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编码.
- 格式:doc
- 大小:142.00 KB
- 文档页数:9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两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
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土地用途分区
土地用途分区主要是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规划内容而存在,是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下派生出的分区,将区域土地
资源根据用途管制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和管理目标,划分出不同空间区域,并制定各区域土地用途管制规则,通过用途变更许可制度,实现对土地用途的管制。
当前,我国的土地用途分区主要应用于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般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开垦区、一般耕地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以及其他用地区等。
土地利用分区
发表时间:2011/8/2 11:33:26 作者:来源:浏览:1530
【土地用途分区类型】
根据东兴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适宜性和规划需要,将全市土地划分为城镇建设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区、采矿与独立建设用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业用地区、林牧综合用地区、风景名胜和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等七类土地用途区,并明确各类分区土地主导用途和管制规则。
【城镇建设用地区】
1、规模范围
城镇建设用地区面积2918.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32%,包括东兴中心城区、江平镇区、马路镇区和国有火光农场场部的现状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
2、土地主导用途
该区是为城镇建设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市、城镇和依托城镇的各类工业园区的建设。
3、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城市、城镇总体规划。
(2)控制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有关定额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3)城镇和工业建设应当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或者劣质耕地。
(4)区内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
废弃撂荒土地,能耕种的必须及时恢复耕种。
(5)保护和改善城镇生态环境,禁止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和基本农田。
【农村居民点用地区】
1、规模范围
农村居民点用地区面积1184.39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2.16%。
包括三个镇所辖的各行政村村民委员会所在村(屯)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区,不包括规划期间拆迁整理的农村居民点用地。
2、土地主导用途
该区是为农村居民点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集镇、村庄居民住宅、乡村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
3、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经批准的村庄建设规划。
(2)区内土地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或者劣质耕地。
(3)鼓励通过土地整理,将其他用地区内零散分布的村庄和乡(镇)村企业,向农村居民点用地区集中。
严禁在农村居民点用地区以外新增用地用于村镇建设。
(4)鼓励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使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更加协调、合理。
(5)控制区内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6)区内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7)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严格保护历史名村,防止水土污染和破坏历史文化遗产。
【采矿与独立建设用地区】
1、规模范围
采矿与独立建设区面积为95.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0.17%,包括分布在城镇建设用地区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区以外的采石、采砂(沙)场、砖瓦窑、环保设施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主要布局在江平镇的横隘村、思勒村、东兴镇的江那村。
2、土地主导用途
该区是独立于城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之外,为采矿和其他独立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不宜在城镇及农村居民点范围内配置、因资源、环境等选址有特殊要求的采矿、工业、能源、旅游和环保等独立选址项目建设及直接为工矿生产服务项目使用。
3、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1)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应当及时复垦,宜农土地应当优先复垦为耕地。
鼓励其他零散分布的工矿企业向采矿和独立建设用地区集中。
(2)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不符合独立选址条件的项目用地,应向城镇建设用地区集中。
(3)区内建设应当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严禁擅自占用区内的基本农田。
(4)区内不得安排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的项目用地,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基本农田保护区】
1、规模范围
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4929.0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8.98%。
主要布局在滨海平原、河谷地带和公路干线两侧。
基本农田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有东兴镇的松柏、河洲等村,江平镇的长山、贵明、澫尾、榕树头、黄竹等村,马路镇的大桥、吊应、大旺等村。
2、土地主导用途
该区是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殊保护区域,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
3、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1)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区内可进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的建设。
(2)土地整理复垦资金应当优先投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3)支持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调整为基本农田或其他农业生产用地。
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4)不得破坏、污染基本农田,不得在基本农田上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它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
(5)严禁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城镇村新增非农建设。
(6)纳入规划的建设项目的选址涉及本区土地的,在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条件下,可按规定简化相关用地报批手续。
【一般农业用地区】
1、规模范围
一般农业用地区面积为1042.5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1.9%,指除基本农田保护区、林牧综合用地区以外的一般耕地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兴镇的大田村、江那村、河洲村、松柏村、楠木山村、牛轭岭村、长湖村,江平镇的横隘村、思勒村、长山村、那漏村和黄竹村等丘陵地带。
2、土地主导用途
该区是为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禽畜水产养殖地等农业生产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
3、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1)鼓励区内的其他用地转为农业生产或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用地,按规划可保留现状用途的非农业生产用地不得擅自扩大用地面积。
(2)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强土地综合整治。
(3)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经组织科学论证后进行。
【林牧综合用地区】
1、规模范围
林牧综合用地区面积32180.9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8.66%,包括规划的林地、园地、牧草地等。
主要分布在防东一级公路以北地区,其中园地以橡胶园为主,集中分布在火光农场、松柏村、大桥村、北联村等;林地以江平镇分布较多,马路镇次之,林地集中分布的行政村有吒祖村、班埃村、黄竹村、平丰村;畜牧水产养殖用地以江平镇分布最多,集中分布的行政村有榕树头村、江龙村、澫尾村、巫头村,东兴镇和马路镇布局相对较少。
2、土地主导用途
该区为发展林业、牧业等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区内土地主要供林果业生产、牧业生产及其服务设施使用。
3、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1)鼓励区内不符合土地主导用途的其他用地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
(2)控制区内的耕地改变用途。
确需改变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批。
(3)除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以及国家和自治区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不得擅自占用区内的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以及各种防护林进行建设,不得占用区内的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砂、取土等破坏林地资源的活动。
【风景名胜和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
1、规模范围
风景名胜与自然人文景观保护用地区面积为4682.6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53%,主要包括位于江平镇的京岛风景名胜区、北仑河口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位于东兴镇的冲满大岭景区、位于马路镇的红石谷景区以及东兴镇狗尾濑水源林一级保护区、江平镇尤古垄水库段水源林一级保护区、黄淡水库水源林保护区和国境线国防林区。
2、土地主导用途
该区是为保护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划定的土地区域,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对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以及用于旅游和生态环境建设。
3、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必须服从保护需要,严格执行保护区总体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
(2)区内影响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的其他用地,应按要求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
(3)区内除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设外,禁止其他各类建设;禁止开山炸石、取土制砖、修墓、乱砍滥伐、倾倒废物污水等破坏景观资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