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1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通知
- 格式:docx
- 大小:8.83 KB
- 文档页数:3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重庆教育年鉴》(2012)组稿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11.19•【字号】渝教办[2011]103号•【施行日期】2011.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重庆教育年鉴》(2012)组稿工作的通知(渝教办〔2011〕103号)各区县(自治县)教委、北部新区教育局,各高校,委直属单位,有关教育社团:连续出版教育年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做好《重庆教育年鉴》(2012)(以下简称《年鉴》)的组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年鉴》编纂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记述全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部市战略合作协议》和《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着力改善教育民生,建设“五个校园”,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真实情况。
二、工作机制在市教委教育史志、年鉴编撰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年鉴》的组稿工作实行由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各高校、委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有关教育社团(以下简称单位(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年鉴》材料的收集、撰写、修改、督办和审核的工作机制。
三、撰稿要求(一)各单位(部门)撰写的《年鉴》材料要客观、准确地反映2011年本单位(部门)履职尽责、发展水平、重要工作、重要事件、主要成效和创新成果等情况。
材料中要有概况等常规性条目和反映年度重点工作的专题性条目,力争做到图文并茂。
(二)条目标题是所记述内容的“名片”。
年鉴条目的标题,既是条目内容的聚集点,也是读者检索资料,获取信息的指南,它直接影响年鉴的质量和社会效果。
渝教职改…2011‟55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职改办关于开展2011年全市教育系统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在渝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委直属单位及相关单位:为了顺利开展2011年全市教育系统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根据《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全市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渝职改办…2011‟128号)等文件精神以及我市教育系统的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申报材料报送时间(一)教师系列材料报送。
由我委组织评审的教师、实验技术各级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评审材料,请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市属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委直属单位以及其他委托评审单位按照有关要求务必于9月30日前报送我委职改办,逾期不再受理。
(二)非教师系列材料报送。
市教委管理的市属高等院校和直属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相关评委会关于申报材料、时间和评审条件等要求,及时报送教师(实验技术)以外其它系列各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关申报评审材料,经我委职改办初审同意并出具委托评审函后再报送相关评委会。
2011年全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工作日程安排见附件1。
二、申报程序及材料报送要求申报由我委组织评审的教师和实验技术各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严格按照《重庆市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规范》和《关于加强我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评审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知》等要求开展申报和评审工作:(一)本人申报。
符合现行教师(实验技术)系列申报条件的人员按《重庆市教师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要求》(附件2)准备申报材料,填写《重庆市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清单》(附件3)、《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表》(教育系统申报评审表及公示表的填写要求和样表另行发文),按人事管理权限向所在单位提交申报材料。
其中,非公高校及其他聘用制教师(与原单位无任何人事关系)的档案挂靠在市人才中心的通过市人才中心申报。
收稿日期3;修改日期作者简介聂喻梅(66),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研究。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聂喻梅,周 波,刘 强(重庆工学院数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重庆 400054)摘要:重庆工学院物理实验中心在物理实验教学领域中不断探索、研究,结合参加评审重庆市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以及被评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后各项工作的总结,主要从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管理的角度全面地分析和概括了物理实验教学历程和示范中心建设实践。
关 键 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管理中图分类号:G64210;G 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550(2008)04-0211-04Practi ce and Explora ti on of C on str ucti n g Teach i n g D e m on stra ti onC en ter i n Ba si c Physi cs Exper i m en t C en terN I E Yu 2m ei,ZHOU Bo,L IU Qiang(Physics Experi m ent C enter of Schoo l of Mathe m ati cs &Sci ence of Chongqing I n stitute of Technol ogy,C hongq i ng 400050,C hina )Ab stra ct:This article is a su mmary of the work of t he Physi c s Ex peri m ent Center of Scho ol ofM athe m ati c s &Science of Chongqing I n 2stitute of Techn o l ogy during the pe riod of the app 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De monstrati on Center of Chongqing and it also su mma rize s the work done in the expl orati on and refor m ati on p rac tice .It inc l ude s three pa rts :t eaching refor ma tion and l aborat orym anagement and thefollo w -up p l an 1Key wor ds:teaching demonstra ti on center;refor ma ti on of t he physic s ex peri ment;m anage m ent of the physi ca l ex peri ment teaching1 引 言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2005年5月,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
渝教高“2011”47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赛区)获奖名单的通知关于公布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有关高校: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已圆满结束。
根据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章程的有关规定,重庆赛区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在全市26所参赛学校的3119件作品中,评出重庆赛区一等奖24件(其中:影视6件、策划2件、平面16件)、重庆赛区二等奖58件(其中:影视12件、策划4件、平面42件)、重庆赛区三等奖117件(其中:影视22件、策划7件、平面88件)、重庆赛区入围奖436件(其中:影视80件、策划21件、平面335件)(见附件1)。
10所参赛学校被评为重庆赛区‚优秀组织单位‛,19名指导教师被评为重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见附件2)。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是一项群众性的艺术创新活动,对促进我市高校广告艺术类专业课程建设,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各参赛学校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未参赛的学校创造条件,主动参与,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附件:1.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获奖名单2.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名单二○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主题词: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通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8月23日印附件一: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获奖名单重庆赛区影视类一等奖(6件)重庆赛区影视类二等奖(12件)重庆赛区影视类三等奖(22件)重庆赛区影视类入围奖(80件)重庆赛区策划类一等奖(2件)重庆赛区策划类二等奖(4件)重庆赛区策划类三等奖(7件)重庆赛区策划类入围奖(21件)重庆赛区平面类一等奖(16件)重庆赛区平面类二等奖(42件)重庆赛区平面类三等奖(88件)重庆赛区平面类入围奖(335件)附件二: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奖名单一、优秀指导教师长江师范学院:彭凌燕重庆工商大学:汪维丁、李矛重庆邮电大学:周晓珠、陈涛、王成宇、杨洁、王睿、王红胜、重庆大学:袁恩培、高宁、杨定强、向静、况成泉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王丹丹、罗玥四川外语学院:黄蜜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石维华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周波二、优秀组织奖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三峡学院、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交通大学、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9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财政部•【公布日期】2009.11.28•【文号】教高函[2009]28号•【施行日期】2009.11.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9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09]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财务司(局),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的精神,按照2009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评审的要求,有关专家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送的土建类、环境类、轻工纺织食品类、能源动力类、资源勘探类、交通运输类、航空航天类、水产类、农林工程类、临床技能类、中医类、公共卫生类、法学类、传媒类、艺术类、考古类、文科综合类、其他类等18个学科类别的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评审。
经过网上初评、终审评议和网上公示等程序,经研究,现批准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142个实验教学中心为2009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名单见附件)。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实验教学资源,拓展培训、交流和合作方式,增强示范辐射能力,为全国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建设过程中应执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4号)。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要不断推进国家级、省级两级实验教学示范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配套政策,积极组织和支持本地区、本部门高等学校与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示范体系的示范辐射作用。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定义、运行现状、可持续发展和研究方向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定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场所。
它是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实验研究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场所,是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平台。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支持。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高等院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运行中,教师和学生参与度高,实验设备齐全,实验教学管理规范。
但与此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设备老化、实验环境不尽如人意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发展。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运行中,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好的支持。
还应注重人才培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应积极拓展合作渠道,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实验教学管理研究、实验教学设备研究等。
在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中,要探索适应现代教学需求的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性、创新性和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管理研究中,要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规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在实验教学设备研究中,要注重实验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好的支持。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课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垫教委函…2011‟264号电子公文专用章核收:垫江县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各中学(含民办中学),职教中心(职业中学):现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渝教体卫艺函…2011‟320号)转发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开设健康教育部,确保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落到实处,切实做好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相关工作。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三日主题词:教育卫生工作意见通知垫江县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9月13日印(共印12份)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渝教体卫艺函…2011‟320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教委、北部新区教育局,各普通高校,委直属中小学: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教育部、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力口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正…2011‟1号),现转发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一并贯彻执行。
一、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是向青少年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将预防艾滋病教育作为“健康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预防艾滋病教育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
二、学校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确保落实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时间,高等学校每学年不少于1课时的专题讲座时间。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争取社会各方支持,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教学材料、师资与经费保障。
四、加强督导评估与考核,我委已将学校落实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情况纳入“健康校园”建设考核指标体系。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与指导,及时总结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加以推广,确保到2015年,100%的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每学年按照规定要求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或宣传教育活动,90%以上的学生掌握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10.20•【字号】渝教基〔2011〕69号•【施行日期】2011.10.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渝教基〔2011〕69号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市教科院,市技装中心,委直属中小学: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有关要求,市教委研究制定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是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需要;是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各地要切实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上来。
二、《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是我市举办义务教育普通中小学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基本依据。
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加大对低于《标准》学校的改造力度,尽快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适当提高相关办学标准,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并落实本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
四、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中小学校校长认真学习和理解《标准》的有关内容,做好《标准》的宣传解读工作。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实验室建设,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开放共享,提高实验室综合能力和整体效益,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特制定管理办法。
第二章建设目标第二条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高标准,高起点,校内分期分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第三条加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的力度,建设高水平、基于网络平台的,布局合理、机制灵活、开放共享、各具特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
第四条通过示范中心建设,推进我校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重组与整合,推进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推进实验室管理机制和教学模式创新,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第三章建设内容第五条以实验中心立项建设的方式,依据建设、评估验收标准进行建设。
第六条通过建设,在同类高校、同类学科中争创一流,形成特色,并在以下几方面达到要求:(一)在观念上,具有先进的、以人为本的实验教学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学实验室建设导向,形成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并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现代实验教学理念,并运用于实验室的改革与建设中,落实到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中。
(二)在机制上,形成有利于资源优化整合的实验室良性运行机制。
依据学校和学科特点,优化整合实验教学资源,理顺教学实验中心管理体制,加强统筹管理,形成服务多学科、多课程的实验室运行机制,推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良性互动。
(三)在教学上,构建结构优化、各具特色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模式适应不同学科专业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
实验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研究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且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各类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
实验课程符合学科特点并具有自身系统性和科学性。
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广泛。
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正文:---------------------------------------------------------------------------------------------------------------------------------------------------- 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第二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我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基础上,评审建立一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设目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带动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采取学校自行建设、自主申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选优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的方式产生。
从2005年至2007年,分批建立100个左右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建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国家级、省级两级实验教学示范体系。
二、建设内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
一、大纲1、重庆工商大学简介办学理念2、重庆工商大学{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数据说明学校的设备、设施}{学校针对特困生的特殊政策}3、工商大学特色(1)学生经营实践(集团)公司(2)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金融学院,4、优势(1)就业情况1.重庆工商大学简介重庆工商大学南岸校区正门(新校门)英文简写:CTBU成立时间:1952年重庆工商大学坐落在长江之滨,南山之麓,环境优美,被评为重庆市“园林式”单位和“文明单位”。
是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成立的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的多科性大学。
原渝州大学创建于1978年10月。
原重庆商学院创建于1985年5月。
重庆工商大学现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庆市政府管理为主,被国家确定为西部“一省一校”重点支持高校。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研究生近20000人。
学校有17 个全日制普通本科教学学院、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本专科毕业生 4.5万名,有的已成为技术、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骨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办学理念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重庆工商大学南岸校区老校门(现已拆除)党的教育方针。
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工作为中心,师资队伍为关键,科学研究促教学,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以经、管、文为主,经、管、文、工、法、理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开放性办学的财经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
校训:厚德博学,求是创新校风:爱国、诚信、和谐、奋进学风:勤学善思,求真笃行教风:明德循理,精业育才2、重庆工商大学师资力量(1)学校始终坚持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思路、新途径,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继续有效和废止规范性文
件目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6.11.22
•【字号】渝教策发〔2016〕16号
•【施行日期】2016.11.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继续有效和废止规范性文件目录
的通知
渝教策发〔2016〕16号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各高校,各直属单位: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根据《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90号)有关规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清理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通知》(渝府法制发﹝2016﹞16号)要求,我委对2016年9月30日前制发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
决定对与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精神不一致、已被新规定涵盖或替代、适用期已过的7件规范性文件宣布废止。
现将我委继续有效和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不含党内规范性文件)予以公布。
凡未列入继续有效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附件:1.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共89件)
2.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共7件)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6年11月22日附件1
附件2。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18•【字号】渝府发[2012]66号•【施行日期】2012.06.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渝府发〔2012〕6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科教兴渝和人才强市战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增强我市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科技创新中心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根据《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39号)的规定,经专业评审组初评、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议、市政府常务会审定等程序,评出2011年度科技突出贡献奖1人、国际科技合作奖1人,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179项。
市政府决定对获奖人员和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一、科技突出贡献奖(1人)杨士中二、国际科技合作奖(1人)裵海英三、自然科学奖(16项)“电网运行风险理论及其辨识技术”等3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钛酸钡基材料介电非线性及机理”等5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智能目标识别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等8项成果获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四、技术发明奖(10项)“系列微型光谱仪关键技术研究”1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纳米表面工程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4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节能型无离合机械式变档大力智能电动车”等5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五、科技进步奖(153项)“灾害救援应急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研究”等9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转基因彩茧创新制丝工艺研究”等46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聚氰胺/化肥装置联动优化运行节能减排研究”等98项成果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希望获奖人员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今后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建设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评台。
优秀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案例将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上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优秀案例1. 概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和完善一流的实验教学设施和评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实践学习环境和条件。
2. 案例分析(1)中山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山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历经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实验教学理念和管理体系。
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实验教学中心配备了一流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学习评台。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设备和实验教学管理上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医学实验设备和人体模拟器,为医学学生的临床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3. 主题阐述优秀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案例,不仅仅是设备和场地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实验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这些案例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学习评台。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4. 个人观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建设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优秀案例的共享和借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5. 总结回顾通过对中山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离不开完善的设施和管理模式,更需要对实验教学理念的深入探讨和实践。
这些优秀案例不仅是成功的典范,更是我们在实验教学改革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通过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优秀案例的探讨,我们对于如何更好地推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希望这些优秀案例能够为更多高校的实验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了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开始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下面,我们就从思考与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问题。
一、思考1.目标定位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其目标定位,明确其建设的主要用途和如何实现。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科发展,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2.实验中心的规划与布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属于校内教学资源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设规划与布局必须严谨、周全。
其中,对实验室的布局、功能、装修、设备配置、安全管理等问题必须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实验教学的质量。
3.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还需要有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以寻求更好的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要加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注重实验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二、实践1.教学资源整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需要得到校内各方面的支持。
学校应整合各门课程实验室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施共享利用,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要注意各门课程实验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导师制的建立、课程建设的规范与标准化,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深化为导向,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服务和帮助。
3.加强管理和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每一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实施,实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
特别要加强实验室的安全防护措施,制定严格的安全规定,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物品、人员等的管理,确保实验实施的安全。
综上所述,建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需要学校付出较大的精力、物力和财力。
对于各门课程实验室资源的整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管理和安全,学校应该提高教工的技能和专业水平,鼓励教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性课程和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教育评估和教学质量评比等活动,共同推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顺利建设。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1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2.03.22
•【字号】渝教高[2012]11号
•【施行日期】2012.03.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1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
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通知
(渝教高〔2012〕11号)
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1年高等学校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渝教办高函〔2011〕284号)要求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重庆市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工作的通知》(渝教办高函〔2011〕363号)安排,我委聘请邱宗荫等1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分3组对全市14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申报的25个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实地评审。
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即席答辩,审阅文件、资料及网络资源,现场考察中心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状况等方式,深入了解各实验教学中心改革及建设情况,并按照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标准进行了认真评审。
经过专家分组审议、集体合议、实名制投票及向社会公示,经我委研究,确定18个中心为2011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现予以公布(见附件1)。
希望批准立项建设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学校,不断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方
法、手段及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和管理机制改革,使学校的实验教学硬件和软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学校及全市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范例。
请被评审学校认真梳理专家组实地评审所反馈的意见,对照专家组的评审工作报告(见附件2),发扬成绩,查找问题,做好规划,扎实工作,使学校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
附件:1.2011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名单
2.2011年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工作专家组工作报告(略)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附件1:
2011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名单
1.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2.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
3.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4.重庆科技学院冶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5.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6.长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7.重庆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8.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9.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10.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以上10个中心,由市教委、市财政按每个中心15万元下拨部分建设经费。
11.西南大学农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12.西南大学教师专业能力训练中心
13.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外语实验教学中心
14.重庆邮电大学微电子专业实验中心
15.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16.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17.四川外语学院传播技能综合实验中心
18.重庆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实训与创业中心
以上8个中心,由学校按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自行筹集建设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