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及四肢瘫康复评定共59页
- 格式:ppt
- 大小:8.57 MB
- 文档页数:59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1.肌张力1)定义: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2)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法0级正常肌张力.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2.Brunnstrom技术1)是由70年代的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 创立的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针对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
主要依据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提出了“恢复六阶段”理论: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著,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
此疗法利用各种运动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目的。
2) 技术包括:Brunnstrom技术主要包括:体位摆放及床上训练,坐位训练,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引导分离运动,行走训练,日常生活练习。
3)对它的理解:评定作用比它的技术更常用;既可以做评定标准,也可以是治疗方法。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六级分期评定表Brunnstrom 运动恢复阶段的特点阶段上肢手下肢Ⅰ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弛缓,无任何运动Ⅱ开始出现痉挛及共同运动模式仅有细微的手指屈曲出现极少的随意运动Ⅲ屈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可做勾状抓握,但不能伸指伸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Ⅳ异常运动开始减弱,可做以下活动:1. 肩0°,肘屈曲90°时,前臂旋前、旋后;2.肘伸直时,肩前屈90°;3.手背可触及腰后部;能侧方抓握及松开拇指,手指可随意做小范围伸展1. 坐位时可屈膝90°以上,使脚向后滑动2. 坐位时膝关节伸展3. 仰卧位髋伸展上肢手下肢Ⅴ出现分离运动:1. 肘伸直,肩外展90°;2. 肘伸直,肩屈曲30°-90°,前臂旋前、旋后;3. 肘伸直,前臂中立位,臂可上举过头能抓握圆柱状或球状物体,手指可一起伸开,但不能做单个手指伸开1.坐位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屈2.坐位,髋内旋3.立位,踝背屈Ⅵ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常能进行各种抓握动作,但速度和准确性稍差运动速度和协调性接近正常3.脊髓损伤的评定1)损伤类型:①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
感觉检查—必查项目一、T12 (胸椎12)检查锁骨中线腹股沟韧带中点二、肛门深部压觉(DAP):DAP检查方法是检查者用食指插入患者肛门后对肛门直肠壁轻轻施压(该处由阴部神经S4-5的躯体感觉部分支配)。
还可以使用拇指配合食指对肛门施加压力.感知的结果可以为存在或缺失(在记录表上填是或否)。
该部分检查如发现肛门处任何可以重复感知的压觉即意味着患者为感觉不完全损伤。
三、在S4-5有轻触觉或针刺觉者,DAP评估不是必须检查的项目,因患者已经可以判定为感觉不完全损伤.即便如此,仍应建议完成检查表中该部分项目的检查。
肛门指诊必查的另一个原因是判定运动功能的保留(即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
评分0分(缺失):说明患者无法正确报告关节大幅运动时的关节运动情况。
1分(受损):说明患者10次中有8次能够正确报告关节大幅度运动情况,无法正确报告关节小幅度运动情况。
2分(正常):说明患者10次中有8次能够正确报告关节运动情况,这其中包括关节大幅度运动和关节小幅度运动(运动大约为10°)。
可检查的关节包括拇指指间关节、小指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足大拇趾趾间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
肌肉的肌力分为6级(MMT):0=完全瘫痪1=可触及或可见肌收缩2=去重力状态下全关节活动范围(ROM)的主动活动3=对抗重力下全ROM的主动活动4=肌肉特殊体位的中等阻力情况下进行全ROM的主动活动5=(正常)肌肉特殊体位的最大阻力情况下全ROM的主动活动。
最大阻力根据患者功能假定为正常的情况进行估计。
5※=(正常),假定抑制因素(即疼痛、废用)不存在情况下,对抗重力和足够阻力情况下全ROM 的主动活动,即认为正常NT = 无法检查(即由于制动、导致无法分级的严重疼痛、截肢或关节活动度受限大于50%的关节挛缩等因素导致)第七-十二胸受伤:受伤初期,丧失个人卫生,行走,位置转换,穿衣和开车功能;经训练后,大小便功能可重新建立低级反射,并可以轮椅代步,能够独立完成位置转换,穿衣,用长下肢支具治疗性步行。
康复病案范例公费劳保自费医疗保险望江县人民医院计算机磁盘号住院病案首页标识输入号病案号18401姓名xxx 性别男出生1925年6月12日年龄71岁籍贯河北民族回族国籍中国婚姻丧偶职业医生致残原因1(1.疾病 2.先天 3.工伤 4.交通事故 5.产伤 6.医疗事故7.战伤8.中毒9.其他)重点检查 2 (1.MRI 2.CT 3.肌电图 4.脑电图 5.骨密度 6.X线7.心电图8.超声1996-1-5 短下肢支具好障碍情况:入院2 (1.生活自理 2.大部分自理ADL分数:入院82出院2 3.大部分依赖 4.完全依赖)出院86.5社会康复评价与建议无职业康复评价与建议无康复效果2(1.显著 2.有效 3.无效)康复评定时间 1.1995-10-132.1995-10-243.1996-1-5科主任周XX 2038 主治医王X 2330 住院医实习医病案质量:甲乙丙签首页时间:1996年2月7日签首页主治医:王X 整理李XX 等级李XX 编目周XX 随诊周XX 归档李XX望江县医院第一次出院总结姓名:XXX 病案号18491入院日期1995年10月5日出院日期1996年2月7日住院共125天入院病情摘要及初步诊断:患者1995年4月8日下午突感左侧肢体无力、头晕,当时神志清楚,无头痛、呕吐,血压为200/120㎜Hg。
头部CT示:右基底节脑出血。
经对症治疗一个月,病情逐渐稳定,但遗留有左侧肢体偏瘫。
为进一步康复而于今日来我院。
有高血压病史20年,未曾规律服药。
诊疗经过及效果:(含主要化验、检查结果)入院后血、尿、答辩常规正常。
ALT31.8U/L,ESR30mm/h,HBsAg(-)。
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顺钟向转位,不正常心电图。
肢体功能检查:左上下肢田敏分级8级,手指功能8级,手的实用性为辅助手B。
步行功能3级,左半身深浅感觉差,左肩关节半脱位,左足下垂、内翻,ADL为82,5分。
瘫痪康复评定手册摘要:1.瘫痪康复评定手册概述2.瘫痪康复评定的目的和意义3.瘫痪康复评定的具体方法和流程4.瘫痪康复评定手册的应用和推广正文:一、瘫痪康复评定手册概述瘫痪康复评定手册是一本针对瘫痪患者康复过程进行评估和指导的专业工具书。
它系统地介绍了瘫痪康复评定的方法、流程和标准,以帮助康复医生、治疗师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康复进展,为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瘫痪康复评定的目的和意义瘫痪康复评定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并为患者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
通过评定,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瘫痪康复评定的意义在于:1.及时了解患者康复进展,调整康复治疗方案;2.增强患者和家属的信心,提高康复积极性;3.为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治疗效果;4.有助于预防并发症,降低康复治疗风险。
三、瘫痪康复评定的具体方法和流程瘫痪康复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病史、发病原因、病情演变等,为康复评定提供基本信息。
2.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评估瘫痪程度、肌力、关节活动度等。
3.功能评定: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认知功能等,了解患者在不同方面的康复水平。
4.心理评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5.电生理检查:通过电生理检查,了解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状态,为康复评定提供客观依据。
四、瘫痪康复评定手册的应用和推广瘫痪康复评定手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通过评定,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同时,手册还可以作为康复医生、治疗师的专业培训教材,提高康复队伍的整体水平。
为了推广瘫痪康复评定手册,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手册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康复工作者和患者对评定的认识;2.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康复医生、治疗师对瘫痪康复评定的掌握程度;3.开展科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更新瘫痪康复评定手册,提高其科学性和实用性;4.鼓励康复医疗机构采用瘫痪康复评定手册,将其纳入日常康复工作。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一、身体结构与功能(一)填写部分视觉: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语言:正常 Broca失语 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听觉:正常减退耳聋患侧忽略:有无病前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病前的移动能力:可走动:无辅助使用拐杖、助行器等不可走动:坐轮椅卧床(二)表格部分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级别痉挛程度0 无肌张力的增加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2.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
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的温水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