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一-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至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0
甘肃省武威市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夯实基础。
(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椽.(chuán)大笔潭柘.(zhè)寺房檩.(lǐn) 梵.(fán)文B.殒.(yǔn)身不恤廿.(niàn)四桥驯.(xùn)鸽蕈.(xùn)菌C.平平仄仄.(zè) 腓.(fěi)肠肌垝.(guǐ)垣猗.(qī)郁D.靡.(mí)日不思明月珰.(chēng) 鲑.(guī)珍混.(hùn)沌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潺媛联袂绣腰濡嗳嗳远人村B.桀骜忤视摄丝履伏惟启阿母C.踯躅演怿流纨素环顾望旧乡D.猃狁伶俜咥其笑为变徵之声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怜..体无比可怜:值得同情。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厌:满足。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盘绕。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或取诸怀抱..C.吾独穷困..系之矣..乎此时也 D.情随事迁,感慨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顺流而东.也C.侣.鱼虾而友.麋鹿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B.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改头换面....地大步迈进“大煤炭经济时代”。
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 一 语 文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1-10题,每题3分,共30分)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 2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愆.期(y án) 垝.垣(ɡu ǐ) 镣.铐(li ào ) 帷裳.(ch án ɡ) B .砥.砺(d ǐ) 彭殇(c hāng) 侘傺.(ch ì) 公姥.(m ǔ) C .伶俜.(p īn ɡ) 遗.施(w èi) 否.泰(p ǐ) 鲑.珍(xi é) D .拾掇.(chu ò) 戳.子(chu ō) 羁.鸟(j ī) 樊.笼(f 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性质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有亲父母..A .便可白公姥..B .女行无偏斜..C .昼夜勤作息..D .其日牛马..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与其址B .顺流而东也C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C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可怜..九月初三夜 B.登即相许和,便可做婚姻..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莫忘 乃令张良留谢.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义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甘肃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高一语文期末试卷(1-10,12小题为选择题,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命题人: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面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诞(dàn)癸(kuí)殊(shú)峻(jùn)B.殇(shāng)稽(jī)骸(hái)晤(wù)C,悼(dǎo)禊(xì)骋(chěn)契(qì)D.嗟(jiē)觞(shāng)湍(tuān)渚(zhé)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司光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是不刊之论。
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3.下面对诗歌及相关知识解说不当的一项是()(3分)A.《古诗十九首》汉代无名氏作品,本不是一时一人之作,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近,合在一起,收入《文选》,题为此名,《涉江采芙蓉》就是其中一篇。
B.《短歌行》是东汉末诗人曹操的作品,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情怀,他与其子曹植、曹丕并称为“三曹”。
C.《归园田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回归田园所写的,表现了“复得返自然”归居田园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
D.魏晋时期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和《楚辞》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对后来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4.下列语句全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3分)①五里一徘徊②便可白公姥③昼夜勤作息④本自无教训⑤逼迫兼弟兄⑥我有亲父兄⑦否泰如天地⑧贵贱轻何薄A.①③⑥⑦B.②③⑤⑥C.②④⑤⑧D.①④⑦⑧5.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
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
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
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
高一语文试卷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A. 遒.(qiú)劲遏.(è)止彷.徨(fáng)橘.(jú)子洲B. 彳亍..(tuí pǐ)瓦菲.(fēi)逢.(páng)孙..(chì chù)颓圮C. 凄婉.(wǎn)火钵.(bō)惆.(chóu)怅切齿拊.(fǔ)心D. 凌侮.(wǔ)忤.(wǔ)视飨.(xiǎng)士卒以药淬.(cuì)之【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辨析。
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项,彷徨(fáng)——páng。
故选A。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B.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C.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D.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
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竟——竞。
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故选A。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表示较长停顿,“/” 表示较短停顿)A.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2018-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甘肃武威十八中)文.tt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命题人:(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瞥(piē)见提(dī)防形骸(hái)渐(jiān)车帷裳B.吐哺(bǔ)颤(chàn)动肖(xiào)像望风披靡(mí)C.迤(yǐ)逦纤(xiān)细管弦(xuán)载(zài)笑载言D.低劣(lüè)荫(yìn)庇估量(liáng)义愤填膺(yī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泥淖猗郁急不睱择蓊蓊郁郁B.杂糅袅娜横槊赋诗咄咄逼人C.缔造肄业夙兴夜寐乘彼垝塬D.涸辙枕籍心急如焚游目骋怀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林黛玉进贾府后,受到贾母的。
朝夕相处中,她与宝玉产生了共同的思想和志趣,她从未像宝钗那样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
她向往爱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只能成为一种的希望。
A.宠爱规劝渺茫B.溺爱规劝迷茫C.溺爱奉劝迷茫D.宠爱奉劝渺茫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得知火箭队以三连胜的战绩挺进季后赛,一向沉稳的父亲拍案而起,兴奋得大叫起来。
2018-2019学年甘肃省武威十八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点字的注,全都正确的项是()瞥(iē)见提(dī)防形(hái (j车帷裳吐哺(bǔ)(chn动(xiào)像望风靡(í)迤(y)逦纤xiān)细管弦(un) zài)笑言低劣üè荫(yìn庇估量(láng)愤填膺(īng)2.(★)下组词语中没有别的一项是()泥淖郁不睱择蓊蓊郁郁糅袅娜横槊咄咄逼人弥谤夙兴夜寐乘彼垝塬涸枕籍扣弦而歌游目怀九十年代中国品大潮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生机。
与同时,文化领却有全不同的观。
题是怎样产生的?一方面,以乐为职能的大得到勃发展的机会。
原因有多,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重。
4.(★)将下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当组是()林黛玉进贾府受贾母朝夕相处中,与宝玉了共同的思想和志趣,她未像宝钗那宝玉走仕途经济道路向往的自由,但这种只能为一的希。
宠爱规茫溺规劝茫爱奉劝迷茫宠爱奉劝渺茫5.(★★)下列句子中,加的成使用恰的一句是)得知火队以三连的战绩挺赛,一向沉的父亲拍案而起,奋得大叫起来。
“假货风波息后,四公司费者郑重承诺:诚为本,返归真,杜绝假货。
农学校收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费的消息胫而走,传遍了京大地每个落。
在参“巢”水立方”等在建运场馆时,国记者惊叹不已,溢美脱口而出。
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点相同的项是):而今安哉客有吹洞者此非曹孟德诗乎月出于东山上何以解?有杜康7.(★★)列各句中,没语病的一项是()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了了解人会发历史进程,借以求人类社会未展的方向,这个目大得很。
阅读的过程,是不断探究、断思、不断疑过程,样的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如果陈水扁按其所谓“台独”时间表,蓄意改变台湾中国领土部中府和人绝不会坐视不管。
前,布什一直将部导弹防系列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对保卫美国不受对国导弹的打至重。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语文命题人:(共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宵柝.tuò 膏腴.yú厢庑.wǔ 余勇可贾.gǔB.巉.岩chán 琵琶.bá 匙箸..chízhù 敛声屏.气bǐngC.潦.倒liǎo 盥.沐ɡuàn 悯.然mǐn 穿红着.绿zhuóD.甬.路yǒng 思忖.cǔn 颦蹙..píng cù 冠.冕堂皇g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赦造懵懂钿头银蓖做客他乡转轴拔弦B.膏粱丫鬟娇生惯养疯疯颠颠浑世魔王C.撕混玷辱一愁莫展不经之谈诞皮赖脸D.阑干粘惹丽姝淑女金碧辉煌轩峻壮丽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了解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B.连续几个春节期间的暖冬效应,让我们徜徉在四季不分的温顺的阳光底下,逐渐学会了安逸和本能抗寒能力的退化。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D.要顺利完成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4.下列各句所含修辞格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A.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个核桃。
B.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C.两面坟墓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D.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5. 下面三句是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三个人的描写。
所写人物及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甘肃武威十八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文.Tt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命题人: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受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遇到两个挑战。
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让学生对汉字生爱恋、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一语文一、单项选择题(完成1—7题。
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戎(róng)马一生引吭(háng)高歌戍(shù)守边疆浸渍(zè)B.喋(dié )血桀骜(ào)锋利长歌当(dàng)哭皮辊(gǔn)C.百舸(gě)争流玉玦(jué) 憎(zēng)恶毋(wù)庸置疑D.逢(páng)孙趋之若鹜(wù)万马齐喑(yīn) 悲怆(chuà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大笔如椽揠苗助长偃旗息鼓邂逅B.瑕疵氓之嗤嗤匪我愆期青青子衿C.急不暇择作揖款待忏悔D.颠倒毛骨悚然着陆峥嵘岁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地,两部“青春片”在今年的国庆档同期上映——《港囧》和《夏洛特烦恼》“花式撞车”。
不仅两部影片都是喜剧,而且讲述的主题类似,即一个中年老男人如何找回自己的青春,完成自己青春时代未竟的青春大业。
②谣传已久的社交和O2O功能终于正式登陆支付宝。
而就在前一天,百度钱包也确认了将发布四大新功能的消息,核心同样聚焦在O2O和社交上。
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钱包和百度钱包再次。
③今年上半年,山东神农丹生姜事件再次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
,有菜农在种土豆时,先在土壤中施加一定量的高毒杀虫剂呋喃丹,生产出呋喃丹土豆。
A.无独有偶不约而同不谋而合B.无独有偶不谋而合不约而同C.不约而同不谋而合无独有偶D.不谋而合无独有偶不约而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从徐志摩的人生实践尤其是艺术实践来看,“自由”却并不是向世界挑战,通常还是徜徉山水,自得其乐,不受他人干扰的一种“逍遥”状态。
B.戴望舒的感伤往往是哀怨的,柔弱的,烙上了鲜明的女性化和老龄化。
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语文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
《氓》采用“比”的手法,将主人公相识、相恋和嫁娶的过程与后来男子“二三其德”对比,把女子怨恨之情表达得跌宕起伏。
B.“结发”指束发,古人到了一定年龄后,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年了。
C.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
“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D.“华山之阳”指华山的南面。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列坐其次..B.或取诸怀抱..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D.亦将有感于斯文..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人之相与.(交好)崇.山峻岭(高)C.修短随化.(变化)终期.于尽(至,及)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其致.一也(情趣)列.叙时人(一个一个地)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D.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二、现代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米的恩典甘典江①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②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
《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
象禾实之形。
”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③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
甘肃武威十八中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文.Tt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命题人: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受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遇到两个挑战。
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
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让学生对汉字生爱恋、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本试卷共22题,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涂清楚。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0.5mm黑色中性笔作答,并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9分)在追求公正的社会进程中,制度会有缺漏,人心也难免会受蒙蔽,所以中国文化要求有识之士,以“留得丹心照汗青”的坦荡精神面对现世沉浮,确保无愧我心,留待青史正名。
倘若当下境遇有所局限,那便将公正的判别交由时间和历史。
历史上多少的冤假错案便是如此,当时为人所诟病,但时间河流的洗涤会冲刷出真相大白。
岁月,奖给冤屈者以公道的补偿,就是使之从此青史留名。
比如明末抗击清兵入侵的名将袁崇焕,被诬为通敌叛国罪而处以凌迟极刑,当时的百姓都对进逼京城的清军有切肤之痛,对这位被论罪为通敌叛国的军事将领便恨之入骨。
这种痛心之错,缘于政治形势的误导。
但是,历史的一时噤声,并不代表公正的永远错位。
从清乾隆帝开始,便对袁崇焕被枉杀的罪名进行了重新评估,而在当今,袁崇焕被认为是“明末爱国领袖”,更不乏专门纪念他的祠堂和墓园。
由政治过失造成的公正缺失,付出代价往往太过沉重,然而类似的规律,在其他领域也是同理。
比如,谈到文学的成就。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我们当代看来是不拘一格的自成一家,具有着开山鼻祖的重要影响。
然而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乃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他的诗歌只是平平无奇的中品,并没有给予他公正的评价。
直到他去世后一百年,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萧统才首先认可了陶渊明的诗文,为他编纂专集;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开始学习陶渊明的诗文品格;至两宋时期,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苏轼甚至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夯实基础(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桀骜.(ào)喋.血(dié)浸渍.(zì)殒身不恤.(xié)B.租赁.(lìn) 解剖.(pōu) 歉.意(qiàn) 拱手作揖.(yī)C.谦逊.(xùn) 秃.头(tū) 激亢.(kàng) 叱咤.风云(chà)D.麋.皮(mí) 拭.泪(shì) 惩创.(chuàng) 熙熙攘攘..(rǎng)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幽壁婉然抱复淋漓尽致B.寂寞玲珑缥渺失魂落破C.朦胧倔强谛听俯仰天地D.隽永宿命柔合卒然去世3.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④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A.①⑤ B.②⑥ C.③⑧ D.④⑦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B. 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
“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 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 “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的向往。
B. 温州之行,朱家人收获颇丰:参观了朱自清的故居,还游览了魂牵梦系多年的梅雨潭。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命题人:(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瞥.(piē)见提.(dī)防形骸.(hái) 渐.(jiān)车帷裳B.吐哺.(bǔ) 颤.(chàn)动肖.(xiào)像望风披靡.(mí)C.迤.(yǐ)逦纤.(xiān)细管弦.(xuán) 载.(zài)笑载言D.低劣.(lüè) 荫.(yìn)庇估量.(liáng) 义愤填膺.(yī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泥淖猗郁急不睱择蓊蓊郁郁B.杂糅袅娜横槊赋诗咄咄逼人C.缔造肄业夙兴夜寐乘彼垝塬D.涸辙枕籍心急如焚游目骋怀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林黛玉进贾府后,受到贾母的。
朝夕相处中,她与宝玉产生了共同的思想和志趣,她从未像宝钗那样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
她向往爱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只能成为一种的希望。
A.宠爱规劝渺茫B.溺爱规劝迷茫C.溺爱奉劝迷茫D.宠爱奉劝渺茫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得知火箭队以三连胜的战绩挺进季后赛,一向沉稳的父亲拍案而起....,兴奋得大叫起来。
B.“假货风波”平息后,四海公司向消费者郑重承诺:诚信为本,返璞归真....,杜绝假货。
C.农村学校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书费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京郊大地每个村落。
D.在参观“鸟巢”、“水立方”等在建奥运场馆时,各国记者惊叹不已,溢美之词....脱口而出。
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而今安在哉A.客有吹洞箫者 B.此非曹孟德之诗乎C.月出于东山之上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借以探求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个目标大得很。
B.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C.如果陈水扁执意按其所谓“台独”时间表,蓄意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坐视不管。
D.此前,布什政府一直将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列为其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对保卫美国不受敌对国家导弹的打击至关重要。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它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诗风。
《诗经》分为“风”“雅”“颂”,《氓》属于“卫风”。
B.重章叠句的特点是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采薇》就用到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C.《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共373句,多用比兴手法,正如东汉王逸所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D.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后来把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叫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代表作有《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和《涉江采芙蓉》等。
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
屏弃功利性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
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二 .现代文阅读(10分)说荷赵文英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
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茁壮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
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献灵有流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
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
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着的荷。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
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
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
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
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
他们远离物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
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
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
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2002年第10期,有删改) 10.文章第六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联系上下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怎样理解文章第九段中的“生命真谛”?(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9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逝.者如斯 逝:往 B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应 C .方.其破荆州 方:当 D .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 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B.⎩⎪⎨⎪⎧ 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 C.⎩⎪⎨⎪⎧ 顺流而东也.固一世之雄也. D.⎩⎪⎨⎪⎧ 渺沧海之.一粟与山间之.明月1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第1自然段“方其”以下八句,先从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势力的扩张写出了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曹操“一世之雄”的形象。
从文意看,这八句都是为“而今安在哉”一句蓄势。
B .第1自然段紧承上段的泛舟赏景之“乐”展开,突显一个“悲”字。
悲的原因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C .第2自然段中作者以“变”与“不变”两者相提并论,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实际上作者要阐明的主要是“不变”这层意思,并以此表现豁达乐观的态度。
D.第2自然段,作者结合景物特征,巧妙地批判了“客”的观点。
但仔细看来,作者所阐述的“不变”只是宇宙万物无穷无尽,并未涵盖人生,以此来驳“客”的观点,稍显牵强。
15.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