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13
2021256非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的筋膜内前列腺根治术对病人术后勃起功能的影响马进华1,魏红兵1,李先林1,陈德红2作者单位:1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湖北武汉430030;2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湖北襄阳441021通信作者:陈德红,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Email: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WJ2015Q002)摘要:目的探讨非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的筋膜内前列腺根治术对病人术后勃起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和襄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50例前列腺癌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缝合DVC组(27例)和非缝合DVC组(23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缘阴性率、术后1月控尿功能恢复及术后勃起功能差异。
结果非缝合DVC组和缝合DVC组术中出血量[(117.21±9.37)mL比(115.33±10.51)mL]、手术时间[(202.11±10.23)min比(199.16±9.76)min]、切缘阴性率(91.3%比88.9%)、术后12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69±0.15)μg/L比(0.71±0.12)μg/L]、术后1月控尿功能恢复(78.3%比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非缝合DVC组术后6月及12月的IIEF-5评分[(10.35±1.36)和(16.15±2.41)]和勃起功能恢复率(52.2%和69.5%)优于缝合DVC组术后6月及12月的IIEF-5评分[(9.43±1.15)和(14.78±2.33)]和勃起功能恢复率(25.9%和37.1%)(P<0.05)。
结论非缝扎DVC技术在腹腔镜下筋膜内前列腺根治术中安全有效,有利于病人后期性功能恢复。
对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是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1],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已成为开放手术的替代方案,具有精细操作、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腹腔镜手术中,前列腺肿瘤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由于局限性前列腺肿瘤患者初始症状不明显,待出现临床症状时前列腺体积已明显增大,为后续的治疗带来极大困难。
前列腺体积被认为是术后不良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的预测因素[2],大体积肿瘤将导致手术视野受限、操作空间狭小,影响操作,增加手术难度[3]。
本文旨在通过报道1例巨大罕见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同时分享腹腔镜下处理大体积前列腺肿瘤的相关诊疗经验。
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2023年1月因“突发排尿困难半天”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我院,给予留置导尿,泌尿系彩超提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内见实性低回声包块,大小7.9cm×6.7cm×7.4cm ,边界可见,内部回声明显不均,内可探及多发小无回声区,考虑前列腺体积增大伴实性占位,遂收入院治疗。
直肠指检:前列腺可触及一巨大质硬结节,触感似橡胶球,质韧,中央沟消失,无法触及边界,大小无法估计,指套无染血。
肿瘤指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large (223g)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the prostate:a case reportLIAO Jiajing 1,LIU Xiaohua 2,DU Wei 1,GUO Kai 1,XU Yawen 11Department of Urology,Zhujiang Hospital,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82,China;2Shayua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Guangzhou 510280,China摘要:目的报告1例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切除净质量223g 的罕见前列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并分享腹腔镜下处理大体积前列腺肿瘤的相关诊疗经验。
•专家论坛.浅谈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关键点及操作技巧邢念增※宋黎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北京100020)前列腺癌在欧美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从2008年起已成为我国泌尿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肿 瘤。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 (Ti期)最有效的方法。
在美国,70%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是采用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只有10%是传统腹腔镜手术。
在我国,由于受仪器 设备及经济条件限制,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是 §前我国的主流术式。
该手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后 恢复快等特点。
但由于L R P手术并发症相对较 多[1],因此对术者技术要求比较高,一些同行对前 列腺的解剖及手术思路不是非常清楚,很多即使 有一定腹腔镜手术经验的泌尿外科医生也难以顺 利完成LRP。
笔者自2006年至今,完成400余例经腹膜外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积累了一定经验。
手术 时间在50 ~ 100分钟,术中失血量大多控制在100m l以内。
术后肿瘤学指标、控尿及性功能均取 得满意效果[2]。
现就自身体会,结合相关文献,将 手术的关键点及操作技巧与读者讨论和分享。
对前列腺癌根治术而言,要注重三个方面的 内容:①肿瘤尽量切干净;②尽早恢复尿控功能;③对合适的病人保留性神经,术后恢复性功能。
为便于熟悉操作步骤,作者编了一个手术口诀: “根治前列腺,解剖是关键。
两端两面两韧带,编 个口诀记下来。
上下分离找界面,左右处理莫图 快。
前面剔脂肪,后面护直肠。
为了控尿好,尿道 尽量长。
肿瘤切干净,再当男儿郎。
”下面就按这个思路介绍一下LRP的手术经验与体会。
首先结合腹腔镜手术回顾一下前列腺的解剖。
前列腺位于盆腔,其前面覆盖一层脂肪结缔 组织,后面与直肠毗邻,上端为膀胱,下端为尿生 殖隔。
前列腺前面及前外侧覆盖两层筋膜,外面 的是提肛肌麵,紧贴前列腺的为前列腺筋膜,两 层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之为筋膜间隙,阴茎勃起神 经及半随的动静脉组成的申经经管束(neurovascular bundle,NVB)就走行在此间隙内。
第二节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一、概述美国Schuessler等于1991年完成了首例经腹腔途径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随后在1997年报道了总共9例手术的经验。
他们认为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如术中控制背深静脉丛、前列腺尖部的分离以及膀胱尿道吻合等都非常困难,结果导致平均手术时间长达9.4小时之久;据此他们认为该技术和开放手术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1998年,法国Guillonneau和Vallancien将这项技术加以改进和标准化(Montsouris 技术),使其能在3~4个小时内完成,并推动了这项技术在欧洲其他几个医疗中心的使用。
1999年,德国Rassweiler又创立了一种新的经腹腔途径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它不象Montsouris 技术那样首先分离精囊,而是仿照经典的开放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首先进入Retzius 间隙,离断尿道,逆行分离前列腺后外侧;然后再离断膀胱颈部,进而分离精囊和输精管(Heilbronn技术)。
1997年,美国Raboy报道了1例经腹膜外途径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这项技术被Bollens进一步发展完善。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完善,其关键技术已趋于标准化。
来自多中心数千例的研究报道显示,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保持微创优势的同时,能达到和开放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经腹腔途径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有多个技术流派,即法国Moutsouris技术(表一)、德国Heilbronn技术(表二)以及美国Cleveland技术(表三)等。
美国Cleveland技术还可经腹膜外途径完成,除气腹制备步骤与经腹腔途径不同外,其他关键步骤均相同。
经腹膜外途径的法国Creteil技术和Brussels技术等都大致与经腹膜外途径的美国Cleveland技术相似,仅个别细节稍有不同。
图6-2-1 法国Moutsouris技术的套管放置位点示意图图6-2-2 德国Heilbronn技术的套管放置位点示意图图6-2-3 美国Cleveland技术套管放置位点示意图表一:法国Moutsouris 技术制备气腹和放置套管手术步骤Veress 气腹针技术制备气腹;脐下放置10mm 套管用于腹腔镜;McBurney点放置10mm 套管,并连接气腹机;右腹直肌旁平脐水平放置5mm 套管;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点放置5mm 套管;脐与耻骨联合中点放置5mm 套管(图6-2-1)。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包含部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完整版)前后重建对控尿功能的影响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保持尿道外括约肌的完整性对于控尿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周围支持结构重建对恢复控尿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
虽然已经进行了几项小型随机对照试验(RCTs),但不同研究对尿失禁定义和手术方法(如开放手术与机器人手术,腹腔内与腹膜外手术)存在差异,阻碍了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用于执行达成前悬吊或重建,以及后重建的技术也各不相同。
例如,前悬吊可以通过耻骨骨膜进行,或者通过结扎的背静脉复合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PPL)的组合来进行。
后重建可以从横纹括约肌进行,要么连接到膀胱后的Denonvilliers筋膜,要么连接到膀胱后壁本身。
两项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RP)中后重建的试验发现,重建对于恢复控尿功能没有显著改善。
当结合前后重建时,其中前重建将耻骨前列腺韧带(PPL)缝合到膀胱颈前部,另一项RCT发现,与没有重建的标准吻合术相比,没有明显改善。
恢复到一天只需使用一个尿垫的时间更早。
包括前悬吊在内的四项RCTs也显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
在腹膜外RALRP 中,仅通过耻骨骨膜进行前悬吊并未显示出优势。
然而,当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RP)中的后重建结合时,一项RCT显示在1个月(7.1% vs 26.5%,p=0.047)和3个月(15.4% vs 45.2%,p=0.016)时控尿功能有显著改善,但在6个月时没有显著差异(57.9% vs 65.4%,p=0.609)。
高级膀胱尿道支持重建(ARVUS)技术,并严格定义“无尿垫”的控尿功能,与标准的Rocco后重建相比,在2周(43.8% vs 11.8%)、4周(62.5% vs 14.7%)、8周(68.8% vs 20.6%)、6个月(75% vs 44.1%)和12个月(86.7% vs 61.3%)时,控尿功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改善。
在RRP中,仅通过背静脉复合体和耻骨前列腺韧带结合进行前悬吊,不进行后重建,结果显示在1个月(20% vs 53%,p=0.029)、3个月(47% vs 73%,p=0.034)和6个月(83% vs 100%,p=0.02)时控尿功能有所改善,但在12个月时没有显著差异(97% vs 100%,p=0.313)。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手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是什么
导语: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之一,而且该病也是导致男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所在。
对于一些尚未婚育的男性朋友们一般都会建议采取保
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之一,而且该病也是导致男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所在。
对于一些尚未婚育的男性朋友们一般都会建议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来改善前列腺炎的症状,而已经生育或是前列腺炎症状严重者就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了。
那么手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有哪些呢?
第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炎根治手术达到消灭体内所有肿瘤组织的目的,其范围包括前列腺体及前列腺包膜。
第二:扩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应用高频电刀,原位将局部肿瘤广泛切除,尤其要注意切除膀胱基底部、精囊和输精管切除后的残余部分、膀胱后方的筋膜及围绕膜部尿道周围的尿生殖膈。
第三: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
此种前列腺炎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年老体弱已发生排尿梗阻等并发症者,对于局部病变已达C期者,TURP仅能使症状缓解,已经没有治疗痊愈的可能。
适用人群:由于外科手术治疗对人体具有较大的创伤,因此不能成为前列腺炎治疗的常规方法。
只有对那些长期采用常规治疗手段不能或难以控制,而临床症状又十分严重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尤其是同时合并前列腺结石,前列腺脓肿,严重影响排尿的阻塞型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或可能转变成前列腺肿瘤,严重的前列腺结核,严重的前列
生活常识分享。
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xx年xx月xx日•引言•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手术前的评估与准备目录•手术过程•手术后管理与康复•临床效果与随访•讨论与总结01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背景介绍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上皮细胞恶性增生形成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细胞的病理特点,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三种类型疾病概述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目的是通过完全切除肿瘤组织,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该手术适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尤其是T1b期和T2期患者手术目的02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局限性前列腺癌对于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特别是那些预计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肿瘤,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
前列腺癌复发对于初次手术后的前列腺癌复发患者,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治疗措施。
患者年龄与健康状况虽然高龄和合并症较多的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但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仍可考虑行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扩散和转移01如果前列腺癌已经扩散或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等,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通常不是合适的治疗选择。
严重的尿道狭窄02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尿道狭窄,会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不宜行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严重的膀胱颈挛缩03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膀胱颈挛缩,会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不宜行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在选择是否进行筋膜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手术风险和预期的生存时间等因素。
患者年龄与健康状况患者的肿瘤情况也是选择治疗方式的重要因素,包括肿瘤的分期、恶性程度、是否侵犯膀胱颈和尿道等。
肿瘤情况患者选择03手术前的评估与准备患者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前列腺疾病发展过程,是否有合并症等。
病史采集体检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