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生物效应复习题 (1).pptx
- 格式:pptx
- 大小:47.79 KB
- 文档页数:7
《辐射生物效应》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生活史:植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地循环的全部过程。
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来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过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为硝酸的过程。
灭菌:通过超高温或其他物理、化学手段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芽孢和孢子全部杀死。
新陈代谢——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不断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转变成细胞组分,同时产生废物并排泄到体外的过程。
菌株(strain):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任何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的一个菌株。
生物固氮:常温常压下,固氮生物在体内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下将大气中的分子态N2还原成为NH4+的过程。
生活史:植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发育和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地循环的全部过程。
原始生殖细胞: 产生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早期细胞。
辐射诱变育种:生物的种类、形态、性状,均受其自身的遗传信息所控制。
辐射育种(radioactive breeding techniques)是利用射线处理动植物及微生物,使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产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导致生物体有关性状的变异,然后通过人工选择和培育使有利的变异遗传下去,使作物(或其它生物)品种得到改良并培育出新品种。
这种利用射线诱发生物遗传性的改变,经人工选择培育新的优良品种的技术就称为辐射育种。
相对生物效应RBE:由于各种辐射的品质不同,在相同吸收剂量下,不同辐射的生物效应是不同的,反映这种差异的量称为相对生物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effectiveness, RBE)。
相对生物效应是引起相同类型相同水平生物效应时,参考辐射的吸收剂量比所研究辐射所需剂量增加的倍数。
微小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发现累积剂量在以下的单次或持续低剂量率的X线、γ线辐射,可以诱导产生与大剂量辐射明显不同的效应。
南航放射生物学复习题南航放射生物学复习题放射生物学是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学科。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放射生物学在医学、环境科学和核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南航的学习过程中,放射生物学也是一门必修课。
下面将给大家提供一些南航放射生物学的复习题。
1. 什么是辐射生物学效应?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辐射生物学效应。
辐射生物学效应是指辐射对生物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常见的辐射生物学效应包括遗传效应、白血病、肿瘤、皮肤病等。
2. 什么是辐射剂量?如何测量辐射剂量?辐射剂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吸收的辐射能量。
辐射剂量可以通过辐射剂量计来测量,如电离室、核防护仪等。
3. 什么是剂量效应关系?请描述剂量效应关系的特点。
剂量效应关系是指辐射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剂量效应关系一般呈线性或曲线性。
低剂量下,剂量效应关系可能呈现曲线性,剂量越高,生物效应越明显。
4. 什么是辐射防护?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辐射防护方法。
辐射防护是指采取措施减少或阻止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常见的辐射防护方法包括屏蔽防护、远离辐射源、佩戴防护设备等。
5. 什么是辐射生物学的应用领域?请列举几个应用案例。
辐射生物学的应用领域包括医学、环境科学和核能领域。
在医学方面,辐射生物学可以用于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在环境科学方面,辐射生物学可以用于评估环境辐射风险;在核能领域,辐射生物学可以用于核事故的应急处理。
6. 什么是辐射生物学实验?请列举几个常见的辐射生物学实验。
辐射生物学实验是指通过实验手段研究辐射对生物体的影响和辐射生物学效应。
常见的辐射生物学实验包括辐射诱变实验、辐射致癌实验、辐射遗传实验等。
7. 什么是辐射生物学风险评估?请描述辐射生物学风险评估的步骤。
辐射生物学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辐射剂量和生物效应的评估,来评估辐射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辐射生物学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辐射剂量测量、生物效应评估、剂量效应关系建立和风险评估等。
8. 什么是辐射生物学的伦理问题?请列举几个常见的伦理问题。
放射生物期末复习一:名解1:电离辐射:能引起被作用物质电离的射线。
2:布喇格峰:在慢速粒子行迹末端,电离密度明显增大,形成峰值。
3:传能线密度:直接电离粒子在其单位长度径迹上消耗的平均能量。
4:电离(作用):生物组织分子被粒子或光子流撞击,轨道电子击出,产生自由电子和带正电荷的离子,即形成离子对。
5:自由基:一些独立存在的,带有一个或多个不配对电子的任何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
6:乏氧细胞再氧合:分次照射后乏氧细胞变成氧合细胞的现象。
7:氧效应:受照射的组织,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的辐射效应随周围介质中氧浓度升高而增加。
8:直接作用:电离辐射能量直接沉积与生物大分子,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和激发,破坏机体的核酸,蛋白质,酶等具有生命功能的物质。
9:间接作用:电离辐射首先作用于水,使产生原发辐射分解产物,然后通过水的辐射分解产生再作用生物大分子。
二:填空1:急性放射病分三型:骨髓型(1~10Gy),肠型(>10Gy),脑型(>50Gy)2:肺放射损伤在胸部肿瘤放疗中较为常见,包括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慢性放射性肺纤维化。
3:眼晶体对放射线非常敏感,一定核辐射可诱发眼晶体混浊形成放射性白内障,眼晶体年剂量限制为0.15SV。
4:双着丝粒体畸变是电离辐射损伤和估算剂量的最佳指标。
5:仅发生一次断裂的是末端缺失。
6:电离辐射引发的死亡:增殖死亡和间期死亡。
7:电离辐射引起的细胞损伤类型:致死性损伤(LD),亚致死性损伤(SLD),潜在致死性损伤(PLD).8:自由基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发生化学反应:抽氢反应和加成反应。
9: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同细胞的分化程度成反比,同增殖能力成正比。
例如:造血干细胞辐射敏感性高,神经肌肉细胞辐射敏感性低。
10:原初辐解产物:产生各种自由基和分子。
23页最后的方程式11:生物分子自由基的生成方式: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2:染色体畸变:染色体型畸变和染色单体型畸变。
三:选择1:染色体型畸变:当G1期或G0期受到照射时。
第一章到第五章复习题名词解释1、自由基: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
2、电离原初作用: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从照射之时起到细胞学上观察到可见损伤的这段时间内,在细胞中进行着辐射损伤的原初和强化过程称为原初作用过程。
3、电离作用:高能粒子和电磁辐射的能量被生物组织吸收后引起效应的最重要的原初过程。
4、激发作用:电离辐射与分子相互作用,其能量不足以将轨道电子击出,使电子跃迁到高能轨道上,使分子处于激发态,这一过程称为激发作用5、传能线密度(LET):指直接电离粒子在其单位长度径迹上消耗的平均能量,其单位为J/m,常用keV/μm 表示,1keV/μm=1.602×10-10 J/m。
6、相对生物效应:X射线或γ射线引起某一生物效应所需剂量与所观察的电离辐射引起相同生物效应所需剂量的比值。
7、电离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径迹上形成的离子数。
LET与电离密度成正比,LET 高的射线,电离密度也大,LET低的,电离密度也小。
9、活性氧:是指较氧的化学性质更为活跃的氧的某些代谢产物和一些由其衍生的含氧物质,统称为活性氧.10、直接作用: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沉积于生物大分子,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和激发,破坏机体的核酸、蛋白质、酶等具有生命功能的物质。
这种直接由射线造成的生物大分子损伤效应称直接作用。
11、间接作用:电离辐射首先直接作用于水,使水分子产生一系列原发辐射分解产物,然后通过水的辐射分解产物再作用于生物大分子。
引起后者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这种作用方式为间接作用。
12、稀释效应: 是指最大的相对效应发生在最稀的溶液中。
13、氧效应:受照组织、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的辐射效应随周围介质中氧浓度升高而增高。
14、电离辐射旁效应:电离辐射通过直接照射引起细胞损伤或功能的激活,产生的损伤或激活信号可导致其共同培养的未照射细胞产生同样的损伤或激活效应,称为电离辐射旁效应。
15、氧增强比(OER):指缺氧条件下引起一定效应所需辐射剂量与有氧条件下引起同样效应所需辐射剂量的比值。
辐射生物学效应复习一、名词解释1.布喇格电离峰P6:粒子的速度控制着能量丧失的速度。
快速运动的粒子的电离能力要比慢速运动的小。
ɑ粒子质量较大,运动较慢,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在短距离内引起较多的电离。
当ɑ粒子穿入介质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和更多电离事件的发生,能量耗失,粒子运动变慢,而慢速粒子又引起了更多的电离,这样就形成了通常称为的布喇格电离峰。
2.活性氧P24 :从强调O2对机体不利一面的角度出发,将那些较O2的化学性质更为活跃的O2的代谢产物或自由衍生的含氧物质称为活性氧。
3.靶学说P46 :靶学说认为辐射生物效应是由于电离粒子包括电磁波击中了某些分子或细胞内的特定结构(靶)的结果。
4.细胞凋亡P178: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死亡。
既包括生理性的程序死亡,又指由外来因素诱发的细胞自杀。
5. 辐射增敏剂P270:主要指那些能够增加机体或细胞的辐射敏感性的化学物质,临床上用于增强射线对肿瘤的杀伤能力。
6.染色体畸变P319:当人员受到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作用后,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中早期即可见到染色体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之为染色体畸变。
7.辐射的遗传效应P413:辐射对生物体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损伤,即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可能会在子一代(F1)中表达为各种先天性畸形,而且还会在以后的许多世代中出现,这就是辐射的遗传效应。
8. 水的辐解反应P26:辐射可使水分子分解为·OH和·H两种自由基,这一过程与液相中水分子的自发性电解有着明显区别,因此称为水的辐解反应。
9. 细胞坏死P178:通常是由突然及严重的损伤所造成的细胞意外死亡。
10. 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P28:是指来自放射源的能量或粒子直接作用于溶质分子、并造成结构与功能损伤的过程。
11. 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P28:指的是水的辐解反应产物与溶质分子之间发生的可能导致溶质分子结构变化的各种反应。
12. 氧效应:P12:受照射的生物系统或分子的辐射效应随介质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氧效应。
《辐射生物效应》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生活史:植物在一生中所经历得发育与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地循环得全部过程。
●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得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得细胞组成得结构与功能单位●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来得氨,在有氧得条件下,经过亚硝化细菌与硝化细菌得作用转化为硝酸得过程。
●灭菌:通过超高温或其她物理、化学手段将所有微生物得营养细胞与所有芽孢与孢子全部杀死。
●新陈代谢——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不断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转变成细胞组分,同时产生废物并排泄到体外得过程。
●菌株(strain):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得任何一种微生物得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得一个菌株。
●生物固氮:常温常压下,固氮生物在体内固氮酶得催化作用下将大气中得分子态N2还原成为NH4+得过程。
生活史:植物在一生中所经历得发育与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地循环得全部过程。
●原始生殖细胞: 产生雄性与雌性生殖细胞得早期细胞。
●辐射诱变育种:生物得种类、形态、性状,均受其自身得遗传信息所控制。
辐射育种(radioactive breeding techniques)就是利用射线处理动植物及微生物,使生物体得主要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产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导致生物体有关性状得变异,然后通过人工选择与培育使有利得变异遗传下去,使作物(或其它生物)品种得到改良并培育出新品种。
这种利用射线诱发生物遗传性得改变,经人工选择培育新得优良品种得技术就称为辐射育种。
●相对生物效应RBE:由于各种辐射得品质不同,在相同吸收剂量下,不同辐射得生物效应就是不同得,反映这种差异得量称为相对生物效应(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 ness,RBE)。
相对生物效应就是引起相同类型相同水平生物效应时,参考辐射得吸收剂量比所研究辐射所需剂量增加得倍数。
●微小剂量辐射得兴奋效应:发现累积剂量在0、5Gy以下得单次或持续低剂量率得X线、γ线辐射,可以诱导产生与大剂量辐射明显不同得效应。
辐射防护试题题库大学课程《辐射防护概论》课件辐射防护7.1 辐射量的定义、单位和标准描述X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
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
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
所谓“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
7.1.1 描述电离辐射的常用辐射量和单位1、照射量(1)照射量的定义和单位照射量是用来表征χ射线或γ射线对空气电离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定义:所谓照射量是指χ射线或γ射线的光子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释放出来的所有电次级电子(负电子或正电子),当它们被空气完全阻止时,在空气中形成的任何一dQdm种符号的(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
其定义为除以的所得dQP,的商,即: dmdQ式中——当光子产生的全部电子被阻止于空气中时,在空气中所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dm ——体积球的空气质量用图表示1立方厘米的干燥空气,其质量为0.001293克,这些次级电子是光子从0.001293克空气中打出来的,它们在0.001293克空气中的里面和外面都形成离子,所有这些离子都计算在内,而在0.001293克外产生的次级电子发射形成的离子则不计算在内。
,1CKg照射量(Ρ)的SI单位为库仑/千克,用称号表示,沿用的专用单位为伦琴,用字母R表示。
1伦的照射量相当于在标准的状况下(即0?,1大气压)1立方厘9米的干燥空气产生1静电位(或2.083×10对离子)的照射量叫1伦琴。
-10?1静电单位=3.33×10库伦3-6cm1干燥空气质量为0.001293克=1.293×10千克,103.33,10-41伦==2.58×10库伦/千克 ,61.293,10-10一个正(负)离子所带的电量为4.8×10静电单位,1伦是在干燥空气中产生1静电-109单位的电量,所以产生的电子对数为1/4.8×10=2.083×10对离子。
《辐射生物效应》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生活史:植物在毕生中所经历旳发育和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地循环旳所有过程。
●组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似来源旳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旳细胞构成旳构造和功能单位●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来旳氨,在有氧旳条件下,通过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旳作用转化为硝酸旳过程。
●灭菌:通过超高温或其他物理、化学手段将所有微生物旳营养细胞和所有芽孢和孢子所有杀死。
●新陈代谢——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不断摄取营养物质,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映,转变成细胞组分,同步产生废物并排泄到体外旳过程。
●菌株(strain):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旳任何一种微生物旳纯培养物都可以称为微生物旳一种菌株。
●生物固氮:常温常压下,固氮生物在体内固氮酶旳催化作用下将大气中旳分子态N2还原成为NH4+旳过程。
生活史:植物在毕生中所经历旳发育和繁殖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地循环旳所有过程。
●原始生殖细胞: 产生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旳初期细胞。
●辐射诱变育种:生物旳种类、形态、性状,均受其自身旳遗传信息所控制。
辐射育种(radioactive breedingtechniques)是运用射线解决动植物及微生物,使生物体旳重要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产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导致生物体有关性状旳变异,然后通过人工选择和哺育使有利旳变异遗传下去,使作物(或其他生物)品种得到改良并哺育出新品种。
这种运用射线诱发生物遗传性旳变化,经人工选择哺育新旳优良品种旳技术就称为辐射育种。
●相对生物效应RBE:由于多种辐射旳品质不同,在相似吸取剂量下,不同辐射旳生物效应是不同旳,反映这种差别旳量称为相对生物效应(relativebiological effectiveness, RBE)。
相对生物效应是引起相似类型相似水平生物效应时,参照辐射旳吸取剂量比所研究辐射所需剂量增长旳倍数。
●微小剂量辐射旳兴奋效应:发现累积剂量在0.5Gy如下旳单次或持续低剂量率旳X线、γ线辐射,可以诱导产生与大剂量辐射明显不同旳效应。
辐射生物效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辐射生物效应分为以下哪几类?A. 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B. 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C. 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D. 细胞效应和组织效应答案:A2. 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发生概率不同B. 剂量-效应关系不同C. 损伤程度不同D. 修复能力不同答案:B3. 辐射剂量单位中,1格雷(Gy)等于多少拉德(rad)?A. 100B. 10C. 1D. 0.01答案:A4.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合理化B. 最优化C. 个体化D. 限制化答案:C5. 辐射生物效应的剂量-效应关系通常表现为:A. 线性关系B. 非线性关系C. 指数关系D. 对数关系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辐射类型B. 辐射剂量C. 辐射剂量率D. 个体差异答案:ABCD7. 辐射对生物体的损伤可以分为以下哪些类型?A. 物理损伤B. 化学损伤C. 生物损伤D. 环境损伤答案:ABC8. 辐射防护的三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时间防护B. 距离防护C. 屏蔽防护D. 个体防护答案:ABC9. 辐射生物效应的分类依据包括以下哪些?A. 效应的严重程度B. 效应的可逆性C. 效应的时效性D. 效应的剂量依赖性答案:ABCD10. 辐射生物效应的剂量-效应曲线通常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 阈值B. 线性C. 非线性D. 饱和答案:ACD三、判断题11. 辐射生物效应的随机性效应不存在剂量阈值。
(对/错)答案:对12. 辐射剂量越大,生物效应越严重。
(对/错)答案:错13. 辐射防护的目的是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损害。
(对/错)答案:对14. 辐射生物效应的确定性效应与剂量无关。
(对/错)答案:错15. 辐射剂量单位格雷(Gy)和拉德(rad)是等效的。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6. 简述辐射生物效应的分类。
答案:辐射生物效应可以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第三章放射生物效应与防护§1.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照射量(exposure)是直接度量x、γ射线对空气电离能力的量,以X表示。
定义:x或γ射线在单位质量为dm 的空气中与原子核相互作用,释放出来的全部正负电子完全被阻止时,所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dQ与dm之比。
X=dQ/dmSI单位:库仑·千克-1旧专用单位伦琴,R。
当量剂量(dose equivalemt,H)衡量各种辐射对生物机体危害程度的物理量。
定义: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数的乘积,用H 表示H=W·DD:辐射在组织T中所致的平均吸收剂量;W:辐射权重因子。
如定光子的W =1,则α粒子的W=20SI单位是焦耳·千克-1 。
专名为希沃特,符号是Sv,剂量当量只限用于放射防护.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任何被照射物质每单位质量(dm)所吸收的任何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dE,用D表示。
D=dE/dm吸收剂量的SI单位为戈瑞,符号Gy。
1Gy=1J·kg-1旧单位是拉得,符号rad。
1Gy=100 rad§2.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目的与意义一、辐射效应发生机制二、辐射效应后果及分类按效应出现的对象分类躯体效应遗传效应按效应出现的时间近期效应远期效应造血组织、消化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的效应.辐射致癌白内障、不孕、胚胎效应、遗传效应及寿命缩短小剂量兴奋作用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s):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重严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发生几率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它不存在剂量阈值,如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
由于遗传与生理的差异,个体对辐射诱发癌症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辐射诱发癌症的概率是很低的。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s):指效应发生的严重程度(非几率)与剂量相关,有剂量阈值,阈值以下不会发生这种效应,阈值以上才可发生这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