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文言知识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琵琶行并序知识点总结高中琵琶行并序知识点1、通假字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鎞”,钗,古代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2、古今异义(1)明年秋(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 )(2)因为长句(古:因此创作,今:表示原因,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
)(3)因为长句(古: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今:因表达需要而字数较多的句子)(4)铁骑突出刀枪鸣(古:突然冲出。
今:多指表现不一般。
)(5)曲终收拨当心画(古:正中。
句中指冲着弦的正中部位。
今:小心,留神)(6)整顿衣裳起敛容(古:整理,修饰。
今: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7)秋月春风等闲度(古:随便的,轻易地。
今:指平常普通。
)(8)弟走从军阿姨死(古:指鸨母。
今:多用以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不一定有亲属关系的妇女。
)(9)暮去朝来颜色故(古:面色。
今:指色彩 )(10)去来江口守空船(古:走了以后。
来,语助词,无实义。
今:前去又回来,相当于来回。
)(11)夜深忽梦少年时(古:指年轻时。
今:指十岁到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12)老大嫁作商人归(古:年龄大了。
今:排行第一的人,多用以称呼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大的)(13)呕哑嘲哳难为听古:不堪。
今:①使人为难②多亏(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14)凄凄不似向前声(古:刚才,先前。
今:向前方,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15)又闻此语重唧唧(古:叹息声,今:拟声词,形容虫叫声等 )3、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遂命酒(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3)因为长句,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歌 )(4)命曰《琵琶行》(命,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5)浔阳江头夜送客(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6)钿头银篦击节碎(碎,形容词作动词,敲碎)(7)商人重利轻别离(重,后面带了宾语“利”用作动词,看重;轻,后面带了宾语,用作动词,轻视。
)(8)梦啼妆泪红阑干(梦,名词作状语,在梦里。
有关琵琶行并序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篇一:《琵琶行》知识【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为,写。
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
8、秋月春风等闲度轻易,随便9、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名作状语,在夜里·其间旦暮闻何物名作状,从早到晚·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名作动,摆酒席·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取名·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重,看重。
以为轻,轻视。
【文言句式】1、省略句:·(予/吾/我)歌以赠之·使(之)快弹数曲·送客(于)湓浦口·感(于)斯人言2、介后句:·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转徙于江湖间【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2命:·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3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6信:·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名词7使:·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竟使遇哨,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8始:·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2、与、其、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给;应当;你的)3、从事:则遣从事以一少近牢告庙(一般属官)4、负、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背;等到)5、相:君臣相顾(相对)6、至于:至于誓天断发(以至于)7、抑: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8、损:满招损,谦得益(损失)9、逸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乐)10、于: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从)11、举:举天下之豪杰(所有的.)二、一词多义1、与:①与尔三矢(给)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吗)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替)④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给)⑤原庄宗这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得之者,可以知之矣(和)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辅助,结交)2、归: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秦以归梁(投靠,归顺)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也(投靠,返回)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④若水之归下也(会聚)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回家)3、易: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③以乱易整,不武(代替)④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4、告: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禀告,报告)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祭告)三、词类活用1、函:函梁君臣之首(名作动,用木匣子装)2、夜:一夫夜呼(名作状,在夜里)3、东:仓皇东出(名作状,向东)4、兴、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动词使动,使兴盛;使灭亡)四、句式1、盛以锦囊(介宾结构后置)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宾结构后置)3、而告(之)以成功(省略句)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五、难句翻译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译:国家兴与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一、实词言:感斯人言话,名词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数: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轻: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二、古今异义词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
今:色彩三、文言句式歌以赠之宾语前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谓语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唿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琵琶行并序》文言字词梳理一、一词多义1、言:(1)感斯人言。
(话,名词。
)(2)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名词。
)(3)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动词。
)2、命:(1)遂命酒。
(叫,吩咐,命令,动词。
)(2)命曰《琵琶行》。
(取名,动词。
)3、数:(1)使快弹数曲。
(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2)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名词。
)4、是:(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这,此,指示代词。
)(2)自言本是京城女。
(是,动词。
)5、为:(1)因为长句。
(写,做,动词。
)(2)初为《霓裳》后《六幺》。
(弹奏,动词。
)(3)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给,介词。
)6、语:(1)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回答,动词。
)(2)今夜闻君琵琶语。
(曲,名词。
)7、轻:(1)轻拢慢捻抹复挑。
(轻轻地,形容词。
)(2)商人重利轻离别。
(轻视,动词。
)8、暂:(1)凝绝不通歌暂歇。
(短暂,副词。
)(2)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顿时,忽然,副词。
)9、泣:(1)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
)(2)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二、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夜,时间名词做状语:在夜里)2、遂命酒。
(名词"酒"受助动词"命"修饰,作动词:摆酒席。
)3、商人重利轻离别。
(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作动词:看重,轻视。
)三、文言句式1、歌以赠之。
(介词"以"的宾语"歌"前置,以示强调)2、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词结构后置)3、转徙于江湖间。
(介词结构后置)4、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本"后省略动词谓语"是"。
)5、使快弹数曲。
("使"后省略宾语"之",指"琵琶女"。
)6、送客湓浦口。
("客"后省略介词"于"。
白居易《琵琶行》考点分析_文言文白居易《琵琶行》考点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
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
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
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
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
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
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
语言铿锵,设喻形象。
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
总结: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高三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琵琶行》并序高三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琵琶行》并序一、通假字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二、古今异义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三、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言:话语)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2)命遂命酒(命:吩咐,命令)命曰[琵琶行](命:取名)(3)为因为长句(v 写、作)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5)幽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6)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7)暗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偏听则暗(糊涂,愚昧)四、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五、文言句式1、倒装句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2、省略句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送客(于)湓浦口使(之)快弹数曲沉吟放拔插(于)弦中3、被动句感斯人言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2.特殊词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3.一词多义(1)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数罟不入洿池(密)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扶苏以数谏故(屡次)(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4)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5)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百发百中(发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6)兵非我也,兵也(兵器)穷兵黩武(军事力量)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草木皆兵(士兵)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琵琶行》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琵琶行》字词知识点有很多,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篇课文。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字词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琵琶行》字词知识点:字词注解〔1〕左迁:贬官,降职。
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2〕明年:第二年。
(3)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4〕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5〕倡女:歌女。
倡,古时歌舞艺人。
〔6〕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
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8〕为:做。
〔9〕贾(gǔ)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1〕快:畅快。
〔12〕悯然:忧郁的样子。
〔13〕漂沦:漂泊沦落。
〔14〕出官:(京官)外调。
〔15〕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6)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17〕为:创作。
〔18〕长句:指七言诗。
〔19〕歌:作歌。
〔20〕凡:总共。
〔21〕言:字。
〔22〕命:命名,题名。
〔23〕浔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
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4〕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5)主人:诗人自指。
〔26〕回灯:重新拨亮灯光。
回:再。
〔27〕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以调音定调。
〔28〕掩抑:掩蔽,遏抑。
〔29〕思:悲,伤。
(30〕信手:随手。
〔31〕续续弹:连续弹奏。
〔32〕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33〕捻:揉弦的动作。
〔34〕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35〕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3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37〕《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
〔39〕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40〕小弦:指最细的弦。
〔41〕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42〕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梳理及译文▼目录▼◆《琵琶行》知识点梳理◆◆《琵琶行》【译文】◆◆《琵琶行》【作品赏析】◆◆《琵琶行》【相关背景】◆◆《琵琶行》【版本介绍】◆《琵琶行》知识点梳理《琵琶行》重点字词解释〔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
索索: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回灯:移灯。
重:再。
〔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4〕掩抑:掩蔽,遏抑。
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
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
小弦:指最细的弦。
嘈嘈:沉重舒长。
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幽咽:遏塞不畅状。
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
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
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
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16〕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
击节:打拍子。
〔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
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
〔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阑干:形容流泪。
〔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
唧唧:叹声。
〔22〕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24〕却坐:退回到原处。
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中职文言文系统讲解琵琶行从今天开始,每天更新一篇文言文,需要翻译那些文言文请作品下留言!!《琵琶行》白居易元和十年,予(yú)左迁九江郡(jùn)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pén)浦(pǔ)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zhēng)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gǔ)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mǐn)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yú)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zhé)意。
因为(wéi)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在湓浦口为朋友送行,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
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
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
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
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
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
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予:同“余”,我。
左迁:贬官,降职。
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明年:第二年。
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倡女:歌女。
倡,古时歌舞艺人。
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
是“能手”的意思。
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为:做。
贾人:商人。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快:畅快。
悯然:忧郁的样子。
漂沦:漂泊沦落。
出官:(京官)外调。
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为:创作。
长句:指七言诗。
歌:作歌。
凡:总共。
言:字。
命:命名,题名。
浔(xún)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dí)花秋瑟瑟。
高中语文之琵琶行文言知识总结引导语:白居易《琵琶行》诗篇如泣如诉的描写,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形式,都给人一种余音绕梁的感受。
下面与一起来学习高中语文之琵琶行文言知识。
高中语文之琵琶行文言知识总结琵琶行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常见考点考法琵琶行知识点:一、实词言:感斯人言话,名词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数: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轻: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二、古今异义词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庐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琵琶行并序文学常识作者介绍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写作背景《琵琶行》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遭受权贵打击而被贬江州司马次年的作品。
诗人因这次政治迫害而愤懑、感伤,在荒僻的江州,无处发泄,只好将一腔愁闷郁积心中。
一个萧瑟的秋夜,当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她苦难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的坎坷失意,顿时难以抑制天涯沦落的痛苦心情,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题解《琵琶行》的“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
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
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
字词汇总字音商贾(gǔ) 谪(zhé)居霓裳(cháng) 六幺(yāo) 嘈嘈(cáo)间(jiān)关虾(há)蟆(má) 名属(zhǔ)教坊(fāng) 红绡(xiāo)钿(diàn)头银篦(bì)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实词言1.感斯人言话,名词2.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3.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数1.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2.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语1.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2.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为1.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2.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3.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轻1.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2.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泣1.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2.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古今异义词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的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
《琵琶行(并序)》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知识+字词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知识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谥号“文”,世称“文白公”。
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元稹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诗歌创作要反映时事,并且是要为现实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合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感叹时世、反映应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对后世颇有影响。
他一生诗作很多,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其诗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被称为“老妪能解”,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2、《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原作《琵琶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称“歌行体”。
歌行体又称“乐府歌行体”,一般都有叙事的内容,为南朝鲍照所独创。
歌行体诗歌的篇幅可长可短;并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刻画人物、记录言谈、发表议论、抒发感慨于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中途可以换韵;句式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以七言为主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以看作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其他常识:①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②左迁:贬官,降职(谪、左除、黜);(右迁、拜、擢、陟是升官的意思)。
③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
④京都:唐代的京城长安。
⑤出官:(京官)外调。
⑥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⑦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琵琶行》字词知识点整理概括《琵琶行》字词知识点有好多,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篇课文。
下边是自己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字词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琵琶行》字词知识点:字词讲解〔 1〕左迁:贬官,贬职。
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 2〕明年:第二年。
(3)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4〕京都声:指唐朝京城流行的乐曲腔调。
〔5〕倡女:歌女。
倡,古时歌舞艺人。
〔6〕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
是“好手”的意思。
〔7〕委身:寄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8〕为:做。
〔9〕贾 (g ǔ) 人:商人。
〔10〕命酒:叫 ( 手下人 ) 摆酒。
〔11〕快:痛快。
〔12〕悯然:郁闷的样子。
〔13〕漂沦:流浪堕落。
〔14〕出官: ( 京官 ) 外调。
〔15〕泰然:淡泊安静的样子。
(16)迁谪:贬官贬职或流放。
〔 17〕为:创作。
〔18〕长句:指七言诗。
〔 19〕歌:作歌。
〔20〕凡:总合。
〔21〕言:字。
〔22〕命:命名,题名。
〔23〕浔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龙开河 (97 年被人工填埋 ) ,经湓浦口注入长江。
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4〕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5)主人:诗人自指。
〔26〕回灯:从头拨亮灯光。
回:再。
〔27〕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环绕丝弦的轴,以调音定调。
〔28〕掩抑:遮蔽,遏抑。
〔29〕思:悲,伤。
(30 〕信手:顺手。
〔31〕续续弹:连续弹奏。
〔32〕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 ( 琵琶的中部 ) 推。
〔33〕捻:揉弦的动作。
〔34〕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35〕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3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37〕《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
〔39〕嘈嘈:声音深重抑扬。
〔40〕小弦:指最细的弦。
〔41〕切切:细促轻幽,急迫细碎。
《琵琶行》文言知识整理
【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为,写。
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今义:泛指今年的下一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
今义:鼓出;在某方面出众。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
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今义:朝前,向前方。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今义:色彩;颜料。
(故:老)
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上了年纪。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某些帮会或黑社会团伙的首领;很,非常。
【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
名作状语,在夜里
·其间旦暮闻何物
名作状,从早到晚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名作动,摆酒席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取名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重,看重。
以……为轻,轻视。
【文言句式】
1、省略句:·(予/吾/我)歌以赠之
·使(之)快弹数曲
·送客(于)湓浦口
·感(于)斯人言
2、状语后置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一词多义】
1言:·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命:·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
3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
·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6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动词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名词
7使: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
·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驱使,役使,动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
·竟使遇哨,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
8始:·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
【重难点词语】
·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这里是被贬官
·歌以赠之作歌,动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共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的
·间关莺语花底滑拟声词,指鸟鸣宛转。
·秋月春风等闲度轻易,随便
·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
·名属教坊第一部唐代宫廷的乐舞教习机构
·妆成每被秋娘妒歌伎的代称
·却坐促弦弦转急退,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