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概论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_
- 格式:ppt
- 大小:268.50 KB
- 文档页数:30
体质人类学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 绪论Introduction第一节体质人类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第二节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体质人类学与各相关学科的联系第四节体质人类学发展史人体系统解剖学概要Summary of Human Systematic Anatomy 第一章绪论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支学科2. 人体的化学成分、细胞、组织和器官3. 人体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第二章系统解剖学概要1. 运动系统;2. 循环系统;3. 呼吸系统;4. 消化系统;5. 泌尿系统;6. 生殖系统;7. 神经系统;8. 内分泌系统人体骨骼解剖学Osteal Anatomy of Human第一章骨的一般知识第一节骨的形态第二节骨的构造第三节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第四节骨的发生和生长第二章人体骨骼第一节颅骨第二节躯干骨第三节上肢骨第四节下肢骨人体骨骼测量纲要Osteal Metrical Compendium of Human 绪论第一章骨骼的性别和年龄鉴定第二章颅骨的测量与观察第三章体骨的测量与观察第四章牙齿的测量与观察第五章脑容量和身高的复原第一篇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The Status of Human in Nature第一章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第一节现代生物学的分类系统第二节进化论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第四节生物进化的阶段性划分第二章灵长类动物的分类与进化第一节灵长类动物的系统分类第二节灵长类动物的生理特征第三节灵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第四节灵长类动物的起源问题第二篇人类的起源Origin of Human第一章人类的体质特征和人科的起源第一节现代人的体质特征第二节有关人科起源的理论第二章腊玛古猿第一节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第二节关于腊玛古猿系统地位的不同意见第三章南方古猿第一节南方古猿化石的发现第二节南方古猿的形态特征第三节南方古猿的系统地位第四节巨猿第三篇人类的发展Evolution of Human第一章直立人第一节直立人的起源第二节亚洲的直立人化石第三节非洲的直立人化石第四节欧洲的直立人化石第五节直立人的体质特征第六节直立人的文化特征第二章早期智人第一节由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第二节“典型尼人” 和“进步尼人”第三节其他早期智人化石的发现第四节早期智人的文化特征第三章晚期智人第一节有关晚期智人起源的理论第二节欧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三节非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四节亚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五节澳洲和美洲的晚期智人化石第七节晚期智人的文化特征第四篇人类的种族Human Race第一章人种与人种学第一节人种的定义及分类依据第二节人种的研究范围及任务第三节现代各人种体质特征的变异第四节影响人种形成的因素第二章世界人种的划分第一节蒙古大人种第二节欧罗巴大人种第三节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第四节各大人种之间的过渡类型第三章我国居民的人种成分第一节我国古代居民的人种类型第二节我国现代居民的人种类型绪论Introduction第一节体质人类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一、人类学从词源学上来讲,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来自于希腊文ανθρωο?和λογο?这两个词根的结合。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第一章人文研究一、填表题请填写以下人类学体系表格空白局部二、填空题1.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后,最终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就是。
2.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和。
它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加深人文学者对于文化的生物学根底的理解。
3. 1958 年,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
从而直接影响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产生。
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着要关注的是原始宗教,并提出了泛灵论,也叫做。
4. 1870 年,在经典民族志作品?易洛魁联盟?的根底上,出版了名着,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后来,他又在他一生最为重要的着作中全面的开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并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大致分了、、三个时代,并将作为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志。
三、选择题1.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各族文化没有优劣、上下之分,这是理论的观点。
A.文化相对论 B.文化中心论C.种族主义D.文化普同论2.恩格斯曾经指出: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梁〞。
A.人类学B.社会学C.民族学D.考古学3.体质人类学包括〔多项选择〕A.人体形态学社会生物学B.生物进化论古人类学C.考古人类学四、名词解释1.文化2.进化学派3.传播论4.文化圈、文化层、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5.社会决定论6.历史特殊论7.濡化8.文化模式、国民性9.功能论 & 新功能论10.社会冲突论11.普同论、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跨文化比拟五、简答与问答1.人类学学科在广义和狭义上有哪些分支。
2.如何理解人类学的进化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关系?3.简述摩尔根将原始社会划分的几大阶段。
4.新功能论“新〞在何处?5.文化功能论与结构功能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表达文化人类文学理论开展的脉络7.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类学前辈如何借鉴西方功能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8.试从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开展说明中国人类学的外乡特点。
体质人类学人类学世界人种分类——埃克斯坦特分类法: 埃克斯坦特(Eickstedt)人种分类法: 根据体型,将全世界的人种分为主人种,副人种,特殊类型和中间类型。
全世界共分为37个人种欧洲大陆欧罗巴人种:1(诺尔第人种:分布于瑞典,挪威,北德意志,苏格兰等地。
2(东欧人种:分布于白俄罗斯,大俄罗斯,波兰,东德意志等地。
3(阿尔卑斯人种:分布于中部法兰西,西部阿尔卑斯,西南德意志等地。
4(迪纳尔人种:以迪纳尔阿尔卑斯地方的塞尔维亚为中心的人种。
5(地中海人种:分布于意大利,伊比利亚半岛等地中海沿岸的人种。
非洲大陆尼格罗人种6(埃塞俄比亚人种:分布于红海与尼罗河之间,一直到索马里兰(马赛人、喜马人)的人种。
7(尼罗人种:主要分布于尼罗河上流(丁卡人,努尔人)的人种。
8(苏丹人种:分布于撒哈拉沙漠的西南部苏丹地方。
9(巴兰尼格列人种:分布于刚果河流域的森林地带(杜阿拉人,曼格贝都人)10(班图人种:分布于南非(祖鲁人,埃富罗人)。
11(班布人种:散居于刚果河上流及中流地带。
12(科萨人种:分布于非洲最南部卡拉哈里沙漠(霍顿托特人,布须曼人)亚洲大陆欧罗巴人种:13(东方人种:分布于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贝鲁西亚等地。
14(阿尔曼人种:包括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
15(图拉人种:分布于以苏属中亚细亚为中心的地方(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 16(印度人种: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从北印度到孟加拉。
(印度人) 维特人种:17(维特人种:分布于锡兰岛(维特人),中部德干高原(贡达人),马六甲半岛(散诺依人)。
蝦夷人种:18(蝦夷人种:分布于北海道,千岛群岛,库页岛(蝦夷人)。
蒙古人种:19(西伯利亚人种:分布于西西伯利亚最北部(散门奇人,东查肯人),西伯利亚东北部(察加朱人,科里亚克人)20(通古斯人种:包括居住于中西伯利亚到蒙古的通古斯人,蒙古人等。
21(中国人种:居住于华北,华中和华南的中国人。
22(古蒙古人种:分布于以东南亚为中心,包括中国南部,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
体质人类学复习资料前言1.体质人类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及其所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社会属性,从广义上来说,凡是研究人类的自然属性的称为体质人类学,凡是研究人类社会属性的称为文化人类学。
从狭义上来说,体质人类学是生物和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人类体质特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绪论1.体质人类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不同体质特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文化因素与人类体质之间的关系、人体的结构与生理机能、人体测量、人类的遗传与变异等方面的问题。
2.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结合的视角研究人类体质特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体质人类学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1)通过对人类化石及灵长类的分析与研究,探索人类的起源,其目的是了解人类是如何、何时、为什么会成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文化”动物的;(2)研究人类不同体质特征形成与分布的原理;(3)研究人的生长和发育、人体的结构与生理机能、人类的遗传与变异等方面的问题。
4.体质人类学基本理论: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遗传与变异理论、整体观、文化相对论、心理学理论。
5.▲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1)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每个细胞做我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有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6.▲自然选择的基本论点:(1)生物普遍存在着便衣,变异分不定变异与一定变异,其中大部分变异是微小的变异,而且有遗传的倾向。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变异的生存价值是有差异的;(2)生物都具有较大的生殖率,存在生殖过剩的倾向;(3)自然界事物和空间是有限的,每种生物只有少数个体能发育到成年并留下后代,即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4)在生存斗争过程中,有利生存的变异个体得到选择,不利生存的变异个体被淘汰,这种有利的个体差异、变异的保持和有害变异的消除,达尔文称为“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第一章人类学要义第一节何为人类学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章节要点: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
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
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内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
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
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
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内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
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
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
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
人类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人类学要义一、人类学人类学的英文anthropology源于希腊语“人的学问”的复合含义。
在人类学的发轫期,它关注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的体质特征、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差别,以及人类进化与变异的机制、人的体质同文化的联结性关系。
人类学很早就具有跨学科考察的特征。
二、文化最初的culture源自拉丁文“耕耘种植”之意;中世纪晚期欧洲,culture逐渐指道德完美与心智或艺术成就;18世纪欧洲,文化的集合意义强调了精神观念领域的内向性理想主义的推崇。
Culture的原初概念在亚洲传播译介以日本为早,他们选择汉字“文化”对应西文中culture的同义语,意指不动用权力或刑罚而是依靠文德进行教化。
汉语“文化”这一术语带有人类学启蒙、觉悟和日后濡化的精神意义和教化方式的意义。
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culture成了人类学最核心概念,它的复合含义更为复杂起来。
泰勒对文化整体性的看法是:“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马林诺斯基首创功能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种特质的功能,就在于满足该群体成员的基本需要和次生需要。
”格尔兹“将文化视为一种象征体系”,其考察象征符号的目的是寻求该符号是如何模塑社会行动者看待、感觉和思考这个世界的,以及探索其意义并加以阐释。
后现代主义又将文化转换为一个“建构性”的过程,文化的展示是形成文化的核心行为之一,也是被称作“文化的环程”的关键点,如果意义是因互动而成,那么我们的文化便具有“被分享的意义”,于是在文化的展示中,说者和听者、作者和读者都处在同一个“文化的环程”之中,而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及权力因素促进了文化交流。
许多重要的人类学阶段性理论和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观察的理论和方法。
三、田野工作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首要方法和途径,田野工作强调对地方族群日常生活的直接加入,其经验性调查的特征通常是:1、学会当地的语言;2、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的居住时间;3、采纳参与观察的方法。
体质人类学古埃及传说,有个怪物问路人:早上4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3条腿的东西是什么?这是千百年人类苦苦思索的问题,也就是人类学研究的问题。
什么是人类学?人类学(Anthropology ),是从体质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的研究的一门学问。
Anthropology一词源自古希腊文,意思是―与人有关的研究‖。
拉丁文的―人类学‖一词出现在16世纪初的欧洲。
1501年,德国学者亨德(Magnus Hundt)首先使用―人类学‖作为其有关人体解剖和生理学专著的书名。
《人类学——关于人的优点、本质和特性,以及人体的成分、部位和要素》16——19世纪初的人类学,主要是从生物学方面研究人类自然属性,即今天的体质人类学。
这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类学。
对人类的研究,包括人类自身的起源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人种、种族、民族之间的关系;但归根结底,要研究文化的来龙去脉,才能试图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因此,社会文化研究是人类学的重点。
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人类的研究可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但独立学科意义上的人类学研究,还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Anthropology(人类学)一词源于拉丁语Anthropos(意为人或人类)和Logos(意为科学)意指探索人类奥秘的一门科学。
——这个定义虽然准确却很笼统。
《国际社会科学大百科全书》认为:人类学,它的名称从词源学上来说是―人的研究‖──它是关于人类研究最全面的学科群。
全面性在于它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地理学和年代学范围相关联。
事实上它是人类科学中唯一研究其体质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的学科。
《美国百科全书》认为:人类学是从生物学和文化的观点来研究人类。
涉及将人类当作一种动物来研究的那部分人类学称为体质人类学。
涉及到生活在社会里的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那部分称为文化人类学。
《日本中文大辞典》认为:人类学是对人类的一切事项进行研究的科学。
内容包括如下问题:人类之特征,人类之地位,人类之由来,人类之系统,人类之地理之分布,各种族性质之异同及其原因,人类之文化,人类之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