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2
- 格式:ppt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23
必修2第5课《开辟新航路》导与练[重点讲解]浅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其过程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通往东方的新航线,通常被叫做。
而把发现新新航路。
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X的时代〞、“发现的时代〞。
一、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及其可能性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还有一定的思想根源和某某根源,商路不畅和转运本钱过高造成的贸易危机那么是一个直接原因,以上因素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同时,欧洲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知识的进步、皇室的支持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主客观条件也已具备,远洋航行是可行的、有希望的,构成了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
1.必要性: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1〕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根源──黄金或寻金热。
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作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仅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
十五世纪转向金本位制以后,黄金成为国内外贸易的惟一支付手段,需求量急增,但是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它的很大一部分黄金是靠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从非洲中部转运而来,这种传统的供给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同时,与东方贸易中出现的巨额逆差又使某某大量外流,加剧了西欧市场货币的普遍短缺。
当时的欧洲人渴望看得到黄金,并由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流传的影响而认定只有到中国等东方国家才可以实现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梦,到东方往寻金成为一股社会高潮。
哥伦布就曾阅读过《马可?波罗行纪》,并在书中作了很多批注,可见深受其影响。
“黄金〞是咒语,是魔鬼,是驱使欧洲人不顾一切投向海洋的原动力,由此可见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并不纯。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和经过(包括四位航海家和四条航线);2、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以及新航路开辟给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从而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2、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历史比较、问题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3、通过与郑和航行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引用史料、讨论(或辩论)、问题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正确评价该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扩张惟利是图的本质;感受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通过比较认识当时的中国科技在航海造船方面仍具先进性;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重点难点】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 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步性与灾难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为纪念地理大发现,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矗立了一个纪念碑。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终于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
地理大发现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
【讲授新课】一、东方的诱惑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1、背景:(1)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2)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2、目的:(1)政治目的:宣扬——加强——满足
(2)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3、特点:(1)时间早:
(2)规模大
(3)次数多
(4)贸易性质:前者是封建国家朝贡性的贸易,后者是掠夺性的贸易
4、影响和后果:
(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2)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导致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5、形成差异的原因:
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
前者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后者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
6、郑和下西洋废止原因及其启示:
原因:朝贡贸易不计经济效益,违背经济规律。
耗费浩繁,国库枯竭。
明末的禁海令,实行闭关政策。
启示:发展对外关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
高中历史第5课开辟新航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本单元重点难点]一、评价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影响三、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区别与联系四、垄断的形成及评价[方法技巧]一、把握一条主线: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线索,明确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而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过程。
二、采用对比方法掌握工业革命这一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内容。
第5课开辟新航路(两课时)学习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学习难点: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日益联成一个整体。
学习过程:一导:结合当今全球化发展谈谈本课内容(2分钟)二思:学生自主学习梳理本课知识(10分钟)[知识梳理]一、东方的诱惑(背景和条件)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发展,出现了社会根源欧洲人对、的渴望日趋强烈,在《》的诱导下,他们渴望到东方“寻金”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政治因素和的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宗教因素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客观条件欧洲和的发展[图文解读]图片《西欧商人清点钱币》直观反映了十四五世纪欧洲人对金银的渴望,这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
而这一现象也是新航路开辟经济根源的社会体现,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本目[历史纵横]介绍了15世纪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罗盘针的运用和火炮的使用,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时间航海家支持国主要航线1487~1488 —葡萄牙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向南—1497~1498 —葡萄牙葡萄牙—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好望角—1492 哥伦布西班牙欧洲—1519~1522 麦哲伦西班牙欧洲—美洲—美洲南端—太平洋——绕过非洲—的环球航行[图文解读]图片《哥伦布到达美洲》描述的是哥伦布初到美洲时,当地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欢迎哥伦布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