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十月革命
- 格式:ppt
- 大小:13.96 MB
- 文档页数:7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2、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二月革命: 年,3月,俄国人民推翻 : 2、十月革命: 年,11月,列宁领导 武装起义,胜利后,成立了 ,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 诞生。
( 背诵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1、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背景?2、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性质和历史意义?三、拓展延伸(学习致用,感悟历史)毛泽东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试分析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1、知识建构:原因 经过 结果 意义政府反 四个 获得胜利 两个动统治 方面 建立国家 方面2、方法归类:尝试归纳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应从哪几方面入手?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俄国向何处去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时间)(城市),领导人是建立的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法律文件是,到年,巩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
2、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俄国二月革命B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你能准确答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吗?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2、我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备人:魏莉 课型:新授课 审核人:魏莉学习目标:1、识记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一、单项选择:1、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统治的革命是()A、1905年革命B、二月革命C、1848年革命D、十月革命2、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立的政权是()①沙皇政府②人民委员会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俄国十月革命()A、发生于公元1917年10月17日B、首先取得莫斯科起义的胜利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D、领导人是列宁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革命发生在()A、俄国B、英国C、德国D、法国5、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6、十月革命爆发的地点()A、莫斯科B、彼得格勒C、圣彼得堡D、列宁格勒7、俄国十月革命得以胜利的最主要条件是()A、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B、沙皇君主制度的落后C、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D、一战对沙俄的削弱8、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B、暴力夺权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D、和平夺权9、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开始是()A、巴黎公社B、俄国十月革命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0、下列有关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B、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C、鼓舞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1、历史上英、俄都发生过标志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革命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A、革命进行的方式B、人民群众的参与C、建立的社会制度D、旧统治的结束12、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因为()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革命胜利B、广大农民、士兵、工人都积极参加C、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D、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1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一名言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展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一条件14、俄国十月革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农村包围城市。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主要讲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过程和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及其领导地位、十月革命的爆发和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艰难历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俄国十月革命这样复杂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如对革命过程的细节了解不全面,对革命的影响和意义认识不够深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艰难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对革命过程中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判断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国十月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让学生了解革命的背景。
接着,教师讲述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及其领导地位,为学生揭示革命的过程。
(封面)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十月革命》知识点
整理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本P2-6)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哪些主要原因?
原因: (1)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影响;(3)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4) 俄国
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俄两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主要原因及给你的启示。
不同:俄国采取有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而中国采取的
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
原因:(1)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
无产阶级力量也聚集在
城市,它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追随。
所以十月革
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2) 而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反革命力量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
产阶级力量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中取得革命胜利;而农村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所以,中国革命走
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启示:无论社会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制定适合自身
特点的政策方针,对马
列主义要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第1课《xx十月革命》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月革命;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内外措施等基本事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2.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3.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
理由: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
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理由: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教学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理由: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这是个既复杂又特殊的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其存在的暂时性。
三、教学策略通过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况,知道十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本单元与本课之间的关系,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政治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通过讲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让学生充分感知这段历史。
在这个基础上,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讨论中感受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学会学习。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学生讨论的素材,准备好网络资料。
九年级下册历史《俄国十月革命》复习知识点知识点一、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1.经济:俄国的资本主义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3.俄国革命力量强大。
4.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促成革命的爆发。
5.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主要经过1《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2.七月流血事件——教育了人民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6日—7日)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2.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寻求解放的道路。
启示: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课后习题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尝试”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2)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依据是什么?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3)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人是如何正确反思并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答案:(1)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是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
(2)答案提示:从领导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和以建立公平、公正、平等社会制度为目标进行分析。
启示:资本主义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3)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发生在城市或以进攻城市为目标,就是借鉴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夺取政权的革命模式。
但起义遭受失败或挫折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形势,认识了国情,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
俄国十月革命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一次大战的后果是什么?(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
(板书课题)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
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没实现的原因刚才同学已经回答了,这就是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1917年4月16日,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首都彼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