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8
第八章梁的强度与刚度第二十四讲梁的正应力截面的二次矩第二十五讲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一)第二十六讲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二)第二十七讲弯曲切应力简介第二十八讲梁的变形概述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二十四讲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常用截面的二次矩目的要求:掌握弯曲梁正应力的计算和正应力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弯曲梁正应力的计算和正应力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平行移轴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第八章平面弯曲梁的强度与刚度计算§8-1 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一、纯弯曲概念:1、纯弯曲:平面弯曲中如果某梁段剪力为零,该梁段称为纯弯曲梁段。
2、剪切弯曲:平面弯曲中如果某梁段剪力不为零(存在剪力),该梁段称为剪切弯曲梁段。
二、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1、中性层和中性轴的概念:中性层:纯弯曲时梁的纤维层有的变长,有的变短。
其中有一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这一层称为中性层。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中性轴。
2、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的分布规律:以中性轴为分界线分为拉区和压区,正弯矩上压下拉,负弯矩下压上拉,正应力成线性规律分布,最大的正应力发生在上下边沿点。
3、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的计算公式:(1)、任一点正应力的计算公式:(2)、最大正应力的计算公式:其中:M---截面上的弯矩;I Z---截面对中性轴(z轴)的惯性矩; y---所求应力的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说明:以上纯弯曲时梁的正应力的计算公式均适用于剪切弯曲。
§8-2 常用截面的二次矩平行移轴定理一、常用截面的二次矩和弯曲截面系数:1、矩形截面:2、圆形截面和圆环形截面:圆形截面圆环形截面其中:3、型钢:型钢的二次矩和弯曲截面系数可以查表。
二、组合截面的二次矩平行移轴定理1、平行移轴定理:截面对任一轴的二次矩等于它对平行于该轴的形心轴的二次矩,加上截面面积与两轴之间的距离平方的乘积。
I Z1=I Z+a2A2、例题:例1:试求图示T形截面对其形心轴的惯性矩。
解:1、求T形截面的形心座标yc2、求截面对形心轴z轴的惯性矩第二十五讲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一)目的要求:掌握塑性材料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
材料力学第8章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内容,本章将详细讨论这一主题。
首先,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梁在受力作用下的位移,然后将介绍梁的刚度设计。
梁的位移分析是研究在给定外力作用下梁的变形情况。
梁的位移是描述梁形变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可以反映梁的刚度特性。
在计算梁的位移时,我们需要应用位移-力关系。
梁的位移可以通过积分方法求解。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外力作用情况建立梁的运动方程。
然后,可以利用平衡方程进行求解。
在求解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梁的边界条件和材料的力学特性,如杨氏模量和截面积。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梁的位移分为两个部分:切向位移和法向位移。
切向位移是梁沿梁轴方向的位移,用u表示。
法向位移是梁在横截面上的位移,用v表示。
通过计算这两个位移,可以得到梁的整体位移。
梁的位移分析对于工程设计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梁的形变情况,从而设计更合理的结构。
此外,梁的位移还可以用于计算应力和应变,进一步分析梁的受力情况。
梁的刚度设计是根据梁的位移要求设计梁的刚度。
刚度是指梁对力的抵抗能力,可以表示梁的刚度特性。
在刚度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梁的应力要求确定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刚度设计的目标是使梁在承受一定荷载下的变形满足设计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梁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
在刚度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材料的力学性质和梁的几何尺寸来计算梁的刚度。
常用的方法有弹性理论法和极限平衡法。
在弹性理论法中,我们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形状和外力作用,利用弹性力学公式计算梁的刚度。
在极限平衡法中,我们可以根据荷载条件和材料的破坏特性,计算梁的刚度限制。
总结起来,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位移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梁的形变情况,并计算应力和应变。
刚度设计则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梁的刚度,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