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1)
- 格式:ppt
- 大小:6.13 MB
- 文档页数:59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立即的急救措施。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急救方法:
1. 保持冷静:首先,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应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2. 防止继续出血:患者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避免立即躺下,以防止血液流入气管。
如有呕吐,头部应转向一侧,以防止误吸入气管。
3. 观察症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呼吸,并注意呕吐物和粪便的颜色和量。
4. 及时就医: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5. 补充血容量:如果患者血压和血红蛋白下降明显,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可以通过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同时监测心率、血压、尿量等变化。
6. 止血药物:在等待救护车到达时,可以给予一些止血药物,如生长抑素或奥曲肽,以减缓出血。
7. 胃镜或肠镜检查: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不建议在家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
在救护车送到医院的过程中,根据病情可能需要通过胃镜或肠镜进行止血。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是针对消化道出血的一般急救措施,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遇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护患沟通制度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以下是主要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要点,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1.现场急救:保持患者安静、平卧,尽量减少搬动,尤其是大出血时。
让患者采取头低脚高位,防止呕血引起窒息,并有利于脑部供血。
观察意识状态、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迅速通知急救中心或医护人员。
呕吐物及粪便要保留样本以供医疗人员评估出血量和性质。
2.病情监测:记录呕血和便血的颜色、量和性状,如鲜红色、咖啡色或柏油样黑便。
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
3.液体管理: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做好输液扩容准备,可能需要紧急配血及输血治疗。
4.心理支持:安抚患者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恐惧和焦虑。
护理要点:1.生活护理: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定时翻身以防褥疮,观察皮肤颜色变化以判断休克情况。
2.药物管理:按医嘱及时给予止血药物或其他治疗性药物,并密切注意药物反应。
3.饮食管理:根据出血程度控制饮食,严重出血时禁食禁水,待出血停止后逐渐过渡到流质、半流质至普通饮食,且忌粗糙、刺激性强的食物。
4.管道护理:对于留置各种导管的患者,应保持导管通畅,记录出入量,确保准确无误。
护患沟通制度:1.信息交流:及时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计划、预期效果及可能出现的风险,让患者对自身状况有清晰了解。
2.知情同意:在关键治疗环节前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尊重其权利。
3.需求询问:定期询问患者需求和不适感,积极解决疼痛、排泄等问题。
4.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因疾病引发的心理压力,进行适时的心理疏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治疗过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在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注重人文关怀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和康复环境。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紧急处置与护理概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如果处置不及时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1、消化管:口腔→ 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肛门(1)食管:食管在第6颈椎高度起于咽,穿过膈后续于胃贲门。
可分三段:颈段、胸段和腹段。
第一狭窄: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15cm;第二狭窄: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狭窄: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狭窄部是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2)胃胃位于上腹部,介于食管和十二指肠之间。
胃与食管结合部称为贲门,与十二指肠结合部称为幽门,皆有括约肌控制内容物流向。
介于贲门与幽门间的胃右侧称为胃小弯,左侧为胃大弯。
胃小弯和胃大弯平均分成三等份的连线将胃分成三个区:自上而下依次为贲门胃底区( U,Upper)、胃体区( M ,Middle)和胃窦幽门区( L,Lower)胃腺有以下主要分泌细胞:①壁细胞:主要分泌盐酸和抗贫血因子,是维持胃pH的主要分泌细胞。
②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和凝乳酶原。
③黏液细胞:主要分泌含碱性因子的黏液贲门腺分布在贲门,主要分泌黏液。
幽门腺主要分布在胃窦和幽门区,除了含有主细胞外,还含有: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嗜银细胞和其他内分泌细胞可分泌组胺、5-羟色胺和其他多肽类激素。
(3)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介于胃和空肠之间,起于胃幽门,止于十二指肠悬韧带,长约25cm,呈C形环绕胰腺头部,是小肠中最为固定的部分。
十二指肠由近至远分为四部分:①球部:长约4~5cm,属腹膜间位组织,较活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对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的方法和效果。
结果治愈81例,好转22例,转外科手术3例,死亡2例,治愈率达75%。
结论正确在抢救与治疗以及良好在护理和处理措施,使患者在治疗时间缩短,康复快,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患者在生存质量及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48-02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内科常见的病症,是指食道,十二指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如处理不及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必须分秒必争,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和护理,才能挽回患者的生命,减少出血次数和出血时间,在对患者进行救治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情况,积极处理各项危险情况,各项操作应迅速准确。
为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及效果,笔者结合经验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9元10月到2012年10月共收治了108例,34例患者为女性,74例患者为男性,患者的年龄为24-79岁,中位为52岁,8例患者为消化道肿瘤,31例患者为胃、十二指肠溃疡,42例患者肝硬化。
所有患者都有休克、便血、呕血、乏力、发热等临床表现。
2救治方法患者住院后应立即进行休息,绝对卧床,并应注意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应保持通畅,并积极治疗患者的休克表现。
给予患者进行吸氧治疗,禁食,出血期间暂停一切食物的摄入。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特征等情况。
做到三及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处理,及时报告医生。
3积极补充血容量应维持水电解平衡,迅速进行血型检测补液配血,必要时进行输血。
并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保持静脉通畅,应观察患者的尿量。
输液速度:应避免因输液速度过快,引起肺水肿或诱发内出血。
4止血及护理根据医嘱应用止血药或执行止血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治疗和护理。
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避免再次出血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治疗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康复快,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减少20%以上,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
病例特点为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病死率高。
急性大量出血死亡率约为10%,老年患者及伴有严重疾患的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可达25~30%。
因此必須分秒必争,及时识别出血征象,严密观察周围循环状况的变化,准确的进行急救和细致的临床护理,尽可能的挽回患者生命。
在处理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操作,严密观察病情,估计出血量,判断出血是否停止以及准确、迅速地进行各种止血措施等。
1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82岁,平均50岁,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8例,肝癌4例,应激性溃疡18例,肝硬化6例,胃癌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
2急救措施2.1一般急救措施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血液吸入引起窒息。
②出现休克,则应采取休克体位或下肢抬高30°,立即给予吸氧,以保证心脑供血量,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
③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
④饮食,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少量出血无呕吐者,可进温凉、清淡饮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出入量。
2.2积极补充血容量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立即配血。
等待配血时可先输入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
改善急性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关键是输血,一般输浓缩红细胞,严重活动性大出血考虑输全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与处理原则上消化道出血是指胃、食管或十二指肠等消化道上部的出血。
它常常是一种严重的病症,需要紧急处理以防止进一步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和处理原则,以帮助读者应对紧急情况,并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1. 确认出血症状首先,我们需要能够准确地识别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黑便、呕血、咖啡色呕吐物等。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考虑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维持呼吸道通畅在处理上消化道出血时,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
当出血严重时,血液可能会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位置上,并确保他们的头部稍微后仰以便排除呼吸道中的血液。
3. 快速止血在进行急救时,我们应尽快采取措施止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止血方法:a. 冷敷: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轻柔地敷在患者的上腹部,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b. 压迫: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轻轻压迫出血处,以控制出血。
同时,可以利用重力,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卧位,以减少血液流动,有助于止血。
c. 牵引:如果出血是由于食管静脉曲张导致的,可以轻轻拉伸患者的头部,以减少静脉压力和出血量。
4. 尽早就医虽然我们可以提供临时的急救措施,但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情况,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
因此,尽快将患者就医至最近的医疗机构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5. 注意保持患者稳定在急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心理稳定。
急性大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理恐慌、脱水、贫血等并发症。
因此,我们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并确保他们的稳定。
6. 避免进食和饮水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过程中,患者应避免进食和饮水,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出血。
同时,应避免服用非处方药物,尤其是那些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
7. 不要使用酒精或刺激性药物在急救过程中,应避免给患者使用酒精或其他刺激性药物。
住院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宇文皓月【应急预案】1、发生大出血时,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头稍高并偏向一侧。
防止呕出的血液吸入呼吸道。
2、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应尽早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弥补血容量。
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或选用大号针头,需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抽交叉配血。
3、上血压、心电监护仪、吸氧,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如急救车、三腔二囊管、负压吸引器等。
4、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药物、新鲜血或代血浆。
根据医嘱抽血做各项检查。
5、根据医嘱留置围管用冰盐水洗胃、或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生理盐水维持在4℃,一次灌注250ml,然后吸出,反复多次,直至吸出液清澈为止;对于采取冰盐水洗胃仍出血不止者,可胃内灌注去甲肾上腺素(100ml冰盐水内加8mg去甲肾上腺素),30min后抽出,每小时1次,可根据出血程度的改善,逐渐减少频度,直至出血停止。
)6、严密观察病情变更: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神志、意识、四肢肢温情况,有无呕血、黑便,并记录其量、性质、次数。
嘱禁食。
7、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包管脑部供血。
坚持室内宁静、清洁、空气新鲜,及时更换污染的被褥。
注意为患者保暖,防止受凉。
8、患者大出血期间,应严格禁食,出血停止后,可遵医嘱给予温冷流食,逐渐过渡到高糖、低蛋白、无刺激的少渣食物。
注意坚持卫生,做好口腔。
【处理流程】绝对卧床休息→立即通知医生→坚持呼吸道通畅→开放静脉通道→配合抢救→观察病情变更→清除血迹、污物→做好心理护理→准确记录出入量→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加强巡视交班。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急救步骤:1.保持患者安静:出血时患者通常感到害怕和焦虑,这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出血。
因此,保持患者安静是非常重要的。
2.保持气道通畅:根据患者的意识水平,采取措施保持气道通畅。
如果患者仍有自主呼吸能力,可采取侧卧位,并确保面部外侧向下以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
3.高效输氧: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吸入,以增加血氧含量,维持组织的供氧需求。
4.快速静脉通路建立:建立静脉通路以供应输液及其他紧急药物的应用。
5.快速输液:在建立静脉通路之后,快速输液以维持循环血量和血压。
通常选择晶体液或胶体液输液。
6.注意观察血压和心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时发现低血压和心动过速等循环动力学改变。
7.启动出血查明程序:通过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和胃镜等,以确定出血原因。
护理措施:1.监测出血量和颜色:密切观察患者的呕血和排血情况,记录出血的颜色(例如红色、棕色、黑色)和量(例如少量、中量、大量)。
2.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随时发现异常变化。
3.给予适当的液体: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液体进行支持疗法。
如果患者血压正常,可以给予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心脏和脑的灌注。
如果患者血压较低,需要给予大量液体以保持循环血量。
4.预防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黏膜可能有损伤,易引起感染。
护理人员应注意手卫生,患者更换干净的床上用品和衣物,定期清洁患者口腔和鼻腔。
5.简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制定简化、合理的治疗方案。
避免无效治疗和过度安慰。
6.紧急手术准备:当出血无法控制时,病情危急时,需要做好准备紧急手术的相关工作。
协助医生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如静脉通路建立、术前准备麻醉和手术器械准备等。
总结起来,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状况,因此在急救和护理过程中应该尽早采取措施。
通过保持患者安静、保持气道通畅、给予高效的氧气吸入和建立静脉通路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并为进一步的护理和治疗提供基础。
---------------------------------------------------------------最新资料推荐------------------------------------------------------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流程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流程 1 病情评估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之后应立即实施观察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②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特点;③患者心率、脉率、血压、末梢循环、口唇颜面颜色等;④患者表现的神经系统症状;⑤监测患者尿量。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来初步评价患者的病情,进而明确护理的重点。
2 恢复有效循环所有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休克,应迅速建立 2 组有效静脉滴注通道,有必要时应行中心静脉插管,同时测定中心静脉血压,并立即采血、配血,做好输血前准备和必要的血液检查。
休克患者的病情较凶险,故对于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休克患者,首先立即补充血容量,通常用平衡盐液和浓缩红细胞进行复苏,以此来为下一步治疗赢取时间。
建议及早输新鲜血,输血输液过程中应严密监控血压、脉搏和尿量的变化,适当调整输血输液量和输送速度,避免过量输液导致门静脉、曲张静脉内压升高,或者侧枝循环的血容量增多,引起再出血,同时输液过快还会导致心力衰竭[3]。
3 止血治疗流程急诊常规采用微量泵静脉输注止血药物(如十四肽生长抑素),对于大出血患者则常规应用三腔二囊管进行1/ 5物理压迫止血。
近 20 年,随着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了以药物疗法、内窥镜疗法、介入疗法、手术疗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格局,并且疗效较过去有明显提高。
在紧急情况下外科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首选术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具体的操作步骤应根据术中情况而灵活变更。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渐渐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用、治疗效果最佳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