积状态较为松散。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合理地选择砂料的应用场景,并针对松散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综上所述,砂的相对密度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质量检验,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基本数据。
通过本次实验得出的结果,可以对砂材料的堆积状态进行初步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工程设计。
灌砂法量砂密度的试验研究大家好!我是《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及《细集料含泥量与含粉量的试验研究》的作者韦汉运,群共享有《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及《细集料含泥量与含粉量的试验研究》的内容简介,如有兴趣,可到群共享下载。
下面我从《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研究》摘录“灌砂法量砂密度的试验研究”与大家分享,如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到“工程试验交流千人群(207135730)” 、“①群 交通检测(144673309 )” 、“3C3T检测技术交流2群(191047183)” 、“3C3T检测技术交流3群(187938137)”交流、探讨。
压实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T0111-1993“灌砂法”﹙备注:以下简称“T0111试验”﹚是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检测压实度最常用的试验方法。
“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由一定高度下落到一规定容积的筒或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用灌砂法测量试洞的容积时,其准确度和精度受下列几个因素的影响”﹙备注:摘自T0111试验的“条文说明”﹚。
1 标定罐的深度对砂的密度有影响T0111试验的“条文说明”第﹙1﹚条“标定罐的深度对砂的密度有影响。
标定罐的深度减2.5cm,砂的密度约降低1%。
因此,标定罐的深度应与试洞的深度一致”。
据上推算,如果深度为15cm的标定罐测定量砂的密度为1.408g/cm³,当标定罐的深度为20cm 时,该量砂的密度应为1.436g/cm³(备注:ρ=1.408×(1+0.02)=1.436),即标定罐的深度决定量砂密度的大小。
因此,《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T0921-2008“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备注:以下简称“T0921试验”﹚第1.2条“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个碾压层中。
现场密度实验检测方式(一)灌砂法灌砂法是利用均匀颗粒的砂去置换试洞的体积,它是当前最通用的方法,很多工程都把灌砂法列为现场测定密度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可用于测试各种土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它的缺点是:需要携带较多量的砂,而且称量次数较多,因此它的测试速度较慢。
采用此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纳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oo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1.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
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储砂筒筒底与漏斗之间没有开关。
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m~6oo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铝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oomm x 5oomm x 40mm的搪瓷盘寄存。
(6)天平或台称:称量10 ~15kg,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别离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0.60mm 及~0.50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利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长的时刻,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稳。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他: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小簸箕、毛刷等。
2.试验方法与步骤(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
称取装人筒内砂的质量m1 ,准确至1g。
1
231
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g)2
罐砂筒移至玻璃板前筒内砂质量m5(g)3
罐砂筒移走玻璃板后筒内砂质量m6(g)4
填满筒下部圆锥体砂的质量m2=m 5-m 6(g)5
填满筒下部圆锥体砂的质量平均值m2(g)
6
标定罐质量m7(g)7
标定罐加水的总质量m8(g)8
标定罐的容积v=m 8-m 79
标定罐容积的平均值v(ml)10
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3(g)11
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平均值m3(g)12
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m 1-m 2-m 3(g)13量砂的密度ps =m a /v 14备注
试验人: 试验日期:复核人:标准砂密度标定试验记录表
圆锥体内砂质量标定罐的容积量砂的密度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次数。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确定量砂密度
二、试验主要步骤
1.仪器标定
确定罐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m
1。
2.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
3.在罐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
2
的砂后放在标定罐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罐砂筒内的砂不再流为止,关闭开关。
取下罐砂筒,称筒内剩余砂质量,精确至1g。
4.重复上述步骤3测量,至少三次,最后取其平均值记为m
3
,精确至1g。
三、计算
填满标定罐所需砂质量m:
m=m
2-m
3
-m
1
式中:m
2
——罐砂入标定罐前,筒内砂的质量,g
m
3
——罐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g
m
1
——罐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量砂的密度ρ
s
(g/cm3)
ρs=m/V
式中:V——标定罐的容积,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