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课件《致春天》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10
《致春天》教学目标蕴含情感:从音乐中充分感知春天的美和大自然春意盎然的景象。
获取知识: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提升能力: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课前准备音乐书、钢琴、多媒体光盘教学过程师生问好生有秩序进入艺术教室一、聆听《致春天》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二、视听《致春天》(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三、复听《致春天》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四、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
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五、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六、教师小结师生下课生有秩序走出艺术教室。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下册1春景《聆听致春天》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下册1春景《聆听,致春天》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感受春天的变化和多姿多彩的景象。
2、了解乐曲结构以及三段体的不同情绪表现。
3、通过欣赏乐曲,加深对大自然的爱。
2学情分析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3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格里格的生平以及《致春天》的创作背景。
2、根据节奏和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段落,并感受不同段落的情绪。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致春天一、导入:1、师:同学们,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悄然而至,在这个早春的季节里,你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音乐,听完说说音乐带给你什么感受?(播放《致春天》开头一段)生:谈感受。
2、师:冬天的严寒渐渐开始退去,太阳的暖流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个晶莹的水珠,宣告春天的来临。
3、师:刚才我们聆听的音乐是挪威的作曲家格里格的《致春天》谁知道挪威这个国家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生讨论。
师出示挪威图片:挪威是北欧的一个国家,挪威地处偏北,其最南点(北纬约58度)比中国最北点(不到北纬54度)还要北。
冬季漫长而黑暗,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如果你是挪威人民,春天来了,你会有怎样的心情?(生答)二、完整聆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完整聆听《致春天》问:这首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钢琴)师:是的,这是一首钢琴抒情小品。
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谱写春天的颂歌。
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
他的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
代表作有《致春天》、《培尔金特》组曲等,其中有一首是《晨景》。
教材分析:
《致春天》是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春景》的欣赏曲目。
这首钢琴抒情小品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的颂歌,主要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乐曲为单三段体结构。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感受春天的来之不易和多姿多彩的景象。
2、了解乐曲结构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以及三段体的不同情绪表现。
3、通过欣赏乐曲,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曲家格里格的生平以及《致春天》的创作背景,为欣赏作铺垫。
2、根据节奏和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段落,并感受不同段落的情绪。
设计意图:
通过辨赏聆听,让学生能初探到这段引子的旋律,采用柱式和弦的演奏手法来预示春姑娘踏着欢快的脚步悄然而至了。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作曲家的意图是为了表达春天是犹如很腼腆的小姑娘般悄悄地出现的,并非很突然地来临。
休止符的运用更是起到了弱起的作用,让人感觉春天的脚步是悄悄的走近的。
让学生在哼唱中充分体会到旋律的走向作了上行的安排,仿佛作曲家在深情地描绘春天的美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春的美丽魅力。
让学生通过仔细聆听A1部分旋律,辨听柱式和弦的伴奏一直贯穿始终,从而联想到春天到来的脚步一刻也不停歇,在深入地叩响大地的心门,进一步向人们传达“春天来了”的信息。
《致春天》
2、师生歌声问好。
二、导入
1、请学生观看北欧的风光视频(背景音乐为《致春天》)
提问:这是哪里的风光?视频中的景色是什么季节?背景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
地处北欧的挪威春天来临的特别晚,那里的人民是多么盼望春天的到来。
挪威的民族乐派作曲家格里格也喜爱春天的美好,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他是我们大家熟悉的一位音乐家,我们曾听过他写的《培尔金特》组曲中的《晨景》。
三、欣赏《致春天》。
1、带着盼望喜悦的心情初听《致春天》。
提问:你能根据旋律的变化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分段细听
(1)听第一部分的主题,说一说这段音乐的特点和情绪。
听一听主题音乐一共出现了几次?A1和A2主题的旋律线有什么不同?
(2)听第二部分,这部分的情绪有什么样的变化?情绪的变化是什么音乐要素起的作用?(旋律和速度的变化)
(3)听第三部分,旋律对比与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音域变高,力度加强,伴奏更加丰富)
3、复听《致春天》全曲,画出图形谱。
启发学生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
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4、表现乐曲。
(1)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达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2)小组分组展示。
《致春天》——鄞州实验小学叶莹教材分析:《致春天》是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春意》的欣赏曲目。
这首钢琴抒情小品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的颂歌,主要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乐曲为单三段体结构。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感受春天的来之不易和多姿多彩的景象。
2、了解乐曲结构和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以及三段体的不同情绪表现。
3、通过欣赏乐曲,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曲家格里格的生平以及《致春天》的创作背景,为欣赏作铺垫。
2、根据节奏和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段落,并感受不同段落的情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一个词语或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
生:畅谈感受。
师:听,太阳的暖流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了一个个晶莹的水珠,宣告春天的来临。
(PPT:播放——引子)3、师:请你说说你听到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它仿佛模仿了什么样的声音来告诉我们春天来临了?设计意图:通过辨赏聆听,让学生能初探到这段引子的旋律,采用柱式和弦的演奏手法来预示春姑娘踏着欢快的脚步悄然而至了。
二、分段聆听1、聆听主题A1师:这轻快的脚步声要引领我们进入另一幅春的画面,初听旋律A1。
(PPT:音乐播放)【提示:这段旋律的力度和速度是怎么样的?(弱,缓慢)】师:为什么作曲家将这段旋律作了这样的处理?他还给这段旋律加上了什么符号?(休止符)(PPT:出示谱例)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作曲家的意图是为了表达春天是犹如很腼腆的小姑娘般悄悄地出现的,并非很突然地来临。
休止符的运用更是起到了弱起的作用,让人感觉春天的脚步是悄悄的走近的。
师:让我们一起跟琴来哼唱一下这段旋律,你觉得旋律的走向是怎么样的?请你边画旋律线边哼唱这一主题旋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哼唱中充分体会到旋律的走向作了上行的安排,仿佛作曲家在深情地描绘春天的美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春的美丽魅力。
致春天发表时间:2017-09-15T11:24:20.81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3月作者:黄华琴朱燕辉[导读]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八五二农场小学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八五二农场小学课标要求与分析: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幸身心健康具体重要意义。
本课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能区分音乐段落,能听出春天的脚步声,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现不同的“春景”和情绪,感受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结果目标,行为动词是能。
学习水平是理解和感受。
学习内容是听出春天的脚步声,感受和体验音乐情绪,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材分析:《致春天》是继乐曲《晨景》之后,又一首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作品,复习片段,回顾作者。
《致春天》是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春意》的欣赏曲目。
这首钢琴抒情小品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的颂歌,主要描绘了春天降临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乐曲为单三段体结构。
通过本课学习,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做铺垫。
学情分析:优势: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劣势:学生不是很喜欢聆听乐曲,特别是外国乐曲,不能够较好在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区分乐段,因此,教师运用各种形式教学,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材、学习目标、学情和课标“感知音乐主题,区分基本音乐段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作简要描述”“能够体验并简要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确定本课教学重点:了解作曲家格里格的生平以及《致春天》的创作背景,为欣赏作铺垫;根据节奏和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乐曲段落,并感受主题每次出现时情绪的变化,表达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