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对比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META研究【摘要】目的对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检索18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对比研究文献,采取revman4.2软件展开meta分析,并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经meta分析发现,疗程在1、2、4周时,文拉法辛与氟西汀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最后一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治愈率差异无意义(p>0.05)。
结论采取文拉法辛与氟西汀对抑郁症进行治疗的长期疗效无显著差异,然文拉法辛的起效较为迅速,值得关注。
【关键词】文拉法辛;氟西汀;抑郁症;对照研究;meta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压力不断增加,导致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目前在临床上针对抑郁症进行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临床效果各异。
近年来新型的抗抑郁药物的问世提高了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且该类药物副作用较小、具有良好的依从性[1]。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的目的,对18篇相关文献展开了meta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文献本次研究中文献纳入标准为:①研究的类型为随机临床对照组研究;②研究对象为临床确诊抑郁症患者,并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作为诊断标准,量表的17项评分不低于18分者视为抑郁;③以文拉法辛为观察组,氟西汀为对照组;④疗效评价标准为治愈率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⑤是否进行随访不限制;⑥中英文发表文献[2]。
1.2文献来源本次实验的文献均采取计算检索方式,来源于cochranelibrary、embase、medline、cnki、cbm、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检索年限为2000年-2012年。
关键词包括有:文拉法新、文拉法辛、氟西汀、万拉法辛、抑郁、抑郁症、抑郁治疗、抗抑郁、抑郁发作、fluoxetine、venlafaxine、depressiveepisode、depression、antidepressive、psycholepsy、antidepressant等。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马振武;李梅香;孟庆伟;郭本玉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04(7)18
【摘要】目的比较文拉法辛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文拉法辛组43例予文拉法辛25~100 mg/次,口服,2次/d;氟西汀组42例予氟西汀20 mg/次,口服,1次/d,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HAMD评分与副作用的评分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总页数】2页(P1335-1336)
【作者】马振武;李梅香;孟庆伟;郭本玉
【作者单位】453002,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453002,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453002,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453002,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1
【相关文献】
1.文拉法辛缓释片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J], 兰开荣;吴筱芬
2.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J], 闫永东;高宏强;顾广善
3.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J], 刘荣刚;李欢;李明;高妍
4.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J], 刘富会
5.文拉法辛与氟西汀分别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分析 [J], 周兵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比较发表时间:2013-08-27T11:07:24.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仇晓静[导读] 二种药物治疗抑郁症均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仇晓静(江苏南通紫琅医院 226000)【摘要】目的对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将医院于2012年7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38例)和B组(38例)两组;对A组患者采用文拉法辛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治疗时间为7个周;在治疗期间,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定;并于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在治疗期间,A组患者自第一周起,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即有明显降低,B组自第三周起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才有明显降低;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7%,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1%(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结论文拉法辛与氟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大致相当,但文拉法辛服用后起作用的时间较短;二种药物治疗抑郁症均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文拉法辛氟西汀抑郁症疗效【中图分类号】R74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162-02 抑郁症是一种相对比较常见的精神方面的疾病。
在临床上,抑郁症主要有情绪低落、情绪悲观、思维迟钝、睡眠质量较差等方面的表现。
严重的抑郁症更可以引起患者自杀,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负担[1]。
本次实验旨在对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实验人群为医院于2012年7月-2013年4月收治的76例抑郁症患者,包括34例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处于17-68岁;将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38例)和B组(38例)两组;A组包括15例男性患者和23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4±7.2岁;B组包括19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7±5.9岁;所有患者均经过抑郁症的确诊,且已经排出可能具有的自杀倾向以及具有以往药物过敏史的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发表时间:2016-05-30T11:57:45.87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5期作者:邓宏艳[导读] 娄底康复医院在抑郁症的疗效方面,两组药物的治疗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娄底康复医院湖南娄底 417000摘要:目的:在抑郁症治疗中,分别对文拉法辛与氟西汀进行疗效分析与临床对比。
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对120例入组患者进行随机抽号,分成两组,每组各分得60人。
对一部分的6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文拉法辛的治疗,另一部分的60例抑郁症患者,则进行氟西汀的对比治疗。
结果:文拉法辛在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以及疗效总有效率数值,与氟西汀的疗效数据相近,但是文拉法辛在抑郁症的缓解上却更具优势。
结论:在抑郁症的疗效方面,两组药物的治疗都能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应选择能更大程度缓解抑郁症状的文拉法辛。
关键词:文拉法辛;氟西汀;抑郁症疗效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和文献综合显示,文拉法辛与氟西汀在治疗抑郁症上都有着不错的疗效,但是医学上并没有将两者进行系统的比较[1]。
因此,我院开展本次的临床试验,综合分析文拉法辛与氟西汀的抑郁症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治疗试验的患者为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1月间,进行抑郁症治疗的120例。
通过随机抽号的方式对120例的抑郁患者进行两队的分组,每组各有60例的抑郁症病患。
对其中一部分的抑郁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者通过服用氟西汀进行治疗。
对照组的60例抑郁症患者中,有43例的男性患者,17例的女性患者,抑郁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78±12.06)岁,平均病程为(20.08±7.54)周。
另一组的6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编为观察组,对观察组中患者的性别进行统计,得出有39例的男性患者,21例的女性患者,观察组中抑郁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09±11.37)岁,平均抑郁症病程为(19.05±6.87)周。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摘要】本文通过评价文拉法辛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得出结论:文拉法辛起效快,抗焦虑作用优于氟西汀,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
【关键词】文拉法辛氟西汀伴焦虑症状抑郁症对照研究焦虑是抑郁症常常伴发的症状之一,不少研究提示抑郁症与焦虑症状的共病率约为35%~70%。
当用抗抑郁剂治疗后,在抑郁症状好转后,伴随的焦虑症状可能会显得更加突出。
氟西汀是国内使用较早且已积累较多经验的SSRI类抗抑郁剂之一;文拉法辛属于SNRI类,通过双重抑制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再摄取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本文对两药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选自2010年3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量表评分>14分。
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无严重自杀意念和行为,排除药物依赖和哺乳期妇女,排除器质性病变患者,无药物过敏史。
共入选100例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17~62岁,平均(38.4±15.2)岁;病程2~32个月,平均(4.5±5.6)个月。
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16~65岁,平均(38.7±14.9)岁;病程2~34个月,平均(4.4±5.3)个月。
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入组前服用安慰剂清洗3天。
文拉法辛起始剂量50 mg•d-1,7~10d内加至75~200 mg•d-1,平均(147±25)mg•d-1;氟西汀起始剂量为20mg•d-1,7~10天内加至40mg•d-1,平均(24.7±4.8)mg•d-1。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症状对照研究余雪芹【摘要】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作为评定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9.74%和66.67%,明显高于氟西汀组(分别为71.05%和39.47%);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文拉法辛组总分和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明显低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在治疗躯体症状方面,文拉法辛优于氟西汀.【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0)005【总页数】2页(P338-339)【关键词】文拉法辛;氟西汀;抑郁症;躯体症状【作者】余雪芹【作者单位】400036,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有报道认为,具有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双重作用的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更为有效;而单纯有5-HT或拟NE治疗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效果较差[1~3]。
我们选择文拉法辛(商品名:博乐欣)和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为2006年至2008年首次就诊我院且既往未服用抗抑郁药的门诊或住院患者。
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关于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非特异性躯体症状≥4项;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18;③年龄18~60岁;④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既往有严重躯体疾病及有严重自杀倾向。
共80例,随机分配至文拉法辛组和氟西汀组。
研究中3例脱落,实际完成77例。
文拉法辛组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28.0±5.3)岁;平均病程(5.6 ±2.9)个月;治疗前 HAMD 总分(27.82 ±2.68)分。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摘要】目的:对比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文拉法辛组与氟西汀组,各60例。
文拉法辛组给予口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氟西汀组给予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治疗,均治疗5周。
对比治疗前后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及其临床疗效。
结果:文拉法辛组自治疗第1周末时的HAMD评分观察结果即有明显的下降,且在治疗第5周末后同治疗前的HAMD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在治疗第一周末时的HAMD评分同治疗前的HAMD评分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接下来的后续治疗中至第2周到第5周时,氟西汀组的HAMD评分相比较治疗前而言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5周之后文拉法辛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6.67%,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总体治疗效果的痊愈率及显效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文拉法辛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文拉法辛见效较快。
【关键词】文拉法辛;氟西汀;抑郁症【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229-02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1]。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比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接受了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之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2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文拉法辛缓释片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对照作者:袁永炜来源:《右江医学》2010年第06期【摘要】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片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16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与氟西汀组,每组80例,治疗6周。
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文拉法辛组痊愈率为57.5%,总有效率为91.3%;氟西汀组痊愈率为51.3%,总有效率为80.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治疗第1、6周末,文拉法辛组与氟西汀组比较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文拉法辛比氟西汀起效快,治疗有效率高。
【关键词】文拉法辛;氟西汀;抑郁症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6-0687-02 中图分类号:R 749.405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16新型抗抑郁药与传统抗抑郁药相比,具有安全性高,对患者工作、生活能力影响小的特点,目前临床应用广。
本文对两类新型抗抑郁药文拉法辛缓释片与氟西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疗效做一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1.对象我院2009年1~10月160例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 均排除焦虑症、惊恐发作及其他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障碍;HAMD17评分≥18分。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入组前2周内未服用过任何抗抑郁药物。
文拉法辛组年龄21~52岁,病程1~35个月。
氟西汀组年龄19~54岁,病程20天~42个月。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2.方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由非经治医师进行HAMD17量表评定。
药物治疗:文拉法辛组用文拉法辛缓释片(商品名:博乐新),治疗剂量75~225 mg/d;氟西汀组用氟西汀(百优解)20~40 mg/d,两组疗程均为6周。
并于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
龙源期刊网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对比
作者:王江林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抑郁症分别应用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72例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治疗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7.78%,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
【关键词】文拉法辛;氟西汀;抑郁症;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2-0292-01
抑郁症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心境低落为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自杀,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目前,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为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案,为了探究最佳的治疗方案,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对比治疗研究,探究了文拉法辛与氟西汀分别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72例本院收治的抑郁癥患者,治疗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患者,对照组男女患者数量分别为16例、20例,年龄为22岁~70岁,平均年龄为(41.5±4.2)岁,观察组男女患者数量分别为17例、19例,年龄为27岁~63岁,平均年龄为(40.5±3.9)岁。
在一般基线资料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没有明
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理治疗,与此同时,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患者需要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国药准字J20170022;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患者每次服用剂量为20mg,每日1次,1个疗程为7d[1]。
观察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患者需要口服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9980051),用药剂量为每次75mg,每日1次,1个
疗程为7d[2]。
1.3观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