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有效剂量(E)
当人体受到电离辐射时,同一个当量剂量对不同 器官或组织有不同的效应。表示在多个器官或组织同 时受照时,辐射对人体的总危害。
定义: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的
组织权重因数后的和。即: E WT HT ,R
SI:J/kg,Sv
T
考虑不同组织或器官对发生辐射随机性效应的不 同敏感性。
核酸大分子──引起碱基破坏或脱落、单链或双 链断裂、氢键破坏、螺旋结构出现交联,或核酸间、 核酸与蛋白质间出现交联。
蛋白质──引起蛋白质侧链变化,氢键、二硫键 断裂,导致胎链出现伸展,空间结构改变。
2.间接作用
辐射能量的传递是通过扩散的离子及自由基起作 用,被生物分子吸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主要产生大量高活性的自由基和活性粒子,造成 组织或细胞的损坏。
即: HT,R= DT,R·WR HT,R:R类辐射在组织或器官T中所致的当量剂量 DT,R:R类辐射在组织或器官T中所致的平均吸收剂量 WR : R类辐射的辐射权重因数,反映不同种类及能 量的辐射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SI:焦耳/千克,J/kg,名称:希沃特,Sv 旧单位:雷姆,rem,1 Sv=100ram 以防护为目的,考虑不同类型辐射的相对危害效应
适用于任何类型电离辐射和被照射的任何物质。 SI:焦耳/千克,J/kg,专用单位:戈(瑞),Gy。 旧单位:拉德,rad,1Gy=100rad 吸收剂量率:单位时间内的吸收剂量,Gy/s。 X与D的换算:D=33.84X
三、剂量当量(H)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用以定义实 用量──周围剂量当量、定量剂量当量和个人剂量当 量。
三、影响因素
(一)辐射源相关因素
1.辐射种类:电离密度、穿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