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02世界银行的货币互换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8
货币互换假定英镑和美元汇率为1英镑=1.5000美元。
A 想借入5年期的1000万英镑借款,B 想借入5年期的1500万美元借款。
但由于A 的信用等级高于B ,两国金融市场对A 、B 两公司的熟悉状况不同,因此市场向它们提供的固定利率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表1 市场向A 、B 公司提供的借款利率利率互换假定A 、B 公司都想借入5年期的1 000万美元的借款,A 想借入与6个月期相关的浮动利率借款,B 想借入固定利率借款。
但两家公司信用等级不同,故市场向它们提供的利率也不同,如表2所示(这里的利率为每半年计一次复利)。
表2 市场提供给A 、B 两公司的借款利率下面的案例更接近实际情况。
利率互换(2)假定掉换对手A 可以以6个月期LIBOR+50个基本点的浮动利率或者以11.25%半年期固定利率借款。
同时,掉换对手B 可以以10.25%半年期的固定利率或以6个月期LIBOR 借款。
现在,A 希望采用固定利率融资,B 希望采用浮动利率融资。
表 市场提供给A 、B 两公司的借款利率互换交易商愿意为双方的互换 提供服务。
但是不论是作为固定利率的支付者(浮动利率的接受者)还是浮动利率的支付者(固定利率的接受者),交易商的浮动利率都是6个月期LIBOR 。
如果交易商是固定利率的支付者,它将支付半年10.40%的掉换息票;如果交易商是固定利率的接受者,它要求半年10.50%的掉换息票。
请分析:在这一案例中,对手A 、对手B 和掉换交易商在掉换中各自获取的好处。
空头套期保值。
某服装公司为应春季服装销售需要于2月初向服装加工厂计价值为100万美元的春季服装,并要求工厂3月初交货。
该服装公司预计这批服装可以6月前销售完,计划在收到服装工厂交货单时向银行申请100万3个月期贷款,待6月初以服装销售款归还银行贷款。
2月份银行贷款优惠利率为10%,该公司担心3贷款实际利息成本=30625美元-5625美元=25000美元 贷款实际利率=25000/1000000×12/3×100%=10% 实现预期保值目标。
案例04:货币互换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简言之,是指双方以一定金额的一种货币与其他货币相交换,并于将来连本带利归还这些币货的协议安排。
通常,订约一方(如某公、银行、主权国家或是超国家组织)以特定条款和条件借入一种货币,而订约的另一方则以不同的条款和条件借入另一种货币,然后订约双方交换其来自资本市场发行的净收入并同意偿付彼此的债务。
例如,一家美国公司以每年8%的全部德国马克成本发行了美元债务。
两公司先交换其来自各自债务发行的初始收入。
同时,美国公司同意偿付德国公司所发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德国公司则同意偿付美国公司所发行债券的利息与本金。
从美国公司方面来看,如果德国公司借入美元的利率能够低于美国公司本身原本可以取得的利率,该协议便是有利可图的。
同样,若美国公司可以低于德国公司本可以获得的利率借入德国马克,则德国公司也会认为此次互换交易很具吸引力。
若(1)该市场中美国公司债务相对“稀缺”,比较而言,德国公司发行的德国马克债券却过分丰富;(2)美国投资者看出德国公司的信用风险高于美国公司,这时上述交易便可能发生。
这样在该货币互换中,美国公司的德国马克债务负担和净成本完全由其必须用以支付德国公司的美元债务的美元流量代替和表示。
从德国公司的角度来看,其美元债务责任得以完全落实,而其净成本是其必须用以支付美国公司债务的马克流量。
从而,两个公司获知了所需货币的精确的总融资成本。
债券发行及相关货币互换有关的现金流量的全部成本见示例1中的主要货币互换图解。
示例1 美国与德国公司货币互换的年全部成本的现金流量美国公司可用于锁定其德国马克债务的美元成本(或德国公司的锁定其美元债务的德国马克成本)的另一可选方法是利用银行远期外汇市场。
然而,银行长期以来对远期汇率定价保守,而且买入价一卖出价的价差过大。
银行通常不希望承担现行汇率的未来波动风险,这样它们就难于用来自其他自然业务或市场上的其他交易抵消未来现金流量以“结算”其长期的远期头寸。
货币互换案例范文
货币互换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之间进行兑换的行为。
由于国际贸易和旅游的发展,货币互换变得非常常见。
在货币互换中,人们可以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以便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交易和支付。
以下将介绍一些货币互换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日元兑美元的货币互换。
日元是日本的货币,而美元是美国的货币。
由于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许多人需要将日元兑换成美元以支付在美国的费用。
例如,一个计划前往美国旅行的日本游客可以将他/她手中的日元兑换成美元,以便使用美元支付在美国的食宿、购物和旅游费用。
第二个案例是人民币兑欧元的货币互换。
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欧元是欧洲区域的统一货币。
中国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伙伴,与欧洲各国之间有着广泛的经济合作。
因此,货币互换在中国和欧洲之间非常普遍。
比如,一家中国出口商出口商品到欧洲,他们需要将人民币兑换成欧元来支付进口商的货款。
同样地,欧洲企业也需要将欧元兑换成人民币,以支付中国的服务或商品。
这些是一些货币互换的案例,说明了货币互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贸易和支付的重要性。
货币互换不仅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货币互换将继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案例02:世界银行的货币互换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简言之,是指双方以一定金额的一种货币与其他货币相交换,并于将来连本带利归还这些货币的协议安排。
通常,订约一方(如某公司、银行、主权国家或是超国家组织)以特定条款和条件借入一种货币,而订约的另一方则以不同的条款和条件借入另一种货币,然后订约双方交换其来自资本市场发行的净收入并同意偿付彼此的债务。
例如,一家美国公司以每年8%的全部德国马克成本发行了德国马克债券,它与一家德国公司达成了外币互换协议,后者以每年11%的全部美元成本发行了美元债券。
两公司先交换其来自各自债券发行的初始收入。
同时,美国公司同意偿付德国公司所发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德国公司则同意偿付美国公司所发行债券的利息与本金。
早期广为人知的货币互换之一于1981年8月发生于世界银行与IBM之间。
鉴于1981年夏天美元的升值,IBM当时拥有未清偿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的债券,希望将其套售为美元债券。
大体的情况下,世界银行同意每年支付给IBM必要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用以抵偿这些债券的债务责任。
作为回报,IBM为世界银行的某些欧洲债券债务支付美元。
紧接这次首例货币互换交易之后,货币互换市场迅速发展起来。
1.同银行信贷中介的货币互换业务首例互换发生后不久,世界银行参与一项更为典型的货币互换,它要求订约双方同时发行两种资本市场债券并同意利用银行为中介交换其初始收入和未来应偿还的债务,在此安全中,一家知名的BBB级美国公司希望得到固定利率的美元融资。
但由于评级低,该公司5年期欧洲美元债券的利率将为16%,加上 1.875%前期费用,该债券每年的全部成本将在17.59%。
该公司的目标借款成本是取得16.7%或更低的美元利率。
同时,世界银行可以16%的利率及 1.875%的前期费用发行五年期欧洲美元债券,这样就意味着每年的总成本为16.58%。
然而在瑞士市场,该公司的风险溢价要大大低于其在美元市场上的风险溢价。
由于该公司很知名而且产品质量很高,瑞士投资者愿意以7.35%和利率接受5年期瑞士法郎债券。
由于前期费用为2.5%,从而瑞士法郎债券的每年总成本为7.98%。
由于世界银行已在瑞士法郎市场上大举借款。
大多数瑞士投资组合中世界银行债券已经充分饱和。
世界银行估计要付出7.75%的瑞士法郎和2.5%的前期费用,这样每年全部的瑞士法郎成本为8.38%。
而世行的目标借款成本为8.10%或更低的瑞士法郎利率。
两个借款人的选择之一是在各自受欢迎的市场上发行债券,并通过银行远期市场将未来利息和本金支付套售为所需货币。
双方发行债券通常通过一家中介银行实施外币互换而不是利用银行远期市场。
为证明所有各方的目标均能实现,我们假设银行向世界银行提供每年全部法郎成本为8.10%的互换,并向公司提供每年全部美元成本为16.7%的互换。
由于世界银行和该公司信用悬殊,世界银行情愿接受银行的信用。
这样,银行充当了世界银行和该公司双方的直接订约人,对它们之间的互换现金流量进行中介。
在本案例中,由于借款成本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可观的套利机会:表1:借款成本差异表这141个基点的套利收益将根据世界银行和公司所报出的目标借款利率。
银行要求的利润,以及各方的谈判力量对比等,在世界银行、公司和银行之间分配。
下表显示了世界银行债券发行的现金流量以及相关的互换。
A栏显示了世界银行得自于美元债券的现金流量。
B栏显示了世界银行美元互换流量。
请注意世界银行将其全总后美元净收益交给银行用以交换精确匹配其债务责任要求的未来美元收。
同时,世界银行在1-5年内按处毫厘不爽地支付给银行用以偿还公司瑞士法郎债券的瑞士法郎金额。
银行付给世界银行的9701.3万瑞士法郎的初始收入是以8.10%贴现后的未来所需瑞士法郎支付的现值。
这样,C栏中流量的内部收益率以及世界银行的AIC为8.10%。
表2:经银行中介的世界银行互换及债券发行的收入(+)与支出(-)公司得自于瑞士法郎债券的现金流量在下表的A栏显示。
C栏显示了瑞士法郎互换的流量。
该公司将其全部瑞士法郎净收益交给银行以交换精确匹配其债务责任要求的未来瑞士法郎收入。
同时,如B栏所显示的,公司同意1-5年内按年支付给银行要求用于偿付世界银行美元债务的精确美元金额。
银行支付的4887.2万美元的初始金额是按16.70%贴现的未来美元支付的现值。
这样,B栏中流量的内部收益率及公司的AIC为16.70%。
表3:经银行中介的公司互换及债券发行的收入(+)与支出(-)结合上述两表不难看出1-5年内按年的现金流量是充分匹配的,并且银行仅仅充当媒介方。
然而,在初始交换中,银行扣下了190000美元和487000瑞士法郎(约合243000美元)作为总计433000美元的利润。
该利润作为中介该互换交易、联系双方、安排交易、充当食用中介的补偿。
在货币互换中,银行面临着信用风险,后者又是利率与外汇风险的函数。
例如,若美元利率下跌、公司违约,银行将不可能找到另一个愿支付同样利率的订约人,然而,银行仍有义务向世界银行支付合约规定的金额。
注意若公司对其与银行的互换支付违约,银行将停止返还公司的互换支出(抵消权利)。
下图显示了与债券发行及互换有关的每年总成本。
全部差价最终是如何在三方当事人中分配的。
下表概括了交易产生的成本节约:表4:三方当事人节约的成本2.利率及货币互换市场的发展随着1982年春季利率互换的推出,固定利率的美元债务可以转换为浮动利率的美元债务。
该市场的发展缘于欧洲、加拿大及日本一些大银行的需要,即为其日益增长的浮动利率美元资产取得竞争性定价的更长期限浮动利率美元融资。
它们通常对欧洲美元银行借支付略高于其美元订约方的价差加LIBOR。
然而,这些银行在固定利率欧洲债券市场上并不活跃,并一度享受到该市场中“稀缺”的好处,这样就产生了相对较低的固定利率美元总成本。
另一方面,许多大型低评级的美元公司意欲取得固定利率美元融资,却因固定利率债务成本高得惊人而被迫使用按LIBOR加上一定利差计算的浮动利率借款。
一些欧洲和日本银行开始发行固定利率欧洲美元债券并进行利率互换,在这里它们向病因公司互换,以浮动利率美元付款。
反过来,这些公司向银行支付固定利率美元的互换金额以偿付其欧洲美元债券的债务责任。
这些安排将银行浮动利率美元成本降至LIBOR水平,将美国公司的固定利率美元成本降至接近于欧洲和日本银行支付的这样一种更有利的美元利率水平。
1982年末和1983年,互换为浮动利率美元的巨额外国银行的固定利率欧洲美元债务给这些市场施加了压力,导致源自该方案的节余显著地减少。
对欧洲、加拿大及日本的银行而言,由于固定利率欧洲美元市场不如以前有利,它们进一步搜寻其他币种的固定利率融资,比如德国马克或瑞士法郎,并用这些负债互换为固定利率的美元。
然后将固定利率美元流量互换为浮动利率的美元。
一段时间后,银行积极向客户提供美元利率互换业务。
1992年的利率互换业务量估计有38510亿美元的名义本金。
主要的国际性的银行提供不同期限的买入──卖出利率报价、通过持有交易头寸建立了利率互换的市场。
买入银行原为收到6个月美元LIBOR支付的固定美元利率,而卖出价是银行愿为支付6个月美元LIBOR接受的固定美元利率。
通常固定利率按基准国库券利率加上一定利差报价。
这样,借款人就可以轻易地通过固定利率货币互换与美元利率互抽象相结合将固定利率外汇借款转换为美元LIBOR债务。
对一些主权国家和外国政府机构而言,它们希望取得固定利率的外币债务,但由于需求量过大或信用过低,而被迫发行欧洲美元的浮动利率票据,这时以固定利率外币流量与美元LIBOR互换的作法对于这些主体会很有吸引力。
由于这些借款人经常为了替官方储备进行套期保值,或为与其将来的外币交易相匹配,需要借入这些货币债务,因而它们是固定利率外币的天然付款人。
目前货币互换通常按对6个月美元LIBOR的每年或每半年外国货币流量的固定利率报价。
通过将任何两个报价与美元LIBOR相联系。
银行可以轻而易举地确定一种货币的固定互换利率对另一种货币的固定互换利率。
现在,主要的国际性银行建立了外币互换市场,几种货币不同期限的报价一般也能取得。
3.使用市场互换利率的货币互换为说明使用报出的市场互换利率构造的经中价的货币互换机制,我们将重新回到上述的世界银行──公司互换的案例,其中双方均同意按完全符合对方未来债务义务的要求进行互换支付。
假设同样的基本条款如下表:表5:世界银行──公司互换的基本条款现在我们再假设当天银行报出下列的货币互换年利率如表6:表6:货币互换年利率通过与美元LIBOR利率相联结,银行以每年收到瑞士法郎7.8%为条件向世界银行提供每年支付美元16.25%的利率。
在本案例中,有美元和瑞士法郎支付的两种市场互换利率。
因此要注意,银行要付给世界银行每年16.25%的互换利率报价不同于每年16.58%的全部成本。
至于现金流量,银行同意1-5年按年付给世界银行所需偿还债券年利息和最终本金支付的确切金额。
世界银行也同意支付与偿还公司未来债务等值的瑞士法郎。
因此,世界银行与银行间美元和瑞士法郎的两个初始互换交易规模经调整以取得报出的互抽象利率。
世界银行得自美元债券收入及与银行互换的计算。
世界银行1-5年内按年得自银行的互换收入与其债务相匹配。
世界银行必须支付给银行的初始美元付款金额为2959.3万美元──1-5年按16.25%的美元互抽象利率报价贴现后每年要求的美元流量现值。
世界银行开始收到的瑞士法郎数目为9819.4万──1-5年按7.8%的互换利率报价贴现后的每年所需瑞士法郎互抽象流量的现值。
注意,世界银行支付给银行的4959.3万美元的初始付款超过了从其债券发行所得到的4906.3万美元。
而53.1万美元短缺,由世界银行用得自于银行的初始瑞士法郎收从即期外汇市场上购买。
这样,上述计算的瑞士法郎初始互换所得实际上养活了106.2万瑞士法郎──正是按即期卖出汇率购买51.1万美元所需的瑞士法郎金额。
扣除用于购买美元补充短缺的瑞士法郎后,世界银行实际的瑞士法郎现金流量。
对于世界银行的互换利率报价,便利其每年的全部瑞士法郎借款成本降低于目标利率3个基点。
对于公司而言,银行将美元LIBOR 与市场互换利率相联系,提出对每年美元16.35%利率的收支付瑞士法郎7.7%的利率。
4.基点转换虽然订约方最终的总成本非常接近于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出的结果,但在实践中,银行经常使用另一种方法构造互换交易。
为简便起见,尽管对于银行与公司间的互换所描述的原则也是相同的,在此仅讨论银行的互换利率是16.25%美元利率,这样就有33个基点美元短缺。
银行通过加上美元33个基点互换条款以使付给世界银行的美元互换利率等于债券的每年美元16.58%的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