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轮系(OK)
- 格式:ppt
- 大小:845.50 KB
- 文档页数:27
第十一章 轮系一、学习指导与提示工程中实际应用的齿轮机构经常以齿轮系(简称轮系)的形式出现,它用来获得大传动比、变速和换向、合成或分解运动以及距离较远的传动。
轮系可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两大类,所谓复合轮系只不过是既包含定轴轮系又包含周转轮系,或几部分周转轮系组成的复杂轮系。
因此,首要的是弄清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本质属性,并掌握它们各自的传动比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只要注意正确区分轮系,就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复合轮系分解为若干个单一周转轮系和定轴轮系,这是学习轮系传动比计算的一个总体原则,应当牢牢把握。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1)轮系的应用和分类;(2)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3)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4)复合轮系及其传动比;(5)特殊行星传动简介。
1.定轴轮系一个轮系,若运动过程中,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则可判定该轮系为定轴轮系(亦称普通轮系)。
注意:这里指的是几何轴线位置固定,并不是该轴不能转动,无论该轴是转动的,或不转动的(与机架相联),只要几何轴线位置不变,就是定轴的。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各主动轮齿数连乘积各从动轮齿数连乘积J G J G n n i mJ G GJ →→-==1 (11.1) 上述公式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传动比GJ i 的大小,以及主从动转速 n G 、n J 之间的转向关系(即传动比的正负号),m 为外啮合齿轮对数。
但需注意:① 只有在J G →传动路线中无空间齿轮,各轮几何轴线均互相平行的情况下,公式中()m 1-才有其特定意义,可以用其来表示n G 、n J 之间的转向关系。
若计算结果GJ i 为正,说明G 、J 两轮转向相同;若为负,则说明G 、J 两轮转向相反。
② J G →传动路线中有空间齿轮(如锥齿轮、蜗轮蜗杆),如图11.1所示,各轮转向只能用标注箭头法确定,()m 1-没有意义。
图11.12.周转轮系轮系中至少有一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是绕另一轴线位置固定的齿轮回转,这样的轮系,就是周转轮系。
一、填空题:1.轮系可以分为:定轴轮系和 周转轮系 。
2.定轴轮系是指:当轮系运动时,各轮轴线位置固定不动的轮系;周转轮系是指:轮系运动时,凡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是绕另一齿轮的轴线转动的轮系。
3.周转轮系的组成部分包括: 太阳轮 、 行星轮 和 行星架 。
4.行星轮系具有 1个自由度,差动轮系有 2自由度。
5、行星轮系的同心条件是指:要使行星轮系能正常运转,其基本构件的回转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6、确定行星轮系中各轮齿数的条件包括:传动比条件、同心条件、均布条件、邻接条件。
7、正号机构和负号机构分别是指:转化轮系的传动比H 1n i 为正号或者负号的周转轮系。
动力传动中多采用 负号 机构。
二、分析计算题 1、在图示的车床变速箱中,移动三联齿轮a 使3’和4’啮合。
双移动双联齿轮b 使齿轮5’和6’啮合。
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42,582=z ,38'3=z ,42'4=z ,48'5=z ,48'6=z 电动机的转速为n 1=1445r/min ,求带轮转速的大小和方向。
解:3858483842484258'5'31'6'426116-=⨯⨯⨯⨯=-==z z z z z z n n i min /9466r n -=(与电动机转动方向相反)2、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为20z z z z z 65321=====, 已知齿轮1、4、5、7为同轴线,试求该轮系的传动比17i 。
(1)z z z z z 41231225520100=++==⨯=z z z z 75612332060=+==⨯=(2)iz z z z zz z z z z17323467123561=-()=-⨯⨯=-100602020153、在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为单头且右旋,转速n11440= r/min,转动方向如图示,其余各轮齿数为:402=z,20'2=z,303=z,18'3=z,544=z,试:(1)说明轮系属于何种类型;(2)计算齿轮4得转速n4;(3)在图中标出齿轮4的转动方向。
第11章作业11-1在给定轮系主动轮的转向后,可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定轴轮系从动轮的转向?周转轮系中主、从动件的转向关系又用什么方法来确定?答:参考教材216~218页。
11-2如何划分一个复合轮系的定轴轮系部分和各基本周转轮系部分?在图示的轮系中,既然构件5作为行星架被划归在周转轮系部分中,在计算周转轮系部分的传动比时,是否应把齿轮5的齿数,Z5计入?答:划分一个复合轮系的定轴轮系部分和各基本周转轮系部分关键是要把其中的周转轮系部分划出来,周转轮糸的特点是具有行星轮和行星架,所以要先找到轮系中的行星轮,然后找出行星架。
每一行星架,连同行星架上的行星轮和与行星轮相啮合的太阳轮就组成一个基本周转轮糸。
在一个复合轮系中可能包括有几个基本周转轮系(一般每一个行星架就对应一个基本周转轮系),当将这些周转轮一一找出之后.剩下的便是定轴轮糸部分了。
在图示的轮系中.虽然构件5作为行星架被划归在周转轮系部分中,但在计算周转轮系部分的传动比时.不应把齿轮5的齿数计入。
11-3在计算行星轮系的传动比时,式i mH=1-i H mn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答在行星轮系,设固定轮为n, 即ωn=0时, i mH=1-i H mn公式才是正确的。
11-4在计算周转轮系的传动比时,式i H mn=(n m-n H)/(n n-n H)中的i H mn是什么传动比,如何确定其大小和“±”号?答: i H mn是在根据相对运动原理,设给原周转轮系加上一个公共角速度“-ωH”。
使之绕行星架的固定轴线回转,这时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仍将保持不变,而行星架的角速度为0,即行星架“静止不动”了.于是周转轮系转化成了定轴轮系,这个转化轮系的传动比,其大小可以用i H mn=(n m-n H)/(n n-n H)中的i H mn公式计算;方向由“±”号确定,但注意,它由在转化轮系中m. n两轮的转向关系来确定。
11-5用转化轮系法计算行星轮系效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当行星轮系为高速时,用它来计算行星轮系的效率会带来较大的误差?答: 用转化轮系法计算行星轮系效率的理论基础是行星轮系的转化轮系和原行星轮系的差别,仅在于给整个行星轮系附加了一个公共角速度“-ω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