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气体充装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582.00 KB
- 文档页数:12
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GB14194—1993《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的修订本。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修订版发布和实施对《气瓶安全监察规程》1989年版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以1989年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为纲制定的G B14194—1993《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相应也应作补充和修订。
这次修订保留了GB14194—1993的相关技术内容,同时要增加和修订主要的内容有:——GB14194《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对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修订版相应作了补充和修改。
——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国家标准编写模板》修订了标准的结构。
——将低温液化永久气体气化后的气瓶充装规定补充到本标准中。
——增加了“本标准不适用于汽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首都经贸大学、北京普莱克斯实用气体有限公司、广州气体厂、杭州气体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委托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永久气体气瓶的充装,也适用于低温液化永久气体气化后的气瓶充装。
其他特殊用途的永久气体气瓶的充装,如医用氧亦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汽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的充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5099 钢质无缝气瓶GB 7144 气瓶颜色标志GB 15383 气瓶阀出气口连接型式和尺寸GB 16804 气瓶警示标签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工业氧气钢瓶充装记录表 QPCZ/CZJL----01 充装日期:年月日充装员:检查员:
工业氮气钢瓶充装记录表QPCZ/CZJL----02充装日期:年月日充装员:检查员:
工业高纯氩气钢瓶充装记录表QPCZ/CZJL----03充装日期:年月日收发充装员:分析人:
工业二氧化碳钢瓶充装记录表QPCZ/CZJL----04充装日期:年月日充装员:检查员:
空气钢瓶充装记录表QPCZ/CZJL----06充装日期:年月日充装员:检查员:
氩二氧混合气钢瓶充装记录表QPCZ/CZJL----07充装日期:年月日充装员:检查员:
氮、氩、二氧混合气钢瓶充装记录表QPCZ/CZJL----08充装日期:年月日充装员:检查员:
氧氮混合空气钢瓶充装记录表QPCZ/CZJL----09充装日期:年月日充装员:检查员:
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记录表QPCZ/CZJL----10
充装日期:年月日充装员:收发检查员:
丙烷钢瓶充装记录表QPCZ/CZJL----11
充装日期:年月日充装员:检查员:
丙烷钢瓶发放记录表QPCZ/CZJL----14发放人:发放人:。
关于落实安全责任实施气体充装及气瓶检验有关记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大责任落实实施气体充装及气瓶检验有关记录的通知各市(州、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气瓶充装单位、各气瓶检验机构:做好有关工作记录是充装单位履行气瓶安全主体责任和气瓶检验机构履行气瓶检验责任的法定义务和工作见证,同时也是确保气瓶安全能实现追踪溯源的重要依据。
为进一步提升充装单位和检验机构履行法定义务的能力,规范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气瓶充装、检验的国家标准规定,编制有关气体充装记录和气瓶检验记录,具体详见附件1至附件6。
现就实施充装记录和检验记录通知如下:一、各市(州、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要对气体充装单位履行气瓶安全主体责任,和气瓶检验机构履行气瓶检验责任加大监督治理,要将充装单位和检验机构贯彻执行本文要求实施的记录表格情形纳入检查工作中加以监督。
气瓶充装单位充装活动不做充装记录或充装记录不全,系充装单位未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充装活动;气瓶检验机构检验中不做检验记录或检验记录不全,系检验机构工作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以及《贵州省气瓶充装监督治理方法》规定严肃查处充装单位和检验机构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排除安全隐患,督促安全责任落实。
同时要将气体充装记录的学习和使用纳入气瓶充装作业人员资格证培训考核范畴,以提升充装作业人员业务水平。
我局也将气瓶检验记录的学习和使用纳入气瓶检验人员培训考核范畴,以提升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各气瓶充装单位和各气瓶检验机构要提升认识,加大学习,可结合充装介质和检验气瓶的具体情形在本文公布的记录样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记录内容,调整记录格式,并在本文下发之日对相应充装活动和检验工作实施充装和检验记录。
对本文已编制样表的相应记录,各充装单位和检验机构必须执行,不得少于样表项目实施记录或做虚假记录;关于法规、国标等规定应做而本文未编制样表的记录,各充装单位和检验机构按照相应规定执行做好相应记录。
充装记录和气瓶、槽车档案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本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充装记录和气瓶、槽车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充装过程的安全和气瓶、槽车信息的完整,准确。
依据《液化气体充装作业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涉及充装作业及气瓶、槽车档案管理的所有部门和人员。
三、充装记录管理要求1. 充装记录的要求:a. 必须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包括充装日期、气瓶编码、充装质量、充装工程师签字等。
b. 充装记录必须准确、完整,不得进行涂改或篡改。
c. 每次充装记录必须密封存档,并保留至少五年。
2. 充装记录的管理:a. 充装记录由充装工程师负责填写和管理。
b. 充装工程师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充装作业,并及时记录充装情况。
c. 充装记录必须及时上报,并由专人进行审核。
四、气瓶档案管理要求1. 气瓶档案的建立:a. 对于每个气瓶,必须建立相应的档案,包括气瓶基本信息、充装记录等。
b. 气瓶档案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归档,保证信息的易查和保存。
2. 气瓶档案的管理:a. 气瓶档案由气瓶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b. 气瓶管理部门必须对每个气瓶进行编号,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c. 气瓶管理部门必须定期对气瓶档案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槽车档案管理要求1. 槽车档案的建立:a. 对于每辆槽车,必须建立相应的档案,包括槽车基本信息、充装记录等。
b. 槽车档案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归档,保证信息的易查和保存。
2. 槽车档案的管理:a. 槽车档案由槽车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b. 槽车管理部门必须对每辆槽车进行编号,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c. 槽车管理部门必须定期对槽车档案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违规处理对于违反上述要求的充装记录和档案管理,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记过、暂停充装作业等。
七、附则本制度经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将于颁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需要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施行。
2019年度平凉市气体充装单位年度监督检查表
(液化石油气、工业气体充装站用表)
编号:
二、检查项目评定表
注:该评左表共有※项目7项,▲项目10项,△项目2项。
检查评圧意见:
□ 优秀口合格口不合格
问题记录(包括未在“检查内容”栏目中列出的其他问题):
监督检查
组成员:日期:
单位负责人员
(加盖公章):日期:
检查评泄意见分为三种:
一.优秀:按《年度监督检查表》进行评建,※-▲项目全部合格*
二.不合格: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1)※项目存在不合格;(2)按《年度监督检査表》进行评立, ▲项目鼻2个不符合。
▲项目有缺陷且在30日内整改达不到要求的按不符合计算。
三.合格:介于优秀和不合格之间的。
常州市庆发工业气体有限公司气瓶充装安全质量管理手册编制;王磊审核;王坤方批准; 王国庆编制日期;2010年12月25日目录1前言 (4)2编制依据 (4)3安全质量目标、方针 (5)4《气瓶充装安全质量管理手册》颁布令 (6)5任命书(站长、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设备负责人等) (7)6气体介质特性 (8)7气瓶充装管理机构图 (14)8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图 (15)9气瓶充装工艺流程图 (16)10安全、质量控制点 (17)11主要生产设备明细表 (18)12岗位责任制经理(站长)职责 (19)专职安全员职责 (19)技术负责人职责 (19)设备负责人职责 (20)班组长职责 (20)充装前检查员职责 (21)充装操作工职责 (21)充装后复验员职责 (22)压力容器设备维修人员职责 (23)仓库保管员职责 (23)门卫管理职责 (24)13管理制度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 (24)安全管理制度 (24)用户信息反馈制度 (25)特种设备、特殊工种管理制度 (25)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26)气瓶检查登记制度 (26)气瓶储存、保管、发放制度 (27)资料、文档保管制度 (27)气瓶充装管理制度 (28)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29)消防管理制度 (29)事故上报制度 (3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30)不合格气瓶处置制度 (31)为用户服务制度 (31)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 (31)14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1)(一)氧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32)(二)氮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33)(三)氩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34)(四)氩——二氧化碳混合气瓶操作规程 (36)(五)低温储罐操作规程 (39)(六)低温绝热气瓶操作规程附件;工作记录和见证材料;气瓶充装前检查表气瓶充装操作记录表不合格气瓶隔离处理记录表质量信息反馈记录设备运行、检修记录1前言为了规范气瓶充装许可工作,加强气瓶充装的安全管理,保证气瓶安全充装和使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充装许可规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气体充装生产安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气瓶充装安全质量管理手册》)。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一、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规范对公司内气瓶的安全管理和使用,根据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各项有关规定,障公司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公司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所规定压力范围的气瓶有:甲烷瓶、氢气瓶、氮气瓶、丙烷瓶、丁烷瓶、氩气瓶、液化石油气瓶等。
三、领用管理领用气瓶时,领用人必须检查气瓶上是否粘贴符合国家标准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如缺失或没有标签,气瓶不得进入厂区。
四、搬卸管理在搬运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戴好瓶帽,轻装轻卸,防止震动,严禁抛、滑、滚、碰、掷、摔及其它容易引起撞击的方法;吊装时,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金属链绳。
五、收发贮存管理1、收发贮存保管人员应培训上岗。
2、气瓶贮存保管单位需建立验收制度,指定专人对气瓶的入库与发放及回收实行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应包括:气瓶类别、编号、定检周期、外观检查、入或出库时间和领用单位、管理责任人等)。
3、气瓶贮存保管单位每周对工业气瓶的收、发货情况以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设备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不定期对使用、发放、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4、收货时必须检查气瓶外观和标志等。
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并做好验收记录。
对不符合下列要求之一的拒绝接收:4.1 无充灌合格证的。
4.2 气瓶外观有缺陷及腐蚀、有机械性损伤和严重腐蚀的。
4.3 不在有效的使用、检验周期内,无气瓶检验钢印和不能识别的气瓶。
4.4 漆色及标志不明显的。
4.5 字样和色环标记不符合规定,没有气瓶警示标签(见附表)。
常用气瓶的颜色标志4.6 安全附件不齐全、完好(包括专用爆破片、安全阀、易熔合金塞、瓶阀、瓶帽、防震阀、防震圈等)。
5、贮存管理存放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要求:5.1 仓库状况良好,安全标志完善5.1.1储存气瓶的仓库或临时仓库,必须使用防爆开关和灯具.周围禁止动用明火,禁止堆放易燃可燃物资;5.1.2气瓶宜存储在室外带遮阳、雨蓬的场所,存储在固定专用库房室内时,建筑物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φ559-20--8管瓶气体运输管束不同压力充装气体量对照表标准状态为:20摄氏度、一个大气压30.7192Kg一立方米天然气质量为:0.7192千克每吨天然气体积为:1390立方米。
天然气运输或交易,一般是按立方米计算的。
换算方法如下:天然气的标准立方米指1大气压下,20摄氏度时的1立方米。
在这个条件下,任何气体22.4升都含有一摩尔(6.02×10^23个)分子。
一立方米为1000升。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子量为16,一个甲烷分子质量约等于16个氢原子,也约等于16个质子质量。
质子质量为1.6726231×10^-27 千克所以一立方米天然气质量为:1.6726231×(10^-27)×16×6.02×(10^23)×1000÷22.4 =0.7192千克每吨天然气体积为:1000/0.7192 = 1390立方米。
以上算法是比较精确的,但是太麻烦。
我可以介绍一个简单的估算方法,适合任何气体,但是不太准确。
已知水分子的分子量为18,密度为1千克/升。
通常液体或固体转换为气体并让气体处于20度和一标准大气压时,体积大约增加1000倍以上,而具体到水是大约1200倍。
也就是在20度、一标压下水蒸气体积为1.2立方米。
这1.2立方米水蒸气是由一升水(一千克)变来的,所以水蒸气密度为:0.8333 千克/立方米。
则天然气密度为:水蒸气密度×天然气分子量÷水的分子量 =0.8333×16÷18=0.7407 千克/立方米饱和状态的LNG密度一般取430~470KG/M3,1M3 LNG能气化600NM3左右,因此1吨LNG转换1333NM3天然气追问那为什么别人说1吨LNG天然气可以气化1495标方的天然气呢,这怎么算也不可能啊?回答其实主要跟LNG的组分有关,通过LNG组分可以算出相对的精确值。
精选文库—充装单位制度目录及有关要求(1)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包括负责人或站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充装人员、检查人员及其他辅助工岗位);(2)气瓶建档(包括电子档案和文本档案)、标识(包括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3)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安全生产、安全检查等内容);(4)用户信息反馈制度(包括瓶装气体销售单位和使用单位的信息);(5)压力容器(含液化气体罐车)、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定期检验制度;(6)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7)气瓶检查登记制度;(8)气瓶储存、发送制度;(9)资料保管制度(例如充装资料、设备档案等);(10)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11)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2)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13)事故上报制度;(1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15)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包括许可证管理,检查后得整改等)。
附件2 充装记录表(1)气瓶充装前检查、充装过程和充装后复查记录——充装人员: 审核:(2)气瓶收发记录表气瓶收发记录表—(3)抽真空(置换)记录表(4)残液处理记录表—(5)不合格气瓶隔离处理记录表—(6)质量信息反馈记录—信息反馈记录信息反馈记录—(7)罐车装(卸)记录罐车装(卸)记录罐车装(卸)记录——(8)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员工培训记录—员工培训记录(9)设备运行记录—操作人:审核人:—明:本表由安全管理人员每日下午14点30分按照要求检查完毕后在相应的栏目打“V”确认无异常。
发现非正常情况要及时向有关人员反馈以便及时处理。
查人:审核人:—(11)设备检修记录设备检修记录(12)档案清单档案清单档案清单(13)燃气出入登记表(14)燃气有限公司备注:1、以上样表中填写项目是根据《气瓶充装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充装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充装许可规则》、《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等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编制,各充装单位可根据企业情况对表格式样、规格进行调整,也可增加填写项目或表格,不得减少上述表样要求填写的项目。
2024年充装记录和气瓶、槽车档案管理制度1充装记录有:气瓶充装前后检查记录,气瓶充装记录,槽车检查、充装记录,槽车超装卸车等,充装记录由充装站保管。
2气瓶、槽车档案由生产部负责管理,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妥善地保管好气瓶、槽车原始资料,合格证等,保管年限为寿命期。
3气瓶、槽车充装记录保管年限为五年。
4气瓶、槽车档案应摆放整齐定置管理,便于查阅。
5各种记录字迹要清楚,标准化,班组每月对记录报表档案检查评比一次,车间每年一次,并结合经济责任制考核。
6气瓶、槽车登记注册建档要凭合格证进行。
7建立气瓶档、槽车案框,把试压定检的日期记上。
8气瓶、槽车档案只限本公司内查阅,特殊情况外借,须经公司领导批准。
2024年充装记录和气瓶、槽车档案管理制度(二)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瓶和槽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确保气瓶和槽车的安全使用,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充装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2024年充装记录和气瓶、槽车档案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充装记录管理制度1. 充装人员资质和培训为了保证充装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必须明确规定充装人员的资质要求,并定期进行培训。
充装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经过系统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同时,充装人员应定期参加技能培训,以保持自身技能水平的更新。
2. 充装记录建立和管理每次充装都应该建立相应的充装记录,记录包括充装日期、充装气体和气瓶或槽车编号等信息。
充装记录应该明确记录充装人员的姓名和工号等身份信息。
充装记录应妥善保存,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要求,以便于后续的查阅和管理。
3. 充装记录的审核与核验为了保证充装记录的真实可靠,必须建立起审核和核验制度。
充装记录应经过专门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核实其中的各项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审核不通过的充装记录应及时予以退回,要求充装人员进行修改或补充。
4. 充装记录的电子化管理为了提高充装记录的管理效率,充装记录应该进行电子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