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在-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33
努力打造适用、好用的美术教科书——冀美版美术教科书修订情况及特色介绍齐龙腾河北美术出版社美术教科书副主编由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冀美版美术教材”)于2002年经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2003年秋季进入实验区使用。
截至目前,已在河北省11个市的大部分区(县)及省外部分市(区、县)使用。
2011年,教育部要求美术教材按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进行修订和调整,并要求于2012年1月报送修订后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共四册教科书。
编写和出版人员认真研读“新课标”,不断推敲和雕琢教材内容,以努力打造适用、好用的美术教科书为目标加班加点、勤奋工作,按时报送教育部。
在大家的努力下,于2012年4月以较好成绩顺利通过审核。
同年末,剩余的十四本教科书也以较好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教材审核,成为美术教材中唯——套(小学和初中)一次性通过的美术教材。
从冀美版美术教材开始实验起,各位编者就十分注意在教材实验中收集有关教材使用的反馈信息。
编者通过听课、评课、教师座谈、走访学生和家长等形式对教材使用情况进行摸底,找出教材在使用中的优点和不足。
十余年来,共听评课1000多节,各种规模的教师座谈230余次,涉及中小学教师900多人,较为深入地了解了教材在使用中的优点、问题和不足。
编写组还在河北省范围内组织了冀美版美术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设计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分选择和建议两部分,共发放问卷30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2800余份,对于教材使用情况有了更为详实和可靠的数据。
编写组成员还不断追踪美术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认真学习前沿理论,并理性评估和分析,把有益的部分吸收到教科书修订中。
在此基础上,编写组对教科书的优点予以发扬;对教科书中不适用、不好用的内容,则通过深入探讨提出了初步的修订方案。
“新课标”颁布后,编写组成员又深入、仔细地研究课程标准,对照标准的总目标、阶段目标、不同领域的目标,以及教学建议和评价要点,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对教材内容再一次进行了梳理,使教材能够最大化地体现“新课标”的精神、理念和要求。
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一)是一种经验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二)是一种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
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学生是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的方式来获得经历和体验的。
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的基本学习方式。
(三)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查询、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
通过查找资料和学生的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学会如何鉴别信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习书本知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必然要跳出书本狭隘的圈子,从生活、自然以及社会交往中去学习。
关于“尽信书”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学习领域和实践中得出来的。
(四)是三级管理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
“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与实施”,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表现。
具体讲,国家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宏观目标和原则要求;地方对落实国家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学校负责针对学生和学校实际,来开发具体的活动内容,针对具体内容来预设具体的活动目标、方式方法的采用、基本活动流程、实施针对性评价等,是校本开发与实施的过程。
国培心得--听xx老师讲座有感听了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学红老师的讲座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新课改有很多地方让我茫然,正是李老师的讲座让我在一次次中感悟中豁然开朗.李老师很明确的指出了语文课的目标是什么?语文教学应该交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首先是明确大目标,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让人活得更优美,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美满,教育必须面对现实、面向未来。
所以教育要以现实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开朗、主动地得到发展,教育要开发现实的智慧和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让人变得更聪惠,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那么就需要注意以下四点:培养学生康健的心理品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本避免“无人”教育,不要把课堂与生活割裂开来,把课改与实际结合起来.其次是中目标,也就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当然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是注重教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方法。
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政治课还有是小目标,即每节课要完成的详尽目标。
要根据课型特点,灵敏选择教学方法。
如:朗读欣赏法,语言品析鉴赏法,比较阅读法等.关于读有时太琐碎、太沉重,以致学生不会常态读了。
所以内容都寓一种过于饱满的感情在里面,带有的、表演的性质。
有许多名师的课贻害无穷,往往使老师们在刻意模仿中迷失了自我。
所以我们教师要把心态沉下来,想怎样实际交流,想给孩子什么。
李学红--这位身材不算伟岸却填塞气质与魅力的专家形象以及深深的印在我心里对我以后的教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将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摸索,并用于实践。
这一次,我真的不虚此行。
1/ 1。
浅谈农村小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碑店市张六庄乡兴隆庄小学刘成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为很多农村小学建设装备了仪器室、实验室,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很有帮助。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模式的逐步改革和新课改的全面推广,很多中小学课程特别是农村小学都从单一灌输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推进。
小学实验室建设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全力推进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提高基础教育的实验教学水平已成为必然趋势。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经费、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与新课改核心教材的推广极不相称。
如何做好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人在农村小学工作近二十年,任自然、科学学科也已十三年,所在学校于2010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了高标准的教学仪器室、实验室。
下面就这些问题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一些看法,供大家探讨。
一、当前农村小学实验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农村小学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1)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对实验教学普遍重视不够。
由于我们大多数学校对实验课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中,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的重要性。
以课本为主讲实验而不是做实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给学生造成了巨大学习负担的同时也断送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不但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造成了大量教学仪器的闲置,使政府巨大投入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长期以来,学校领导、教师对实验教学,特别对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
(2)实验人员专职少,兼职多,对本职工作不热心、不主动,业务培训开展少,业务能力不强。
(3)受应试教育思想和兼职教师影响,实验课得不到教师应有的重视。
以科学课为例,虽然科学学科纳入市统测考试范围内有些年了,但是我市农村小学科学统测成绩都比较差。
关注常态课的教学,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陶月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了语文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新面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广大语文教师凭借新教材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思想,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不容乐观的是,笔者在大面积听课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之后教学效率并不很高,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在课堂中得到体现,新课程理念并没有真正转化为教师的实践,许多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学生的能力、思维、语言、情感得不到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我认为,要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更多地关注广大教师的日常课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
1.提高驾驭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准,理解不到位,使得教师的教学不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提高教师驾驭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对改善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潜心研读文本,独立钻研教材。
文本的把握程度决定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对话的深刻性。
备课时不要急于先看教参写教案,要先自己沉下心来研读文本。
首先,读通文本,把拿不准的字词句一一落实,然后想想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感受和思想感情,自己受到了怎样的触动;其次,进一步深入研读文本,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层次结构,根据文章的体裁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从重点语句段、标点符号、修辞方法等找到依据,有条件的话再找到该作家的其他作品读一读,了解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风格,或查阅与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等,尽可能地使大脑充实、丰富,知识视野开阔,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工作的能手对于课堂上所学的自己那门科学的起码知识了解得如此透彻,以致在课堂上,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处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学的东西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第三,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想学生学习课文可能遇到的疑难,设想学生学习课文获得的收获和形成的能力。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2001年10月(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改善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做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通过优质高效的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和效益,从而促进全省教育科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更好地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服务,为教育重大决策服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全面发展和繁荣教育科学。
第三条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主要研究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在教育科学领域内,对丰富和发展教育、教学理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前沿问题。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范围是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规划课题研究中需在省内普通中小学校以学生为对象进行实验者,则需要同时执行省教育厅有关实验的规定或管理办法。
第五条本办法面向全省教育系统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省内各界有志于教育科学研究者。
凡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按本办法之规定申请课题研究。
第六条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面向全省,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
第二章组织第七条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组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省教育厅厅长兼任,若干名副厅长兼任组长,其他成员由省教育厅有关处室领导,有关省属高校领导和有关市教育局(教委)分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组成。
其职责是:领导全省教育科学规划工作,组织制定全省教育科学发展规划、课题指南和管理办法;组织、领导评审、立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督促、指导全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组织省级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定、验收和优秀成果的评选、奖励工作;组织、领导全省重大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和重要教育科研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备课指导其他从结构与系统的角度整体把握教材——河.-I E)k.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材备课指导张素先(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为帮助广大新课程实验区的科学教师深刻理解和把握河北人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材,本文着重分析了本年级教材的特点,即运用统一概念整合教材内容、增强活动的综合性、加强内容的应用性等。
建议科学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抓住统一概念这条主线,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 l2008)07108-011o.04.自2002年小学科学新课程实验教材进入我省实验区后,广大科学教师通过参加教材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本教研活动等多种途径,基本掌握了科学新课程教材的理念,但在教学实践中.高年级教学,尤其足六年级的教学往往不好把握,笔者在近几年的听课、座谈等调研活动中发现,问题往往出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还不够到位。
为帮助广大科学教师深刻理解和把握河北人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材,现将教材的特点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做如下分析。
一、六年级教材特点1.运用“结构与系统”统一概念整合教材内容。
河北人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pl j组统一概念的运用,每~组统一概念,统领着一个年级的教学内容。
这与其他版本的教材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四组统一概念是:性质与功能(三年级)、运动与变化(四年级)、作用与平衡(五年级)、结构与系统(六年级)。
期颦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性质与功能,所有物体都在运动变化着、相互作用着,物体间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达到平衡,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
在以前的分析中我们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不再赘述。
所以,要从内容上准确地把握好六年级教材,首先就要从分析六年级的这一组统一概念人手,进而逐步深入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从课程标准看初中生物新课程的特点赵灵霞(衡水市桃城区教育局教研室,河北衡水053000)摘要:教育部制订颁布的生物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亲身实践,重视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素养的教育。
在此精神指导下的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应体现如下特点: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保持探究性学习;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渗透“升学、技术、社会”的教育;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课程标准;生物新课程;特点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900(2004)02-0089-02新研制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多地反映了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亲自实践。
《标准》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对生物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学习方向和职业选择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方面有更好地发展,同时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也能得到提高。
因此在此精神指导下的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应体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物教学不是培养生物学家的启蒙教育,看重的不是学科的继承和发展,而是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在将来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时所必需的对生物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使其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这种素养主要包括生物学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几个方面。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以各种学习活动为载体,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提高技能为目标,精心设计并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指导学生观察、识别校园植物,制作动物标本,探究影响动植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动物的行为;组织学生参观生态农业、无公害蔬菜基地、果园等,了解植物的生长、繁殖及栽培;引导学生开展人和生物圈关系的多种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生物圈应尽的责任等。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省属各高等学校,中高等职业院校,省直教科研基地,厅直属单位:经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评审委员会审核,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确定了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现予公布。
各单位要加大支持力度,切实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督促、检查、指导工作,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附件: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名单河北省教育厅2021年12月7日42022年第3期/C(01)2022年第3期/C (01)2101055崔海江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研究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101022崔占玲内地藏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机制及其效能提升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101036单秀华产教融合视域下石油工程技术职教本科专业新“三教”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2101008董彦军应用驱动视角下“VR 设计与应用”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保定学院2101003董羊城“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段作业管理的研究与实施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2101006高建华农村小学教学点教师全科化培训模式研究石家庄市教育局2101012高玉峰生命教育背景下寄宿制高中教师“立德树人”专业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邯郸市第一中学2101058韩清林立德树人与中华六道十德研究实验河北创新教育学会2101031胡利平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视域下的职业本科教育演进研究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2101013姜昆双减政策下河北省中小学非遗校本课程系统化构建研究邯郸学院2101005郎永红幼儿园“四同步八统一”礼教育实践模式构建研究石家庄市藁城区育才幼儿园2101030雷前虎新建职业本科院校适应性治理能力构建研究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2101007李存“1+X ”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双师型”专业教师评价研究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101021李稳“智慧+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张家口蔚县南留庄镇中心学校2101049张情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内涵、培养路径及评价研究石家庄市长安区盛世长安小学2101004李永利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模式研究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2101026李月波新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路径研究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101020梁雪梅高职院校“红专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廊坊职业技术学院2101039刘洋高职通信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实施路径的研究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101035刘春艳协同创新视域下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2101054刘殿波幼有优育视域下绘本资源的应用与实践探索河北省教育厅机关党委2101016刘孟娟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化幼儿园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河北省省直幼教服务保障中心2101015柳文茂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小学十二年贯通式培养实践研究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101057吕相斌适于支持性就业的特教+职教培养策略的实践研究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2101028马良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教本科专业评价研究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101047马美茹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河北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2101034马显才职业院校构建“12235”模式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研究与实践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2101037倪凯歌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生儿童哲学素养:意义与提升路径研究廊坊师范学院2101046秦志军加快“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河北高校“大先生”培育实践研究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2101041任学印农村中小学校长实践性培训模式研究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2101040史林友构建“五育”并举的中小学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唐山市教育局2101001宋辉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区域推进的实践研究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编号负责人课题名称单位重点资助课题50项2101023宋薇河北省高等学校深化美育改革研究河北大学210103221010022101009210104421010512101056210104221010172101014王剑锋王俊华王淑英王玉芹吴小春杨今宁袁亚兵岳爱华张恒高职院校专业群组群逻辑及建设路径研究新时代河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的研究幼儿园“优质听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高考新政背景下高中艺术教学适应性研究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学校支持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青少年稀缺感对人际关系和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心理机制建设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师范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小学阶段基于体育育人效能提升的体教融合模式研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石家庄学院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河北省电化教育馆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衡水市新苑小学21010532101029张豪林张双会指向语文要素的中小学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匠心军魂”文化育人体系建构与实践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附件52022年第3期/C (01)2101027张兆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背景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系统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101024赵娟传统蒙学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关系研究河北大学2101018赵东阳儿童词汇占有量与驾驭语言能力量质瓶颈研究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101038赵丽娅“十四五”新时期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财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廊坊师范学院一般资助课题100项2102033常彩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的中职教育转型的探索与研究邢台现代职业学校2102018陈江构建浸润式书香校园赋能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究邯郸市汉光中学2102076陈新亮小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实施径与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河北北方学院2102109池丹丹基于产业链升级的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102136储金梅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2102080党鸿雷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2102083翟逸云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问题思考及对策研究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102061丁洁劳动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案例研究———以大一新生为例张家口学院2102091董娜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社区养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102111杜芬娥全纳教育视角下特殊学生基础教育中合理便利的实证研究唐山师范学院2102032段赞辉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邢台技师学院2102046樊水龙农村幼儿园传统游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102085范静河北省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模式构建的研究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102079方红健康管理专业“开放式教育平台办学模式”研究———京津冀一体化老龄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102009高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保定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102096高园产教融合背景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河北水利电力学院2102011郝宏丽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定州市第二中学2102029何学兵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理念的劳动教育课程县域整体推进策略的研究沙河市教育局2102072胡海霞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形象塑造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102003霍洁“WIL 课程体系”下提升小学集团化办学水平的实践研究石家庄市裕华区神兴小学2102074姜妮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化在高校动画专业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研究河北大学2102129靳会敏新时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研究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102108康华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研究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102075李森社会排斥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河北大学2102036李光辉《资本论》及其发展在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邢台学院2102122李桂娟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研究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立项编号负责人课题名称单位2102053李国晨中学英语名师团队助力师范院校学生培养的探索与研究廊坊市教育局教研室210209821020382102027210206221021172102110210210621021252102128李会刚李建学李荣胜李彦武李轶华李远航李运鹏李志涛刘佳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平台研究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型微组织建设研究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地方民间舞传承与创新”美育教育模式研究开放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教师在线教学胜任力重构与优化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研究高中政治基于单元整合思维的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高校辅导员工作融入思政课教学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安新县教师发展中心衡水市第二幼儿园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河北开放大学唐山师范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河北省德育研究中心210204521020172102115刘梅刘霞刘福霞“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评价机制构建研究初中英语多元化课外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十四五”期间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资源的开发建设及共享共建机制研究沧州师范学院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河北开放大学21010482101025郑捷郑亚林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高质量发展研究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治理研究河北省教育厅河北北方学院62022年第3期/C (01)2102054刘贵弘时事教育资源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廊坊市教育局教研室2102025刘运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河北深州市中学2102078吕芳职业本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102103马章民法律类高职院校与法治工作部门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研究河北政法职业学院2102087毛爱武高职院校五位一体一流课堂构建研究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102073闵洁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资源挖掘与开发研究河北大学2102014潘静校企“双元”育人模式下教材改革研究———以《室内设计教学手册》为例邯郸职业技术学院2102126潘紫千生命安全与健康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102016彭保祥开发与实施“现代六艺”课程的实践研究邯郸市丛台区荀子实验小学2102059齐雪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廊坊职业技术学院2102028石利明党史教育在初中学科教学中渗透的研究内丘县第三中学2102005宋宝山校企合作教材建设———海尔智能家居进入中职课堂活页式教材开发保定市第四职业中学2102131孙丽高中数学互动课堂模式下数学文化对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102124孙海莲幼儿园不同年龄段适宜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幼儿园2102130田学峰新高考背景下应用生涯理念推进高中升学规划指导的实践研究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2102070王佳新时代大学生“四史”教育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102068王欣地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张家口学院2102097王恂泛在学习背景下高职继续教育云教学的研究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102024王莺新时代赋能思政教育共同体的在线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衡水职业技术学院2102002王洪亮基于离群点检测算法的学生行为数据与成绩的研究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2102120王卫国新时代推动百年名校高品质发展的实践研究唐山市第一中学2102105王晓芸基于OBE 理念的高职盾构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102112王秀阁聚焦思维品质提升的微型项目式化学教学策略研究唐山师范学院2102049王育新初中理科“1+X ”项目式学习课例开发研究承德市第四中学2102057王泽泉医学院校思政课“一线三模块”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廊坊卫生职业学院2102044文洁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家校合育课程的策略研究沧州市运河区水月寺小学2102004吴宝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石家庄学院2102008武晓燕构建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2102039肖丽颖“双减”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学科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容城县教师发展中心2102127谢燕红在增强基层组织力视域下高校发展高质量党员的路径研究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2102015许志刚中学理化实验生活化的策略研究魏县教育体育局立项编号负责人课题名称单位2102077闫晓静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研究河北北方学院210211421020692102102210211321020062102099210213421020632102071杨蕾杨烁杨军安杨文利杨志敏于元青张芳张洁张琳新时代高职院校国防教育体系优化与实践研究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制度障碍与突破研究河北省外贸人才法商融合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岗课赛证相融通的智能制造类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课程设置有效性的调查研究高校艺术生的社会性艺术创作与实践融合思政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图式理论下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小学生英语语篇理解能力的行动研究“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机械专业智慧教学应用策略研究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保定市教师进修学校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秦皇岛市海港区建国路小学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河北师范大学2102007张璐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契合日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保定学院21020202102050张璐张桂芬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政策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研究邯郸学院滦平县教育研训中心21020132102101刘婷婷刘晓磊案例教学法在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与应用研究新文科背景下金融专业立体化教学改革研究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政法职业学院72022年第3期/C (01)2102065张俊芳新时代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怀安县柴沟堡镇实验小学2102104张伟航基于校地育人的非遗传承进校园的实践研究廊坊师范学院2102012张晓辉基于SOLO 分类理论下中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教育评价研究邯郸学院2102051张雅君“双减”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小学2102123张英杰新时代幼儿园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开发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102010张朝宾新高考背景下县域高中班主任胜任力提升实践研究河北定州中学2102119赵春凤指向深度学习的古诗词教学研究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2102118赵晶晶河北省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综合课程推进实践研究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102055赵书刚“双减”视域下提升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永清县第二中学2102089郑国萍基于CIPP 模型的大学劳动教育实施质量评价研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102040左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雄县教师发展中心一般课题(小微课题)388项2103124艾保群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县域推广的实践研究枣强县教育科学研究所2103222安国栋信息化背景下城镇与农村中小学“1+N ”专递课堂模式的实践研究承德市第三中学2103236鲍玉洁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研究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第二中学2106020崔丽娜生涯教育助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的探究辛集市第一中学2103058边保龙基于体教融合培养中学生女足后备人才的实践研究保定市第一中学2103245曹姗小学生高阶思维在语文课程实施中的建构与发展的研究廊坊市第二小学2103312曹慧颖高职院校“五育”融合机制研究唐山海运职业学院2103128常博宁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插图有效利用的研究阜城县第二初级中学2103168车贵考初中语文必读名著课程化教学实施的实践研究宁晋县第十一中学2103011陈彩杰魏征文化在学校德育建设中作用的实践研究晋州市魏征学校2103335陈德英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德育中的实践与研究玉田县教研训中心2106023陈宏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承德县第一中学2103131陈红升高中思政课体系建设中强化党史教育的策略研究衡水市第二中学2103314陈会娟智慧旅游视域下河北省民办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研究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2103023陈会敏小学“数学步道”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石家庄市新华区西三庄学校2103165陈江红聋校中学生班级环境与焦虑关系的研究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2103329陈维涛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促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研究唐山市丰南区岔河镇中学2103212陈义广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案例研究沧县中学立项编号负责人课题名称单位2106013陈永志核心素养背景下普通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新方式的实践研究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210322021033212103235210333821031952103230210324821032822103328陈玉美陈云艳程凤利崔国军戴其瑛丁柏芳董林董营董君梅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性研究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进行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构建“一二四”教师培训体系的实践研究中小学生校服的人文化、特色化管理的研究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新教师有效备课的策略研究乡镇初中“三维度四环节”教研活动模式的研究基于“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研究指向教师学科素养提升的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沧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第五中学承德市第五幼儿园迁安市教育局沧州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营字小学霸州市第八中学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唐山市丰南区实验小学2103181董文菊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雄县张岗开口第一小学2103198董秀兰小学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沧州市运河区南环小学21021322102022张铁英张婷婷基于OBE 理念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双减”政策下减负增效作业设计有效路径研究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衡水学院21021332102107郑庆利郑思思“双减”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简约物理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高职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秦皇岛市第七中学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82022年第3期/C (01)2103211董召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盐山县教研室2103283段鹏飞“双线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以建筑类专业为例渤海理工职业学院2103174樊阿丽家长学校在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方面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新河县振堂中学2103162范琳基于提升学生学科关键能力的新教材教学设计创新研究邢台市第二中学2103250范德丽依托传统节日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行动研究霸州市第二幼儿园2103189范艳琴运用多元手工操作法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研究任丘市明珠幼儿园2103099范振景小学生中高年级劳动技能培养的研究大名县实验小学2103342方萍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策略提升初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唐山市第二十七中学2103256方志军高中美术特长生职业生涯规划行动研究廊坊市第二中学2103186冯丽催眠疗法处理初中生考试焦虑问题应用研究河北经贸大学附属中学2103101冯建芳小学美术教育中磁州窑陶艺教学的实践研究邯郸市丛台区中华桥小学2103052冯向辉中医药文化进小学校园的实践研究安国市育新学区2103209冯学忠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提升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南皮县第一中学2103140冯永生“双减”背景下城镇初中走读与寄宿班级教学质量比较的实践研究衡水市冀州区第四中学2103336付刚“五育”并举视域下体育教学育人功能的研究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2103097付海燕破解阅读障碍推动农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研究涉县教研室2103384高红基于深度学习构建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秦皇岛市海港区教师发展中心2103285高怡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2103150高建平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实践研究邢台市任泽区任城镇中心学校2103341高庆军初中数科习题课以“说题”活动促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唐山市路北区教育局2103138高向英教育信息化2.0下市域中小学实验管理云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衡水市教育技术装备站2103010高云娜基于石家庄市区幼儿园探索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石家庄市青少年社会综合实践学校2103170耿梅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探索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103194耿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沧州市第十六中学2103108耿树辉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广平县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2103012贡义珺山区县域新教师培养策略的行动研究井陉县教育局教研室2103156谷俊平“双减”政策下寄宿制农村小学学困生转化的研究平乡县北周章联小2103045谷巧娈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英语一课一得教学实践研究高碑店市昌盛路实验小学2103317谷世宏新时代中职劳动教育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2103009谷亚肖“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的策略研究石家庄市鹿泉区铜冶镇莲花营小学2103234关真江“双减”形势下城镇初中提高美育体育教育质量策略的实践研究兴隆县第二中学立项编号负责人课题名称单位2103185管艳“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10321021033572103008210317621033592103157210304621030622103264管晓伟郭贺郭伟郭宪郭会房郭胜利郭铁民郭志华果晓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积极情感在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单元主题式教学研究微课程辅助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县域普通高中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研究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诵读经典促进学校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小学校本化研学旅行的实践研究东光县第二中学河北省电化教育馆石家庄市鹿泉经济开发区中心校辛集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内丘县河渠学区河北省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保定市徐水区徐水小学张家口市桥东区五一路小学2103197哈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效整合的研究河间市新华小学21033882103152韩宝龙韩崇伟小学德育课程品质素养培育策略的研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实验进课堂的探究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兴华小学河北南宫中学21032612103049杜秀梅段海英幼儿体验式绘本阅读课程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策略的研究张家口市宣化区拱极楼幼儿园涞水县教育局教研室9。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2021-2022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5.20•【字号】•【施行日期】2021.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教育厅关于2021-2022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教育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教材厅函〔2021〕2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2021-2022学年全省中小学教学用书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一)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各学科使用教育部《2021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见附件1)中的教材。
《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二)小学《科学》一、二、三、四、五年级使用依据国家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的新版教材,六年级仍使用原选用版本教材,不得更换其他版本。
(三)义务教育《信息技术》属于国家课程,教育部允许各省自行推荐该学科教材的使用版本,我省继续推荐河北教育版(由河北省电化教育馆编写,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河北大学版(由河北大学出版社编写,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河北人民版(由河北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共三种版本的《小学信息技术》和《初中信息技术》。
二、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教学用书(一)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使用《2021年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修订)》中的原选用版本教材(见附件2),《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高三年级仍使用《2021年普通高中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03年版课程标准编写)》中的原选用版本教材(见附件3)。
(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国家课程,国家允许由地方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地方教材,全省继续使用《河北省2015-2016学年普通高中地方课程教学用书目录》(冀教基〔2015〕6号)中公布的教材《河北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2020年第19/22期/A (07/08)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中国历史悠久,美术形式最早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岩画。
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丰富而辉煌,涵盖了琴乐书画、民间工艺、传统戏曲、传统服饰、传统美食、传统文学、民间习俗等生活各个方面。
中国多数传统艺术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人文底蕴的培养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在基础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书法、绘画、音乐、剪纸、陶艺和戏曲等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书法临帖、绘画描摹、工艺仿制等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对艺术表现技巧有一定认知,更能从传统文化艺术中理解和体会到传统艺术内涵、人文情怀,逐步树立文化自信。
随着国家倡导文化自信,在小学美术课程中,中国传统艺术方面的比重在逐步加大。
在小学课堂中,中国传统艺术以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出现。
探索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和学习传统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律;探索有效开展传统艺术的教育和教学形式成为现实需要。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科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603089)系列成果之一。
齐龙腾1,薄伟2(1.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2.石家庄市裕东小学,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在美术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与整合,是新时期培养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
在小学阶段,我们探索从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传统节日为切入点,以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表现形式为传承的主线,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育人环境,多元创编传统艺术课程,融合相关学科内容,突破了学科边界,围绕“区域特色文化教育”构建学生个体知识体系,拓宽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了解、尝试和理解,并使其成为其文化构建和心理品质的有机部分。
2016年11月17-18日在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录播教室,举办了首届河北省初中化学网评优质课,何为网评优质课?顾名思义,主要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网上观摩与评比,这是为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潮流,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信息化水平而开展的一项活动。
作课教师在录播教室现场上课,专家评委在各自办公室登录河北教育资源云平台在线评课系统,异地观看网络直播,直播过程中专家评委可以在交流区就上课中的问题及时研讨,还可以打开作课教师的课件等资源适时观看,并在每节课结束后对照评价标准进行打分,观摩教师可在赛后以网络观摩的方式进行网络评课。
一、基本情况这次活动创造了两项河北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之最。
一是现场讲课教师最多,达到20位;二是每天展示教师最多,达到10位,上午07:40-11:50五节课,下午13:20-17:30五节课。
可以说是节奏最快、效率最高的一届。
结合学校所用教科书及教学进度,共列出11个课题供参评教师选择,最后确定了8个课题,涉及9个课时,涵盖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性质探究、气体制取研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探究及概念学习等多角度、多方面的内容。
参赛课题及同课异构教师人数如表1。
表1参赛课题及同课异构教师人数二、本届评优课呈现的亮点1.参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和蔼亲切。
多数教师讲授语言富有感染力,语调、语速适中。
教师的肢体语言丰富多彩,而且照顾学生的感受。
如,采用请的姿势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的实验技能、课堂调控能力等都有提高,尤其是教师的板书设计能力,比往届有很大的提升。
所有教师都精心设计了板书,给学生呈现了突出核心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启发思考、河北省首届初中化学网评优质课分析许九奎(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2016年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了首届初中化学网评优质课,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深度交流研讨、发展提高的平台。
本次活动参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注重新课程理念的落实,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适时渗透化学学科思想方法,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