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测验试卷第十二至十三章
- 格式:doc
- 大小:854.0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卷(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两滴水珠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滴,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是天然光源B.井水的比热与井水水温和质量有关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由于发生光的折射,形成了月亮的虚像,它的大小和天上的月亮相等3.如图现象中,由于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用毛巾反复擦身B.用锯条锯木头C.手伸到热水中D.把铁丝弯折几次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可能增大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要吸收热量D.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5.小明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他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B.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C.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沸腾也需要吸热D.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6.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但物体间没有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是因为两物体()A.温度相同B.内能相同C.热量相同D.没有做功7.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3:5,如果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3,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A.2:5B.5:2C.1:10D.1:58.如图为注射器,小李迅速下压活塞,注射器内密封气体温度从28℃升高至37℃。
活塞与管壁存在摩擦,则()A.注射器内气体内能增加B.注射器内气体分子动能减小C.注射器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机械能D.活塞机械能全部转化为注射器内气体的内能9.图中,在书房里学习的小明闻到了一股烟味后,走出房间对正在客厅里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跟着吸二手烟了”,小明在书房里就能闻到客厅烟味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C.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10.如图是禁止吸烟的标志,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主要是考虑到即使在空气不流通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二、填空题1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则是由更小的和微粒组成,而且这些微粒和宇宙所有星球一样,都在不停的,物理学把物体的叫机械运动。
九年级物理十二、十三章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2、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
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3、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4、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B.用扫帚把洒在地而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5、运输食物时常用干冰给食品降温,防止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6、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A.升华,凝华B.汽化、液化C.凝华,熔化D.汽化,熔化7、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8、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白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9、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比热容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4,那么吸收的热量之比是()A. 2:3B. 3:1C. 3:8D.3:2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O。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11、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A.热量 B.质量 C.比热容 D.密度1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C.把一块铁块分成两块,大的那块的比热容大D.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无关13、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A.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B.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强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14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有()A.吸气、做功和排气冲程B.吸气、压缩和做功冲程C.压缩、做功和排气冲程D.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15、初温为20℃,质量为1Kg的水吸收5101.2 J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A.80℃B.90℃C.60℃D.70℃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6、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小水珠这是水蒸气在瓶壁上遇冷形成的。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张华同学对生活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冬天,人们说话时呼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B.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原理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扩散现象D.在结冰的路面撒盐,是为了降低冰的温度2.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杯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说明固体分子间距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B.不能用冷水泡茶,说明低温下分子会停止运动C.热茶放一会儿就变凉了,说明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D.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小的物体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B.1kg的0℃的冰与1kg的0℃的水,内能相同C.若某物体内能增加,该物体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4.下列现象主要由分子运动造成的是( )A.公园里槐花飘香B.天空中沙尘飞扬C.下雨时河水变浑D.烧烤时烟雾弥漫5.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风吹树叶摇动B.河水向低处流C.扫地时尘土飞扬D.玫瑰花芳香四溢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就越多C.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D.一杯水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7.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对物体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C.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9.下列关于冰熔化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前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就越多B.冰熔化前温度升高,但其内能会保持不变C.冰在熔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D.要使冰的内能增加,唯一方式是吸收热量10.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水的比热容变得比沙子的比热容小,下列不会发生的是()A.沿海地区的温差比内陆地区的温差大B.夏天洗海澡的时候踩在沙子上温度比海水里低C.汽车中加入的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将会更好D.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将会变大11.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J/(kg·℃),它表示砂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热容大的含的热量多12.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某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某个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含有的热量增加D.某个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会增大1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B.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试卷第2页,共4页D.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14.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C.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D.雾中之山何嶫崨,天风浩荡吹尘劫二、填空题(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1)实验前,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2)实验中两种液体吸热的多少可通过(填“液体升高的温度较;(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较高;四、计算题22.某学校锅炉房用天然气热水器将1000kg水从20℃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烧开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23.质量为500克的某种液体,温度从80℃降低到20℃时,放出了7.2×103焦的热量,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大?试卷第4页,共4页参考答案:1.D2.A3.A4.A5.D6.C7.C8.D9.C10.C11.A12.D13.B14.C15.内 做功 不变16.无规则运动 声波 音调17.1kg 的煤油温度升高(或者降低)1°C 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为2.1×103J 不变减小 不变18.6∶519.扩散 分子之间有间隙20.秒表 使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比较加热时间 A 2∶121. 自下而上 加热时间 A B A 22.3.36×108J23.30.2410J /kg ⨯⋅(℃)答案第2页,共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端午节期间,小明在家里煮粽子,粽香四溢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2.质量相同的两球,已知甲球的比热容是乙球比热容的2倍,乙球吸收的热量是甲球吸收热量的2倍,那么甲球升高的温度与乙球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1:2B.1:1C.2:1D.1:43.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下压活塞,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缓缓下压活塞,看到干棉花点燃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减小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D.下压过程中直接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干棉花的内能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沸腾的水温度一定是100℃B.汽油机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减少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其主要原因是沙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热量B.密度C.比热容D.温度6.一小盆温度是20℃的水放在室温是20℃的通风良好的大房间内,在水不断蒸发的过程中()A.水温保持不变,水也不从空气里吸收热量B.水温和室温越来越低,但水跟空气之间不发生热传递C.水温不断降低,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D.水温保持不变,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低于标准大气压B.实验中烧杯上的盖子留个小孔是为了使杯内外气压平衡C.由乙图可知,烧杯中的水在沸腾前后温度保持不变D.加热6min时,第一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第二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8.一杯开水晾至室温,大约放出的热量是()A.2×107焦B.2×105焦C.2×103焦D.2×102焦9.用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瓶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气体扩散越快C.温度低于0C 时,因分子停止运动,不会发生扩散现象D.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空隙10.将一铜块分成相等的两块,取走一块后,剩下一块的()A.密度和比热都不变B.密度和比热都减半C.密度减半,比热不变D.比热减半,密度不变二、填空题1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组成的,若一个原子的直径是10-10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nm,相当于个原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V1示数变大,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B. 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C. 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D. 电压表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2.根据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依此可测定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共同决定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3.如图所示是两定阻电阻A和B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如果将两电阻A和B串联后接在3V电源两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通过B的电流是通过A的电流的二分之一B. B两端电压和A两端电压相等C. B的电阻是A的电阻的两倍D. B的电功率是A的电功率的四倍4.如果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9V减小到6V,通过的电流相应地变化了0.3A,则这个电阻值是()A. 30ΩB. 20ΩC. 10ΩD. 5Ω5.关于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6.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由于电表本身电阻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有误差.现采用图所示电路,能较准确的测量R x的阻值,已知A、B之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当S接通a时,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示数为0.2A,当S接通b时,电压表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0.15A,则待测电阻R x的阻值为()A. 60ΩB. 65ΩC. 70ΩD. 75Ω7.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1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合,压力F增大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是()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小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8.用图示的电路探究导体的导电性能,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一只光敏电阻,当光照射强度增大时,其电阻值会减小.闭合开关,减弱对光敏电阻的照射强度,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B.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C.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增大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减小二、多选题9.某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情况下想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其中电源电压未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均已知,下列电路中,不能测出Rx阻值的是()A. B.C. D.1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定值电阻,R t是一个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则()A. 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示数减小B. 温度降低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C. 电流表可以改装成温度计D. 电压表可以改装成温度计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A. 灯泡L1亮度不变、L2亮度不变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不变三、填空题12.小红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所用器材齐全且完好。
九年级物理第12-13章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 ℃),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 ℃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实施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以便医生实施手术时病人无太大的痛感,液体氯乙烷接触皮肤时发生现象,此时它需要热(选填“吸”或“放”)。
3.寒冷的冬天,小刚坐在车窗封闭的车里,发现挡风玻璃内侧出现了“白雾”,于是他叫爸爸打开车内空调,“白雾”由于发生很快就会消失(填物态变化名称)。
4.在实验室内,小虎经老师允许后,把一小块某晶体放在手心,很快这块晶体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珠,就像树叶上的水珠,这是(填物态变化)过程,通过这一现象可知,该晶体的熔点(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手的温度。
5.火箭发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其GTO运载能力为1.45吨,全箭起飞质量204吨,全长44.56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三子级直径2.25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0米。
它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LH2)和液氧(LOX)。
三子级选用液氢做燃料,是因为: 。
火箭发射架下有一个巨大的水池,它的作用是:。
6.某汽油机工作时的转速为1200R/min,则该汽油机1秒发动机向外做功次。
7.有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为2∶3,比热容c甲∶c乙为2∶1。
如果两物体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温度降低的度数之比为。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
9.已知某型号柴油机的效率为η,柴油的热值为q。
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B.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2.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3.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时,瓶内空气温度升高,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是通过做功增加了物体内能4.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5.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 .秋天里,丹桂飘香D .冬天里,雪花飘飘6.依据你所学的热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0C ︒的冰块没有内能D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7.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 m m =甲乙丙>,当其吸收热量情况如图所示时,升高的温度关系为t t t ∆<∆=∆甲乙丙,则关于这三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的比热容最小B .甲、乙的比热容相等C .甲、乙的末温一定相等D .若三个物体的温度都降低1℃,丙放出的热量最少8.一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结果描绘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十三章综合测试姓名班级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分子在不停运动B、乌云遮住月亮C、树木在不断生长D、气温上升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形状一定改变D、以上说法皆不正确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100米后不能立即停下来,因为运动员有惯性B、赛车能很快停下来,因为它没有惯性C、奥运会上,跳远运动员总要助跑一下才起跳,是为了获得惯性D、足球射门时才具有惯性4、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那么这两个力()A、一定不是平衡力B、一定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一名宇航员在地球上重588N,登上月球后,他所受重力和他的质量正确的是()A.98N 10kgB.588N 10kgC.98N 60kgD.588N 60kg6、被拉长的橡皮筋,松手后能恢复原状,是由于()A、重力B、弹力C、摩擦力D、拉力7、如图4,把一个重10N的木板用4N的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则墙壁对木板的摩擦阻力是()A、6NB、4NC、0ND、10N8、下列事例中,哪种措施是为了增大摩擦()A、在机械的转动部分装滚珠轴承B、在自行车车把上做凸凹花纹C、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D、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与水面间形成高压空间9、一个物体以1m/s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40N,若速度增加到3m/s,仍在该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不计空气阻)()A、大于40NB、小于40NC、等于40ND、无法判断10.图4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起子 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的作用;若运动的足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做运动。
C .锯木材锯子发烫D .钻木取火A .双手摩擦能发热B .烧水时水温升高九年级物理阶段测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在答题栏上作答。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A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 .厦门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冬季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工作物质将热量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利用了水的( )A .密度大B .比热容大C .质量大D .蒸发吸热3、如图所示,四个同学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C 4、现代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这是因为液态氢具有( )A 较小的密度B 较低的沸点C 较大的比热容D 较高的热值 5、如图所示中,描述晶体凝固的图像是 ( )A t/minB t/minC t/minD t/mi6、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为了新奇B .为了美观C .为了清洁房顶D .为了解暑降温 7、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
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 、凝华B 、汽化C 、升华D 、熔化8、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有些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只有一个冲程是不用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这个冲程是 ( )A .压缩冲程B .做功冲程C .吸气冲程D .排气冲程9、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B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10、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11、将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二,则剩余部分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 ( )A.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B.密度、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C.都不变D.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12、冬天乌苏里江气温可达到-50℃,河面结冰,冰面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流水与冰面交界处的温度为:( )A 、-50℃B 、低于0℃,高于-50℃C 、0℃D 、无法判断 1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块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B .铜块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比热越大C .温度高的铜块比温度低的铁块的比热大D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跟物体的质量、温度、吸热多少无关 14、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烧开水时冒的 “ 白气 ” 是汽化现象B.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凝化现象C. 吃冰棒解热是熔化现象D.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的细是升华 现象 15、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A . 凡是固体都有熔点B . 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C . 物体融化时吸热,温度一定升高D .物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一定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_,其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初三物理测验试卷 运动和力的关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C .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不平衡
D .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我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加油
机、受油机正在加油的过程中。
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
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受油机
B.大地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泼水时,水出盆后,由于持续受到盆的推力而向前飞去
B .高速行驶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用力推车推不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
D .饺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4. 下列物体估计正确的是 ( )
A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05kg B.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C.一本汉语字典大约厚10dm D .成人急行速度大约是10m/s
5.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在下面列举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B. 球所受的重力和球所受的摩擦力
C. 球所受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D .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
6.小明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发现,表演者在改变茶水流出的方向时要不停的改变手拿茶壶的位置,这体现出( )
A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7.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
B .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
C .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
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8.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
图如右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 的速度较快,因为
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 较大。
(2)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 。
9.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使跳板发生 ,同时跳板对运动员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的作用效
果是使运动员的 发生改变,这说明 。
10.小红同学质量为40kg ,她受到的重力是 N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
(g=10N/kg )
11.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重力
是 。
12.跳伞运动员和伞总重800N ,在空中匀速下降过程中,运动员和伞
受到阻力的大小是 N ,方向 。
若下降过程中跳伞运
动员和伞受到的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跳伞运动员和伞将会做
(填“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或“加速运动”)。
13.沿水平地面匀速推重为100N 的桌子向左运动,需要19.6N 的水平推力,这
时被推动的桌子所受的摩擦力是 ,方向是 ,施力物体是 。
1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
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
像可知: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车;经
过5s ,丙车运动的路程是 m ;第50s
时甲车的运动速度是 km/h 。
15.1m 3的冰的质量为 kg ,熔化成
水后,水的质量为 kg ,体积为 m 3。
(ρ冰=0.9×103kg/m 3)
三、作图题(共10分)
16.物体A 静止在桌面上,画出它受的重力和支持力。
17.下图所示为用力向右抛出的一个小球,小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画出它所受
的力的示意图。
18.用10N 的力沿斜面向上推重50N 的物体,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推力。
16题图 17题图 18题图
四、实验题(共21分)
19.(每空1分)(1)如图所示,甲物体的长度为 cm ;
秒表的示数为 s ;
甲
6 7 5
6 毛巾 (2)在调节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 刻度线上;若指针偏向分度盘
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如图是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某种液体质量时处于平衡状态
的情况,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是 g 。
20.(每空2分)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
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刚下滑到平面上时的 。
(2)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
(3)由实验作进一步推想可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
21.(每空2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三次实验情况如下图所示: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其作 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根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甲乙丙三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和 有关。
(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
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 力的作用,且该力有大小与 力的大小有关。
(4)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 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五、计算题(共12分) 22.一辆装满货物的小货车总质量为2.5t 。
小货车先在4000N 的牵引力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500m ,所用时间为30s ;然后以10m/s 的速度匀速爬坡,用时10s 。
求:(1)货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2)货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3)全程货车的平均速度。
(g 取10N/kg ) 图.19 图.19 毛巾表面 木板表面
棉布表面
六、综合能力题(共12分)
23、珍珍观察到电风扇、台灯等有个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们不易翻倒。
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猜想:可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关。
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她发现,让不同的物体倾斜相同的角度时,有的物体翻倒,有的物体不翻倒,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
于是,她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让木板绕O 点转动,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如图A 所示。
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如图B 中的甲、乙、丙所示。
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侧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的大小,实验记录如下表。
(1)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越小,间接反映了物体的稳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
(2)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越________,其稳度越大。
(3)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________层(选填“上”或“下”),可使货物不易翻倒。
(4)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外形及________的大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 。
在下列实例中,运用了这种实验方法的是 。
A .用力的示意图反映物体受力情况
B .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知道拉力的大小
C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
D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图A 图B
1~7:DBDACCB
8、乙通过的路程运动员具有惯性
9、形变运动状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400地球竖直向下
11、0~5N0.2N 1.6N
12、800竖直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13、19.6N水平向右地面
14、乙2014.4
15、0.9×1030.9×1030.9
16~18:图略。
(每个力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9、(每空1分)2.68±111零右66.6
20、(每空2分)速度相同慢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21、(每空2分)匀速直线二力平衡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变小
22、解:
(1)m=2.5t=2.5×103kg g=10N/kg
G=mg=2.5×103kg×10N/kg=2.5×104N(2分)
F压=G=2.5×104N(2分)
(2)F牵=4000N
∵货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2分)
∴F阻=F牵=4000N(2分)
(3)s1=500m t1=30s v2=10m/s t2=10s
爬坡路程:s2= v2t2=10m/s×10s=100m(1分)
总路程:s= s1+ s2=500m+100m=600m(1分)
总用时:t= t1+ t2=30s+10s=40s(1分)全程平均速度:v=s/t=600m/40s=15m/s(1分)答:略。
23、(每空2分)小低下重量控制变量法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