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3
会考必备地图知识点总结一、地图的类型1. 按用途分类地图按用途可分为地形图、土地利用图、气候图、经济资源分布图、交通运输图等。
地形图是以真实的地貌特征为主要内容的地图,主要用于研究地形、地貌和地势。
土地利用图主要描述用地情况和土地的利用形式。
气候图是以气候要素为主要内容的地图,用于表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经济资源分布图用于反映各种经济资源的分布状况,如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
交通运输图主要描述某一区域的交通网和交通运输情况。
2. 按比例尺分类地图根据比例尺的不同分为大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大比例尺地图一般指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如1:5000、1:10000的地图,主要用于研究较小范围的区域。
小比例尺地图指比例尺较小的地图,如1:1000000、1:5000000的地图,主要用于研究较大范围的区域。
3. 按图形类型分类地图可分为平面图、立体图、立体平面图、主题图等。
平面图是指用平面来表现地球的地图,是地图的常见形式。
立体图是将地图上的要素以立体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地图更加直观。
立体平面图是将立体图和平面图相结合的一种地图形式。
主题图是以某个特定主题为内容的地图,如人口分布图、气候分布图、地形图等。
二、地图的制图方法地图的制图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测量、地形测量、卫星摄影测量、无人飞行器摄影测量等。
平面测量是地图制图的基本方法,通过测量可得到地图上各种要素的位置和大小。
地形测量是测量地表高程和地形特征的方法,用于制作地形地图。
卫星摄影测量是通过卫星拍摄的影像资料来获取地图信息,是地图制图的重要手段之一。
无人飞行器摄影测量是利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地图制图方法。
三、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是地图制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地图投影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平面投影等。
圆柱投影是将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圆柱面上,再展开成平面,如墨卡托投影和兰伯特投影。
初中地理图表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科学,而图表则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通过图表的使用,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地理数据、信息以及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各种现象。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了解各类常见图表的作用和使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见的地理图表及其使用方法。
1. 地图地图是地理学中最重要的图表之一,用来展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地图可以分为平面地图和球面地图两种,具体可以细分为等高线图、气候图、人口密度图、领土面积图等等。
其中,平面地图适用于小范围地理研究,对于地理位置、地貌、交通等方面的了解非常有帮助;而球面地图则适用于整个地球的研究,它可以展示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2. 图表图表是一种统计工具,能够通过图形的形式展示数据和信息。
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常见的图表有条形图、折线图、饼图和扇形图等。
- 条形图适用于对比两组或多组数据的数量差异,通过条形的长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可以直观地比较各组数据。
- 折线图用于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常见于气温的变化、降雨量的变化等方面。
- 饼图适用于表示整体的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可以用来展示人口构成、资源分布等数据。
- 扇形图也适用于展示整体的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常见于展示不同地理区域的面积以及各项环境数据。
3. 流程图流程图常用于表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的某种变化过程,用来展示其中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和顺序。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流程图来解释水循环的过程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结果。
4. 气候图气候图用于展示某个地区的气温、降水、风向、湿度等气候要素的分布情况。
通过气候图,我们可以了解并对比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掌握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5. 等高线图等高线图是用等高线将地球表面上具有相同海拔高度的点连成曲线,用以展示地形的变化和地势的起伏。
等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比较不同地区的地势高低、山脉的分布情况,对于旅行规划和地质研究非常有用。
一,地理图和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及表示1,自然地理要素2 社会人文要素居民点位置大比例尺地图上经平面概括的平面图形表示,小比例尺地图通常用各种圈形符号表示其点位。
类型城镇居民点包括城市、集镇、工业区、开发区等;乡村居民点包括村屯、农场、林场、牧区定居点等。
通过字体区别。
人口数量通过圆圈符号大小。
原则:反应居民点类型;反映分布规律;间隔连续完整。
行政等级分为6级,以注记的字体及字级区分交通网陆路交通铁路黑白相间的线状符号或黑色的中、粗实线公路双线和颜色、注记或不同粗细的红色实线水系海洋海岸线海岸沙泥质海岸沿岸地带地势低平、岸坡平缓、岸线平直,河流入海口常形成三角洲,并有淤泥质和粉沙质海滩、沙嘴、沙洲、泻湖等基岩海岸岸线曲折,多棱角、港湾并深入陆地,沿岸多岛屿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潮间带高潮线和低潮线间的狭长地带,低潮位有沙滩、岛礁出露,高潮位则一片汪洋水下岸坡低潮位以下,现代波浪能够作用到的下限以上的水下狭长地带海底地形通过水深注记,等深线加分层设色和晕渲法表示。
水深起算面为理论深度基准面。
河系河流小比例尺地图基本上采取半依比例尺的蓝单线或蓝单线加蓝双线表示,长度按比例尺,宽度不按比例尺湖泊实现轮廓表示常年积水的湖泊,虚线表示季节性出现的时令湖水库与地形等高线相协调井、泉对干旱地区居民地以外有方位意义的水井应一律加以表示地势等高线法明暗等高线法受光面用白色等高线表示,背光面用黑色等高线表示粗细等高线法受光面用细线表示,背光面用粗线表示分层设色晕渲法土质地表覆盖的性质,山区的裸岩、冰川、平原上的沙地、沼泽和盐碱地等植被天然植被主要是森林,其次是草地人工植被主要是农田、果园、人工林等其他道路水路交通河流航运短线和箭头表示起讫点海上航线港口用符号表示,航线用蓝虚线表示,航线注明起讫点和里程。
空中交通只表示航空港的位置境界线政治区划界国界陆地国界必须连续绘出;以山脊、分水岭时,必须与地形地势相协调;以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时,要通过国界符号和文字注记明确归属关系,也可在河流两侧跳绘未定国界和特殊军事分界行政区划界一国之内的行政区划界,用不同规格、不同结构、不同颜色表示专题地图一,特征:表现主题内容广泛;地理基础和专题要素双重内容的层面;表示方法多样,图面配置灵活。
地图科普地球知识点总结地图类型地图可分为地形图、地形图、地形图、气候图、经济地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多种。
地形图是以地表地貌、地势等为主要内容的地图。
它反映了地表自然界的地形特征和分布规律。
气候图是以地球大气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地图。
它反映了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及其特征规律。
经济地图是以地表生产、交通、贸易、资源利用等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地图。
它反映了世界各地的生产布局、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交通运输等情况。
交通图是以交通运输为主要内容的地图,它反映了世界各地的交通网络、交通线路、交通工具等情况。
人口分布图是以人类聚居地、人口规模、人口分布及其特征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地图。
它反映了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情况。
地图制图投影地图制图投影是地球表面三维形状转化为平面地图的方法。
地图制图投影方法可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距离投影。
等角投影能保持图上角度与实地角度的一致;等面积投影保持图上的面积与实地的面积成正比;等距离投影是保持图上的距离与实地的距离成正比。
大规模的区域和国家地图选取等角投影,中等规模的区域和国家地图选取等面积投影,而航空、天文等专业地图则选择等距离投影。
地图比例地图比例是地球实际尺寸和地图上长度的比值。
通常地图比例有数字比例尺和图形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以分数或比例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地的距离之间的比值关系。
图形比例尺是将地图上的距离和实地的距离比例关系用图形形式表现出来。
比例尺的选择与地图的应用有关。
大比例尺地图适合表示小范围地区的详细情况,小比例尺地图适合表示广大范围地区的概略情况。
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用来表示地图上物体的图形。
地图符号包括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点状符号主要用来表示城市、村镇、河流、湖泊、山峰等点状物体;线状符号主要用来表示铁路、公路、管道、河流、边界等线状物体;面状符号主要用来表示森林、湖泊、草原、农田等面状物体。
地图符号的选择应根据地图的比例、精度和图形特征进行合理搭配。
基础地图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图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地图的类型、投影、比例尺、图例、坐标系统、地图制图技术等。
一、地图的类型按照地图所显示的内容和用途,地图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地图类型包括:1.地形图:用等高线、颜色或者立体图来显示地表地貌和地势的特征,以及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物的分布和特征。
2.地质图:用颜色或者图形显示地球表面的地质构造、岩层、矿物资源分布等信息。
3.气候图:用等温线、降雨分布图等形式显示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分布规律。
4.经济地图:显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产业结构等信息。
5.政治地图:显示不同国家、行政区划的分布、边界、首都、主要城市等信息。
6.交通地图:显示道路、铁路、航线、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分布和网络。
7.地形图:用图形或者颜色显示地表地貌和地势的不同特征。
8.专题地图:根据特定的主题和目的,选择特定的地理要素进行展示,如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环境污染等。
二、地图的投影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而地图是在平面上展示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形,因此需要进行投影。
地图投影是地图制图的基本技术,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对地图的真实性、面积和角度进行保持,不可能兼顾全面。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式包括:1.等角正轴投影:保证纬线和经线的角度在地图上显示为相等的投影方式,如麦卡托投影。
2.等面积投影:保证地球上任意区域的面积在地图上的显示面积相等的投影方式,如兰伯特投影。
3.等距投影:保证地球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的显示为真实距离的投影方式,如墨卡托投影。
4.方位投影:保证一个特定点的真实方位在地图上的方位也是相同的投影方式,如极射投影。
5.复合投影:结合上述各种投影方式的优点,可以更好地满足特定地理区域的需要。
三、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地球上距离的比例关系,通常用分数或者比值来表示。
比例尺可以是数字比例尺,也可以是图形比例尺。
1.数字比例尺:用数值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球上距离的比例关系,如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毫米表示实际地球上的10000毫米,10000米,或者10公里。
地形图:就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经过综合取舍,在图纸上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表示方法描绘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也就是平面图)
通常将地表面的固定性物体称为地物,如:居民地,建筑物,道路,河流,森林等。
将地标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陡崖,冲沟等。
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
地势图:是着重表示地势起伏和水系特征与分布规律的专题地图。
地貌一般采用等高线和地貌符号配合表示,也有的采用分层设色法、晕渲法等表示。
能清晰显示山川大势,区分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盆地等地貌单元,反映黄土、岩溶、沙漠、火山等地貌形态的特点。
功能地势图强调表现地面的高低起伏、倾斜程度及其区域对比关系,以及与地势密切相关的海岸河流与湖泊等水系物体的分布和形态特征,清楚显示出制图区域山河分布的脉络体系、结构形式、各种地貌类型的形态特征,并适当表示其表面覆盖的土质与植被。
此外还表示一些重要的居民地、交通线与境界线等社会经济要素。
目前地势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晕渲法及三者组合。
地势图上的等高线一般要密于同比例尺的其它普通地图,反映地形特征常采用不同的辅助等高线,且经常采用适当的地貌符号加强某些重要的微地貌形态和特种地貌形态的表示。
为提高易读性,常在等高线基础上。
地形图与地籍图联系与区别摘要:本文根据本人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叙述了地形图与地籍图的联系与区别,虽然只有一字的区别,但无论从定义还是图幅内容与绝对精度存在很大差别。
对图幅的内容与精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地籍图与地形图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地籍图;地形图;联系与区别1.地形图与地籍图定义的区别地形图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图式符号,表示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影像图。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
所谓正射投影,就是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相交的正投影。
地表面固定性的人为的或天然的物体称为地物,如居民地,建筑物、道路、河流、森林等。
地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如平原、丘陵、盆地、冲沟等。
地物和地貌的总称为地形。
地形图通常是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和配合有关调查资料编制而成。
地籍图是表示地籍要素及与地籍要素相关的地物和地貌,并按地籍要求对相应的内容经过综合取舍,按比例缩小后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描绘出来的正形投影图。
地籍即土地的户籍,是记载宗地的权利人、土地权利内容及来源、权属界址、面积、用途、质量等级、价值和土地使用条件等土地登记要素的簿册。
地籍图是地籍测量绘制的图件,是一种详细划分土地权属(所有权或使用权)界限的大比例尺地图,用于说明或证明权属土地的位置和面积等。
2.地形图与地籍图的区别与联系2.1测绘的内容有所区别。
地形图所包括内容有:数学要素、地形要素、注记要素、整饰要素。
数学要素:如测图比例尺、坐标格网等。
地形要素:各种地物、地貌。
注记要素:包括各种文字说明注记,如单位、居民地、水域、山、道路等的名称注记,还有一些必要的说明注记,如煤矿要加注“煤”,苹果园要加注“苹”等;另外还包括各种数字说明注记,如点的高程、比高等。
整饰要素:包括图名、图号、图幅结合表、四周的图框、测绘机关全称,测绘日期及测图方法、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使用的图式、测图比例尺、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等。
而地籍图所包括的内容:行政区划要素、地籍要素、地形要素、数学要素、图廓要素。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地形图和地籍图是最常见的两种地图,它们是工程测量、地质勘探、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基础性材料。
地形图主要是地表的自然属性,如地形高低、地形坡度、河流、山脉等等,地籍图则主要是土地的属性,如土地所有者、土地面积、土地用途等。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绘制这些地图,人们发明了很多图式。
本文主要介绍地形图和地籍图的常用图式。
地形图常用图式等高线图等高线是一些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用来表示地形高低的变化。
等高线图是将等高线线条图形化而成的一种地形图。
这种图式被广泛运用于工程测绘、地理学和地质学等领域中,适用于任何地形,如海拔起伏的山区、城市内部道路及建筑、平坦的草原及农田等。
洼地盆地图洼地和盆地都是地形高低的局部低点,也就是地势低洼的地方。
洼地是相对于周围地面较低,水流容易流入或者聚集于此的地方,而盆地则是周围高地围绕而成的大坑。
洼地盆地图,是将洼地和盆地标注在地形图上,便于在水文、水利等研究领域使用。
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指沿着地形的某一条线画出一张地形图。
这种图形形式直观,能清晰展示地形的某一段区域的高度、坡度等变化情况,通常应用于道路、铁路、坑壕和输油管道等选址设计及施工工程中。
地形图图例地图上具有比例尺、坐标、指北针等一系列条目的群组,称为图例。
地形图上常用的图例有等高线图例和河流和水域符号图例。
图例通常位于地图的角落或边缘,便于观察和查找。
地籍图常用图式地籍图界址点符号地籍图界址点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土地界址线上的角点。
像界址点标明很多欸!例如三角点是路口中心的红色三角形,第一个测量点为黑色点,第二个测量点为白色点,以此类推。
地籍图用途符号地籍图用途符号使用统计图例,在地籍图上为每一个使用目标表示一个对应的符号。
从而标示出土地的用途,例如:绿色区域代表农业用地,黄色区域代表住宅用地,蓝色区域代表工业用地。
地籍图建筑物符号地籍图建筑物符号代表土地上建筑物的属性和位置。
常见的建筑物符号包括房屋、厂房、仓库等。
论地形图与地籍图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核心提示:地形图是实地地形地物的缩影,除表示地面固定地物外,还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形态;地籍图是一种专题图,除因特别需要测定一些高程点外,一般主要反映地籍要素以及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地籍要素要反映得充分、明显,其他要素摘要表示。
除此之外,地形图与地籍图之间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差异。
...地形图是实地地形地物的缩影,除表示地面固定地物外,还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形态;地籍图是一种专题图,除因特别需要测定一些高程点外,一般主要反映地籍要素以及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地籍要素要反映得充分、明显,其他要素摘要表示。
除此之外,地形图与地籍图之间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差异。
一、表示内容上的差异在地籍图上除地物、地貌、植被符号与地形图的表示方法基本相同外,还有地形图上所没有的地籍内容,如地籍街道、街坊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土地用途、宗地(地块)面积、土地座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同时在地物表示的侧重点上地籍图和地形图也有所不同。
地籍图中界址线上界标物一律按实际情况真实表示,而地形图中一般不需表示。
地形图中一、二类方位物,如道路交叉口、水塔、烟囱、各种独立地物的位置应准确表示;地籍图中则将其作为次要地物,可用比其他地籍要素较低的精度加以表示。
地形图上建筑物层数一般不做严格要求,而在地籍图中则不仅表示建筑物结构,而且应表示建筑物层数。
地籍图上需标明调查范围内每一宗土地的名称和各种地类代码,而地形图中只要表示出地物点和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即可。
此外,在表示内容上还有一点重要的区别,即地形图上对地物点、高程点精度要求严格,土地使用者的用地界线范围一般不予考虑;而地籍图中恰恰相反,土地使用者的界线(界址点、界址线)精度放在首位,地物点的精度则次之,即地籍图中界址点与界址线上的要素要精确表示,而宗地内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可放宽精度和进行较大的综合取舍。
二、精度上的差异地籍图与地形图由于用途上的差异,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现以四种不同规范对图上点位平面误差的规定来说明,详见表1。
解读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并举例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地图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们帮助我们了解地理位置、规划路线、探索未知领域等。
地图的种类繁多,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特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些常见的地图类型,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看看如何有效地使用它们。
首先,我们来谈谈地形地图。
地形地图主要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起伏,包括山脉、河流、山谷、高原等。
这种地图通常使用等高线来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
等高线是连接海拔相同点的线条,通过观察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我们可以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
例如,在登山活动中,登山者会携带详细的地形地图。
如果他们要攀登一座高山,通过研究地形地图,他们可以了解到山脉的主峰位置、山脊的走向、可能的攀登路线以及途中可能遇到的陡峭悬崖和山谷。
此外,地形地图对于军事战略规划、地质勘探和水利工程建设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规划修建一座水库时,工程师可以借助地形地图确定合适的坝址,以及了解周边地形对水流和蓄水的影响。
接下来是行政地图。
行政地图清晰地划分了不同国家、地区、省、市、县等行政区域的边界和范围。
这种地图对于了解政治地理格局、进行行政管理和规划非常有用。
比如,当我们研究一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和行政区划时,行政地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各个省份的位置和大小。
在商业领域,企业在进行市场分析和拓展时,行政地图可以帮助他们确定目标市场所在的区域,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习惯。
假设一家连锁超市计划在某个城市开设新店,通过行政地图,他们可以分析各个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消费水平和竞争对手的分布情况,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店铺位置。
城市地图是我们在城市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地图。
它详细描绘了城市的街道、建筑物、公共设施、交通线路等。
对于游客来说,城市地图是探索陌生城市的好帮手。
当他们到达一个新的城市,城市地图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景点、酒店、餐厅和购物中心。
比如,在巴黎旅游时,游客拿着巴黎的城市地图,可以轻松找到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著名景点,以及附近的地铁站和公交站。
七年级地理地图与地形知识点地理是人文社科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了世界、国家、地域、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而对于初中生而言,学好地理就需要从掌握各种地图与地形知识点开始。
地图与地形知识点一、地图的分类根据表现的内容、用途和图象类型,地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政治地图:也称行政地图,是以国家或行政区为图形主要元素的地图。
2.物质地质:是以物质要素为主要标注对象的地图。
3.区域经济地图:是以区域经济活动为主要标注对象的地图。
4.气象地图:是以气象要素为主要标注对象的地图。
5.专题地图:是以某个专题为主要标注对象的地图。
二、地图的图线符号以中国地图举例,一些常见的图线符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分界符号:用于标注国界。
2.境界符号:用于标注行政区界。
3.航线符号:用于标注重要的航线。
4.纵横格网线:用于给地图增加经度、纬度的标注。
三、地形的分类地形可以按照海拔高度划分为以下几种。
1.平原:平坦的土地或大面积恒定的缓坡。
2.丘陵:高度在海平面以下500米以下,目视观察通常是成群出现。
3.山地:海拔高度在500m至1000m之间的中等山脉。
4.高山:海拔在1000m以上的山脉。
5.盆地:周围是山地或丘陵,中央区域是较低的地域。
6.平原和河谷:广泛的平坦地区和相邻的河谷。
四、地形图地形图是用高程线、山地和村庄等图线符号来表示地理地形的地图。
地形图使地形信息更明确,详细。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地形图的简单示例。
结语以上是一些七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地图和地形的知识点。
相信经过学习与实践,同学们会变得更加熟练和精通。
七年级下册地图知识点地图是指根据一定比例尺制成的平面图,用以反映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和物质分布、地貌特征、文化、交通、行政及自然地理等情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图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初中生们,因为在他们的学习中地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七年级下册地图知识点。
一、地图的分类1.按比例尺的大小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2.按地图的内容和用途分为专题地图、物质分布地图、交通地图、文化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各类地图。
3.按制图方式分为地形图、分布图、统计图等等。
二、地球的基本测量1.度量单位度量单位包括经度、纬度、时差等。
2.地球的形状地球不是完全的球体,而是略呈椭圆形。
3.地球的尺寸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赤道直径大约为12700千米,极周大约为40008千米,极半径大约为6360千米。
三、地图的制作方法1.大比例尺地图大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0、1:10000,它们的细节和空间上的实际尺寸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
通过测量实地的河流、山峰、建筑等高等地形洼地信息再进行描绘,可获得高度的精度和较好的精细度。
2.中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25万、1:50万、1:100万,它们的制图更偏向于使用空间化的简化来呈现出地理现象的大体情况。
3.小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万、1:1000万、1:2000万,它们呈现的是较大地域的综合情况,比如世界、欧洲等等。
四、地图常识1.地形图和分布图的区别地形图是以物理地理实景为基础的,它使用等高线等多种方法来刻画地表面地形的高低程度。
在地形图中,自然特征,例如河流,湖泊,山脉都有很好的呈现。
而分布图是基于某一个分布形状图案的标绘,它们通常将不同的数据或标记项分布在给定的形状上,这种形状可以是国家轮廓、州、城市或县轮廓线。
2.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比例尺是地图上所显示的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比例尺越大,地图的显示就越详细,细节呈现更精确。
论地形图与地籍图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孩心提示:地形图是实地地形地砌的缩影,涂表示地面固定地物外,还衣示地面的哥低起伏和形态;地希N是一种专迺图,涂医恃别巒要制定一些高程点外,一衆主安反映地籍安素以尺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地箒安索要反映得充分.明显,其他要素摘要表示。
除此二外,地形图与地籍国二间存在以下五方页的差异。
...地形图是实地地形地物的缩影,除表示地面固定地物外,还表示地面的斋低起伏和形态;地轄图是一种专题图,除因待别需要测定一些高惶点外,一般主要反映地箒要素以及与地轄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地错要素要反映得充分、明总,其他要素摘要表示。
除此之外,地形国与地籍图之间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差异。
一、表示内容上的差异在地韬图上除地物.地貌.殖被符号与地形图的表示方法基本相同外,还有地形图上所没有的地轄内容,如地韬街道.街坊界线、界址点、界扯线、地籍号.土地用途.宗地(地块)面枳、土地座落、土地使用看或所有耆及土地竽级等,同时在地物表示的侧重点上地籍国和地形图也有所不同。
地籍图中界址线上界标物一律按实际情况其实表示,而地形图中一般不需表示。
地形图中一.二类冇位物,如道路交更口、水塔.烟囱.各种独立地物的住置应准确表示;地籍国中则将其作为次要地物,可用比其他地轄要素较低的精度加以表示。
地形图上逹筑物层敌一般不做严珞要求,闻在地籍图中则不仅表示建筑物结构,而且应表示建筑物足数。
地籍图上需栋明调査范围内每一宗土地的若称和各种地类代码,阳地形图中只要表示出地物点和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即可。
此外,在表示内容上还有一点重要的区别,即地形图上对地物点、高程点精度要求严格,土地使用者的用地界线范围一般不予考虑;即地轄图中恰恰相反,土地使用者的界线(界址点.界址线)精度放在首位,地物点的精度则次之,即地韬圈中界址点与界址线上的要素要情确表不,时宗地内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可放宽错度和进行校大的综合取舍。
二、精度上的差异地籍图与地形图由干用途上的差异,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现以四种不同规范对图上点位平面误差的规定来俛明,详见表1。
土地利用图土地利用图是表达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地域差异和分类的专题地图,说通俗点就是表示哪块地是什么用途的地图,图面上要表示地类、权属界线等。
地形图表示地表上的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图面上要表示控制点、水系、居民地、交通、管线、地貌、植被等。
---------《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规划图的编制》一、名称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规划图的编制二、目的通过掌握对“mapgis65”的基本操作和对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规划图的编制过程,同时加深对“mapgis65”制图软件的掌握。
三、内容1.现状地物矢量化,2. 地类界限矢量化,3.等高线矢量化,4.拓扑处理,5符号注记,6. 专业符号库设计,7.图例设计,8.规划设计,9.图框形成,10.图面整饰成图。
四.步骤Ⅰ、《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1、在D盘建立名为“xzhygh”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建立名为“TG053932212王攀”的文件夹,然后将C盘mapgis 文件夹里的Slid和Clid文件复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将这两个文件重命名为“王攀Slid”和“王攀Clid”。
2、打开“mapgis”主菜单,修改系统设置:“工作目录”——“D:\xzhygh\TG053932212王攀”“矢量字库目录”——“D:\xzhygh\ TG053932212 王攀\王攀Clid”“系统库目录”——“D:\xzhygh\ TG053932212 王攀\ 王攀Slid”3、进入“mapgis”编辑子系统,打开“aqk5.ml”文件,点击“图层”——“修改层名”依次输入各层对应的图名:(1层-境界线、2层-水系、3层-交通、4层-高程、5层-地类界、6层-图廓、7层-图例、8层-其它线,9层-图表、10层-规划道路、11层-近期规划居、12层-远期规划居、13层-水浇地、31层-林地、21层-果园、81层-荒草地、84层-沙地、82层-盐碱地、56层-坟地、32层-灌木林、53层-居民点、33层-未成林造林地、41-天然草地、43层-人工草地,70层-渠系、22层-其他园地、54层-道路、74层-水面)。
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点集中攻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地图作为地理学的基本工具之一,是用来描绘地球表面特征、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图像。
对于初中生来说,熟练掌握地理地图知识点是学习地理的关键。
本文将集中攻克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
一、地理地图的分类地理地图按照内容不同可以分为物质地图、政治地图和专题地图。
1.物质地图物质地图主要描绘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现象,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
初中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地图有地形图、气候图等。
地形图是描绘地球表面地势、地形的地图。
地形图上用等高线的方式,清晰地显示出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特征。
掌握地形图的阅读和解读能力,对于理解地球地貌变化非常重要。
气候图则展示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通过气候图,可以了解到气温、降水、季风等气候要素的分布情况,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气候变化。
2.政治地图政治地图主要标示出国家、行政区划和边界。
通过政治地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国家的分布、国界的位置等。
政治地图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国家、省份以及重要城市的位置是必要的。
通过研究政治地图,我们能够加深对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和分布的认识。
3.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根据某一特定主题制作的地图,可以展示人口分布、资源分布、交通网络等特定的地理现象。
专题地图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特定主题的地理情况。
二、地理地图的要素地理地图包括了地理坐标、比例尺、图例和方位标等要素。
1.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地球表面上某一位置的准确表示方法,常用的有经度和纬度。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初中生需要学会使用经纬度定位地球上任意的地理位置。
2.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长度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可以是数值比例尺,也可以是图形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常见的表示方式是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对应实际地面上的10000单位长度。
图形比例尺则是通过图形展示比例关系。
高中地理图像的六大分类介绍
高中地理图像的六大分类介绍
中学地理的图像类型,化繁为简,分门别类,给学生一组清晰明了的第一印象。
中学地理图像根据表现内容可包括六类。
1.地图地图是地理图像最常见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展示区域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如国家、省市等各级行政区的政区地图;二是展示区域地理要素如人口、城市、交通、工农业等人代要素或气候、水代、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空间分布的专题地图。
2.等值线图此类图像在地理试题中所占比例很大,一般以一定区域为底图,再叠加一组代表特定地理数值的曲线,来体现所要表示的地理要素在区域的时空分布、数值变化及内部差异;比如,等高线图、等日照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盐度线图等。
3.地理示意图可以概括成两类:一是地理关联图,是用简明形象的图形演绎、地理原理、地理过程或规律,如地球公转示意图、气候因子关联图、高低压的形成与天气示意图、工业的投入和产出示意图等;二是地理模式图,是由一般地理规律、原理推演出的地理要素分布模式图,如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气压带风带模式图等。
4.地理统计图表。
地理统计图表是把具有一定数量的地理
要素图像化,再进行时间或空间上的组合布局进行构图或制表,是地理信息的定量表述;如坐标图(坐标曲线图、三角坐标图等)、扇形图、柱状图、饼状图、统计表格等。
5.地理景观图主要包括自然或人代景观的素描图或照片,目的是直观形象反映区域地理事物;如热带雨林景观、高原地貌景观、旅游景观照片等。
6.其他高中教材的地理图像除上述的五大类外,还有一些较为易懂且量少的图像,如地理漫画、三维立体图等。
地图
定义:按照一定制图规则,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及色彩等在平面上表示地表自然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书。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地形图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
地形图是在一定的数学基础下绘制的、用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高低起伏等),表示的内容是经过一定的取舍后的地物和地貌。
(1)以大地测量成果作为平面和高程的控制基础,并印有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网,能准确表示地形要素的地理位置,便于目标定位和图上量算;(2)以航空摄影测量为主要手段进行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地图编绘而成,内容详细准确;(3)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能满足图上分析研究地形的需要;(4)有规定的比例尺系列,如我国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为: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现已为1:25万) 、1:50万、1:100万,可以基本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作战指挥的不同需要;(5)有统一的图式符号,便于识别使用。
土地利用规划图
指对一个社区或类似范围内日后的发展所做的规划图,其中标明用于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活动区或其他用途的土地的大小和位置。
土地利用规划图常是确定具体区划的基础。
宗地图与地籍图
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它是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
一般情况下,一宗地为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连接的若干地块时,则每一地块分别为一宗。
宗地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
历史上曾称宗地为“丘”。
宗地图是土地使用合同书附图及房地产登记卡附图。
它反映一宗地的基本情况。
宗地图属于地籍图的一种,是在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的,以一宗土地为单位绘制的宗地图。
基本地籍图的侧重点是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的位置权属。
宗地图侧重是的权属。
这里又出现一个地籍图的概念。
地籍图是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的统称,是表示土地权属界线、面积和利用状况等地籍要素的地籍管理专业用图,是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
地籍图是对在土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所关心的各类要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并用编排有序的标识符对其进行标识,标识是具有严密数学关系的一种图形,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
通过宗地标识符使地籍图与地籍数据和表册建立有序的对应关系。
地籍图是土地管理的专题图,它首先要反映包括行政界线、地籍街坊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地籍号、面积、坐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地籍要素;其次要反映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及文字注记,一般不反映地形要素。
地籍图是制作宗地图的基础图件。
土地利用现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