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归来话备考 - 复件
- 格式:ppt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8
阅卷归来话答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掉进同一条河中”,说的是“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之所以把赫拉克利特的话作为我文章的开头,是因为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甚至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两次错误。
为避免这种现象出现,笔者结合多年参加中考阅卷的体会,谈一谈考试过程中有哪些明显的失误,从而找到避免不必要失误的方法,使未来参加中考的学生少犯这些不该犯的错误。
一、基础不扎实总体来说,学生在基础知识这一块掌握的情况还不错,但是部分考生还是表现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失分过多的现象,尤其是表现在默写、注音、标点符号使用等方面。
如默写这部分,我们在平时反复训练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山重水复疑无路”“直挂云帆济沧海”“蜡炬成灰泪始干”“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句子,还是有不少的学生在考试时出现错误,我觉得实在不该。
又如注音这部分,尽管也是平时我们在训练中经常反复训练的内容,但还是有考生出现差错。
像“shēn ān”和“shēn àn”这两个词语,应该是“深谙”和“深黯”;“修qì”和“休qì”这两个词语,应该是“修葺”和“休憩”;“xuàn 丽”和“xuàn 目”这两个词语,应该是“绚丽”和“炫目”,但是偏偏在考卷上出现混淆的现象。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复习和训练过程中反复训练的内容。
再如标点符号这一部分,尽管平时对冒号和引号的用法,三番五次地进行训练,但是还是有不少考生出现句读不清现象。
所以未来参加中考的学生,在平时的复习和训练中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而不是单纯的背诵和记忆。
读写不能分割,应同步进行,对一些易混、易错字要重点落实,对一些常见、常考、常用的词要重点关注。
二、审题不清楚纵观整个试卷,我觉得问题最大的部分还是出现在审题部分,无论是基础知识部分,阅读与分析部分,还是作文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审题不清的情况,从而导致失分。
阅卷归来话备考——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解读及教学建议【考题再现】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画。
有人看见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潍坊市2014年三轮作文题: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山中采野果。
到了目的地,面对一树红彤彤的野果,父亲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野果,还有清泉、飞鸟和翠绿的山林。
”老二回答:“我看见了爸爸、大哥、弟弟和野果。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野果。
”[我的解读]老大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看到了既定的目标,更留心路上的风景,享受游历的过程,说明他有一颗欣赏的心,向往诗意的人生。
老二是一个人道主义者,除了看到“野果”,关注的是人的存在,更在乎亲情的价值和家庭的温情,说明他有一颗朴素之心,向往感性的生活。
老三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眼睛永远盯着既定的目标,心无旁骛,因为他有一颗专注的心,向往简单的生活。
画外音:人生原本就不完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只要保持一种好的心境,就能享受到生活的别样美丽。
我们可以心怀诗意,欣赏人生路上的美景,不必汲汲于名利;我们或许不能光宗耀祖,功成名就,却可以尽情享受亲情的美好;面对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我们只要心无旁骛,专注而执着,人生路上,“野果”定芬芳。
☆相似指数★★★★【作文解读】一、评价与分析今年我省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和大家预测的一样,仍旧是材料作文。
从总体上说,难度不大,突出人文素养和个性特色,继续保持了山东卷平易\平稳的特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和2013年相比今年根据考题的具体实际,取消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的要求,更具开放性,能最大限度地彰显考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如于丹所言,全国卷Ⅰ和山东卷的作文题很有意思,异曲同工地倡导了一种非标准答案,这一点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更有价值。
四川省高考分数将于6月22日公布,目前大多数科目的阅卷工作已经完成,进入最后的统分阶段。
18日,阅卷教师告诉记者,2014年的语文作文中,56分、57分、58分的高分不少,但有的低分作文也让阅卷老师“跌破眼镜”,而网上朋友圈里疯传的“零分作文”是假的,是网络恶搞的结果。
数据>>全省语文平均91分左右17日上午10点左右,全省语文试题阅卷工作进入尾声,由电脑统计了全省57万余考生的语文平均分。
语文(文科)平均分为90.97,语文(理科)平均分为91.56。
“虽然不是全部试卷的准确平均分,但剩下的试卷已经很少,这大概接近了准确数目。
”一位阅卷老师说。
对于这两个数据,有阅卷老师认为,“整体显示出考生可能因为学业压力大,不是特别喜欢读书,作文中用了不少常见的案例,缺乏一些新意”。
一位命题老师表示,目前各科平均分陆续出炉,全省考生考试成绩水平有所提高。
现代文分值下降近1分2014年的现代文阅读选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文章《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这是四川自主命题以来首次选用现代作家做现代文大阅读材料,体现了课改方向。
不过,据阅卷现场的统计,现代文的分值下降了近1分。
阅卷老师表示,分值的降低并不能表示这届学生就比上一届成绩差,这与选文关系较大。
“在课本中,郁达夫的作品只出现了《故都与秋》,学生接触较少,其余文章即便接触也在选修教材中。
考题也是关于审美,属于学生不熟悉的领域。
”一位阅卷老师说,结合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与作文等多方面呈现出的答题情况,也能窥见如今的学生阅读涉猎还不够广泛,不是经常练习的就不太会。
问题>>审题不够严谨“或”理解成“和”倒扣分从数据上看并不能说明考生整体水平的升降,但阅卷老师表示,主观题中考生们还是存在审题与书写问题,在“规范性”上有待提高。
2014年语文第20题为:“‘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阅卷归来话备考这次非常有幸参加了高考评卷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多,在参加完评阅工作后,我一直在反思,我们除了勤勉不懈地精讲精练、系统地归纳整理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捷径能给我们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呢?遗憾的是最终真切地感受到所有的秘诀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积累之上。
这次的现代文阅读得分较高,总的原则是尽可能给学生找分,以前我们总强调要采点给分,今年不仅采点给分,还要求采意给分,评分标准并非只是报纸上的参考答案,还有很多补充说明。
阅卷给分要做到不宽不严,给1分有理,扣1分有据。
对于这种题简明扼要,答出要点,是多得分的关键。
再次竭尽所能、勇于作答是多得分的有效途径。
很多学生开始关注正确地解读文本,知道该怎样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但答题不规范仍然是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思路不清晰,语言不简明,答案繁杂。
2.语言表述、答题步骤不规范。
没有按照题干所给的顺序、所暗示的表述方式去答题。
3.只会摘录而不会整合语句,造成要点不突出。
针对这类题,我想主要考查的是两点: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在复习中,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做到通晓语义,把握语脉,体会语境。
其次,养成好的答题习惯,做到要点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虽然这次很遗憾没能改作文,但和改作文的教师有比较多的交流,在最后的总结大会上也有很多收获。
这次的作文题是“旧书”,作文给学生很大的自主立意和表现自我的空间,立意多元,形式多样,可虚可实,在考生的作文中以记叙居多,议论其次,还有古体长诗、小说、文言文和戏剧等,其中,优秀作文都有共同的特征:第一类,腹有诗书,文采斐然!这类考生能出入经史,文章显得大气儒雅,或是能呈现别样的诗意。
其中有一位考生将历史比作旧书,将年份比作这本书的页码,用非常大气的笔墨细数了中国几千年或辉煌或沉痛的历史,获得了教师的一直好评。
第二类,容易获得评卷老师青睐的是真切感人的寻常人事。
其中,有一篇作文,考生写的是毕业后面对一堆旧书发愁,看到有的同学将旧书卖掉,有的送人而自己正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些旧书的时候,读书不多的母亲默默地整理这些书,非常吃力地扛起一直到最后费尽艰辛地搬回家的过程,当时很多老师只给出四十多分,但是,最后经专家组评定成为一篇满分作文,理由就是“真切感人”。
阅卷归来话高考——全面兼顾,重点突破2013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各地高考试题先后揭开了神秘面纱。
全国统一命题卷和分省自主命题卷,旧课程卷和新课程卷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2013年四川高考是新课标实施以来的第一年高考,研究今年四川高考试题,对我们教师教学,高三学生迎考都具有重大的积极的意义。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的高考阅卷,从阅卷场上了解到一些信息,认为可与我们战斗在一线的同仁共享,希望能给我们高考带来一点点帮助。
一、高考网上阅卷的相关流程(附录1)三年前四川已实行了网上阅卷,一些参与过高考阅卷工作的老师对网上阅卷的相关流程已清楚,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二、高考评分细则(附录2)高考题评分细则,与我们所见的高考题参考答案有所不同。
参考答案只是为阅卷老师打分提供参考,评卷时不完全按参考答案。
阅卷老师打分是按每一小题的评分细则。
诗歌鉴赏13题(1)为例,其提问: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是: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愁苦。
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而评分细则是:情感(2分),壮志未酬的忧愁(“壮志未酬”也可“不得志”“功业未就”“未建功业”“不能报效国家”“怀才不遇”等(1分),“忧愁”或“愁苦”“郁闷”“无奈”等词(1分)。
如果只有“忧愁“等词,而没有分析(2分):首、颔联“晚岁、华发”析为晚年(年纪大)无所作为(不被重用、虚度光阴)1分;颈联是诗歌的中心,“愁”“壮心”的体现,只要翻译了此联则可得1分;尾联愁思而无眠。
(分析分为3小点,只要有其中1点则得1分,2分为满分。
)由于评分细则很繁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三、高考命题特点2013年高考语文四川卷体现了“稳中有进,实中有活”命题特点。
既保持了四川卷的特色,又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1、“稳中有进”,保持稳定,具体体现在:试题命制思想思路与往年大致一致;试题格局与往年大致一致;试题量(今年2013年为5900多字)与去年(2012年)和前年的字数大致相当,学生书写量大约2000字;选材来自生活、教材、课外,体现本土特色。
阅卷归来话备考作者:王玉婷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6年第10期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考察的一大板块。
观近几年中考语文阅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情况不如人意,提高学生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是备考难解之“结”。
一、由阅卷观学生存在的问题。
我们从阅卷中发现,学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存在不容忽视的硬伤。
(一)语文知识缺失阅卷中发现,学生失分很多时候并非因为粗心等其他可避免因素。
相反,不少学生对语文知识缺失,导致题无从下笔或不着边际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迁移能力欠缺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篇目选自课外,但是考察的知识与能力和课内一脉相承。
学生面对一些题目时,往往联系不上课内相关知识和能力。
即使老师讲过,也不能灵活运用。
(三)思考能力欠缺备考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会归纳答题模式供学生参考,以便学生结合具体文本分析。
这本是用心良苦。
但在阅卷中,我们发现许多考生机械套用,缺乏思考能力。
(四)端正态度欠缺部分学生欠缺端正的态度,对学习和中考无所谓或放弃,导致每年阅卷中都存在大量空白或接近空白的试卷。
这也极大地制约了整体备考效率的提高。
二、由阅卷反思备考现状上述问题的出现,是长期以来备考状况的反映。
我们备考中的一些现象,是导致学生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仓促备考,快马加鞭不少学校和老师认为,备考是九年级第二学期的任务,与七八年级无关。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不可避免地使七八年级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与九年级备考呈现割裂状态,教师们对整个初中学段没有整体规划,备考就是仓促之中的临阵磨枪。
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教师主观上的被动,简单满足于上完课本完成任务的想法;另一方面是某些学校倾向于某些老师长期把关初三,使相当部分老师没有对整个学段整体了解。
(二)考点浏览,走马观花大多数学校的中考备考时间集中在最后的15周,时间紧内容多。
于是,在备考中,老师们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古诗文默写和课内文言文以及作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备考不作为重点,难免走马观花。
2015年,高考语文阅卷归来话备考2015年,高考语文阅卷归来话备考林子小语绝密启用前河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巾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神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須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除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