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用条件对应表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
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等级参照表(已发布部分)1.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一、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高等学校正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教授一级岗位、教授二级岗位、教授三级岗位、教授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副教授一级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副教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讲师一级岗位、讲师二级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助教一级岗位、助教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高校工程实验、出版编辑、图书档案等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参照上述标准)二、人事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中学教师岗位共划分为9个等级。
其中高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
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教师岗位暂按6个等级划分。
现行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小学一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小学二级、三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三级。
小学中评聘了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按现行规定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
三、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卫生事业单位中,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特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一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医(药、护、技)师岗位和医(药、护、技)士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对应表一、初级职务等级初级职务等级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中拥有一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所具备的职务等级。
初级职务等级通常对应着刚刚从学校毕业或者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指导和培训。
二、中级职务等级中级职务等级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具备较为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的人员所具备的职务等级。
中级职务等级通常对应着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人员,在工作中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
三、高级职务等级高级职务等级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具备深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在该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员所具备的职务等级。
高级职务等级通常对应着具有多年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在工作中能够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服务和领导团队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
四、资深职务等级资深职务等级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具备卓越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该领域中享有很高声望的人员所具备的职务等级。
资深职务等级通常对应着具有多年工作经验和卓越成就的专业人士,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提供领先水平的专业服务,并且对该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做出重要贡献。
五、专家职务等级专家职务等级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具备卓越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该领域中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人员所具备的职务等级。
专家职务等级通常对应着在该领域中具有卓越成就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士,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提供最高水平的专业服务,并且对该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起到关键作用。
六、顶级职务等级顶级职务等级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具备无与伦比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该领域中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人员所具备的职务等级。
顶级职务等级通常对应着在该领域中具有卓越成就和创新能力的世界级专家,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提供最高水平的专业服务,并且对该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起到引领作用。
七、总结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对应表是对人员在某一专业领域中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和分类的一种方式。
不同的职务等级对应着不同的工作能力和职责,从初级职务等级到顶级职务等级,人员在专业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提升。
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等级参照表(已发布部分)1.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一、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高等学校正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教授一级岗位、教授二级岗位、教授三级岗位、教授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副教授一级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副教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讲师一级岗位、讲师二级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助教一级岗位、助教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高校工程实验、出版编辑、图书档案等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参照上述标准)二、人事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中学教师岗位共划分为9个等级。
其中高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
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教师岗位暂按6个等级划分。
现行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小学一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小学二级、三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三级。
小学中评聘了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按现行规定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
三、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卫生事业单位中,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特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一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医(药、护、技)师岗位和医(药、护、技)士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岗位申报条件一览表一、主系列(卫生系列)岗位级别岗位名称岗位等级岗位申报条件正高主任医(药、护、技)师三级申报基本条件申报三级主任医(药、护、技)师按宁卫人[2011]7号文件精神执行。
四级申报基本条件取得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并被聘任,且符合《××人民医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中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副高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五级申报必选项目受聘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1、≥4年,符合《实施方案》中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并满足副高五级岗位申报必选项目一项。
2、≥3年,符合《实施方案》中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并满足副高五级岗位申报必选项目二项。
首次设岗退休人员受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年,并满足副高五级岗位申报必选项目之一。
申报基本条件1、任期内服从科室安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好,无重大医疗差错、纠纷或事故发生。
在上级指导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担任市级及以上专业学会委员。
3、市级重点专科负责人。
4、获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1项,或获县级科研立项并结题≥2项。
5、以第一作者在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2篇,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
6、获市级及以上政府授予的荣誉称号。
六级申报必选项目受聘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1、≥4年:符合《实施方案》中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并满足副高六级岗位申报必选项目一项。
2、≥3年:符合《实施方案》中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并满足副高六级岗位申报必选项目二项。
首次设岗退休人员受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年,并满足副高六级岗位申报必选项目之一。
申报基本条件1、任期内服从科室安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好,无重大医疗差错、纠纷或事故发生。
在上级指导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担任市级及以上专业学会委员。
3、科室负责人。
4、获县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1项,或获县级科研立项并结题≥2项。
聘用岗位等级及条件(一)基本任职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德、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水平、技能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2、任现职(或取得资格)以来,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并达到继续教育要求。
3、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竞聘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应具有准入控制所要求的条件。
4、任现职(或取得资格)以来年度考核均达到“合格”以上等次(含合格),并符合《关于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审核工作的通知》(黔人通[2002]50号)的规定,三年一度聘期任职资格审核合格的。
(二)专业技术条件1、竞聘专业技术七级岗位,按现行国家和省各系列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条件执行。
2、竞聘专业技术八级岗位应在专业技术九级岗位任职三年以上(首次竞聘可在十级岗位任职六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含同等奖项);或地、厅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含同等奖项);(2)任现职以来,参与省科研项目、课题;或参与完成地、厅(局)级科研项目、课题;或主持完成县级科研项目、课题;(3)任现职以来业绩突出,起骨干带头作用,在本地本专业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同行公认的优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获县级一等奖2次以上或获县级二等奖3次以上或获县级其它荣誉2次以上的。
)(4)任现职以来,获得省(部)、州级党委或政府表彰的(含同等奖项);(获县委、县政府或州局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1次以上或单项奖2次以上的。
)(5)其它州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并经同级政府人事部门认可的条件。
(九级任职内获年度考核连续三优,或任现职满12年,成绩突出的)3、竞聘专业技术九级岗位应在专业技术十级岗位任职三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含同等奖项);(2)任现职以来,参与地、厅(局)级科研项目、课题;或参与完成县(教研室)级科研项目、课题;(3)任现职以来,获得县以上级党委或政府表彰1次以上的(含同等奖项);(4)任现职以来业绩突出,工作成效显著;(获县级一等奖2次以上或获县级二等奖3次以上或获县级其它荣誉2次以上的。
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等级参照表(已发布部分)1.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一、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高等学校正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教授一级岗位、教授二级岗位、教授三级岗位、教授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副教授一级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副教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教师岗位名称为讲师一级岗位、讲师二级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助教一级岗位、助教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高校工程实验、出版编辑、图书档案等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参照上述标准)二、人事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中学教师岗位共划分为9个等级。
其中高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分别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
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义务教育学校小学教师岗位暂按6个等级划分。
现行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对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八级、九级、十级;小学一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一级、十二级;小学二级、三级教师职务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十三级。
小学中评聘了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按现行规定对应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的五级、六级、七级。
三、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卫生事业单位中,正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特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一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卫生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一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二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三级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技术各岗位聘任条件1.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1)专业技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岗位必须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五级、六级、七级岗位必须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八级、九级、十级岗位应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十一级、十二级岗位必须具有助理级专业技术资格,十三级岗位必须具有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暂未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2)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或相应执(职、从)业资格的,需达到所聘任岗位层级规定的职称外语要求(高级资格人员提供)。
(3)首次聘任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层级,需具备有效期内的公共科目考试合格证且达到前一任期内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学时要求。
2.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还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3.各等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
各专业技术岗位具备岗位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相应任职条件:(1)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具体条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③其他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省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设置的具体条件和审批程序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3)专业技术三级岗位应任四级岗位(含原聘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三年以上或任七级(含原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岗位累计八年以上,其任职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符合一级、二级岗位任职条件之一;②市学科和技术带头人、获市“杰出人才奖”。
③其他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市内同行业公认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4)专业技术四级岗位应任七级(含原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岗位累计三年以上。
(5)专业技术五级岗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任六级岗位三年以上。
②任七级岗位(含原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六年以上。
③任十级(含原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岗位累计十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