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句法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34.0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五章句法学(掌握)基本知识点:句法分析They elected him president。
会以S(主语)+V (谓语)+O(宾语)+OC(宾语补语,objective complement)的方式作分析说明。
后来他从事翻译工作,发现遇到难句时,这样的分析相当费事,有时反而混淆不清。
于是他再看O。
他在耶斯柏森(Otto Jespersen,一八六○-一九四三年,丹麦语言学家,研究英语语法专家)的著作,看到耶斯柏森对They elected him president的分析,指出句中的him president是以nexus作为宾语,成为elected的 object。
这个nexus是耶斯柏森的造语,我们称之为“叙述关系”,又称“主(语)谓(语)关系”,或“二元语校”。
Nexus源于拉丁语nectere,是to bind之意,因此作连结、关系、中心、核心解(如 the cash nexus 是“现金交易关系”。
耶斯柏森在一九三七年出版的“分析性句法”(Analytic Syntax)中,对“主谓关系”(又作宾谓结构)解说相当全面。
句法关系1.句法关系syntatic relationship2.并列coordinate3.从属subordination4.修饰modification5.前置修饰pre-modification6.后置修饰post-modification7.限制restriction8.双重限制double-restriction9.非限制non-restriction成分分析法句子成分(Members of the Sentence)为什么又要分词类,又要分句子成分呢?两者既然关系密切,为什么不合并起来谈呢?合并起来,容易造成混乱,因为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同一个词类可以在句中充当不同的成分,同一个句子成分也可以由不同的词类来担任。
那么什么叫句子成分呢?句子成分是句子中起一定功用的一个组成部分。
現代漢語章五語法一、名詞解釋: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2、语法单位:可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均为音义结合体;3、句子:具有一个句调,可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4、句类:根据语气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5、句型:根据句子结构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6、句式:句子的特征分类,句式是根据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结构类型;7、实词: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8、虚词: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9、谓词:指在前面可以加“不”,在句法结构中经常作谓语,同时能作主语和宾语的词。
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一部分描述性代词,如“这么”;9、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的词,其属性常存对立性质,故多成对或成组出现,如中式:西式;10、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与所代替、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传统语法按作用将之划分为三大类:代替人或事物的人称代词,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指称或区别人事物的指示代词;11、拟声词:即模拟声音的词,又称“象声词”,如“叮当”。
有修辞作用,可使语言具体形象,予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故常运用于口语及文学作品中;12、短语:即意义上和语法上可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又称词组,是大于词而不成句的语法单位;13、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和句子的一种方法,即尽量将短语或句子划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除联合结构等可能由多个并列组成的短语或句子外,其余均可采用此法,故又称“二分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的内部组合层次;14、中心语:即偏正短语中的中心成分,可为词或短语。
主要有三种类型: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15、独立语:句子中的某个实词或短语与其前后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句意上又是必需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即独立语。
按表意作用可将之分为四类: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16、单句: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可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据不同的标准可分出句型和句类两类。
现代汉语专题第五章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是现代汉语研究中的关键部分,它涉及对语言的整体性理解和应用。
本章将对综合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一、综合性分析的定义综合性分析是指对现代汉语语言素材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获取更全面的语言知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综合性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词汇、语义和语用等方面。
二、综合性分析的方法在进行综合性分析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文本分析:通过对现代汉语文本的深入分析,包括句子结构、词组搭配、修辞手法等方面,来获取更全面的语言信息。
2. 语法分析:对句子中的各个成分进行分析,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以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3. 词语分析:对词语的词义、词性、用法等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4. 句法分析:通过对句子的结构和成分进行分析,以理解句子的语法规则和语言特点。
5. 语义分析:对句子的意义进行分析,包括直观意义和隐含意义,以理解句子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方式。
三、综合性分析的意义综合性分析在现代汉语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词汇用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综合性分析还可以培养研究者的语言分析和思辨能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四、综合性分析的应用综合性分析可以应用于多种语言研究和研究领域。
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语言研究中,都可以通过综合性分析来深入理解和应用汉语语言知识。
此外,综合性分析还可以用于语言教材编写、语言测试等方面。
总结:综合分析是现代汉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汉语语言素材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知识。
综合性分析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语法分析、词语分析、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等。
综合性分析在现代汉语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在语言教学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语法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学习要点:了解语法的基本特征,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单位。
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
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
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
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
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
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
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否则无法理解。
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
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
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
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
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
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6语⾔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提纲第五章语义和语⽤【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词义的聚合和组合的种种情况,要能通过具体的材料认识并正确运⽤词汇的⼀般特点。
第⼀节词汇和词义⼀词和词汇1.1 词汇1.1.1 概念(1)词汇是⼀种语⾔中词的总汇,是语⾔的建筑材料。
不同语⾔的词汇系统各⾃独⽴,有⾃⼰的特点。
因为:a.什么样对意义与什么样地语⾳结构在⼀起构成⼀个词,在不⽤语⾔的词汇中是不同的。
b.⼀个词可以只有⼀个意义,但也可以有⼏个意义。
c.甲语⾔中⽤⼀个词来标志的⼀定范围的事物,在⼄语⾔中却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分别标志;反过来,⼄语⾔的⼀个词所标志的事去在甲语⾔中却要⽤词的组合来标志。
(2)词是⼀种语⾔建筑材料的单位,也就是造句时能⾃由运⽤的最⼩单位。
词是构成语⾔词汇的单位。
(3)语⾔的词汇可以分成基本词汇和⼀般词汇两⼤部分,⽽“语⾔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
从表达概念意义的⾓度看,⼀种语⾔词汇的范围要⼤于词的范围。
1.1.2 基本词汇(1)语⾔中有这样⼀些词,它们标志着与⼈们世世代代的⽇常⽣活关系密切的事物,如⽇常接触的⾃然现象、⼈的器官和肢体、亲属、⽅位和时令、数⽬、某些劳动⼯具以及与⽇常⾔⾏有关的现象等等。
(2)基本词的特点全民常⽤,稳固,有构词能⼒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3)斯⽡迪⼠核⼼词斯⽡迪⼠核⼼词列表(Swadesh list),是由美国语⾔学家莫⾥斯·斯⽡迪⼠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提出的⼀个列表。
他从统计学的⾓度⽤分析不同的语⾔(以印欧语系语⾔为主),从⽽得出⼀个约莫有200字的核⼼词列表。
他认为,基本上所有语⾔的词汇都应该包含这⼆百多个词语;⽽另⼀⽅⾯,只要认识这⼆百多个词语,亦可以利⽤该种语⾔作最基本的沟通。
1.1.3 ⼀般词汇语⾔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对⼀般词汇。
(1)特点与基本词汇相⽐,⼀般词汇的特点是:它不是全民性常⽤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但不稳固,它所包括的词⼀般没有构词能⼒或构词能⼒⽐较弱。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思考和练习一答案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
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
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
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
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
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
不能因体系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
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
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
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1.语法和语法体系(这俩术语均有两种解释)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1)语法——语法规律,客观的语法事实 + 语法学的理论,学者对语法事实的主观说明语法体系——语法系统,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 语法学体系,语法学者根据自己的学说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一个民族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但是一个民族的语法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2)语法研究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研究组成。
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包括传统的词法和句法语义: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义的影响及反作用语用: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境,句子的语调、口气等的影响及反作用2.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汉语中“看看”“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
说明有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
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3)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也表现在语法上。
如:俄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变化,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来表示。
3.语法单位: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构词的备用单位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构成短语、句子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造句的备用单位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关系:语素可以 = 词词组>语素词可以 = 句子词组可以 = 句子4.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1)句法成分到底是什么,是凭句法关系定名的。
如: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是陈述关系。
2)句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口诀:动前有主状,动后有补宾。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五章语法教学目的系统讲述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及其类型,分析句子的方法,标点断句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则,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共分10节:语法概说,词类上、下,短语、句法成分,句子的分类,常见的句法失误,复句,句群,标点符号等。
其中了解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分析语句的结构类型和变换关系,掌握其表意的异同等是教学重点,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规律,提高驾驭汉语的能力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安排34学时。
教学方法及手段1.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精讲多练,练习方式采取口头书面相结合。
3.课内课外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1.语法有两个含义:语法结构规则本身;研究语法的科学,即语法学。
2.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语法系统;语法学体系。
二、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
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2.稳固性。
语法的发展变化相对于语音、语义、词汇来说是最为缓慢的,但不否认语法规则具有时代性。
3.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1.语法单位汉语的语法单位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前三种是语言的材料单位,而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
句子的语气类型叫句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类型。
句子的结构类型叫句型,分单句和复句两类。
2.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