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文言挖空阅读版
- 格式:docx
- 大小:22.99 KB
- 文档页数:5
2023四省适应性考试文言文挖空精解:双文本阅读挖空注释今天推送2023年四省适应性考试文言文阅读语段资料。
命题人:教育部考试中心。
湘语文精校解析。
这次考试的文言文设置多文本阅读,优化了试题呈现方式。
两则材料总字数约为650字,比2022年新高考Ⅰ卷(605字)略多。
材料一选自《论语·先进》与《论语·子路》中的两句话。
材料二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其中简答题要求考生思考“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的原因,这道试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考生对文本是否能够真实读懂,能否将两个文本的信息进行比对性的阅读。
材料一:德行(道德品行):颜渊,闵子骞。
言语(善于言辞表达):宰我,子贡。
政事(为官从政,善于处理国政事务):冉有,季路。
文学(指古代文献,即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献知识):子游,子夏。
子贡问曰:“何如(怎样)斯可谓(可以称为)之士(智者、贤者、君子)矣?”子曰:“行己(立身行事)有耻,使(出使)于四方,不辱(辱没,侮辱)君命,可谓士矣。
”(节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材料二:昔者,陈成恒相(辅佐)齐简公,欲为乱(作乱、造反),惮(忌惮)齐邦鲍、晏,故徙(调动)其兵而伐鲁。
鲁君忧也。
孔子患(担忧)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定语后置,有相伐之诸侯)/尚(尚且)耻之(意动用法,以……为耻)/今(现在,一般放句首)鲁/父母之邦也(“也”表判断),丘墓存焉(那里)。
今齐将伐之,可无(难道没有)一出乎?”颜渊辞(请求)出,孔子止(阻止)之。
子路辞出,孔子止之。
子贡辞出,孔子遣(派遣,使离去)之。
子贡南(向南)见吴王,谓吴王曰:“今万乘(千辆战车的中等国家。
乘:车,战车,包括一车四马)之齐,私(占有)千乘(千辆战车的中等国家)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切:深,深切。
又如:爱之深,责之切)为君恐。
2025届高三九师联考(十月)文言文挖空解析、课内外教考衔接、学生自测练习文言文重点字词挖空解析材料一:秋七月,壬戌,霖雨(久下不停的雨)甚(厉害,过分),屯(驻扎)营于贾胡堡。
去(距离)霍邑五十余里。
此县西北抗(到,抵)汾水,东拒(到,抵,由抵抗、抵御引申而来)霍太山,守险之冲(交通要道),是(这)为襟带(如襟似带般环绕的山川屏障)。
西京留守代王遣骁将兽牙狼将宋老生,率(率领,同义实词:帅,引,领,将)精兵二万拒(抵御)守(坚守)。
又遣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将(率领)辽东兵及骁果等数万余人据(占据)河东,与老生相影响(呼应,策应)。
代王乃(于是)命临汾以东诸郡,所在军民城守(据城而守),并随便(听凭,听任……的方便,不受限制,随其所宜)受老生、屈突通等征发。
帝闻而笑曰:“亿兆(庶民百姓)离心,此何为也(宾语前置,此为何也,这是做什么呢)。
老生乳臭(年幼无知),未知师老(军队长期在外,士气低落,疲惫)之谋;屈突胆薄,常无曲突(把烟囱改成弯的,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曲突徙薪)之虑。
且屈突尝(曾经)破(打败)玄感,时人谓(说)其能兵(善于用兵);老生数(多次)胜群盗,自许(称赞)堪(能够)当(抵挡)敌。
无识之徒,因(于是)相谄(谄媚)附。
谓其必能制(制止,引申为打败)我,不遣援兵。
我若缓以持(对抗)之,彼必以吾为怯。
出其不意,不过一两月间,并当擒之。
吾无忧也。
”于是(在这时)秋霖未止,道路泥深。
帝乃命府佐沈叔安、崔善为等间(暗中。
《鸿门宴》道芷阳间「抄小路」行)遣羸(瘦,弱)兵往太原,更(再)运一月粮,以待开霁(阴天放晴)。
(节选自《大唐创业起居注》)译文:秋天七月,壬戌日,雨下得很大,军队屯驻在贾胡堡。
(此地)距离霍邑五十多里。
这个地方西北边靠着汾水,东临霍太山,是据守险要的交通要道,如同衣襟和腰带(一样重要) 。
在西京留守的代王派遣勇猛的将领兽牙郎将宋老生,率领二万精兵据险坚守。
(代王)又派遣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 , 带领辽东兵以及骁果军等几万多人据守河东 , 与宋老生相互呼应。
《琵琶行》并序全文阅读(2)《琵琶行》(并序)全文阅读王孙公子,争先恐后给我赠送财物礼品,一支曲子,赢得的红绡多得不知其数。
镶金玉的发篦,常因为唱歌打拍子而敲碎,红色罗裙,常为宴饮调笑泼翻了酒而被沾污。
一年又一年,时光在欢笑中悄悄流逝,美好的年华岁月就这样随随便便消渡。
后来,弟弟从了军,姐姐不幸死去,时光流逝,一天天我年老色衰不如当初。
从此,门前冷落,王孙公子很少来,年老了,无可奈何就嫁作了商人妇。
商人爱钱如命,哪知夫妻离别之苦,上个月,就到浮梁那个地方买茶去。
他走了,撇下我孤孤单单守着空船头,只有那明月罩船身,冷冰冰江水伴忧愁。
深夜里,忽然梦见当年的风流事,梦中哭啼,泪洗脂粉纵横流。
听她弹琵琶,就使我叹息不已,听她讲了她的身世,更使我感慨万分。
我和她同是流落在天涯的异乡人,偶然相逢,便可倾谈心事,又何必早已相识。
我从去年便离开了长安帝京,降官抱病住在这浔阳古城。
浔阳地方偏僻,没有音乐欣赏,一年到头我没听到管弦之声。
我的住宅挨着湓江,地面潮湿,房屋周围芦苇苦竹遍地丛生。
要问在那里朝朝暮暮听到的是什么?只有那啼血杜鹃的悲啼和猿猴的哀鸣。
每当春江花朝、秋江月夜的佳晨良宵,我常常取出酒来,自斟自饮杯不停。
时而也传来了山歌和牧笛的声音,但杂乱而繁碎,难以入耳不堪听。
今夜听到你弹奏的琵琶乐曲,我如同听了仙乐,耳朵顿时变得亮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再给我弹奏一曲,我为你按照曲调写首歌词《琵琶行》。
她听了我的话深受感动,站了好久没言语,坐回原处,上紧丝弦,旋律变得更繁急。
情调凄凉悲伤,与刚才奏过的迥然不同,周围所有的人听后都伤心得捂着脸哭泣。
若问这中间数谁流下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啊,泪水把青衫全都沾湿。
《琵琶行》(并序)对照翻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文言文小段深入挖空练习语段一公讳()锡,字昌龄。
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
知()杭州仁和县。
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
以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焚之府门以祝公()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籍籍取凶恶()籍吏民()——《鸿门宴》杯盘狼籍()——《赤壁赋》案必穷极案治()每移案()——《项脊轩志》治必穷极案治()单于使卫律治其事()——《苏武传》家齐而后国治()——《大学之道》一而治其余一以仁恕()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故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语段二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几凡学之不勤()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谏太宗十思疏》凡六百一十六言()——《琵琶行》之凡学之不勤()及其所之既倦()——《兰亭集序》句读之不知()——《师说》蚓无爪牙之利()——《劝学》笃必其志之尚未笃也()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游从吾游者()旧时与臣游()——《鸿门宴》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善忌人之有善()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语段三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率()计()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词意挖空练习1.爱,ài(1)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2)动词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③: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④: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⑤: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3)形容词,: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2.安,ān(1)形容词①:谢庄遂安。
(《冯婉贞》)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2)动词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②: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③: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④: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⑤: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3)疑问代词,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3.被,读音一:bèi(1)名词,: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训俭示康》)(2)动词①: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②: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3)介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读音二:pī,通“披”①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史记·陈涉世家》)②: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史记·屈原列传》)4.倍,bèi(1)动词①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史记·淮阴侯列传》)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史记·鸿门宴》)③: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练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
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池,恢复旧境;离开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营劝谏曹爽。
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荐。
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二.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父为.郭汜所.害(被动句),芝襁褓..(婴儿时期)流离②乃移居雍,耽(沉湎,专心致志)思坟籍(古代典籍)。
③郡举(举荐)上计吏(向国家汇报情况的地方官),州辟(征召,选聘)别驾。
④真薨(诸侯去世),宣帝代焉,乃引(推举)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⑤天水夷(少数民族)夏(内地人民)慕(仰慕)德,老幼赴阙(借指京城)献书,乞留芝。
⑥芝屡有谠言(正直的言论)嘉谋,爽弗能纳(采纳)。
⑦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因为)罪见(表被动)黜(罢免官职)⑧若挟(挟持)天保许昌,杖(通“仗”,凭借)大威(皇帝的威势)以羽檄(紧急文书)征四方兵,孰(谁)不从!⑨芝坐(因…犯罪)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争辩是非),志不苟免。
⑩芝以年及悬车(七十岁,古人一般七十岁辞官家居),告老(辞官)逊位(放弃职位),章表十余上⑪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友穆)而不同(结党),服事(从事公职)华发(白发),以礼终始三.一词多义:1.举:①举起,抬起;②举行,发动;③推荐,推举;④攻下,占领;⑤全,都;⑥完成,成功;⑦尽,完。
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史记•陈涉世家》)⑵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⑶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文言文挖空、与课内关联练习语文贵在积累与应用,非一日之功。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多读多练,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文言文教学中,归纳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
积跬步才能至千里。
一、挖空练习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
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
”肥义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
”王遂胡服。
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
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
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
使绁谒()之叔,请服焉。
”公子成再拜()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
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畔()学者,臣愿大王图()之。
”使者报()王。
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
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乃赐胡服。
赵文进谏曰:“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
故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
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
”赵造谏曰:“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贼之类也。
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其死。
”王曰:“忠不辟()危,明不距()人。
子其言乎。
“赵造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
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
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
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五莲一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历年高考题文言文阅读挖空训练2022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全国Ⅰ卷教师版【学习目标】1、读懂文本,理解大意,梳理思路;2、积累常见文言现象,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2022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
”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
”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
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
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一.整体感知,梳理思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君子博学而日()()乎(),则()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
()()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龙生焉;积善成(),而神明自(),圣心备焉。
故不积()步,无以()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一跃,不能十步;()马十(),功在不舍。
()而舍之,朽木不折;()而不舍,金石可()。
蚓无爪牙之利,()骨之强,上食()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六()而二(),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也。
《蜀道难》——李白()()(),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及鱼(),开国何()然!()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通人烟。
西()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地崩山()壮士死,然后天梯石()相()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欲()愁()(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
()()()()()()(),以手()()()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朱颜!连()去天不()尺,枯松倒挂()绝壁。
飞()瀑流争喧(),()()转石万()雷。
其险也如此,()()远道之人()为乎来哉!剑阁()()而崔(),一夫()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亲,化为狼与()。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血,杀人如麻。
()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尽,千古风流人物。
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学生版要根据教师版修改)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三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翻译划线的句子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江阳酒客温馨提示:解读有些不准确,请自行修改。
另,请您补充《琵琶行》的对应挖空训练。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对)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则.(就)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到)河内;河东凶亦.(也)然.(这样)。
察.(考察)邻国之政,无如..(没有像)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更,更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喜欢)战,请以.(用)战喻。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响战鼓。
鼓,动词。
之,衬音)兵刃既接,弃甲曳.(拖着)兵而走.(逃跑),或.(有的)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凭借)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只是,只不过)不百步耳,是.(这)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不要)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耽误)农时.(季节),谷不可胜.(尽)食也。
数.(密)罟.(网)不入洿.(深)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按照)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这)使民养.(供养)生(活着的人)丧.(为……办丧事)死无憾.(遗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穿)帛矣。
鸡豚.(小猪)狗彘.(猪)之畜,无.(通“毋”,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几)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谨,形容词作动词。
认真兴办。
),颁.(通“斑”)白者不负.(背负)戴.(头顶)于道路矣。
202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挖空——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山东卷202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挖空——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新高考Ⅰ卷:山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除()中书舍人。
选授()御史,巡视中城。
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
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
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
”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
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
”阉人愤而去。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
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
至则下诏狱()酷讯()。
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
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
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
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
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
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
已,再赠太子少保。
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重点实词扩展1.利①锋利: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021必背古诗文《琵琶行》重点梳理及挖空练习名句默写练习01知识梳理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二、易写错的字填空1.()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花秋()()。
2.千呼万唤始出来,()()琵琶半遮面。
3.转轴()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4.弦弦()()声声(),似诉平生不得志。
5.轻()慢()()复挑,初为()后《六幺》。
6.大弦()()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
7.间关莺语花底滑,()()泉流冰下难。
8.冰泉冷()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
9.别有()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0.银瓶()破水()迸,铁()突出刀枪鸣。
11.曲终收()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2.东船西()悄无言,()见江心秋月白。
13.沉吟放()插弦中,整顿衣裳起()容。
14.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不知数。
15.()头银()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16.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泪红()干。
17.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
18.同是天()()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9.我从去年辞帝京,()居卧病浔阳城。
20.岂无山歌与村笛,()()()()难为听。
21.感我此言良久立,()坐促弦弦转急。
22.()中泣下谁最多?江()司马青衫湿。
三、理解式名句默写1.《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其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2.《琵琶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3.《琵琶行》中写与琵琶女相见的情景,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把琵琶女拘谨腼腆、欲露还藏的情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4.朱自清《松堂游记》:“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