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0
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概念一、引言情绪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帮助人们认识和处理负面情绪来改善心理健康。
合理情绪疗法是其中的一种,它强调个体在面对困境时应该采取积极的、健康的情绪反应,从而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概念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创立的一种认知行为疗法。
它认为人们的负面情绪主要源于他们对事件的不合理解释和信念,并通过改变这些信念来帮助个体减轻负面情绪。
三、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则1. 个体对事件的反应主要源于他们对事件的解释和信念。
2. 不合理信念是造成负面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
3. 通过调整不合理信念可以减轻负面情绪和行为问题。
4. 个体需要接受自己无法控制某些事物,并且学会以积极的方式应对这些事物。
5. 个体需要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以建立健康的自尊心。
四、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1. 评估:治疗师通过对个体情绪问题的评估,确定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模式。
2. 教育:治疗师向个体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帮助个体了解不合理信念对他们的影响。
3. 挑战:治疗师通过提问和讨论来挑战个体的不合理信念,并引导他们寻找更加合理、积极的信念。
4. 替换:治疗师帮助个体替换不合理信念为更加健康、积极的信念,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新信念。
5. 维持:治疗师与个体一起制定计划,确保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积极的情绪反应。
五、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范围1. 抑郁症、焦虑症等负面情绪问题。
2. 自卑、自我否定等自我认知问题。
3. 恐惧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问题。
4. 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压力等生活适应问题。
六、合理情绪疗法的优点1. 短期效果显著:合理情绪疗法通常只需要几次治疗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改善效果。
2. 有效性高: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在解决一般心理问题中的应用【摘要】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个体理解和处理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首先解释了合理情绪疗法的定义和原理,然后探讨了它在焦虑、抑郁和压力管理中的应用。
接着,文章讨论了合理情绪疗法对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总结了合理情绪疗法在解决一般心理问题中的有效性,并展望了它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合理情绪疗法在心理健康领域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对个体症状改善和社会关系建设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心理问题、应用、焦虑、抑郁、压力管理、人际关系、有效性、未来发展1. 引言1.1 合理情绪疗法在解决一般心理问题中的应用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RET)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通过理性思维和情绪管理技巧来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变消极情绪。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和人际关系困扰等。
合理情绪疗法在解决这些一般心理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个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合理情绪疗法,个体可以学会如何理性地思考和处理负面情绪,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这种方法注重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模式,并学会更好地适应各种压力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合理情绪疗法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它在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压力管理和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我们将分析这种疗法的有效性,并展望未来它在心理健康领域中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为更多人提供关于合理情绪疗法的信息,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2. 正文2.1 概述合理情绪疗法的定义和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改变消极情绪和思维模式,促进积极情绪和行为的发展。
其核心原理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是由其认知观念所决定,通过改变不合理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可以有效地调节个体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
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的情绪困扰的⼀种⼼理治疗⽅法。
是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伯特·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的。
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理治疗中的⼀种疗法,因它也采⽤⾏为疗法的⼀些⽅法,故被称之为⼀种认知-⾏为疗法。
美国著名⼼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1913.09.27]于20世纪50年代创⽴,其理论认为引起⼈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的事件,⽽是⼈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于改变外界事件,⽽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改变情绪。
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理论⼜称ABC理论。
阿尔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1913.09.27],美国临床⼼理学家,合理情绪⾏为疗法的创始⼈,也是 20 阿尔伯特·艾利斯世纪60 年代美国性解放运动的先驱。
他出⽣于美国宾⼣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个犹太家庭。
他4 岁时全家到纽约定居。
5 岁时因肾炎并发扁桃腺炎⼏近死亡,⼜曾因肾炎 9 次住院。
12 岁时⽗母离异,养成他独⽴和⽆神论的态度。
19 岁时⼜并发肾性⾼⾎压,40 岁时罹患糖尿病,但是他努⼒照顾⾃⼰的⾝体,不使⾃⼰因疾病⽽陷⼊悲惨,反⽽精⼒充沛地过⽣活。
在12 岁时,他下决⼼成为⼀个作家,于是认真规划⾃⼰的教育⽣涯。
他先进⾼职学校,1939 年进⼊纽约市⽴⼤学商学院,主修商业管理,想在商场上赚⾜够的钱以便写任何想写的题材。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萧条打破了他的计划,他只得放弃致富的美梦,不过仍持续写作。
38 岁时他已完成了约 20 本书的⼿稿,但未能如愿出版。
有⼈称埃利斯是⾃ S.弗洛伊德以来唯⼀创建具有了⾃⼰理论体系的⼼理治疗学派的⼼理学家,还有⼈称他为认知 -⾏为治疗之⽗。
合理情绪疗法再教育阶段可以使用的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再教育阶段可以使用引言合理情绪疗法(REBT)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重新审视和改变他们的负面情绪和信念。
在REBT的再教育阶段,通过各种方法帮助患者进行认知重建和情绪管理。
本文将详细说明一些可以在这一阶段使用的方法。
方法一:认知重建•认知扭曲技术:核心认知扭曲是REBT的重要概念之一,包括“应该”思维、以及过分关注错误或缺陷等。
使用认知扭曲技术,患者和治疗师一起探索患者的负面信念和想法,并帮助患者替换这些扭曲的想法为更合理和积极的信念。
•信念调查:患者被鼓励审查他们的核心信念,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和消极元素。
治疗师通过问问题和提供适当的反馈,帮助患者发现并改变不健康的信念。
•战胜心理障碍:在这一方法中,患者被鼓励面对他们的恐惧和抵触情绪,挑战和逐渐克服这些情绪。
治疗师会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帮助患者逐步扩展他们的舒适区,并证明他们的恐惧是不合理的。
方法二:情绪调节技巧•情绪日志:患者被鼓励记录和审查他们的情绪,以增加对情绪的认知和理解。
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在日志中发现模式和触发因素,并提供技巧来改变负面情绪的方式。
•放松技巧: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冥想等技巧,患者可以降低身体和情绪的紧张感。
治疗师可以教授这些技巧,并鼓励患者在面临情绪挑战时使用它们。
•积极心理暗示:患者经常和自己进行负面的内对话,这会进一步加剧情绪。
通过积极心理暗示,患者可以学会用正面和支持性的语言来对待自己。
治疗师可以教授这种技巧,并帮助患者消除自我贬低的思维模式。
方法三:行为调整•模仿行为:患者可以通过模仿积极、健康的行为和情绪来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
治疗师鼓励患者找到一些正面的角色模型,并尝试模仿他们的行为,以提升自己的情绪。
•挑战行为:患者被鼓励挑战他们的不健康习惯和行为,尝试新的积极行为。
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制定可行和具体的目标,并提供支持和鼓励。
•奖励系统:患者可以建立一个自我奖励系统,以激励自己坚持积极的行为和情绪。
合理情绪疗法的名词解释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RET),也被称为理性情绪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通过理性思考和积极情绪调节来改变消极的情绪和不健康的行为。
该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伦·艾利斯(Albert Ellis)于1955年创立的,他认为并非外界事件直接导致情绪,而是个体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估引发了情绪的产生。
合理情绪疗法通过帮助个体发现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信念,从而促进情绪健康和自我成长。
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念是“事件-解释-情绪”模型,即个体对事件进行解释的方式决定了他们产生的情绪。
根据艾伦·艾利斯的观点,个体的不健康情绪和行为往往源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不合理信仰、自我窒息和后果评估。
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是通过发现和改变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帮助个体实现情绪的积极调节和自我认知的提升。
首先,不合理信念是指个体对于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一种非理性、过度、根深蒂固的信念系统。
在RET中,有一些常见的不合理信念被认为是导致不健康情绪和行为的主要原因。
例如,"我必须得到每个人的喜欢和认可"、"我必须完美无缺"、"生活应该公平"等。
这些不合理信念使得个体过分强调外界的肯定和条件,导致对自己过分苛刻,从而出现焦虑、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
合理情绪疗法通过挑战不合理信念,帮助个体找到更加合理和积极的信念系统,从而改变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
其次,自我窒息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和对缺点的否定和否定。
个体在生活中经常对自己有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过分追求完美和避免失败。
当个体无法达到这些标准时,他们往往感到自责和自嘲。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个体被教导接受自身的缺点和限制,并理解到完美并不存在。
通过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个体能够减轻自我压力和焦虑,进一步改善情绪和行为。
最后,后果评估是指个体对自身和他人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的过分关注和夸大。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和情绪,从而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以下是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和常用技术:
1.识别不合理信念:治疗师帮助患者识别和分析自己的不合
理信念,例如过度概括、绝对化要求、灾难化等。
2.挑战不合理信念:治疗师通过提问、辩论等方式,帮助患
者挑战和改变不合理信念,从而建立更加合理和健康的信念。
3.建立新的信念:治疗师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信念和思维方
式,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
4.练习和巩固:治疗师帮助患者通过练习和实践,巩固新的
信念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习惯。
常用技术包括:
1.自我质疑:帮助患者质疑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从而认识到
其不合理性。
2.认知重构: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加
理性和客观地看待问题。
3.行为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患者验证自己的不合理
信念是否正确。
4.情绪调节:帮助患者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应
对压力和挑战。
5.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他
人的观点和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合理情绪疗法并不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同时,治疗师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要素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简称REBT)的基本要素包括:
1. 辨认和评估情绪:合理情绪疗法强调个体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辨认和评估。
这意味着客观观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并问自己是否这种情绪反应是基于合理的、明智的思维模式。
2. 辨认和挑战不合理的信念:REBT认为,许多消极的情绪和行为都源于不合理的信念。
因此,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辨认和挑战这些不合理的信念。
个体被鼓励找到证据来反驳这些信念,以促进更积极、合理的思考。
3. 培养合理的替代性信念:一旦不合理的信念被辨认和挑战,合理情绪疗法的下一步是培养合理的替代性信念。
这些合理的信念侧重于积极的、现实的、有益的观点,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问题和挑战。
4. 选择积极行为:合理情绪疗法认为,积极的情绪和行为是相互促进的。
因此,REBT鼓励个体在培养合理的思维模式的同时,也选择积极的行为。
这包括主动参与满足需求、面对挑战和追求个人目标。
5. 巩固和维持变化:合理情绪疗法强调对个体在疗程中取得的进展进行巩固和维持。
这可以通过练习新的思维习惯、与支持性的人建立联系、处理负向情绪等方式实现。
巩固和维持变化可以帮助个体保持积极的情绪和适应性的行为。
实施合理情绪疗法的步骤概述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旨在帮助人们处理情绪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实施合理情绪疗法的步骤,帮助您了解如何应用这种疗法来应对负面情绪和思维模式。
步骤一:认识个人的情绪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绪是实施合理情绪疗法的第一步。
在这一阶段,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识别和记录自己的情绪: - 情绪日志: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包括具体的情绪状态和触发情绪的事件。
- 情绪识别:学会辨别自己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悲伤等。
步骤二:识别负面思维模式在实施合理情绪疗法时,识别并挑战负面思维模式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负面思维模式示例: - 过度概括:根据少数事例对整个情况作出概括性判断。
-情绪性推理:根据自己的情绪来判断事物的真实性。
- 全能化:认为自己应该在所有方面都表现得完美。
步骤三:挑战负面思维模式一旦识别了负面思维模式,就需要进行挑战和改变。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挑战负面思维模式的方法: - 证据评估:评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 逻辑推理:思考自己的思维是否合乎逻辑。
- 替代思维:采用更积极、合理的替代思维来取代负面思维。
步骤四:制定合理的情绪应对策略在识别和挑战负面思维模式后,需要制定合理的情绪应对策略来处理负面情绪。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合理情绪应对策略: - 情绪放松技巧:学会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如深呼吸、冥想等。
- 积极思考:采用积极的思考方式来对待困难和挑战。
-问题解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步骤五:实施和维持变化将合理情绪疗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实施和维持变化: - 实践和坚持:持续地实施合理情绪疗法的技巧和策略。
- 逐渐应用:逐渐将合理情绪疗法的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情境。
- 寻求支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在实施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中获得指导和建议。
结论实施合理情绪疗法是一个帮助人们处理负面情绪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的有效方法。
云峰:我稍微整理了一下,还有些乱,可以看看。
可以结合一些例子看。
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哦!它主要说的是:对发生的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看法、解释和评价等等。
而不同的看法、解释和评价等等又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和反响。
生活中会遇见不同种类的大小事件,就看你怎么对待它,怎么评价解释它。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根本理论⏹艾丽斯指出:来访者的情绪障碍〔如悲观、压抑、愤怒、自悲等〕以及不良的行为反响〔攻击、退缩、逃避、一些破坏性行为等〕,是来源于来访者自身对外界所发生的事件不合理、不客观、不科学的评价、解释和看法。
⏹也就是说,来自于来访者自身固有的不合理的认知和思维模式。
例子:⏹张三、李四两个人在一起散步,迎面碰到王五,他们仨人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平时很熟悉,但王五没有与他们打招呼,就自走过去了。
⏹张三对“王五没有和他打招呼就走过去了〞这件事是这样想的: “他可能正在想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就算是看到了我们而没采理我们,也可能是有什么急事,顾不上和我们打招呼。
〞⏹而李四却认为:“王五是成心这样做的,就是不想理我,就是看不起我。
他凭什么这么对待我?〞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1.人有合理与不合理的认知⏹2.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响;而不合理的信念那么相反,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响。
⏹3.导致来访者的情绪障碍以及不良的行为反响的根本因素是来访者的不合理的信念。
A、B、C关系理论⏹A(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B(Beliefs):对该诱发事件的解释、理解和看法,即看问题固有的观点和方法,叫做信念;⏹C(Consequences):在该诱发事件面前,来访者所表现出的情绪及行为反响。
二、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下面我列出一些人们常常认为是正确的观点,如果你也认为它是正确、合理的,就记下它的序号,最后你自己统计一下,在所介绍的内容当中,有多少个观点和看法你认为是合理、正确的。
⏹(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2)一个人应该担忧随时可能发生灾祸;⏹(3)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就是不喜欢我。
合理情绪疗法释义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
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为ABC理论,它的理论要点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ABC来自3个英文字的字首,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
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不合理的信念有3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和糟糕至极(awflizing):◆绝对化信念通常是与“必须”(must)和“应该”(should)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的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
◆过分概括化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的产生以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可取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步骤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
1、向求治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弄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怎么会发展到目前这样子,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
这一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求治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
2、向求治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对于这一点,他们自己应当负责任。
3、通过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disprtingirrationalbeliefs)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治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
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
4、不仅要帮助求治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合理情绪疗法案例一、一般资料(一)人口学资料:方某,女性,汉族,22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体型偏瘦,身高中等。
(二)个人成长史:家住小城镇,自幼祖父母抚养,未上过幼儿园,个性内向,敏感,合群性差,干事认真,仔细,追求完美.父母很少与其交流,对其学习十分重视,期望值高。
现在是班干部,常常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希望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和宿舍同学之间关系很好。
(三)身体与精神状态:方某给人的印象是说话语速较快,神情紧张,焦虑,坐立局促不安。
但思维清晰,说话有条理。
穿着打扮整洁大方,进门出门都有礼貌。
(四)心理测试结果:SCL—90测查结果:焦虑因子分2.5,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SAS:57(标准分)SDS:47(标准分)(五)求助者自诉:马上快要进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了,我觉得很紧张,焦虑,晚上睡不着觉,这样的状态持续也快一个月了。
为此我也吃过一些安定之类的药,这样,晚上能睡得好一些,但总感觉时间长了吃药对身体是没好处的。
四级考试我已经是第二次考了,我感觉自己心理发虚,没底,好象什么都还不会,可能也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吧。
再过两个多月就要考试了,我着急得很,整天都在看书,但是看到别人在听听力,自己就看样子也带上耳机;看到别人在背单词,自己也背;看到别人做阅读理解,自己也立刻拿起阅读来做。
总之,不知道怎样复习才好,才能尽快提高自己的水平。
早上起床时,看到别人没有起床,我也暗自告诫自己,不要紧,再睡会,时间总会有的。
我想,可能也是我这种“偷懒”的想法影响了学习吧,所以才导致了现在的一无所获和焦虑。
二、评估与诊断(一)病因分析1、生物原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在她生活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其学习十分重视,期望值高,所以一定要超过周围的同学。
面临四级考试,她的这一好强心理又起作用了,不能失败只能成功。
但由于没有充分准备好,所以心理感到万分焦虑。
又因为第一次考试没有通过,所以更加重了这次的焦虑。
3、心理原因:(1)该求助者存在易受暗示的心理特点,看到别人在干什么,自己也想干什么。
就连早晨起床也是看别人在睡觉自己也想多睡一会儿。
(2)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总是以别人为参照,不能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也缺少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意志力薄弱,不能因为自己英语水平差而早起复习。
(4)个性特征:追求完美,争强好胜,求胜心切。
(二)心理诊断根据本例的症状结合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情绪。
该情绪为近期发生的,持续的时间不到一个月,焦虑情绪未泛化,对其它社会功能没有造成影响。
所以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也不主动求医,常伴有幻觉和妄想等症状。
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求治愿望强烈,也无幻觉和妄想等症状。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而且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
而该求助者的问题尚未泛化,持续的时间也没有超过一个月,对社会功能未造成影响。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区别:焦虑症焦虑的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焦虑持续的事件长,大于三个月或半年,而且已经充分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而该求助者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并未影响到社会功能,只是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这一具体事件比较焦虑,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到一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三、咨询目标的制定通过第一次摄入性会谈和心理测验的结果分析,就焦虑情绪的形成原因和方某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与方某共同商定咨询方案如下:(一)具体目标1、进行放松训练,减少焦虑情绪;2、改变求助者总以别人为参照的思维模式;3、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追求完美的心理;4、启发求助者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最终目标改变求助者总以别人为参照的不合理想法,使她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肯定自己,接纳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英语水平,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表,最终消除焦虑情绪,改变事事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一)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也称为“理性情绪疗法”,是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和信念,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C的方式达到改变不良情绪的目的。
方某年纪轻,有较高的教育程度,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认识,适合使用重认知趋向的合理情绪疗法。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方某有权利视自己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咨询机构,有权利知道咨询师的受训资格和背景,也有权利了解咨询师对她的问题运用了什么原理和处理方法。
同时,方某有责任向咨询师提供真实的材料,采取积极的态度并且能够按时完成咨询师交给的任务和作业;在咨询的过程中,方某也应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包括按时交费、遵守预约时间等等。
作为咨询师,首先有义务向方某介绍自己的从业资格,而且必须认真执行和方某协商好的咨询方案;遵守预约好的时间,如遇特殊情况要提前通知方某。
在治疗过程中,应替求助者保守秘密和隐私。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有权利知道与方某焦虑情绪相关的所有资料。
(三)咨询的次数、费用与时间安排安排每周三下午2点半到3点半咨询一次,共计三次,每次收费为60元人民币。
五、咨询过程(一)、咨询阶段大致分为: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1、第一次咨询:2008年11月12日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探寻改变的意愿。
(4)找出方某当前急需解决的目标。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心理测验法合理情绪疗法过程:通过摄入性会谈,在咨询的初始阶段充分尊重方某,通过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方某,让她尽量倾诉自己的焦虑情绪,与方某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
中间夹杂半开放性的提问,询问方某的家庭背景,如,“你能谈谈父母对你的态度吗?”来引导方某尽量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
会谈结束后要求方某完成SCL-90以及SAS两个测验来验证会谈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以上资料的收集,告诉方某她的症状属于焦虑情绪。
原因可能受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也有自身原因,现就焦虑情绪采取放松训练,然后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与方某的不合理思想进行辩论。
将上述策略告知方某。
经协商方某表示同意。
最后和方某约定咨询的时间是每周三下午2点半,每次咨询时间为一小时,要求准时到。
就焦虑情绪采取放松训练,然后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与方某的不合理思想进行辩论。
将上述策略告知方某。
经协商方某表示同意。
最后和方某约定咨询的时间是每周三下午2点半,每次咨询时间为一小时,要求准时到。
2、第二次咨询:2008年11月19日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进行放松训练。
过程: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按照从头到脚的训练步骤进行全身放松。
要求方某自然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按照音乐的要求,从头部到脚部按步骤放松,体会从紧张到彻底放松时的不同感觉,从肌肉的放松到心理的放松,体会这种舒适的感觉。
最终使方某学会在紧张时就会使用这一策略调节自己。
放松训练以皮温仪的温度调节为准,达到100度时,认为已经彻底放松了。
咨询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方某按照音乐的要求和节奏在紧张时继续进行类似放松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