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碑乡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9
农村茶叶基地实施方案为了促进农村茶叶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我们制定了以下农村茶叶基地实施方案。
一、基地选址。
1.1 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基地应选择海拔适中、气候湿润、光照充足的地区,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1.2 确定土地利用,基地的土地利用应充分考虑土壤肥力、排水条件和地形地貌,确保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
二、茶树品种选择。
2.1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茶树品种,如红茶、绿茶、乌龙茶等。
2.2 考虑市场需求,选择品质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茶树品种。
三、土壤改良与施肥。
3.1 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土壤改良方案。
3.2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无机肥进行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四、茶园管理。
4.1 定期修剪茶树,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促进茶树生长。
4.2 加强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确保茶叶品质。
五、采摘加工。
5.1 制定采摘标准,保证采摘的新鲜度和成熟度。
5.2 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六、市场销售。
6.1 开展茶叶品牌宣传,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2 发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拓展茶叶销售市场。
七、技术培训与指导。
7.1 对基地工作人员进行茶叶种植和管理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7.2 提供茶叶种植和管理的技术指导,帮助基地解决实际问题。
八、产业联盟建设。
8.1 建立茶叶产业联盟,整合产业资源,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8.2 促进茶叶产业链的延伸,提高茶叶的附加值。
以上是农村茶叶基地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我们将按照以上方案,积极推动农村茶叶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实现农村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秀美漆碑欢迎您漆碑乡位于宣汉县东北部,东邻重庆市开县大进镇和宣汉的漆树乡,南抵开县麻柳镇,西接宣汉的土黄镇,北接宣汉三墩乡。
辖7个村1个社区居委,42个村(居)民小组,10800多人,距宣汉县城104公里。
境内山岭连绵起伏,重岩叠障,沟壑纵横,平均海拔940米。
近年来,漆碑乡党委、政府始终不渝地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首要工作来抓,紧紧围绕“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助增收、求和谐、保稳定”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以“农村公路建设为基础、绿色茶叶经济为龙头、大兴畜牧产业发展为支柱、以创业服务为平台”的多元化经济服务模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抓好项目建设和盘活农村经济为重点,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建设“茶叶之乡、创业之乡、和谐之乡”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漆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农村水泥路建设卓有成效。
漆碑乡的农村公路均是90年代修建的泥结路,它为漆碑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群众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原有的泥结路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
2007年,全县农村公路大会战的号角吹响,决战2008,大打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铺筑畅通的水泥路已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
通过全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民主管理、共同奋战,78.2公里乡村公路主干线年底即将全面完成硬化,每个村的水泥路将直达周边省县、乡(镇)的边界,实现漆碑乡水泥公路真正意义上的村村通。
二是绿色生态环境优美动人。
全乡幅员面积3727公顷,土地总面积7.98万亩,其中耕地1.26万亩;林草地6.72万亩,其中有林地3.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5% 。
境内绿树葱郁,山势陡峭,河流、洞穴密布。
观音洞、毛子洞、九顶山等一大批奇特景观,是你探险、赏景、踏青的好去处。
座落于大树村境内的周伯仕烈士墓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4000余亩茶园遍布各村山间田野地头,形成了绿色生态的又一道风景,“九顶”雪眉、翠芽等系列名优茶产销省内外,它撑起了我乡名优绿色茶叶饮品产业。
乡镇茶园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茶叶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乡镇茶园建设已成为当前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乡镇茶园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还能够提升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因此,制定乡镇茶园建设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确定。
1. 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实现乡镇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振兴;3. 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提升乡镇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实施方案。
1. 优化茶园规划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茶叶种植密度,增加产量;2. 推广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茶叶品质;3. 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灌溉、排水、防风防雨等设施,提高茶叶生产效率;4. 加强茶叶加工环节,提高茶叶的附加值,推动茶叶产业链的延伸;5. 加强茶叶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乡镇茶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乡镇茶叶产业领域的政策支持,为乡镇茶园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2. 建立健全茶叶产业发展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乡镇茶园建设的督导和管理;3. 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推动茶叶种植和加工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4. 加强科研力量支持,推动乡镇茶叶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5. 加强对茶叶市场需求的调研,引导乡镇茶园建设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五、总结。
乡镇茶园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促进乡镇茶叶产业的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加强协调,落实好乡镇茶园建设实施方案,确保乡镇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茶叶基地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也是世界上广泛消费的饮品之一。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茶叶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我们制定了茶叶基地实施方案。
二、基地选址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与种植环境密切相关,因此选址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计划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建立茶叶基地,这样的海拔高度有利于茶叶植株的生长,同时也有利于茶叶的品质提升。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基地的水源、土壤、气候等因素,确保基地的种植环境优越。
三、茶叶品种选择在茶叶基地实施方案中,茶叶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
我们将根据基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茶叶品种,如龙井茶、碧螺春等。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市场需求,选择畅销的茶叶品种,以保证销售的畅通。
四、种植管理茶叶的种植管理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我们将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等环节。
同时,我们还将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五、加工生产茶叶的加工生产是茶叶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建立现代化的茶叶加工生产线,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茶叶的加工质量和产量。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加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加工技术水平。
六、市场营销茶叶基地实施方案的最终目的是将优质的茶叶推向市场。
我们将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产品包装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将与经销商、零售商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茶叶的销售。
七、总结茶叶基地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推动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我们将全力以赴,按照方案的要求,开展茶叶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茶叶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我们也期待茶叶基地的建设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茶产业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茶叶是中国传统农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叶产业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但目前我国茶产业存在着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需要加大茶产业的建设力度,提高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目标定位。
1. 加大茶叶基地建设力度,提升茶叶生产规模和质量。
2. 加强茶叶加工技术研发,提高茶叶产品的附加值。
3. 拓展茶叶市场,提高茶叶销售额和品牌知名度。
三、实施方案。
1. 加大茶叶基地建设力度。
(1)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建设大面积的茶叶基地。
(2)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3)加强对茶叶基地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茶叶的生产安全和质量。
2. 加强茶叶加工技术研发。
(1)加大对茶叶加工技术的投入,提升茶叶加工技术水平。
(2)鼓励茶叶加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茶叶产品的研发和升级。
(3)加强对茶叶加工企业的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3. 拓展茶叶市场。
(1)加大对茶叶品牌建设的力度,提升茶叶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拓展茶叶产品的出口渠道。
(3)加强对茶叶销售渠道的管理和拓展,提高茶叶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政府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引导各方投入茶产业建设。
2. 加强对茶产业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和效果。
3. 加强对茶产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茶产业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五、总结。
茶产业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加大茶产业的发展力度,提高茶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各项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茶产业的建设,推动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茶叶产业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茶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1. 方案背景茶叶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建设茶叶基地是关键的一步。
2. 方案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茶叶基地,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方案内容3.1 基地选址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茶叶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选址时,应考虑土壤、水源、阳光等要素,并确保基地周边的环境无污染。
3.2 创新种植技术引进和应用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可以考虑采用有机种植、温室种植、精细管理等技术,以提高茶叶的耐病性和品质。
3.3 茶叶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茶叶品种,是确保茶叶成活率和产量稳定的关键。
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特色,选择适合生产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不同品种的茶叶。
3.4 设施建设茶叶基地的设施建设包括茶叶加工厂、仓库、技术研发中心等。
这些设施应配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提高茶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3.5 人才培养培养具有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的专业人才是茶叶基地建设的长期任务。
可以通过与农业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人才交流,提高基地内人员的专业素养。
4. 方案实施4.1 分阶段实施茶叶基地建设可以分为苗圃建设、茶园建设、设施建设等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计划,并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合作。
4.2 项目资金筹措茶叶基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可以通过政府资助、银行贷款、企业投资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合理。
4.3 监督和评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定期对茶叶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方案,以确保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5. 方案效益通过茶叶基地建设,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并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以上是本茶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希望能为茶叶基地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乡镇茶叶基地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乡镇茶叶基地是我国茶叶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
为了提高乡镇茶叶基地的产量和质量,制定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和意义。
乡镇茶叶基地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实施方案,可以优化茶叶生产结构,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叶产量,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乡镇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茶叶基地规划。
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科学规划茶叶基地的布局,合理安排茶园的种植结构和茶树的密度,确保茶叶基地的高效利用。
2. 种植管理。
加强茶树的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提高茶树的抗病虫能力,保证茶叶的生长健康。
3. 技术培训。
组织茶农进行茶叶种植技术培训,提高茶农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广科学种植方法,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4. 品牌建设。
加强乡镇茶叶基地的品牌建设,提高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茶叶的市场渠道,增加茶叶的销售额。
5. 资金支持。
加大对乡镇茶叶基地的资金支持力度,为茶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预期效果。
通过乡镇茶叶基地实施方案的实施,预计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增加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2. 带动乡镇茶叶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3. 增加茶农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4. 增加茶叶产业的税收贡献,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总结。
乡镇茶叶基地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才能实现乡镇茶叶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六、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施乡镇茶叶基地实施方案,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茶叶基地的监管和指导,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希望茶叶基地的管理者和茶农们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实现乡镇茶叶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茶叶产业的繁荣。
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促进全县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茶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茶产品市场份额,推动“xxx欧标茶”产业发展,根据《xxx县关于项目化清单化“四化”产业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一是稳定产业规模。
稳定茶园面积20.81万亩,投产茶园面积达19.2万亩,完成茶叶产量1.51万吨,产值18.6亿元,实现产量产值双提升。
二是强化品牌影响力。
严格标准规范和质量监管,加强地理标志申报进程,开展证明商标行业保护,持续做强都匀毛尖“xxx 欧标茶”品牌。
三是提升经济效益。
突出“提质、延链、增效”,开发特色产品,加大夏秋茶生产和茶叶全产业链开发,深化“茶旅”融合发展,提高茶叶综合效益。
二、工作任务(一)突出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
围绕农产品采摘、加工、农业体验、生态观光、农业科技教育与推广、生态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体系,开展建中白茶园区规划设计,重点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配套服务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生产、集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推进茶旅深度融合。
按时序推进建中白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实施,加快建中精制茶叶加工厂附属设施和园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业集群亮点。
(二)加强茶园管护,提升茶叶品质。
通过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狠抓投入品源头管控,推广生物防治、绿色防控等技术,推进茶叶专用肥、中低产茶园改造等措施,完成茶园病虫综合防治示范面积1万亩、提质增效面积1.5万亩,新增欧标茶园1.5万亩,实现欧标茶园总面积达12万亩,重点在岚关、建中、瓮水、珠藏、玉山、中坪6个万亩茶叶乡镇(街道)打造一批高起点、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欧标茶园示范基地。
(三)强化质量认证,做强“欧标”品牌。
用好“xxx白茶”“xx x黄金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xxx白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强化茶叶加工厂清洁化建设,推进两品一标、质量体系等认证,开展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督促茶企、茶农逐步实现茶园管理科学化、加工标准化、销售品牌化,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x xx农产品区域品牌影响力,做强都匀毛尖“xxx欧标茶”。
茶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茶叶基地的建设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茶叶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建设茶叶基地成为了当前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建设目标。
1. 建设现代化茶叶基地,提高茶叶生产效益和质量水平;2. 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3. 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建设内容。
1. 选址规划,选择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茶叶基地选址规划,并合理布局茶园、茶厂和生活设施。
2. 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茶园种植基地,包括茶树种植、灌溉设施、施肥设备等,同时建设茶叶加工厂和仓储设施。
3.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加强科研力量支持,推动茶叶产业技术创新。
4. 品牌推广,建立茶叶品牌形象,加强市场营销,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茶叶产业的良性发展。
四、建设步骤。
1. 前期准备,组建茶叶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项目规划和目标,开展选址和土地流转工作,筹措项目资金。
2. 建设实施,按照选址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茶园和设施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茶叶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3. 技术推广,组织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茶叶种植和加工技能,促进茶叶产业链条的完善和提升。
4. 品牌推广,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推广茶叶品牌,开拓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设保障。
1. 资金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茶叶基地建设,实现多元化资金支持。
2. 政策扶持,争取政府各项扶持政策,提供土地流转、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政策支持,降低建设成本。
3. 技术支持,引进专业技术团队,提供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支持,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4. 市场营销,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漆碑乡茶叶产业发
展规划
漆碑乡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方案
漆碑乡作为宣汉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重点乡镇和核心区域,拥有深厚的茶叶历史积淀、自然和人文环境、丰富的发展基础和经验。
根据县委县政府“北烟南菌东茶西菜”的农业产业发展宏观布局,漆碑乡党委政府依据《漆碑乡- 茶叶发展规划》,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责任,制定全乡茶叶产业发展初步规划方案。
一、发展定位
深入贯彻县委“抢跑争先、领跑竟位、长跑跨越”的奔跑精神,以打造“万亩茶乡”为终极目标,以“做大产业、做靓园区、做响品牌”为主要途径,坚持“有机、高端、优质”茶叶产业发展定位,坚持“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适度流转集中土地,注重集中连片规划,着力培育茶叶种植大户,提升鲜叶产量和加工工艺,增加茶农收益,争创全国驰名商标,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提高漆碑茶叶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总体任务
新发展茶叶1500亩,打造“一条长廊”(漆碑乡太阳村至大树村至三墩乡龙洞村长叶长廊)、“三大基地”(花盆、琵琶、四井村三大新基地)。
同时,巩固茶叶发展成果,进一步完善太阳村等三大茶叶基地配套设施;统一实施“军配虫”防治,全面消除病虫危害;大力扶持“九苑”、“春苑”两个茶叶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挥专合组织作用;改造、完善“九顶”、“绿源春”公司软硬件设施,引进、更新生产线;大力宣传“九顶”、“绿源春”两大品牌,支持“九顶”系列产品争创国家驰名商标,支持“绿源春”公司国家级有机食品认证;集中培训茶农,提高茶农生产技能。
三、工作思路
(一)巩固老基地
1.延伸太阳村、大树村、竹园村三大基地茶园生产道1000米,
形成基地内环形道路网络,提升茶农管理积极性和基地形象品味。
争取农机、水利相关项目支持,建成灌溉水池3口,保障茶叶质量和经济效益。
2.协调“绿源春”公司投入资金,打造太阳村“茶桂经济园区”,即在太阳村有机富硒茶基地内种植桂花等名优树种,既保证基地内生物多样性,又为茶农增加收入,既确保富硒有机茶品质,又提升园区总体经济效益。
(二)病虫害统防
5月初,政府投入资金10万元,在县茶果站的指导下,由专业合作社具体实施,对以“军配虫”以主的虫害和其它病害进行全乡统防,基本消除病虫危害,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农效益。
(三)打造新基地
1.在新发展茶叶1427亩、打造太阳、大树、竹园三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太阳村至大树村至龙洞村茶叶长廊和花盆村、琵琶村、四井村三个新基地,新发展“福鼎大白茶”、“名选131”、“乌牛早”等名优茶叶品种1500亩,其中集中连片园区500亩以上,新培育5亩以上茶叶种植大户100户;同时,引导和组织茶农改造老茶园1000亩。
2.继续争取项目、投入资金,建设茶叶基地内生产道1500米,完成花盆村花盘寺茶叶标准化种植园区提灌设施和环形道路建设,建成琵琶、四井村灌溉水池各1口。
(四)扶持合作社
充分总结专合组织促进产业发展经验,深入探索和创新茶叶专业合作社运作机制,争创“九苑”茶叶专业合作社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争取省、市、县级对农业专合组织政策和资金扶持,扩大“九苑”“春源”两个专业合作社规模,推进茶叶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科学化运转,强化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阵地、服务设施、信息沟通等自身建设,筹建“漆碑乡九苑茶叶专业党支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更好地引领农业产业发展。
(五)改造旧厂房
支持、助推九顶茶叶公司投入资金改造旧厂房,引进新生产线,提高茶叶加工能力,提升茶叶加工工艺;动员、引导绿源春茶业公司进一步完善厂房软件设施,挖掘茶叶文化,塑造企业形象。
(六)提高知名度
1.鼓励、支持“九顶”公司争创国家驰名商标,协助、配合“绿源春”公司争取“有机食品认证”,年内完成申报、评价、检测等各项基础工作,为争创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升广告宣传意识,积极与《四川日报》、《达州日报》社协商,开辟漆碑茶叶宣传专版,邀请专业记者采写漆碑茶叶产业专稿,鼓励干部职工撰写茶叶产业宣传稿件,全年不间断宣传;动员两家茶叶企业增加广告预算,制作广告宣传片,利用省、市、县电视台进行播放;开辟漆碑茶叶网站,推行漆碑茶叶网上直销;继续在城区街道、交通要道广告位进行长期展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