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树 完整版 颈淋巴结清扫术
- 格式:ppt
- 大小:24.13 MB
- 文档页数:70
颈淋巴结清扫术图解Figure 1-1 Triangles of the neck. The anterior triangle is divided from the posterior triangle by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Figure 1-2 Lymph node regions of the neck.传统淋巴结清扫Radical Neck Dissection手术过程包括清扫从下颌骨到锁骨下的同侧淋巴结,从胸骨舌骨肌、舌骨、对侧的二腹肌前腹外侧缘到斜方肌前缘,包括I到VI 区所有淋巴结,副神经,颈内静脉以及周围的软组织(一般保留经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迷走神经、膈神经、舌下神经及舌神经)一并切除。
如图颈部切口(传统颈清与改良颈清)A, Hockey stick. B, Boomerang.AC, McFee. D, Modified Schobinger. E, Apron or bilateral hockey stick.传统颈清步骤第一,选好手术切口第二,游离皮瓣,皮肤切开包括颈阔肌,在颈阔肌下进行皮瓣分离(保留颈阔肌浅层血管网,以促进愈合),游离范围:上至下颌骨下缘,下至锁骨,后到斜方肌前缘,前方达颈中线,在下颌角区解剖时注意勿伤及从腮腺下级分出的面神经下颌缘支。
第三,颈清顺序一般为从下至上,由外到内。
(1)切断胸锁乳突肌锁骨端:沿锁骨上缘,边切边止血,将肌肉下脂肪组织分离即暴露颈内静脉。
(2)切断并结扎颈内静脉,切开颈动脉鞘,沿颈内静脉表面切开血管鞘,暴露迷走神经,距锁骨上1-2厘米处顺行钳夹颈内静脉,切断,结扎,缝合。
(3)游离锁骨上区:结扎、切断颈外静脉的近端和肩胛舌骨肌的下腹,继续游离,在颈深肌膜表面显露出颈横动静脉,保留或切断,横行切断锁骨上脂肪组织并暴露臂丛神经和膈神经。
在解剖此处时,勿触破脂肪组织中的胸导管终支,应在距锁骨上1厘米以上进行。
颈淋巴结清扫术图解Figure 1-1 Triangles of the neck. The anterior triangle is divided from the posterior triangle by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Figure 1-2 Lymph node regions of the neck.传统淋巴结清扫Radical Neck Dissection手术过程包括清扫从下颌骨到锁骨下的同侧淋巴结,从胸骨舌骨肌、舌骨、对侧的二腹肌前腹外侧缘到斜方肌前缘,包括I到VI区所有淋巴结,副神经,颈内静脉以及周围的软组织(一般保留经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迷走神经、膈神经、舌下神经及舌神经)一并切除。
如图颈部切口(传统颈清与改良颈清)A, Hockey stick. B, Boomerang.AC, McFee. D, Modified Schobinger. E, Apron or bilateral hockey stick.传统颈清步骤第一,选好手术切口第二,游离皮瓣,皮肤切开包括颈阔肌,在颈阔肌下进行皮瓣分离(保留颈阔肌浅层血管网,以促进愈合),游离范围:上至下颌骨下缘,下至锁骨,后到斜方肌前缘,前方达颈中线,在下颌角区解剖时注意勿伤及从腮腺下级分出的面神经下颌缘支。
第三,颈清顺序一般为从下至上,由外到内。
(1)切断胸锁乳突肌锁骨端:沿锁骨上缘,边切边止血,将肌肉下脂肪组织分离即暴露颈内静脉。
(2)切断并结扎颈内静脉,切开颈动脉鞘,沿颈内静脉表面切开血管鞘,暴露迷走神经,距锁骨上1-2厘米处顺行钳夹颈内静脉,切断,结扎,缝合。
(3)游离锁骨上区:结扎、切断颈外静脉的近端和肩胛舌骨肌的下腹,继续游离,在颈深肌膜表面显露出颈横动静脉,保留或切断,横行切断锁骨上脂肪组织并暴露臂丛神经和膈神经。
在解剖此处时,勿触破脂肪组织中的胸导管终支,应在距锁骨上1厘米以上进行。
颈淋巴清扫术的分类(一)目前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分类方法1.按手术方式分(1)传统性颈淋巴清扫术亦称经典式颈清扫术,指手术基本按Crile (1906年) 所提出原则进行,不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术式。
(2)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亦称保守性颈清扫术,保留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和副神经,或仅切除颈内静脉而保留胸锁乳突肌和副神经。
优点是能较好地保留颈部和肩部的外形和功能。
2.按治疗目的分(1)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已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证实颈淋巴结有癌转移,为治疗目的而施行的颈淋巴清扫术。
(2)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虽未发现转移淋巴结,但根据原发癌的部位及生物学行为,经验证明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为预防其转移或治疗已存在的微小转移灶而行的颈淋巴清扫术。
3. 根据手术范围分(1)部分颈淋巴清扫术①舌骨上区颈清扫术仅对病变局限,不能耐受大范围手术的体弱者采用,只能起到姑息作用,目前已很少应用。
②上半颈(肩胛舌骨上)颈清扫术多作为选择性颈清扫术术式,用于口腔颌面部癌瘤。
③内半颈(颈内静脉区)颈清扫术主要在喉癌根治性切除术中应用。
(2)单侧颈淋巴清扫术(3)双侧颈淋巴清扫术4.按是否合并原发灶切除分(1)单纯性颈淋巴清扫术不施行同期原发灶切除的颈清扫术,适用于经病理证实但临床上找不到原发灶,且病变局限,估计可以切除的颈部转移瘤;或原发灶控制后出现的颈淋巴结转移癌。
(2)联合颈淋巴清扫术需行包括原发灶在内的颈清扫术。
(二)美国头颈外科及肿瘤外科采用的分类方法1.全颈颈淋巴清扫术指切除第一至第五组颈淋巴结的所有颈清扫术式,包括:(1)传统的根治性颈清扫术(2)扩大根治性颈清扫术,切除五区淋巴结之外的淋巴结或牺牲其他结构,如颅神经、肌肉、皮肤等(3)I 型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该术式选择性地保留副神经(4)Ⅱ型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该术式保留副神经及胸锁乳突肌(5)Ⅲ型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该术式保留副神经、胸锁乳突肌及颈内静脉2.部分颈淋巴清扫术也有多个术式,选择性地切除颈部N0但可能存在微转移灶风险的某几区淋巴结,包括:(1)肩胛舌骨上颈清扫术,用于原发口腔癌,切除第一、二、三区淋巴结(2)颈内静脉区颈清扫术,用于下咽和喉癌,切除二、三、区组淋巴结(3)中心区颈清扫术,用于甲状腺癌,切除邻近甲状腺的颈中部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4)后外侧颈清扫术,用于头皮后部的鳞癌和黑色素瘤,切除枕三角、颈后三角、第二、三、区组淋巴结(三)国内推荐的分类方法1. 按手术性质分为:(1)治疗性颈淋巴清扫术适用于临床N1~N3病例(2)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适用于临床N0病例2. 按手术方式分为:(1)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2)后外侧颈清扫术(3)外侧颈淋巴清扫术(4)前间隙颈淋巴清扫术(5)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6)根治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7)扩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口腔癌的颈淋巴清扫术及颈清术中副神经的解剖与保留方法摘要:头颈鳞癌患者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颈淋巴结状况。
根治性颈淋巴组织清扫手术【适应症】1.甲状腺癌,无颈部重要血管、神经浸润,无气管、食管受累,无全身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
2.颈部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根据病变的情况,可以决定行根治性颈清扫术或改良性颈清扫术。
【术前准备】1.术前需行颈部、胸部摄片,了解气管有无移位,受压情况;了解肺有无转移。
2.术前了解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况。
3.术前2~3天开始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手术后继发感染。
4.准备好气管切开包,5.准备术区皮肤。
【麻醉】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体位】取平卧位,抬高床头15°,肩下加垫,头后仰,使颈前部充分暴露出来。
【手术步骤】1.切口:切口类型较多:甲状腺癌患者取“X”型切门;上支经乳突向前至颈中线颏隆凸下方作弧形切口;下支经斜方肌至对侧胸锁乳突肌止点作弧形切口;然后于两支之间作垂直切口(图1)。
2.分离皮瓣: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
于颈阔肌下以钝性和锐性分离相结合游离皮瓣,暴露颈深筋膜浅层颈外静脉和颈前静脉(图2)。
前部皮瓣游离至颈前中线;后部皮瓣游离至斜方肌前缘;上部皮瓣游离至下颌骨下缘稍上方;下部皮瓣游离至锁骨上面 (图2)。
游离上部皮瓣时,要注意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
一般情况下,以神经沿下颌骨下缘由后向前越过面动、静脉的表面走行,为保护此神经,可于下颌骨下缘下方约2cm处分离并切断面动、静脉,将断端向上翻开与皮瓣缝合固定。
3.切断颈部肌肉和静脉:紧靠锁骨和胸骨柄上缘切开颈深筋膜浅层,将胸锁乳突肌起端切断(图3),然后向上翻起,显露出颈动脉鞘下端(图4)。
沿斜方肌前缘切开颈筋膜浅层,暴露颈外静脉下端,于其注入锁骨下静脉处结扎并切断(图4、5)。
仔细清除颈后三角内的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结,切断走行于颈后三角的副神经和颈丛肌支(图6)。
继续向上钝性分离胸锁乳突肌,显露肩胛舌骨肌下腹和颈横动、静脉,结扎并切断颈横动、静脉。
靠近斜方肌前缘切断肩胛舌骨肌下腹,暴露出其深面的臂丛、前斜角肌和膈神经(图7)。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怎么样
导语:我们人体的淋巴分布在各个地方,颈部同样有淋巴,而腹部也有淋巴,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好好的做好淋巴保护措施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自己
我们人体的淋巴分布在各个地方,颈部同样有淋巴,而腹部也有淋巴,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不好好的做好淋巴保护措施的话,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自己患上淋巴结这种疾病,淋巴结疾病的发生对一个人的身体来说危害性质很大,因为它如果持续发展的话还有可能会引起癌变的现象,治疗淋巴结的时候还可以选择用清扫术来治疗,那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效果好么?
颈部淋巴结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副神经、颈内静脉和胸锁乳突肌在内的颈部Ⅰ区至V区的所有颈淋巴结。
随着对肿瘤手术保存功能的重视,Suarez(1944)提出了改良性颈清扫术的概念,主张在彻底切除颈淋巴结的前提下,保存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及副神经,以尽量减少对病人的功能损害。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地缩小切除范围,提出了选择性或分区性颈清扫术,达到既要根治肿瘤又要减少手术创伤的目的,目前这种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颈部淋巴结位置包括颏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颈浅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根据颈清扫术的需要,1991美国耳鼻咽头颈外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为6个区:
第Ⅰ区(Level 1) 包括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第Ⅱ区(Level Ⅱ) 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起自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骨锁乳突肌后缘
第Ⅲ区(LevelⅢ) 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自舌骨水平面至肩胛舌骨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