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 格式:pptx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73
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单相交流电路是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电路之一,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研究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二、实验装置1. 电源:使用交流电源提供电压源。
2. 变压器:将高电压转换为适用于实验的低电压。
3. 电阻箱: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值。
4. 电流表和电压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
5.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单相交流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将电源、变压器、电阻箱、电流表和电压表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2. 测量电压和电流:打开电源,调节变压器和电阻箱的参数,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值。
3. 记录数据:将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下来,并绘制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
4. 计算功率:根据测量到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值。
5.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分析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观察到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呈正弦波形,符合单相交流电路的特点。
其次,我们发现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存在一定的相位差,这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等元件引起的。
此外,我们计算得到的功率值表明,单相交流电路在不同负载下的功率变化较大,这与负载的阻抗有关。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受到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元件的影响。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呈正弦波形,且存在一定的相位差。
在不同负载下,电路的功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性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我们得到了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主要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元件对电路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呈正弦变化,且相位差为90度。
不同电阻和电感的接入会对电路的电流和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1. 引言单相交流电路是电工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了解交流电路的特性对于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以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
2. 实验目的- 了解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掌握测量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方法;- 分析不同元件对电路中电流和功率的影响。
3. 实验装置- 交流电源;- 电阻箱;- 电感;- 电压表;- 电流表;- 示波器。
4. 实验步骤4.1 搭建基本的单相交流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和电感。
4.2 调节交流电源的电压,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4.3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4.4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并记录相关数据。
4.5 更换不同电阻和电感,观察电路中电流和功率的变化。
5.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均呈正弦变化的波形。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电流和电压的频率、幅值和相位差。
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约为90度,符合理论的预期。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电阻和电感的接入会对电路中的电流和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电阻增加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功率也相应减小。
而当电感增加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加,功率也相应增加。
这与电阻和电感对电流的阻碍和促进作用相吻合。
6.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相交流电路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我们通过测量和分析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得出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相位差为90度的结论,并且验证了电阻和电感对电路中电流和功率的影响。
7.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加深了对交流电路的理解。
第三节 交流电路1.单相交流电路 (一)概速直流电: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最多是大小和方向有些脉动但方向不会改变。
交流电: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电,称为交流电。
日常用的交流电,其大小及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称为正铉交流电.如图1-16所示。
(a)电路图图1-16所示 正铉交流电产生及其波形.1. 交流电大小的物理量ιφ∆∆(1)瞬时值—正弦量任意瞬间的值(用i 、u 、e 表示)(2)幅 值—瞬时值之中的最大值(用Im 、Um 、Em 表示)(3)有效值—交流电“i ”的大小等效于直流电“I ”的热效应。
(4)平均值:交流电正半周内,其瞬时值的平均数称为交流电的平均值。
常用英文字母加下角“P ”表示。
如Ip 、Up 、Ep 分别表示交流电流、电压、电动势的平均值描述交流电大小的4个物理量:瞬时值、幅 值、有效值、平均值之间有下列两个主要关系。
以交流电流为例:I=0.707Im 或I=Im/2Ip=0.637Im2. 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周期。
T —正弦量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单位:秒)(2)频率f —每秒正弦量变化的次数(单位: Hz )关系:f=1/T中国电力标准频率:50 Hz(3)角频率 :每秒正弦量转过的弧度幅值和有效值3. 正炫交流电初相角、相位、相位差正铉交流电.的数学表达式为:i=Im sin(ωt+φ)式中:i---交流电的瞬时值Im-----交流电的最大值ω---交流电的角频率Tf ππω22==Φ---交流电的初相角,即t=0时的相位角,也称初相位; ωt+φ称为交流电的相位两个同频率正铉交流电初相角之差,称为这两个交流电的相位差。
交流电电路中,用相位差来表示同频率正铉交流电的相位关系,以区别交流电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4. 趋肤效应在直流电电路中均匀导线横截面上的电流密度是均匀的。
实验三 单相交流电路——日光灯功率因数的提高一、实验目的1、了解日光灯结构和工作原理。
2、学习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3、熟悉功率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3-1 日光灯电路 图3-2 日光灯等效电路日光灯结构如图3-1所示,由灯管、启辉器和镇流器(带铁芯的电感线圈)组成。
开关闭合时,日光灯管不导电,全部电压加在启辉器两触片之间,使启辉器中氖气击穿,产生气体放电,此放电产生的一定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与固定片接通,于是有电流通过日光灯管的灯丝和镇流器。
短时间后双金属片冷却收缩与固定片断开,电路中的电流突然减小;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这时镇流器两端产生一定的感应电动势,使日光灯管两端电压产生400至500V 高压,灯管内气体电离放电,产生紫外线,涂在灯管内壁上的荧光粉吸收后辐射出了可见光。
日光灯点燃后,灯管两端的电压降为100V 左右,这时由于镇流器的限流作用,灯管中电流不会过大。
同时并联在灯管两端的启辉器,也因电压降低而不能放电,其触片保持断开状态。
由此可知,启辉器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能自动接通和断开电路;镇流器除感应高压使灯管放电外,在日光灯正常工作时,起限流作用。
日光灯正常工作后,启辉器断开,灯管相当于一电阻R ,镇流器可等效为电阻R L 和电感L 的串联,所以整个电路可等效为一R 、L 串联电路,相当于一个感性负载,其电路模型如图3-2所示。
其中,镇流器是个电感量较大的线圈,所以整个电路功率因数不高。
若日关灯电路作为负载接入图3-3所示电路中(◎表示电流测量专用插口),则可采用在日光灯两端并联电容的方法来提高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
其原理如图3-4所示,当未接电容时(C=0),电路总电流记为0I ,此时电路总电流即为流经日关灯电路电流LR I I =0;当并联接入电容C (C=C 1)后,电路总电流1I 减小(1I <0I ),且01cos cos ϕϕ>,总电路功率因素提高;当C 电容量增加过多时(称为过补偿),则总电流又将增大(2I >0I ),且02cos cos ϕϕ<。
单相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汇总单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1. 有功功率(P)计算公式:P = UIcosφ
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φ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即功率因数的反余弦值)。
2.视在功率(S)计算公式:S=UI
视在功率是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单位为伏特安(VA)。
3. 无功功率(Q)计算公式:Q = UISinφ
无功功率是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与功率因数的正弦值的乘积,单位为伏特安乘以安(VAr)。
4. 功率因数(pf)计算公式:pf = cosφ
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无量纲。
三相交流电路功率计算公式:
1.三相有功功率(P)计算公式:
P = √3 * U * I * cosφ
其中,√3为根号3,U为相电压,I为相电流,φ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即功率因数的反余弦值)。
2.三相视在功率(S)计算公式:
S=√3*U*I
视在功率是指相电压和相电流的乘积,单位为伏特安(VA)。
3.三相无功功率(Q)计算公式:
Q = √3 * U * I * sinφ
无功功率是指相电压和相电流的乘积与功率因数的正弦值的乘积,单
位为伏特安乘以安(VAr)。
4. 功率因数(pf)计算公式:pf = cosφ
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无量纲。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适用于理想情况下,即电压和电流正弦波形
完美,并且不考虑电路的复杂性和功率因素的非线性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的影响,以及电路的非
线性特性。
因此,在实际计算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公式和方法来考虑这些
因素。
实验(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2)加深理解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感性负载对脉冲及移相范围的要求。
二、预习内容要点(1) 熟悉实验电路(包括主电路、触发控制电路)。
(2) 按实验电路要求matlab仿真,用示波器观察移相控制信号α的情况。
(3) 主电路接电阻负载,用示波器观察不同α角时输出电压和晶闸管两端的电压波形,并用电压表测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为使读数便利,可取α为30°、60°、90°进行观察和分析(4) 主电路改接电阻电感负载,在不同控制角α和不同负载阻抗角θ情况下用示波器观察和记录负载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5) 特别注意观察上述α<θ情况下出现较大的直流分量,此时L 固定,加大R直至消除直流分量。
三、实验仿真模型图1.1 单相交流调压阻感性电路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对单相交流调压带电阻性负载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并记录分析改变脉冲延迟角时的波形(至少3组)。
(1)器件的查找以下器件均是在MATLAB R2017b环境下查找的,其他版本类似。
有些常用的器件比如示波器、脉冲信号等可以在库下的Sinks、Sources中查找;其他一些器件可以搜索查找(3)参数设置1.双击交流电源把电压设置为220V,频率为50Hz;2.双击脉冲把周期设为0.02s,占空比设为80%,延迟角设为30度,60度,,90度,由于属性里的单位为秒,故把其转换为秒即,(30/360)*0.02;3.双击负载把电阻设为10Ω;4.双击示波器把Number of axes设为6;仿真波形及分析当α=30°时,当α=60°时,当α=90°时,2.对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阻感性负载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并记录分析改变脉冲延迟角时的波形(至少3组)。
参数设置双击负载把电阻设为10Ω;电感为0.01H;其余参数不变。
当α=30°时,当α=60°时,当α=90°时,五、实验总结1、在交流调压电路中,当负载为阻性时,输出电压的有效值随相控角增大而减小。
第三章单相交流电路§3-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正弦交流电流是指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均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
2.交流电的周期是指交流电每重复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用符号T表示,其单位为秒(S);交流电的频率是指交流电1S内变化的次数,用符号f表示,其单位为赫兹(Hz),周期与频率的关系是T=1/f或f=1/T。
3.我国动力和照明用电的标准频率为50Hz,习惯上称为工频,其周期是0.02s,角频率是314rad/s。
4.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周期(频率或角频率)、有效值(最大值)和初相位。
5.已知一正弦交流电流i=sin(314t-π/4)A,则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1A,有效值为0.707A,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初相位为-π/4。
6.阻值为R的电阻接入2V的直流电路中,其消耗功率为P,如果把阻值为R/2的电阻接到最大值为2V的交流电路中,它消耗的功率为P。
7.如图3-1所示正弦交流电流,其电流瞬时值表达式是:i=4sin314t(A)。
8.常用的表示正弦量的方法有解析式、波形图和相量图。
9.作相量图时,通常取逆(顺、逆)时针转动的角度为正,同一相量图中,各正弦量的频率应相同。
用相量表示正弦交流电后,它们的加、减运算可按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在括号内画×)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有效值、频率和周期。
(×)2.用交流电压表测得交流电压是220V,则此交流电压的最大值是380V。
(×) 3.一只额定电压为220V的白炽灯,可以接到最大值为311V的交流电源上。
(√)4.用交流电流表测得交流电的数值是平均值。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交流电的周期越长,说明交流电变化得(B).A.越快B.越慢C.无法判断*2.某一正弦交流电压的周期为0.Ols,其频率为(C)。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单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单相交流电路,深入了解交流电的特性和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我们将探究交流电的波形特点、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以及电路中的功率计算等内容。
实验材料:1. 电源:交流电源2.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3. 电感:用于储存电能的元件4. 电容:用于储存电荷的元件5.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工具6.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压和电流波形的仪器实验步骤:1. 搭建基本的单相交流电路:将电源、电阻、电感和电容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2. 测量电流和电压:使用万用表分别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3. 观察波形:将示波器接入电路中,观察电压和电流的波形特点,并记录下来。
4. 计算功率: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路中的功率,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电流和电压的波形图,并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呈现出正弦波形。
电压和电流的周期相同,且具有相同的频率。
在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
通过观察波形图,我们可以看到电流波形相对于电压波形存在一定的滞后。
这是因为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导致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
根据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值,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功率。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U * I * cosθ,其中U为电压值,I为电流值,θ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电路中的实际功率值。
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无功功率指的是电路中由于电感和电容的存在而产生的无效功率,它不会对电路中的有用功率产生影响。
视在功率则是电路中的总功率,它包含了有用功率和无功功率。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交流电路的特性和基本原理。
我们了解到交流电的波形特点、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以及功率的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电路中的能量传输和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