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伴随疼痛开放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1.04 KB
- 文档页数:3
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的临床影响的总结发布时间:2023-02-17T09:24:43.42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1期作者:郭红[导读] 抑郁症作为一种高复发情感障碍性郭红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安徽铜陵 244011【摘要】抑郁症作为一种高复发情感障碍性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二大致残原因,与医疗共病、自杀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会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社会功能与生活质量。
疾病发现、诊断与常规管理给临床医师带来挑战,因表现多种多样,病程和预后不可预测,其治疗反应不尽相同。
抗抑郁药物作为临床治疗抑郁症首选,常见药物包括度洛西汀、氟西汀等。
本文就对上述两种药物作用于首发抑郁症患者效果展开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度洛西汀;氟西汀;抑郁症;影响多种原因所引发的心境障碍常常会引起抑郁症发生,心境低落的明显性和持续性为抑郁症主要特征表现,临床以心境低落、兴趣丧失、精神缺乏等核心症状及其他相关症状构成,同时会伴有入睡困难、注意力无法集中、行为活动相对较少、反应迟钝等症状[1]。
部分患者甚至会存在自杀行为、自伤行为,甚至因为自我伤害、自杀最终导致死亡。
抑郁症一次发作病程时间最少持续2周,该病主要特点为反复发作、病程迁徙,可引起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严重损害人们心理健康、医疗花费巨大的常见疾病[2]。
抗抑郁药物治疗成为控制抑郁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常见药物包括度洛西汀、氟西汀。
氟西汀属于经典SSRI类药物,药物研发时间早,作用机制较经典,研究较透彻。
对于抑郁症、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其用药安全性较高,对儿童患者同样可以安全使用[3]。
度洛西汀作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能有效达到抗抑郁和广泛性抗焦虑作用,同时可以改善认知功能。
本文就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效果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度洛西汀1.1作用机制临床当前研究显示盐酸度洛西汀能有效抑制5-羟色胺(5-HT)与去甲肾上腺(NE)的再摄取,能提高大脑以及脊髓中5-HT和NE水平,有效控制患者抑郁症合并躯体疼痛症状。
探讨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治疗的不同临床效果陈建军【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予以度洛西汀以及氟西汀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2500例首发抑郁症病人当做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A组予以度洛西汀,B组予以氟西汀,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都获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同时A组不良反应总出现率也明显小于B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予以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不良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效果优于氟西汀,值得广泛推广应用.【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7(030)006【总页数】3页(P1274-1276)【关键词】度洛西汀;氟西汀;首发抑郁症【作者】陈建军【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河南安阳45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1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语言动作减少、情绪十分低落、思维迟缓、缺乏兴趣等各种心理障碍。
该类疾病可以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临床治疗上一般实施药物治疗法,很多药物都有让病人保持睡眠状态的作用,从而促进其恢复正常精神状态[2]。
比较常见的药物包括帕罗西汀、度洛西汀以及氟西汀等各种西汀药物,各种药物能够对首发抑郁症产生不同效果。
本文以2500例首发抑郁症病人当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首发抑郁症患者予以度洛西汀以及氟西汀所获得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500例首发抑郁症病人当做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与抑郁症诊断标准一致[3]。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患有严重癫痫以及青光眼的患者;对酒精或者是药物具有较强依耐性的患者;自身依从性不强的患者。
依据所实施的治疗手段,将其均分为两组,A组中有男746例,女504例,患者的年龄为30~65岁,平均(42.1±8.6)岁,病程为1~3年,平均(2.1±0.8)年;A组中有男783例,女467例,患者的年龄为31~66岁,平均(43.4±8.8)岁,病程为1~2年,平均(1.8±0.2)年,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均衡性。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程为力;胡绘姐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年(卷),期】2010(019)001
【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70例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5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1—2周,度洛西汀组HAMD评分较氟西汀组显著下降(P 均〈0.05=,治疗4~6周,两组相仿(P〉0.05)。
度洛西汀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5.7%和74.3%;氟西汀组有效率与显效率分别为80.o%和71.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度洛西汀是一种起效较快,且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程为力;胡绘姐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精神病医院,23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
【相关文献】
1.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J], 万俊玲
2.度洛西汀肠溶片与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J], 王继
才;刘芳;王艳娇;李文昱;许秀峰
3.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J], 杨荣
4.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J], 董琳琳;焦华丹
5.阿戈美拉汀与度洛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 [J], 严文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姜秀举; 曲志君; 陈尚坤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1(024)009
【摘要】抑郁症是一类心境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它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
盐酸度洛西汀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属于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抑制剂,其抗抑郁作用的机理被认为是通过有效抑制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
【总页数】2页(P2647-2648)
【作者】姜秀举; 曲志君; 陈尚坤
【作者单位】江西省精神病院江西南昌33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
【相关文献】
1.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 薛庆玺
2.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J], 周平;陈云春;王怀海;郭力;张雅红;白渊翰;王化宁;谭庆荣
3.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J], 丁凌琳;梁兆辉
4.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 薛庆玺;
5.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J], 姜秀举; 曲志君; 陈尚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用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使用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精神科和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40例)使用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2(40例)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48例联合使用上述药物,对比三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1的72.5%与对照组2的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抑郁症患者使用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抑郁症在精神类疾病中居于首位,发病率高,患者存在自杀倾向,因此后果严重,为家庭与社会带来较大负担。
近年来临床医药技术获得快速发展,使用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也获得一定进展,出现较多新型药物,以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为主。
度洛西汀是双重抑制剂(SNRI),即选择性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国内外均有学者研究其治疗抑郁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1]。
艾司西酞普兰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二者用于治疗抑郁症效果较好。
本文为探讨对抑郁症患者使用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选取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精神科和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与ICD-10诊断标准中有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相符;(2)HAMD(汉密尔顿-17抑郁量表)在18分及其以上;(3)年龄18~60岁;(4)无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以及药物滥用史[2]。
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并发慢性疼痛的对照研究目的:探讨比较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并发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64例符合抑郁症并发慢性疼痛的门诊病人随机分成度洛西汀组与氟西汀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60 mg/d)及氟西汀(20 mg/d)治疗,在治疗前、第4周分别用HAMD-17、V AS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结果:两组改善抑郁症状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疼痛症状度洛西汀总体疗效显著高于氟西汀(P<0.05)。
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并发慢性疼痛安全有效。
标签:度洛西汀;氟西汀;抑郁症;慢性疼痛2002年,美国FDA批准一种新型的SNRIs度洛西汀作为抗抑郁药在美国上市[1]。
2004年9月,美国FDA又批准度洛西汀成为第1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治疗的精神类药物。
有证据表明其镇痛作用较强,并独立于其抗抑郁作用,病人对该药的耐受性较好[2]。
本研究用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照治疗抑郁症并发慢性疼痛病人,观察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研究对象为2007年6月~2008年10月在本院精神科门诊或疼痛门诊就诊的病人。
入组者需符合:①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HAMD-17评分≥17分;②至少伴有一处躯体疼痛,每周发作不少于5 d,每天发作时间不少于4 h[3];③治疗前4周内未服用过任何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治疗;④排除合并其他精神障碍,包括物质滥用,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及有精神病性症状或者严重自杀、自伤意念或有行为者;⑤无严重心、脑、肝、肾等躯体疾病者,入组时血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检查无显著异常;⑥年龄≥40岁(防止增加青少年自杀风险),且非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符合上述要求病人共64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8例,年龄40~78岁。
随机分成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每组各32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及病程分布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