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浪漫主义文学.ppt.Convertor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一、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一)政治:1789年革命后,封建生产关系迅速瓦解;政权形式和政治体制屡次变更(二)思想文化:出现向唯心主义倾斜的趋势(三)社会心态:1、爱国精神、政治热情和人道主义情怀2、对个人命运、内心情感和内省经验的强烈关注(宗教意识和宗教情感的回归)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概况(一)概况发展较缓慢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法国是思想和行动最为激进的国家。
但浪漫主义之花却率先在最落后的德国开放,在法国则姗姗来迟。
在革命年代,法国政治上十分活跃,文学上却一度噤若寒蝉。
反而要到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作家、诗人才获得了一定的创作自由,浪漫主义才开始抬头。
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有人称他们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教父”和“产婆”。
第一个自称为“浪漫的”作家的法国人:司汤达1、激烈的政治斗争在文学中的表现,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2、英、德文学作品的影响莎士比亚莪相诗歌歌德(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大事表斯塔尔夫人的文学论文《论文学》(1800)、《论德意志》(1810)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斯丹达尔的《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1825)曾被称为法国浪漫派声讨新古典主义的檄文。
雨果在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言》,全面提出浪漫型戏剧纲领,雨果也因此被公认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830年《欧那尼》上演,在序言中响亮地提出:“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三)代表作家、作品1、1800-1815年:先驱作家(1)夏多布里昂:法国浪漫主义先驱中篇小说《阿达拉》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开始的标志、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勒内》勒内是欧洲文学中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英雄”的形象拉法格说,《勒内》“是整整一代人们的充满诗意的自传。
这本书包含了日后浪漫主义文学将要加以发展和夸张的、一切优点和缺点的萌芽。
”(2)斯塔尔夫人《黛尔芬》《柯丽娜》第一次在法国文学领域提出妇女自由权利和社会传统习惯之间的矛盾的问题。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第一节浪漫主义文学概论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都充满了浪漫因素。
作为文学思潮,是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欧美文坛的文学运动和流派。
一、关于“浪漫主义”的概念近代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Romance),来自拉丁语。
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传奇、英雄美女的爱情和风流韵事等。
罗曼司在17世纪中叶转为“浪漫的”(“罗曼蒂克”Romantic),具有“想象的”、“传奇般的”、“不切实际的”、“忧郁的”、“堂吉诃德式的”多重含义。
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
到了17世纪末,这些诗歌,总称为“浪漫的”诗歌。
一个流行术语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的”就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术语。
1777年,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遐想》中使用了这个字:“碧叶纳湖的沿岸比起日内瓦湖的沿岸来更荒野,更是浪漫的,因为岩石和树林更紧密地围绕着湖水。
”在浪漫主义的文学运动中,“浪漫的”发展为“浪漫主义”(Romanticism),含义比较固定,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出现的文化环境,共同的特点是崇拜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对古典主义的权威和传统。
浪漫主义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学现象,而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
在19世纪初期,政治、哲学、音乐、绘画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点,它们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互相影响,互为联系,结成了一个统一的浪漫主义文化环境,展示了浪漫主义时代的风貌。
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背景社会政治状况——自由主义思潮社会心理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文学传统及其演变(一) 自由主义思潮文学与政治的联系,西方文学史上还没有过像浪漫主义文学与当时的政治时局的联系那样紧密,浪漫主义几乎成了自由主义的同义词,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被看成是一回事。
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到1830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欧洲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宁中。
雨果与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的历史背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浪漫主义的思想基础: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感伤主义文学;狂飙突进运动;卢梭和歌德的创作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注重想象(而不是理性和规则)•崇尚原始风格•爱自然•爱过去•神秘主义•个人主义•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热衷于描绘野性的、不规则的、奇形异状的人和事•热衷于描绘未开化的、“自然的” 社会浪漫主义的两种倾向•消极浪漫主义–反对启蒙思想,憎恨法国大革命,有的支持封建复辟。
他们或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宗法社会;或鼓吹逃避现实,宣扬宗教和神秘主义。
•积极浪漫主义–拥护法国大革命,敢于正视现实,既反对封建主义,也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讴歌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渴望社会变革。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早期代表,前者带有贵族倾向,后者具有民主倾向。
•夏多布里昂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阿达拉》、《勒内》;•斯塔尔夫人的文艺批评专著《论文学》、《德意志论》是法国浪漫主义最早的理论著作;勒内勒内出身贵族,排行最小,在家中备受歧视,只有姐姐阿美莉关心他,但姐姐为情所困,对弟弟有非分之情,为抑制此情,遂进修道院。
在举行入院仪式时,由弟弟代行父职,听其忏悔,弟弟听到在姐姐的微语中有¡°罪恶情欲¡±的内容,痛苦万分,弃绝贵族生活,来到北美印第安人中,娶当地女子为妻,但终日郁郁寡欢。
不久得知姐姐病死于修道院中,他后来也死于大屠杀。
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最早的世纪病患者形象¡°哎!我孤零零,孤零零生活在人间!一种不知不觉的衰弱侵蚀着我的生命。
对于生活我重又感到恶心,而且比以前更加厉害。
¡±世纪病1、心理特征——孤独、忧郁、冷漠、苦闷2、最早的世纪病患者形象:夏多布里昂笔下的《勒内》3、形成原因a 社会文化背景:法国大革命后的专制现实打击了青年人的信念;启蒙理性所展望的自由、平等理想落空;商品经济导致人的异化。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一、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一)政治:
1789年革命后,封建生产关系迅速瓦解;政权形式和政治体制屡次变更
(二)思想文化:
出现向唯心主义倾斜的趋势
(三)社会心态:
1、爱国精神、政治热情和人道主义情怀
2、对个人命运、内心情感和内省经验的强烈关注(宗教意识和宗教情感的回归)
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概况
(一)概况
发展较缓慢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法国是思想和行动最为激进的国家。
但浪漫主义之花却率先在最落后的德国开放,在法国则姗姗来迟。
在革命年代,法国政治上十分活跃,文学上却一度噤若寒蝉。
反而要到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作家、诗人才获得了一定的创作自由,浪漫主义才开始抬头。
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有人称他们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教父”和“产婆”。
第一个自称为“浪漫的”作家的法国人:司汤达
1、激烈的政治斗争在文学中的表现,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2、英、德文学作品的影响
莎士比亚
莪相诗歌
歌德
(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大事表
斯塔尔夫人的文学论文《论文学》(1800)、《论德意志》(1810)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斯丹达尔的《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1825)曾被称为法国浪漫派声讨新古典主义的檄文。
雨果在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言》,全面提出浪漫型戏剧纲领,雨果也因此被公认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830年《欧那尼》上演,在序言中响亮地提出:“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三)代表作家、作品
1、1800-1815年:先驱作家
(1)夏多布里昂:法国浪漫主义先驱
中篇小说《阿达拉》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开始的标志、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
《勒内》勒内是欧洲文学中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英雄”的形象
拉法格说,《勒内》“是整整一代人们的充满诗意的自传。
这本书包含了日后浪漫主义文学将要加以发展和夸张的、一切优点和缺点的萌芽。
”
(2)斯塔尔夫人
《黛尔芬》《柯丽娜》
第一次在法国文学领域提出妇女自由权利和社会传统习惯之间的矛盾的问题。
2、1815-1840年:鼎盛期作家作家
(1)诗歌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是19世纪法国浪漫派的第一个诗人。
《沉思集》(1820)的问世,即成为法国浪漫主义诗歌开端的标志。
《湖》
难道就这样永远被催向新的边岸,
在这永恒之夜里漂逝着永不回头?
难道我们永远在光阴之海里行船,
就不能有一日抛锚暂驻?
湖呵!一年还没有完成四时的运转,
她原该同来探望这片亲切的湖波,
看呵!只有我一人来坐在石上、波前,
这石呵,你也曾见她坐过。
那时你也就这样鸣吼在深岩之下,
也就这样冲击着它那皱裂的胸腰,
也就这样被风儿吹起你波浪之花,
直溅上她那可爱的双脚。
有一夜,还记得吗?我俩悄悄地荡桨,
波之上,晴空之下,听不到别的声音,
只远远地能听到荡舟人举棹悠扬,
拍着你的微波,和谐相应。
忽然有一种妙音,人间世从未曾有,
引起了回声反射,惊破湖岸的沉酣;
湖水凝神静听着,我那心爱的歌喉
迸发出这样的一番咏叹:
“光阴呵,停止飞行!你呵,作美的良宵,也停住,莫象水一般直淌!
这瞬息的妙味呵,让我们仔细领略,
领略这一生最好的时光!
“世间尽有不幸者,他们在向你呼求,
你流罢,请专为他们流逝;
招他们刻骨愁思连生命一齐带走;
至于幸福者,请度外置之。
“然而我徒然祈请也难延片刻时间,
光阴正在背着我而逃跑;
我对这夜说:‘慢点!’而那晨曦的光线
眼见着就要驱散这良宵。
“因此,爱呵,快爱呵:这点易逝的韶光,我们要赶快地尽情享受!光阴既浑无际涯,人也无停泊之港,
它长逝,我们也过而不留。
”
你,妒人的光阴呵!这样酣醉的时刻,
爱情为我们斟着满杯幸福的琼浆,
怎么能离远我们飞去了,无可奈何,
速度和苦难的日子一样?
怎么!就不能至少留下它一点痕迹?
怎么!永远消逝了?怎么!消逝得净光?是那光阴给予的,现在又被它收回,
再没有还给我们的希望?
永恒呵!空虚!过去!——无底的幽深黑暗你们把这些时日吞噬去有何用途?
说呀:你们夺去的那种无上的沉酣
可有再还给我们的时候?
湖呵!阴暗的森林!洞呵!无言的岩石!你们受光阴矜惜,或者能恢复春期,
美丽的大自然呵,那一宵燕婉良时,
你至少要留下它的回忆!
愿这回忆留在你风雨或晴明时候,
留在你波浪上的那许多荒僻悬崖,
愿这些苍松翠柏、笑容可掬的山丘
都有那良宵的回忆存在!
愿这回忆也随着春风而往来荡漾,
也随着湖边清籁岸与岸相和而鸣,
也随着银额之星用它那柔软微光
把湖面晃耀成琉璃万顷!
愿这叹息的风声,愿这呻吟的芦苇,
愿你这芬芳空气发出的香味清和,
愿一切听到、看到或呼吸到的东西
都说道:“他们俩曾经爱过!”
戈蒂耶
(2)小说
乔治·桑
“乔治·桑的理想主义”
你按照实际如此的生活描写;我则按应当如此的生活描写。
——致巴尔扎克
她是多产作家,文艺作品在100卷以上,还有一部自传及大量书信和政论文章。
《魔沼》《安吉堡的磨工》
缪塞、龚斯当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世纪病”一词即由此小说而得名。
缪塞解释说:“世纪病”就是青年一代“无可名状的苦恼的感觉”。
龚斯当《阿道尔夫》
大仲马
大仲马主要是写通俗历史小说,但他的小说绝不尊重历史。
对他来说,历史只是任意使用的材料:
“什么是历史,那不过是我挂小说的一颗钉子。
”
“只要能生下孩子来,你就有权利强奸历史。
”
《三个火枪手》
《基督山伯爵》
本书于1844年完成,全书分18次出版。
后世史学家认为这部书不是大仲马独立创作,而是与其他作家合写。
小仲马
《茶花女》
雨果
梅里美
《嘉尔曼》
(又译《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