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检查表-销售部
- 格式:docx
- 大小:22.70 KB
- 文档页数:3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注1:文件查阅含记录的查阅。
注2:“检查结果记录”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有不符合时要记录证据,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编号:JL— 8.2— 05ISO9001:2008共 4 页第 1 页受审核部门:销售部时间:2012 年 4 月 18日标准审核内容审核记录与评价条款4.2.3 1.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文件 2.该程序使用范围是否包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所有控制文件?3.文件发布前是否公司有关部门评审和得到有关领导批准,以确保文件的使用性、完整性、协调性、适宜性、有效性?4.文件是否发至各部门,执行人员是否能得到所需文件?5.文件是否得到及时更改,文件更改前是否得到评审和批准?更改的文件是否确保了“四个到位”;(即:所有同一文件更改到位;所有相关文件更改到位;所有相关部门、岗位通知到位;涉及实物时处置到位)?6.不同类型、状态的文件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查?7.你部门有哪些外来文件?这些文件分发是否受控?4.2.38.作废文件是否已撤出使用场所?为撤出时,是否有明显文件标识,能防止非预期使用?控制9. 文件保管是否指定设施、场所、人员,能确保文件不损坏、丢失、及时提供?10.10、是否建立文件档案?文件归档、整理、保管、利用是否受控?4.2.4 1、是否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并保持《记录控制程序》该程序使记录用范围是否包括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记录?控制2、是否按照标准要求设置了记录,记录项目是否合理、必要记录?3、为确保管理过程有效运作、控制、改进,是否设置了必要记录?4、记录的填写是否真实、及时清楚、正确?5、记录的传递(包括收集、报送、领用、分发、归档、联网等方式)是否确定要求?6、记录是否确定保存地点、方式、期限?记录保存环境设施是否适宜,能防止损坏、变质或丢失?记录保存期限是否适宜,能满足证实、控制、追溯、改进要求?记录保存检索是否简便?7、保存的记录是否按照时间要求进行了鉴定和整理?对无效的无保存价值的记录及时按照规定进行了处置?8、记录是否进行整理分析,并为改进和管理提供信息?5.3 1、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否与公司的宗旨相适应,与公司的总方质量针相一致,体现公司的目标和特点?编号: JL— 8.2— 05ISO9001:2008共 4 页第 2 页方针2、质量方针是否包含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是否包含持续改进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两个承诺是否有实质性内容和方向?3、管理质量方针是否为质量目标的制定、评审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指导性?4、质量方针及其含义在公司员工中是否得到充分沟通、正确理解,并协调一致,深入人心?5、质量方针在公司各层次中,是否得到贯彻和坚持?是否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得到有效贯彻?5.41、在公司的相关职能和各层次上是否建立质量目标?所建立策划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是否一致?2、所建立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目标之间是否协调一致,相互保证?3、所建立的质量目标是否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4、公司为实现质量目标是否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分析确定实现目标的问题及相应措施,时间要求、责任人落实明确,并对目标实现程度有检查、有评价?5、公司质量目标更改策划与实施时,过程是否受控,以确保质量方针、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51、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是否确职责、定并予以沟通?权限 2、公司全体员工是否清楚本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并被有效履与沟行?通3、总经理是否已指定管理者代表并对其授权?4、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并被有效履行?5、在内部沟通过程中,总经理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以确保在不同的层次和职能之间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6、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内部沟通过程中,公司有哪些沟通方式?是否存在障碍?1 公司有那些顾客?不同顾客的要求有那些差异?公司的顾7.2 与顾客客目标市场是否明确、适宜?有关 2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性能、交付、价格、包装、运输、的过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公司是否已确定并被充分理解?程 3 顾客没有规定,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7.2.1求有那些?公司是否已确定并被充分理解?与产 4 与公司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有那些?是否已被收集并得到品有确定?关的 5 为满足顾客要求、确保公司利益,公司提出了那些与产品要求要求有关的附加要求?这些附加要求是否形成文件的确定7.2.2 1.顾客的产品要求有那些表现形式(包括口头要求、传真、编号: JL— 8.2— 05ISO9001:2008共4页第3页与产合同、订单标书等)?针对顾客产品要求不同的表现形式,品有公司采取了那些方法予以接收、确定、评审?关的2. 常规与非常规产品要求界限标准是否确定?该界限标准考要求虑因素(包括产品价格、技术质量要求、交付期付款等)是的评否全面、必需?审 3. 针对常规与非常规产品要求,公司采取了那些平生凡是?这些评审方式是否有效?4.评审内容是否包括了顾客的产品要求和公司有关产品的附加要求?评审是否抓住了重点?公司确定的附加要求顾客是否乐意接收,能够达到?5.公司接收了多少顾客合同或订单?这些合同或订单是否都在接受前得到评审?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公司在提供产品承诺前是否采用了适宜的方式,对顾客要求进行了确认?6.公司通过评审,会得到那些评审结果,会引发那些措施?这些评审结果及由评审引发的措施形成那些记录,并得以保持?7.抽查交付及交付后活动记录,验证公司通过评审是否确保:(1)产品要求最终确定并被理解?(2)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得到妥善解决?(3)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8.当顾客提出产品要求更改时,公司是否评审、确认?当公司提出产品要求更改时,公司是否得到顾客认可?9.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公司是否有确定的变更过程,以确保相关文件得到更改,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对已实现部分产品是否与顾客协商妥善处理?7.2.3 1. 公司是否已建立可靠的有效的与顾客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外部在和顾客沟通过程中,公司是否尽力、充分、主动?沟通2. 公司在产品信息、问询、联络,反馈(包括顾客投诉)等方面是否已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并能及时沟通?3.公司如何使产品信息反馈简单化,并主动要求反馈?4.发生顾客投诉后,公司是否立即沟通、处理、正确解决顾客当前的不满意?5.在与顾客沟通时,是否因人而异,诚恳、实在、尊重顾客?8.2 监 1、为监控和测量顾客是否满意,获取这些信息渠道有哪些?视和采用了哪些方法进行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和监控?测量 2、为了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是否8.2.1已成为进行测量和监控的依据?顾客 3、是否在顾客不满意的问题上和顾客满意的关键点设置了监满意控点,并确定了监控方法?4.对顾客满意程度的评价来源是否具有代表性、可信性?编号: JL— 8.2— 05ISO9001:2008共4页第4页8.4 1. 公司为证实 QMS的适宜性、有效性并识别持续改进机会,数据确定、收集、分析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的统计方法、时间、分析传递要求是否得到规定和实施?是否包括在来自测量和监控,不合格品控制等主要数据?2.公司是否建立、实施数据分析规定?通过数据分析,应提供的信息是否包括在:(1)顾客满意?(2)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3)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4)供方业绩改进与开发?3.为提高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和效率,公司是否用用了适用的统计技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