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课 开辟新航路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开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结合?新航路开辟图?或多媒体制作新航路开辟的动画,了解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培养从历史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培养从历史资料中搜集有效材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全方位地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注意探索世界开始联成一体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如农作物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一些现实的证据来证明世界市场形成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学会运用主观和客观、正面与反面等关系来认识历史问题,能够辨证看待历史事件。
学会加强中西方的比较与联系,可与中国郑和下西洋进行比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汲取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的精神财富,培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正确认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影响,不可无视其中的罪恶活动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认识到追逐利益与理性地人道地处理世界重大问题的对历史开展的不同影响。
二、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
三、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方法为:以讲述法介绍本课根本过程,以讲解法描述重要知识点,通过问题导学,史料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解读材料,归纳课文线索。
四、学情分析初中历史以初步学习过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对本课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一个学期的高中学习,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
学生尤其应培养阅读把握教材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视频?大国的崛起?片断2分半钟看完视频之后,请同学们思考公元1500年左右,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世界由分散走向联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新航路的开辟——这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开辟新航路。
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1课时)【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新航路开辟的背景《马可·波罗行纪》、寻金热、商业危机、科技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图表分析、引用史料、问题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反映了资本扩张唯利是图的实质;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有重大作用探寻通往15、16世纪欧洲航学会辨证表格感受和学习探【前期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即原因和条件),探寻通向东方新航路(即经过),让世界会合(即影响).本课内容(“开辟新航路”)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起着承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启下(“殖民扩张与掠夺”)的过渡衔接作用,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理顺前后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早期殖民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早期殖民活动则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新航路开辟的必然结果,它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强有力的手段,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型】本节课文的课型为讲授、讨论课【教学媒体】本节课文将采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
内容包括:板书、课文资料和问题。
【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方法为,以讲述法介绍本课基本过程,以讲解法描述重要知识点,通过启发性和概括性谈话法来指导学生归纳课文线索。
运用探究性教学法解决本课的问题。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难点】商业革命(即世界市场的形成)、价格革命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一段影片【课件展示】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人类相互隔绝的历史开始改变,这时候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世界史。
高中历史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2培养能力:(1)学会分析概括新航路开创的缘故和全面阻碍,培养学生自主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材料中猎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识图能力。
(2)进展学生的辨证思维、发散思维和制造性思维能力、对比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的学习,培养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确立积极向上的人一辈子态度。
(2)在认识到开创新航路是历史进步的同时,也认识到其过程的血腥味与罪责感。
二、教学重点:(1)新航路开创的缘故、通过。
(2)书本上的图片资料。
三、教学难点:1、辩证分析新航路开创的阻碍。
2、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迪亚士、哥伦布等人航行的不同四、教材分析本课教材要紧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创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缘故和条件),新航路的开创(即通过),走向会合的世界(即阻碍)。
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理顺前后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商品经济的进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创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创打破了整个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人类文明逐步成为一个整体。
五、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思维活跃,爱好广泛,乐于表现,通过高中两年的学习,关于历史理论问题的明白得能力,历史知识的储备和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专门大的提高,但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历史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七、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显示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让学生比较两幅地图的区别(教师归纳:15世纪的地图七大洲中只有欧洲、非洲、亚洲三大洲,四大洋中也没有太平洋。
16世纪的地图形状虽与现在不同,但差不多轮廓差不多与现在的世界地图没有区别了。
),并说出形成这种区别是什么历史事件造成的,由此导入新课——新航路的开创(推进新课)教师提问:与新航路相对立的是旧航路,那么什么是旧航路?“旧航路”显现了什么问题让欧洲人不得不探寻新的通道?新的通道指向哪里?是什么促使欧洲人去那儿进行探寻?14世纪末的西欧人都有这种狂热追求吗?这种现象全然上反映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新航路开创的缘故。
第5课开辟新航路定稿时间:第一次使用时间:一:课标要求1、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史实;2、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二、自主学习1.原因(1)经济根源:西欧各国_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____的出现。
(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西欧对黄金、白银的需求日增,受《______________》(描述中国等东方国家遍地是黄金)的影响,很多人希望到东方去“寻金”。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___________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路。
(4)思想根源:启蒙思想家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5)宗教原因:西欧人热衷于传播。
2.条件(1)客观条件:①欧洲________________技术的发展(欧洲人的海船上已普遍装上中国人发明的罗盘,在大海上不会迷失方向;还装上了火炮,可对付海盗)。
②地理知识的提高(相信地圆学说,绘制地图技术的提高)。
(2)主观条件:①______________等国的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②西欧人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3.过程(1)1487年葡萄牙人到达非洲最南端,开辟由到的航路;(2)1492年,意大利人向西横渡,到达;(3)1497年葡萄牙人沿着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进,到达了(4)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相继穿过、、、,完成了环球航行。
4.影响(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2)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区转到沿岸;三、知识网络四、能力拓展:()1.新航路开辟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B.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C.《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的贪欲D.西欧封建政府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2.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①荷兰②西班牙③英国④葡萄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航路的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4.新航路的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C.证明了地圆学说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5.15世纪西欧出现“寻金热”的主要经济根源是A.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上升B.封建主奢侈腐化浪费大量财富C.金银大量外流造成货币枯竭D.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金银短缺()6.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有①到东方去寻找黄金②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③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④《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流传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7.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主要是指①欧洲开始了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②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③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下列航海家的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①达•伽马到印度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③哥伦布到达美洲④麦哲伦环球航行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9.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过亚洲的航海家是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0.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11.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即经过),走向会合的世界(即影响)。
本科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理顺教材前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整个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人类文明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和后果;了解四次重要远航经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作答—分析的引导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不断思考、独立学习的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学习,扩宽学生学习知识面,指引学生深入学习。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探索精神;通过对开辟新航路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难点: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进行比较和对其评价问题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背景,掌握起来相对容易。
建议教师把重点放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中。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设置疑问导学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练习。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师: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的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同学们知道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生:略师(说教材):《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
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经过以及影响。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15世纪末-16世纪)【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单元概述1.开辟新航路,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5世纪末到16世纪)2.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16-18世纪中)3.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建立起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殖民体系、世界市场)。
(18世纪中到20世纪中)一东方的诱惑1.背景(1)经济根: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根本)(2)社会根:欧洲人的“寻金热”和东西方贸易利润的吸引;(3)思想因素:人文主义的进取精神和传播天主教;(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直接)。
2.条件(1)经济: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2)技术: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3)知识:相信地圆说。
二.新航路的开辟(P24地图)三、走向会合的世界(影响: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史观解)(一)西欧: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启近代、文明进程)商业革命表现:(1)贸易规模、商品种类扩大,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出现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新商业经营方式;(3)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二)世界(地大发现):1.结束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文明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开启全球进程)2.殖民扩张掠夺,给殖民地造成破坏和灾难。
【思维拓展】一.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意义?1.西欧: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史、文明史)2.世界: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地区性市场逐步扩大为世界市场,为世界市场形成奠定基础。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和经过(包括四位航海家和四条航线);2、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以及新航路开辟给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从而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2、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历史比较、问题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3、通过与郑和航行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引用史料、讨论(或辩论)、问题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正确评价该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扩张惟利是图的本质;感受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通过比较认识当时的中国科技在航海造船方面仍具先进性;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重点难点】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 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步性与灾难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为纪念地理大发现,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矗立了一个纪念碑。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终于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
地理大发现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
【讲授新课】一、东方的诱惑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开辟新航路》教案(精选4篇)《开辟新航路》篇1教材分析:《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社会经济史中的第五课,属于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于发展的开篇。
在第一个单元里,学生已经了解了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以及经济政策,其中已经掌握在古代中国明朝末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于是,第二个单元将视野转向了整个世界,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改变。
与此同时,和古老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需要学生能够以全球观来审视这段历史。
而单就开辟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而言,在人类发展长河中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所折射出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价值观。
开辟新航路以后带来的巨大变化将世界连为一体,使其成为全球化的开端,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学情分析:《开辟新航路》是高中一年级第二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经过初中及高中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又缺乏对于历史知识全面、系统的认知,不能从整体上感知历史,也不能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析历史的本质。
同时,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也具备竞争、与人合作的思维与能力。
课标定位:根据新课程对教学中三个维度的要求,这节课的课程标准也从三个方面入手设计:1、知识与技能: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形成对于历史事件的价值性判断,能够一分为二、辩证的认识历史问题。
设计理念《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开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开辟新航路的基本史实,也就是让学生明了为何开辟新航路,怎样开辟新航路,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
第5课开辟新航路
定稿时间:第一次使用时间:
一:课标要求
1、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2、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
1.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各国_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____的出
现。
(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西欧对黄金、白银的需求日
增,受《______________》〔描述中国等东方国家遍地是黄金〕的影响,
很多人希望到东方去“寻金〞。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___________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传统商路。
〔4〕思想根源:启蒙思想家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5〕宗教原因:西欧人热衷于传播。
2.条件
〔1〕客观条件:
①欧洲________________技术的发展〔欧洲人的海船上已普遍装
上中国人发明的罗盘,在大海上不会迷失方向;还装上了火炮,可对
付海盗〕。
②地理知识的提高〔相信地圆学说,绘制地图技术的提高〕。
〔2〕主观条件:
①______________等国的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②西欧人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3.过程
〔1〕1487年葡萄牙人到达非洲最南端,开辟由
到
的航路;
〔2〕1492年,意大利人向西横渡,到达;
〔3〕1497年葡萄牙人沿着开辟的航路,继续前
进,到达了
〔4〕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绕过了美
洲南端的海峡,相继穿
过、、、,完成了环
球航行。
4.影响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2〕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区转到沿岸;
三、知识网络
四、能力拓展:
〔〕1.新航路开辟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土耳其的扩张阻隔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B.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C.《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的贪欲
D.西欧封建政府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
〔〕2.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①荷兰②西班牙③英国④葡萄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航路的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4.新航路的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
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C.证明了地圆学说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5.15世纪西欧出现“寻金热〞的主要经济根源是
A.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上升
B.封建主奢侈腐化浪费大量财富
C.金银大量外流造成货币枯竭
D.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金银短缺
〔〕6.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有①到东方去寻找黄金②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③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④《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的流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7.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和西方殖民时代的开始,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主要是指
①欧洲开始了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②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③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④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以下航海家的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①达•伽马到印度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③哥伦布到达美洲④麦哲伦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9.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过亚洲的航海家是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11.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商业危机促成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
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
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已具备。
[材料二]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
从那里输入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是什么?开辟新航路具备了哪些客观条件?
〔2〕材料二中“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具体指的是什么新航路?它们是怎样发现的?
〔3〕据材料二,归纳开辟新航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