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十月革命
- 格式:ppt
- 大小:13.96 MB
- 文档页数:7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2、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1、二月革命: 年,3月,俄国人民推翻 : 2、十月革命: 年,11月,列宁领导 武装起义,胜利后,成立了 ,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 诞生。
( 背诵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1、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背景?2、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性质和历史意义?三、拓展延伸(学习致用,感悟历史)毛泽东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试分析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四、系统总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1、知识建构:原因 经过 结果 意义政府反 四个 获得胜利 两个动统治 方面 建立国家 方面2、方法归类:尝试归纳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应从哪几方面入手?五、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俄国向何处去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时间)(城市),领导人是建立的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法律文件是,到年,巩固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
2、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俄国二月革命B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你能准确答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吗?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2、我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备人:魏莉 课型:新授课 审核人:魏莉学习目标:1、识记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一、单项选择:1、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统治的革命是()A、1905年革命B、二月革命C、1848年革命D、十月革命2、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立的政权是()①沙皇政府②人民委员会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俄国十月革命()A、发生于公元1917年10月17日B、首先取得莫斯科起义的胜利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D、领导人是列宁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革命发生在()A、俄国B、英国C、德国D、法国5、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6、十月革命爆发的地点()A、莫斯科B、彼得格勒C、圣彼得堡D、列宁格勒7、俄国十月革命得以胜利的最主要条件是()A、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B、沙皇君主制度的落后C、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D、一战对沙俄的削弱8、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B、暴力夺权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D、和平夺权9、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开始是()A、巴黎公社B、俄国十月革命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0、下列有关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B、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C、鼓舞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1、历史上英、俄都发生过标志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革命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A、革命进行的方式B、人民群众的参与C、建立的社会制度D、旧统治的结束12、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因为()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革命胜利B、广大农民、士兵、工人都积极参加C、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D、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1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一名言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展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D、俄国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一条件14、俄国十月革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农村包围城市。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主要讲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过程和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及其领导地位、十月革命的爆发和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艰难历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俄国十月革命这样复杂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如对革命过程的细节了解不全面,对革命的影响和意义认识不够深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艰难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对革命过程中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判断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俄国十月革命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让学生了解革命的背景。
接着,教师讲述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及其领导地位,为学生揭示革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