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分组实验单观察油菜的果实和种子
- 格式:xlsx
- 大小:12.55 KB
- 文档页数:1
新课标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1.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
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2 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
四年级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孙希文1.1:体验静电现象实验材料:塑料梳子、纸屑。
实验过程: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设计实验记录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1.2:让小灯泡发光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每种连接方式4分,做出两种即得满分8分)5、整理器材。
(1分)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1.3: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1.4.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实验步骤: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
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可以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1.5.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的故障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1分);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果实的生长部位我们的发现
果实的特点(颜色、
形状、厚薄等)
4.小组展示,交流发现:凤仙花是由下向上依次结果的,刚结出的凤仙花果实果皮鲜嫩呈绿色;之后会变黄变干;最后会自己开裂,将里面的种子弹出去。
5.教师出示图片:你能给这些果实按照成熟度排排序吗?说说理由。
(二)数种子,感受自然界物种延续的神秘与伟大
[材料准备:成熟的凤仙花种子]
3.凤仙花的果实成熟了,小爱用手轻轻地碰了一下果实,果实就自动裂开了,里面有很多粒种子。
凤仙花结出这么多的种子是为了()。
A.美观
B.获得营养
C.更好地繁殖后代
D.给小动物提供食物
4.从市场上买回的茄子,其果柄一端被儿片带刺的像叶一样的结构包裹着,其可能是茄子花的()存留下来的。
A.子房
B.萼片
C.叶片
D.花瓣
5.桃子、苹果的果肉是种子的()。
A.种皮
B.子叶
C.胚乳
D.胚胎
二、判断题
1.我们吃蚕豆时,会把蚕豆的果皮剥掉以后再炒,所以其果皮对于种子来说没有任何作用。
()
2.小爱说,植物的花都能结果,产生种子。
()
3.香蕉没有种子,所以不是果实。
()
4.果实成熟后,就要把种子传播出去,种子能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出新的植物。
()
5.平常我们所吃的蔬菜中,萝卜就是一种植物的果实。
()
6.果实一般具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
我们吃桃子时,可以吃的部分属于果皮。
()
7.植物结果后花瓣就凋谢了,说明花瓣不能形成果实。
()。
7.种子的传播【教材简析】植物为了种群的延续,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求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不同的植物果皮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不同,传播种子的方式也不同。
种子的传播方式一般可分为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和弹力传播。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通过观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特点来推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知道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特征密切相关,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儿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凤仙花的种植和生长过程的观察。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通过课外阅读或实际接触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也有一些了解。
但却很少将果实和种子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联系起来,本课是在观察果实和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特征做进一步探究,旨在让学生经历猜想,推测,验证等探究活动,明确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科学意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植物繁姑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
•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有关,包括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和弹力传播等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能依据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推测种子的传播方式。
・能通过制作种子模型,模拟种子的传播方式。
・能够有依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态度目标•对探究种子的传播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的生存与繁殖后代与环境息息相关,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掌握植物传播种子的儿种不同方式。
难点:能根据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来推测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凤仙花、苍耳、枫杨、莲蓬、番茄等各种不同的果实和种子,活动记录单(4人组)【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导入(预设1分钟)[材料准备:武岭门图片]出示图片:家乡武岭门房脊上长满了植物。
二、聚焦:种子是怎样传播的(预设2分钟)1.讨论:这些植物的种子是怎么来的?(预设:风、动物)2.揭示课题:哪些植物的种子能传播到这儿呢?乂会以怎样的方式传播呢?今天咱们就当回生物学家,一起研究植物传播种子的奥秘。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第2课各种各样的花第3课花、果实和种子必考知识考点1.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
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2.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3.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常考题型归纳一、填空题:1.能结果的花都有雌蕊,结果后花瓣就凋谢了,说明花瓣不能形成果实。
2.有些花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
3.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做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雌花。
它们都是单性花。
既有雌蕊也有雄蕊的花是两性花。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朵花如果是两性花,那它一定就是完全花。
(×)2.豌豆花是完全花。
(√)3.只有开花结果的植物才能繁殖后代。
(×)4.如果一棵植株上只有少数花结果,是因为植株的营养供给不充足。
(×)5.不完全花一定不是两性花。
(×)6.南瓜花、冬瓜花、油菜花都是完全花。
(×)三.选择题1.下面哪种花是完全花?( A )A.牵牛花 B.南瓜花 C.黄瓜花2.下面哪种花是单性花?( C )A.油菜花 B.桃花 C.丝瓜花3.花的构造中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的部分是( B )A.花瓣和雄蕊 B.雄蕊和雌蕊 C.萼片和雌蕊4.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两性花的是(B)。
A.南瓜花B.油菜花C.丝瓜花四.连线题将花的图片和花的类型对应连接起来。
完全花牵牛花不完全花南瓜花两性花单性花荷花柳树的花五.实验探究题观察一朵自己喜欢的花,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都写下来或画下来。
第3课花、果实和种子必考知识考点1.雄蕊可以分为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
2.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1)科学实验报告单(2)科学实验报告单(3)实验名称: 连接带灯座的电路科学实验报告单(7)实验名称: 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实验结论:我们身边的物体有的是,有的不科学实验报告单(8)实验结论:开关通过接通电流可以的亮灭科学实验报告单(9)实验名称: 解剖一朵油菜花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到解剖是人们解决观察中遇到问题的一种方法。
实验器材:油菜花1 朵、镊子1、放大镜1、白纸1 小张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1 朵油菜花,2、把油菜花放在白纸上,用镊子解剖观察,解剖顺序是由外及内,要夹住各部分的基部。
3、说出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数量。
实验结论:油菜花是由部分组成的科学实验报告单(12)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雄蕊的各个部分2、将花粉抖落到白纸上观察。
3、用手指轻触柱头是否有粘性。
4、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雄蕊上有,雌蕊的子房里有。
实验结论:科学实验报告单(13)科学实验报告单(14)科学实验报告单(15)实验步骤:1、准备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放上霉菌。
2、分组实验:第一组:让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另一块滴十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中,扎进口放在桌子上。
第二组两块面包都滴十滴水,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扎进口,一块放在冰箱中,一块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
隔一天观察科学实验报告单(16)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保质期长短与方法、方法和食品有关系。
科学实验报告单(17)科学实验报告单(18)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每一种岩石。
2、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分别滴在每一块岩石上。
3、采用其他办法识别出所提供的花岗岩、石灰岩、砾岩和砂岩。
观察到的现象:花岗岩上有、、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出现的现象实验结论:科学实验报告单(19)实验名称: 观察花岗岩实验目的:了解花岗岩的组成。
实验器材:花岗岩、放大镜、石英、长石、云母的矿物标本、记录单实验步骤:1、观察石英、长石、云母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