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243.16 KB
- 文档页数:2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障碍的预防与治疗发布时间:2021-04-14T08:08:41.33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第2期作者:王杰[导读]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安徽省胸科医院肿瘤放疗科安徽合肥 230022【摘要】放射治疗是目前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调强放疗技术的发展,对鼻咽癌患者治疗效益明显提高。
但是患者经过放疗之后出现吞咽障碍的情况较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如何有效解除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吞咽障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临床治疗吞咽障碍的方法较多,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障碍的预防与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鼻咽癌;吞咽障碍;治疗进展前言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鼻咽癌的标准和首选治疗方式是放射治疗,尤其是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吞咽障碍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水分、营养摄入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一系列并发症。
因此,探究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吞咽障碍产生的机理并及早发现,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
1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理鼻咽癌放疗后产生吞咽障碍的发生机理主要包括放疗导致的涎腺损伤、神经损伤、张口困难以及心理因素等[1]。
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等唾液腺受到射线的长期照射产生放射性损伤,导致涎腺导管和腺泡排泄功能障碍,引起唾液分泌大量减少,造成口干、吞咽困难等症状。
其次鼻咽癌的靶病灶常累及颞叶、脑干等颅内神经系统,放疗不可避免会累及部分脑神经系统,可能产生颞叶坏死、颅神经麻痹等,从而导致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
放疗所引起的舌下神经、迷走神经的受累使其所支配的口咽肌肉运动失调继而引发吞咽功能障碍。
老年鼻咽癌患者放疗不良反应临床干预效果分析李艳高占丽(河北唐山工人医院口腔病区,河北唐山063000)〔关键词〕口腔黏膜损伤;鼻咽癌〔中图分类号〕R73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5-1055-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5.081第一作者:李艳(1970-),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五官科疾病护理研究。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效果较理想的方法就是放射治疗,然而放疗患者会发生口腔黏膜炎及张口难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影响放疗患者情绪甚至无法进食,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进而可能导致患者放弃放疗〔1〕。
本文回顾分析老年鼻咽癌患者临床干预对预防和减轻放疗不良反应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初诊鼻咽癌患者240例,均经病理证实,治疗前均口腔黏膜完整。
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60 79〔平均(66.7ʃ14.2)〕岁;对照组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61 82〔平均(67.5ʃ13.8)〕岁;两组临床资料组间差异,性别、年龄及肿瘤分期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化疗放疗和疾病护理(如口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临床干预:①心理干预:患者容易产生敌对、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最关心自己的疾病状况,迫切想了解自己病情,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心理复杂而敏感,常对治疗产生消极抵抗,甚至拒绝。
医护人员应体谅老年患者的心情,随时注意其情绪变化,对于鼻咽癌的疾病常识进行耐心讲解,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放疗,建议患者多参加有益健康的活动,消除恐惧,提高生活信心;②放疗前局部冰敷〔2〕:将预先准备好的冰块敲碎后置于冰袋。
并用干毛巾单层包裹,紧贴将被进行照射部位皮肤放置约半小时,取下后进行放射治疗,冰敷时避免冻伤;③音乐治疗〔3〕:让患者轻闭双眼,仰卧在病床上,四肢放松,欣赏轻松愉悦,节奏较缓的音乐40 60min ,每天一次,贯穿于整个放疗期间;④放疗后功能锻炼: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鼓励进行适当活动,如室外散步;可以作简单的颈前后左右手缓慢旋转运动,按摩颌颞关节,改善因化疗产生的口腔黏膜损伤,张口难等不良反应;⑤出院指导:放疗结束后嘱咐患者坚持服药,保持生活规律,参加适当社交活动,按时复查。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孔结球;冯顺燕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35)004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张口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本科2012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19例NPC放疗后张口困难的病例,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19例患者中,张口度从1级恢复至正常6例;从2级提高至1级7例;治疗前后无变化6例.结论对NPC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患者,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或保持患者的张口度,避免继续恶化,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页数】2页(P591-592)
【作者】孔结球;冯顺燕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佛山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佛山 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63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J], 潘三江;欧冬玲;黄菊华;张艳红
2.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效果观察 [J], 梁燕熙;
陈宝玉;罗戎戎
3.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63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J], 潘三江;欧冬玲;黄菊华;张艳红
4.鼻咽癌放疗患者出院后康复锻炼预防张口困难的效果观察 [J], 于玲;蒲丽丽;梁明琴;彭建华
5.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护理干预进展 [J], 马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咽癌的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生在鼻咽部的上皮组织,常见症状包括咽痛、鼻塞、鼻血等。
治疗鼻咽癌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损伤,特别是对于鼻咽部的功能影响较大。
因此,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在鼻咽癌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医疗手段和措施,帮助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后恢复身体功能、减轻症状,并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呼吸、咀嚼等功能,缓解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二、康复训练的内容1. 吞咽功能康复:鼻咽癌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吞咽困难的问题。
康复治疗包括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姿势和吞咽方式,进行相应的肌肉锻炼,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吞咽功能。
2. 咀嚼功能康复:鼻咽癌手术后,患者可能面临面部肌肉功能受损的问题,导致咀嚼困难。
康复治疗包括锻炼面部肌肉,采用适当的食物,帮助患者恢复咀嚼功能。
3. 语言和听力康复:鼻咽癌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切除部分组织,可能会影响语言和听力功能。
康复治疗包括语言训练和听力康复,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语言和听力功能。
4. 呼吸功能康复:鼻咽癌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问题。
康复治疗包括锻炼呼吸肌肉,改善呼吸方式,提高呼吸功能。
5. 心理康复:鼻咽癌的康复过程中,由于病情的影响以及治疗的副作用等因素,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困扰。
康复治疗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
三、功能恢复的重要性除了康复训练,功能恢复也是鼻咽癌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功能恢复包括身体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的恢复。
1. 身体功能恢复: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如呼吸、吞咽、咀嚼等功能受限。
通过康复训练和恢复性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这些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 生活能力恢复:功能恢复不仅仅包括身体功能的恢复,还包括鼻咽癌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
对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作者:黎彩玲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放疗一区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52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n=26)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26)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对照组误吸率为38.5%,明显高于观察组15.4%,对比差异明显(P【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吞咽障碍;护理干预鼻咽癌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高发于华南地区,发病率位列全球之首。
放射治疗为临床公认治疗鼻咽癌的根治性疗法,但放疗后易出现吞咽困难现象,据调查[1]在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中吞咽障碍发生率为76%~100%。
吞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存活质量,因吞咽困难后饮食易呛咳,故而食欲差,抗拒进食,易导致营养不良或低蛋白血症;亦或因食物误吸而诱发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为此临床高度关注对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吞咽困难的护理工作,以减少不良事件。
为具体探讨护理效果,现将患者52例纳入本研究中,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放疗一区2015.1~2016.1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52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n=26)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26)行针对性护理。
对照组中16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年龄为39~69岁,平均(48.7±5.6)岁。
观察组中14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为38~67岁,平均(47.6±5.1)岁。
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健康宣教、病情观察及营造舒适环境等。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1.2.1 心理护理吞咽困难明显影响患者基本生理需求,易出现厌食、担忧及抑郁等情绪。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8-06-01T15:00:32.4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5期作者:曾静刘增香
[导读]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头颈肿瘤放疗科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系统性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结果: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1个月洼田饮水试验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吞咽困难;系统性康复干预
【中图分类号】R73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116-01 鼻咽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呈地区聚集性特点。
经研究表明,鼻咽癌发病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
现阶段,在鼻咽癌治疗中,放疗应用非常普遍。
在放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为此,在鼻咽癌放疗中,一定要加强系统性康复干预的实施,以此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现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予以探究,分析系统性康复干预的实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试验组,各组42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30例、12例,年龄26~69(45.2±3.3)岁。
试验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32例、10例,年龄28~68(45.0±3.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护理,即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等。
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实施系统性康复干预,即(1)康复锻炼:由康复师、护理人员共同指导患者展开锻炼,如颈部按摩、呼吸功能训练、张口练习等。
(2)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早期食用流质食物,禁烟禁酒。
(3)口腔护理:叮嘱患者进食前后及睡前及时清洁口腔。
(4)心理疏导:对患者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调节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以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3 观察指标
(1)根据吞咽X线造影录像(VFSS)诊断与评估患者吞咽障碍,显效:患者口咽通过时间正常,无误吸,无钡剂残余在梨状隐窝;有效:患者口咽通过时间缩短>50%,无误吸,无钡剂残余在梨状隐窝;无效:患者口咽通过时间缩短<50%,伴有误吸,钡剂残余在梨状隐窝或者会厌谷,甚至无法吞咽。
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1]。
(2)洼田饮水试验:让患者喝30mL温开水,观察是否呛咳、所需时间等,Ⅰ级:5s内一次性喝完,未呛咳;Ⅱ级:5s内一次性喝完,存在呛咳现象,或者5s以上2次喝完,未呛咳;Ⅲ级:5s以上一次性喝完,存在呛咳现象;Ⅳ级:5s以上2次喝完,存在呛咳现象;Ⅴ级:10s内吞咽困难,频繁呛咳[2]。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对患者观察数据进行处理,用百分率形式表达数据,并予以卡方检验,若数据对比结果P<0.05,表示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程度
试验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比较
试验组干预后1个月洼田饮水试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法为放疗,且治疗后易出现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
为此,在治疗中,一定要加强康复干预的实施,以此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报道,试验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说明,系统性康复干预的实施效果更加确切,与相关文献报道[3]基本相符。
通过系统性康复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增强患者舌头控制
食物的能力与推进能力,有助于改善舌根回缩功能;同时,通过饮食指导、口腔护理等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控制口腔炎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此外,经心理护理的实施,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从而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干预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玉荣,郦娜.心理疏导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7):626-628.
[2]陈善联.鼻咽癌患者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5):42-43.
[3]王润梅.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吞咽困难及张口受限的系统康复治疗与疗效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1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