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四版 成本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401.00 KB
- 文档页数:50
第七节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分析涉及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在生产理论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的变化。
相应地,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关于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
例如,当全部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的增加大于100%。
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它可以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而较小规模的企业可能无法利用这样的技术和生产要素。
随着对较多的人力和机器的使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合理和专业化。
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也都可以节省成本。
关于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
例如,当全部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也增加100%。
一般可以预计两个相同的工人使用两台相同的机器所生产的产量,是一个这样的工人使用一台这样的机器所生产的产量的两倍。
这就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
关于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
例如,当全部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都增加100%时,产量的增加小于100%。
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它可以表现为企业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的不易等等。
我们也可以用以下的数学公式来定义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
第五章成本论一、名词解释机会成本隐成本显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内在经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二、填空题1.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和()两部分。
2.企业的所有()成本和()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
3.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和()之间的差额,简称()。
4.在短期内,厂商的成本可以分为()成本部分和()成本部分。
5.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即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阶段;边际报酬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阶段;与边际报酬的极大值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
正因为如此,MC曲线表现出()特征。
6.TC曲线和TVC曲线的形状特征取决于()。
7.当总产量曲线下凸时,总成本曲线();当总产量曲线下凹时,总成本曲线()。
8.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和()。
9.LAC曲线的U型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和()决定的。
10.()和()影响LAC曲线的位置。
三、单项选择题1.正常利润是()的一个组成部分。
A.显成本;B.隐成本;C.机会成本;D.固定成本。
2.AC曲线呈U型特征是()作用的结果。
A.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B.边际报酬递减规律;C.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
D、不能确定。
3.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A.随产量减少而减少;B.等于平均固定成本;C.等于固定成本;D.等于边际成本。
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
A.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B.最低点;C.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D.向左下方倾斜的部分。
5.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增加; B.减少;C.不变; D.先增后减。
6.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 B.19元;C.88元; D.20元。
7.关于LAC曲线与SAC曲线的关系,以下正确的是()。
第五章成本论一、成本的概念1.机会成本概念: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显成本: 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2.总成本隐成本: 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 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企业→获得更多的的报酬3.利润正常利润{企业所追求的(又称作超额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 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所以说: 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 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二、短期总产量和总成本1.公式()→L(Q)→(Q)(Q) (是产量的函数)φ(Q)(可变成本)b(不可变成本)图平移截距为不可变成本2.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只能延不可变成本线移动三、短期成本曲线相互关系(描述)曲线是一条有水平的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在每一个产量上, 曲线和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都等于固定不变的成本.(关系:拐点)曲线和曲线在同一个产量水平上各自存在一个拐点B、C,在拐点以前, 曲线和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在拐点以后, 曲线和曲线的斜率是递增的。
(描述)曲线随产量的增加呈一直下降趋势。
(描述)曲线, 曲线和曲线均呈U形特征。
(交点)先于和转为递增, 曲线和相交于的最低点F, 与曲线相交于的最低点D。
(两个间的距离)高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相当于, 且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但永远不能相交。
3.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增阶段→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生产中, 边际产量递减阶段→边际成本递增边际产量→边际成本从而决定了曲线的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 以及短期成本曲线间的相互关系4.曲线间的几何推导(1)由曲线到曲线相应点的线段斜率→随着产量水平增加→降低(2)由曲线到曲线(3)由曲线到曲线(4)由曲线和曲线到曲线在某一个Q下, 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切线, 是生产Q2的最小的的值, 同时又必是相应的的值5.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数学关系的推导)(1)与之间推导(Q)(Q)(Q)(Q)→*0*1结论第一, 边际成本和边际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第二,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变化规律相反)(2)与推导*L(Q)*1结论第一, 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第二, 曲线和曲线的交点与曲线和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