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 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 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 是:“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 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 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李煜《虞美人》)
这是以水喻愁流传千古的名句。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 的流水,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 舍昼夜,长流不尽,语句形象而生动。
这首词通篇采用一问一答、自问自答、问起答结的构架,在这个构 架中形成了三组对比。
永恒的“春花秋月”
今非昔比的“往事”
不变的 “外物” 年年到来的“东风”
巨变的 “人事” 不堪回首的“故国”
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 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 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遥望金陵的想象与慨叹。想象中,故国的江 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当年在阑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 当年的神韵风采了。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 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五代
时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工书善画,洞晓音 律。投降宋朝后被封为“违命侯”,幽禁在汴 京。他整日以泪洗面,凄凉寂寞,度日如年, 在41岁生日(七月七日晚)时做《虞美人》, 并令歌伎演唱,在词中不假思索的表达他对过 去宫廷生活的怀念,因此触怒宋太宗被赐毒酒 毒死。所以,这首《虞美人》可算是李后主的 绝命词了。当然《虞美人》也是他脍炙人口的 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