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句积累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句积累教学案一、知识点分类梳理与解题决策知识点1:直接型默写直接型默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要求补充完整。
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也是考试中常出现的题型。
例题:(2006连云港中考试题)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②江山代有人才出,。
(赵翼《论诗》)③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毛泽东《沁园春•雪》)答案①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②各领风骚数百年③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④欲与天公试比高(2007连云港中考试题)①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②▲,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甲光向日金鳞开。
( ▲《雁门太守行》)④▲,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答案①关山度若飞②曲径通幽处③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④无可奈何花落去浣溪沙(2008连云港中考试题)①国破山河在,▲。
(杜甫《▲》)②▲,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③入则无法家拂士,▲者,国恒亡。
(《孟子》)④▲,左牵黄,右擎苍。
答案①城春草木深春望②老骥伏枥③出则无敌国外患④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苏东坡)解题决策:多背诵是做好直接型默写题的最好途径。
因为背诵是积累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等,意在说明积累的作用。
可见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课文上要求背诵的文章或文段是我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应该多多背诵。
知识点2:理解型默写这一类题型在默写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因为它把从前死记硬背的检测方式深化了一步,所以它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试题大些,灵活性也强些。
解答此类试题同学们不仅要准确熟练地掌握原文,而且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从诗文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写。
虽然这类题型不要求机械默写,但这类题的答案仍具有唯一性。
例题:(2006连云港中考试题)⑤人们常用杜甫《望岳》中的“,”两句诗来表达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4、一、考点阐释“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
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考查途径为默写。
能力层级为A。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
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二、命题趋向1、“名句名篇”考查必然回归课本。
这是今年考生一个值得注意的重点。
现在新编语文教材文言文分量与现代文平分秋色,高考命题如果还用以前的态度对待语文课本的“名句名篇”的话,谁还想去看语文课本。
高考是个指挥棒,它起着导向作用。
2、“名句名篇”考法可能有改变。
传统的单纯识记类的考查形式比较古板。
突击背诵,将有着几千年积淀的民族文化精华变相成一种带有强烈功利目的的“文化快餐”,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形式上可能有改变。
有两种检测走向值得关注。
一是规定情景类。
(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写规定的诗词名句就属于规定情境的名句检测。
)例如:⑴你不要把责任推到“环境”身上,不少学者是在更喧闹的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的。
陶潜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依我看你的心还是没有静下来。
⑵同样是写夕阳,叶剑英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抒发了革命者的乐观情怀,而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映的却是消极颓唐的情绪。
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凰声”,或“芳1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两句诗现在用来形容人们对新事物的发现和喜爱。
当新事物刚刚萌发时,就能够敏感地觉察到,并大力扶植它茁壮成长。
初三语文专题复习一——古诗词背诵赏析学习目标:1、熟练背诵并默写古诗2、掌握诗歌赏析的方法和技巧3、巩固情境填空句知识链接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一、温故1、自查2、小组抽查难写易错的字:二、知新赏析诗词的方法技巧三、学以致用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按照赏析步骤进行赏析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的赏析:四、含英咀华入情景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前景无限美好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用典怀念旧友,感慨人事变迁: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杜牧的《赤壁》中诗人以小见大,以奇特的想象重新评价赤壁之战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变,铜雀春深锁二乔。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用比喻写国势、身世动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以地形的险恶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表现诗人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苏轼《水调歌头》表现诗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表达对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从视听觉写潼关地势险要: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触景生情写历史变迁的句子:至今遗恨迷烟树,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揭示劳动人民悲惨命运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白居易《观刈麦》极写农家劳累辛苦的句子: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表现他们矛盾心情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表达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和关心的句子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7、陆游《卜算子咏梅》表现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战斗精神的句子: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表现梅坚贞不屈形象的句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中考语文专题总复习教案——名句的识记一、考点阐释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
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这些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炼,涵义深刻。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A。
二、热点透视名言名句名的界定:只要对1993-1998年1.朝代:例重于先秦和唐宋2.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3.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1)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
如:[1996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孟子膝文公下》)[1997年]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鲁迅《自题小像》)(2)教育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事的方法等。
如:[1994年]___________,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1996年]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
(司马光《训险示康》)[1998年]____________,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3)审美性:描绘景物凝练传神,意境深邃。
如:[1996年]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997年]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可根据以上三条原则,精编一套名言名句汇编,下发给每一个同学,突出复习重点。
在编写时还要注意四点:数量适中(一般在1000条左右)、校对无误、出处清楚、编排有序。
三、攻关对策(1)强化两条措施,提高识记效果。
积累与运用综合训练导学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亵渎./案牍.聘.请/婀娜娉.婷警世箴.言/缄.默不语B.禅.师/禅.让冠.冕/冠.盖如云臭.名昭著/乳臭.未干C.家眷./豢.养宽宥./美味佳肴.箪.食壶浆/殚.精竭虑D.折.本/折.扣星宿./风餐露宿.浑身解.数/解.甲归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贸然筵席引申义丰功伟绩墨守成规B.遵循压榨金钢钻相得益彰心无旁鹜C.端详逞能混合物鸠占雀巢郑重其事D.萧索制裁侯车室娇揉造作形销骨立3.古诗文默写。
(共8分)(1)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2),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春夏两季美景的句子是:“,。
”(4)古人常运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暗示了自己一展宏才、有为于世的愿望;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表达了自己被朝廷起用、建功立业的渴望。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分)语言的形式美实际上也是语言的音乐美。
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理论中,①。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但是二者有一个共同点,②。
声音和谐了就美,不和谐就不美。
5.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13分)材料一自2004年8月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已成为拥有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最多的国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名单已达1986人;但1986位传承人中,235人已经离世,剩下的传承人50%以上超过70周岁,老龄化严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乏人、濒临灭绝的困境。
材料二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人会觉得它们与现实生活关系遥远。
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运用及其鉴赏古诗词语言凝炼,在有限的篇幅中熔铸极大的内涵,在浓缩的语言里饱含丰富的情感。
古诗词常以抒情言志来反映生活:或抒凌云壮志,或言婉约柔情;或心忧天下,或寄情山水;或慨叹身世,或讽喻时政;或描摹事物,或吟咏古今……容天下诸事,抒万千情思这就是诗歌流传至今的魅力所在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是高度重视的,其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中考考察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默写;二是鉴赏。
先谈谈默写,默写又分为:直接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第一课时一、直接默写:这类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原文直接写出空缺的问句,或是出上句要求默写下句,或是出下句要求默写上句,或是出上下句要求默写中间句。
(一)七年级1、,关山度若飞。
,。
2、,。
沙场秋点兵。
3、黄鹤一去不复返,。
,。
4、了却君王天下事,。
5、,铜雀春深锁二乔。
6、,关山度若飞。
7、马作的卢飞快,。
8、,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9、晴川历历汉阳树,。
10、但愿人长久,。
11、风正一帆悬。
12、我寄愁心与明月,。
13、,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八年级1、造化钟神秀,。
2、会当凌绝顶,。
3、国破山河在,。
4、,恨别鸟惊心。
5、,谁家新燕啄春泥。
6、乱花渐欲迷人眼,。
7、角声满天秋色里,。
8、商女不知亡国恨,。
9、君问归期未有期, 10、,自缘身在最高层。
11、人生自古谁无死,。
12、落红不是无情物,13、惶恐滩头说惶恐, 14、山河破碎风飘絮,。
15、海内存知己,。
16、,燕然未勒归无计。
17、沉舟侧畔千帆过,。
18、怀旧空吟闻笛赋,。
教案:初中名句默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典名句,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
2.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1. 选取初中阶段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句。
2. 分析名句的意义、背景和艺术特色。
3. 指导学生进行名句默写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目的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名句讲解(15分钟)1. 教师选取10-15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句,进行讲解。
2. 讲解名句的意义、背景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理解名句的内涵。
3.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三、名句默写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名句,学生进行默写练习。
2. 针对学生的默写情况进行点评,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增加名句的记忆量。
四、名句运用(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运用所学的名句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注意名句的语境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名句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名句记忆,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名句默写的准确率。
2. 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3. 学生在创作中运用名句的恰当性。
教学资源:1. 古诗文名句选编。
2. 相关古诗文的背景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定期进行名句默写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局部短、中篇章的名句默写导学案1 【学习目标】1.稳固并检测学生初中局部已经背诵过的短、中篇章的把握情形。
2.默写进程中要语句含义,避免形近字、同音字、通假字、生僻字致误。
3.【利用说明】闭卷检测,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要求书写工整,卷面干净,笔画标准。
【检测内容】第1首?诗经·周南·关雎?_____,在河之__。
窈窕淑女,君子好__。
参差__菜,_____。
窈窕淑女,_____。
梦寐以求,___思服。
_____,辗转反侧。
参差__菜,_____。
窈窕淑女,_____。
参差__菜,_____。
窈窕淑女,_____。
第2首?诗经·秦风·蒹葭?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___。
溯洄从之,道阻且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
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___。
溯洄从之,道阻且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
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___。
溯洄从之,道阻且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
第3首?观沧海? 曹操东临___,以观___。
_____,_____。
树木___,百草___。
_____,___涌起。
日月之行,_____;星汉灿烂,_____。
幸乃至哉,歌以咏志。
第4首?饮酒? 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________。
________,飞鸟相与还。
________,________。
初中局部短、中篇章的名句默写导学案1【学习目标】1.稳固并检测学生初中局部已经背诵过的短、中篇章的把握情形。
2.默写进程中要语句含义,避免形近字、同音字、通假字、生僻字致误。
【利用说明】闭卷检测,限时25分钟,独立完成,要求书写工整,卷面干净,笔画标准。
【内容检测】第1首?诗经·周南·关雎?_____,在河之__。
窈窕淑女,君子好__。
参差__菜,_____。
窈窕淑女,_____。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背诵默写四首古诗词2. 理清内容把握主旨3. 分析写作手法鉴赏诗词名句学习重点: 默写及赏析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积累学习一、直接默写1.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2. 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3.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4. ,白露为霜。
,。
5.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6.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7. ,秋天漠漠向昏黑。
,娇儿恶卧踏里裂。
8. ,!风雨不动安如山。
9. 自经丧乱少睡眠,!茅飞渡江洒江郊,,。
10.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11. ,。
无为在歧路,。
二、理解性默写1.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两句诗与高适的《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具有相同的情感和境界。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为理想献身情怀的句子是:。
4. 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
5. 表现杜甫崇高理想和济世情怀的呐喊,!6. 《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7. 《蒹葭》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
”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了歌曲的一部分。
8. 《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配偶的句子是: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10. 杜甫的诗中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三、了解内容,熟记主旨。
《关雎》讲的是一位“君子”(就是一个青年男子)思念仰慕一位“窈窕淑女”的感情。
为了她夜不能寐,翻来覆去地思念。
想象着能够有机会向她表白爱意。
是一首积极向上的情歌。
它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名句积累专题教学案一、知识点分类梳理与解题决策知识点1:直接型默写直接型默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要求补充完整。
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也是考试中常出现的题型。
例题:(2006连云港中考试题)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②江山代有人才出,。
(赵翼《论诗》)③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毛泽东《沁园春• 雪》)答案①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②各领风骚数百年③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④欲与天公试比高(2007连云港中考试题)①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②,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③,甲光向日金鳞开。
( 《雁门太守行》)④,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答案①关山度若飞②曲径通幽处③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④无可奈何花落去浣溪沙(2008连云港中考试题)①国破山河在,。
(杜甫《》)②,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③入则无法家拂士,者,国恒亡。
(《孟子》)④,左牵黄,右擎苍。
答案①城春草木深春望②老骥伏枥③出则无敌国外患④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苏东坡)解题决策:多背诵是做好直接型默写题的最好途径。
因为背诵是积累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等,意在说明积累的作用。
可见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础,课文上要求背诵的文章或文段是我们的第一手材料,我们应该多多背诵。
知识点2:理解型默写这一类题型在默写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因为它把从前死记硬背的检测方式深化了一步,所以它的难度要比直接型默写试题大些,灵活性也强些。
解答此类试题同学们不仅要准确熟练地掌握原文,而且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从诗文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写。
虽然这类题型不要求机械默写,但这类题的答案仍具有唯一性。
例题:(2006连云港中考试题)⑤人们常用杜甫《望岳》中的“,”两句诗来表达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⑥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对亲友真诚的祝福“,”道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
答案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007连云港中考试题)⑤《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
”⑥宋代诗人常写一些哲理诗。
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自缘身在最高层”、朱熹《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这样的诗句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哲理。
答案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⑥不畏浮云遮望眼万紫千红总是春(2008连云港中考试题)⑤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诗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⑥“,,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答案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解题决策:有很多默写题前面有提示语,根据提示语写出所要求写出的内容,这是理解型记忆。
题中要求作答的内容一般是诗文中的名言警句、对偶句、排比句、格言等。
答题时应根据题目提出的要求,弄清题意,按照题目要求的指向在理解的基础上予以解答。
对题目中的限制语一定要读清;哪篇文章;对题目中的提示语一定要抓住:什么内容。
这样两者结合,然后从记忆的脑海里提取答案。
知识点3:运用型默写运用型默写重在运用,是语文学习的一大特点。
同学们只有在灵活运用中才能真正检测出对所积累内容的理解。
运用型默写题多设置具体的语境,同学们须借助联想,在积累的仓库中搜索出恰如其分的语句填入其中。
例题:(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2)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遭到了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
(用《<孟子>二章》中的名句填写)答案(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解题决策:这类题重在运用,是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体,因为有语境的限制,其答题范围也往往是有限的。
它的题目要求往往文字很多,解答时要仔细读题目来把握句意,然后根据有关提示,如该句的出处等筛选相应的语句。
由于此类题目试题评分比较严格,最后还应反复检查,做到万无一失。
知识点4:归类型默写这类题是新出现的题型,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它将课内外的诗文积累联系起来,由内引外,注重迁移,更注重考查灵活性、综合性。
这类试题的设计往往是虚拟生活中的某个场景,要求学生据此按指定篇目的语句加以默写,借此考查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实际运用的能力。
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知识的储备量时,才能从容作答。
这类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题:(1)从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请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佳句。
(课内外不限)答案示例:(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月”的诗句。
答案示例:(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解题决策:归类记忆背诵默写题要求同学们具有较强的联想能力和扎实的语言知识,答题时要根据指定的类别写出若干诗句来。
这种题型答案是不唯一的,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留给大家选择的余地大,往往不难正确回答。
平时如果能多积累一些唐诗宋词(包括课外的),并注意归类和比较,运用时就能游刃有余,而不至于江郎才尽。
课外是积累知识的广阔天地,我们既可以从媒体中积累,又可以从别人的交往中来积累。
在积累时,我们要将自己搜集的知识进行一些必要的归类,如:成语类、格言类、俗语类、名言类、古诗类、清风类、明月类、江河类、大海类……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一定会在解答这类题时得心应手。
知识点5:赏析型默写这类默写题是在运用默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潜能,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佳句的理解赏析能力。
这类题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重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考查他们对古诗文的初步鉴赏能力。
这类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凭学生自己的喜好在诗文中选择语句作答。
这类题更具有开放性和主观性。
例题:(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
答案示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
(2)你在课内或课外一定学过或读过一些描写春天的古代诗句,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
答案示例:(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解题决策:赏析型默写是高层次的默写,着重考查同学们思维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我们能对诗歌的形象、语言、意境、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作出粗浅的审美判断,回答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因此,平时要所进行相关的训练,积累一些诗歌赏析常识及专门用语,学会融会贯通,答题时才能举一反三、得心应手。
对知识进行梳理,使之形成系统,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
二、近三年连云港中考试题分析1.分值:10分。
分值分配:名句默写考8分,常识填空考2分。
2.题型:直接型默写、理解型默写,难度都不太大。
3.试题来源:主要来自《中考指南》。
2006年《中考指南》内容占9分,2007年《中考指南》内容占8分:2008年《中考指南》占7分。
其它的题目都来自课内学过的诗文。
4.结论:(1)从应试的角度来讲,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好《中考指南》,要反复背诵、默写,把《中考指南》上的所有诗句及常识牢记在心,不写错别字,确保万无一失。
(2)从考试的题型来讲,直接型默写、理解型默写难度都不大,只要同学们能在平时利用零散的时间反复背诵、规范默写、勤于积累,得满分应该没有问题。
(3)从2008年的题目来看,另外3分的考题虽然不是直接取自《中考指南》,但是所考的点仍在《中考指南》,如考了20页25题涉及到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和作者苏轼。
还考了27题涉及到的《论语》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所以,除了熟背、规范默写《中考指南》上的所有名句外,还要扎扎实实地复习课本,复习要有计划。
(4)从考过的知识点来看,《中考指南》上的19页8、13、19题,20页的23、7、18、19题,21页的21、22、25、26题的原题在近三年都已考过,但不能掉以轻心,防止再考相应的改编题。
4.从名句积累的方法上讲,可以采用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等。
三、纠正部分同学的错误思想与错误做法有些同学不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总认为语文题目灵活多变,学不学无所谓,考试结果都是靠碰运气的,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不肯在语文上花时间,名句默写仍然错误百出。
实际上,语文的提升空间很大,尤其是在基础知识这一板块,同学间的成绩差距非常明显。
名句积累的10分千万不能丢分。
人们常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平时不重视积累,考前的临时突击将于事无补。
所以,请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让语文知识中“死知识”彻底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