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江南水都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 格式:doc
- 大小:117.60 KB
- 文档页数:3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能用它们的性质分析解答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2.激情投入,以人类对碳单质的认识为例,形成“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物质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自主探究】
1.旧知回顾: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自学导航:阅读教材129页~131页,了解碳的单质。
3.应知应会:
1)碳单质有、、活性炭、C60等;其中硬度最大的是;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具有吸附性的是;档案材料为什么用碳素墨水填写?
2)金刚石和石墨它们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3)一个C60分子是由个碳原子构成的,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是一种(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答疑解惑
探究一:碳的性质和用途
1.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哪些?它们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小组内讨论交流教材129页表格中所设计内容、教材130检查站,各组展示。
总结物质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2.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吗?试举例说明。
探究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阅读教材131页《知识视窗》及观察图5-6,归纳其中原因,并明晰物质结构和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跟踪练习】教材5.2习题1、2、4题,配套练习53页1、2、3题
【达标检测】
1.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A.铅 B.石墨 C.炭黑 D.木炭。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碳的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理解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相关实验现象。
4、认识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重点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实验。
三、学习难点1、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四、知识准备1、回顾已学过的燃料知识,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2、复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
五、学习过程(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1)观察金刚石的外观,了解其物理性质。
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2)思考金刚石的用途。
常用于切割玻璃、大理石,作钻头等。
2、石墨(1)观察石墨的颜色、状态,感受其滑腻感。
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滑腻感,能导电。
(2)探讨石墨的用途。
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电极、润滑剂等。
3、无定形碳(1)介绍常见的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
(2)了解活性炭的吸附性,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用于净水、吸附异味等。
4、同素异形体(1)讲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2)强调金刚石、石墨和 C60 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1、分析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
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金刚石和石墨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2、以模型或图示帮助理解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三)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1)举例说明古代字画能够长久保存的原因,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2)解释为什么碳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可燃性(1)分别写出碳在氧气充足和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2)描述碳燃烧时的实验现象。
在氧气充足时,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发出红光,生成一氧化碳。
【九年级】5.2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案【九年级】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教案燃料的主要元素——碳课程计划(三课时)第一类:碳的单质、碳的燃烧、一氧化碳的性质[易燃性、毒性等](还原性在第2卷中研究)一、主要内容① 碳的主要元素及其性质、用途以及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② 碳的可燃性和燃烧产物及其相互关系;③ 一氧化碳的易燃性、用途和毒性二、学习目标要求(一)知识和技能1.知道石墨、金刚石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了解);进一步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理解)。
3.进一步了解材料多样性(理解)。
4.了解碳的单质的化学性质(理解)。
5.了解一氧化碳的易燃性和毒性(了解)(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各种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变化和联系的角度分析化学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简单的碳物质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碳单质、一氧化碳可燃性及用途、毒性等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通过对一氧化碳的使用和危害的研究,提高学生对“一分为二”等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环境保护和安全的意识。
三、设计思路重点:常见含碳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碳燃烧产物难点: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之间的转化、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关键: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本课时内容分为两部分:各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它们的用途;碳的化学性质和碳与碳的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各种碳元素的物理性质及其基本用途:“常见碳元素”→ 使用→ 业绩(财产)→应用→ 碳的化学性质和碳与碳氧化物相互转化的基本教学理念:“碳的充分燃烧”→ 碳燃烧不足→ 碳和碳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一氧化碳的性质”。
采取复习导入法,复习了氢气有关内容后(特别是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洁净,给其它燃料相对不洁净打下伏笔),让学生列举出一些常见的燃料,能给出化学式的,教师给出化学式,不能给出化学式的,教师可给出组成元素,如汽油(c、h)[c5~c8]、柴油(c、h)[c12~c19],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等,引导学生分析除h2外,其它燃料组成上有什么共同点――都含有碳元素――碳是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从而引出课题。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个方面)一、教材分析(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第五章《燃烧》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碳的单质、碳的燃烧、一氧化碳,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洁净的燃料――氢气,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基础,后面我们还要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第二部分)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分析,我制定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要求)1)掌握碳的几种单质。
(以及)2)掌握碳的燃烧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要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以及)2)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以及)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3,(第三部分)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具的准备(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制定如下)(1)教学重点:掌握碳的几种单质。
(2)教学难点:掌握碳的燃烧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4,(第四部分)学生情况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虽然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整本教材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但是他们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把握以及对于实验的观察描述,判断总结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二个方面)二、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情境引入法、实验探究法以及问题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认识碳的燃烧及其产物。
3.了解CO和CO2的性质及CO2的用途。
4.理解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明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
3.初步学会制取CO2,了解实验室内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关注社会与环境责
任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性质及制法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碳与一些含碳化合物的相互转变。
【教学课时】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讲述]与氢、氧两种元素一样,碳元素对人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痰湿组成地球上生命现象的基本元素,也是给人类社会提供能源的主要元素,许多含碳的物质早就被人类的祖先用来做燃料,直至现代,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的煤和石油,仍然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燃料。
[板书]一.多样的碳单质
1.金刚石与石墨
[观察活动]完成P.138 观察活动
[阅读]P.138后两段总结金刚石与石墨的性质及用途
[讲解]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却很大,这是因为在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讲述]碳单质还包括由石墨的细小晶体与少量杂质形成的多种多样的无定形碳。
[板书]2.无定形碳: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
[阅读]P.139 无定形碳
[讨论]P.139 思考:从图中的用途,你能推知下列物质各有什么性质吗?
[阅读]P.139、140 知识视窗
P.140 长话短说
[讨论交流]P.141 讨论与交流
[小结]几种碳的单质及用途
[布置作业]完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碳的单质有哪些?
2.金刚石、石墨有哪些物理性质?为什么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却
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但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下面我们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讲述]举例说明常温下碳的稳定性。
碳受日光照射或跟空气、水分接触都不易起变化,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
在高温下,碳
能跟许多物质起反应,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已经知道,碳在氧
气供给充分时,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在氧气供给充分时,
碳的燃烧是完全燃烧,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燃烧的热值为32.8kJ/g。
[板书] 2.碳的燃烧——可燃性
(氧气充足,碳完全燃烧)放热
[阅读]P.141氧气供给不足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讲述]在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的燃烧是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值为
9.2kJ/g,只有完全燃烧的1/3.6。
[板书] (氧气不足,碳不完全燃烧)放热
[讨论]烧得很旺的炉子在加新煤后温度会降低,为什么?
[板书] 3.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吸热
[讲述]碳除了与二氧化碳反应以外,还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板书]
推广:单质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设问]碳不完全燃烧及碳与二氧化碳反应都能生成一氧化碳,那么一氧化碳是什么样的物质呢?
[板书]三.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0g/L
[讲述]我们常常在煤炉里煤层的上方看到蓝色的火焰,这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我们把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扣在一氧化碳燃烧的火焰
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板书]2.化学性质:可燃性(燃料)
[讲述]一氧化碳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它是许多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它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因此点燃一氧化碳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提问:这和我们学过的什么气体
相似?)
[板书]3.一氧化碳的毒性
[讲述]在通风不良的室内使用煤炉时,因空气不足,会发生碳的不完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它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能
力很强,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发生煤气中毒。
所以,在室内使用煤炉
烤火取暖要保证有充分的通风措施,确保安全。
[讨论]①有人用炉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就在临睡前在炉子上、地上放两大盆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为什么?
②有人说他年轻,身体好,鼻子灵,等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
不会煤气中毒,对吗?为什么?
[板书]4.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
汽车尾气、煤的燃烧、石油炼制、钢铁冶炼、森林火灾、生物腐烂
[小结]碳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布置作业]P142.检查站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