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学 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10.32 MB
- 文档页数:7
《天然药物化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意义和现状。
让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1.2 教学内容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的了解。
第二章:天然药物的来源和提取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的来源和提取方法。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然药物提取技术和原理。
2.2 教学内容天然药物的来源:植物、动物和矿物。
天然药物的提取方法:蒸馏、萃取、Soxhlet 提取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天然药物的来源和提取方法。
实验法:进行天然药物提取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提取效果。
2.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天然药物提取实验的操作技巧和结果分析。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天然药物提取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鉴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鉴定方法。
让学生掌握光谱学和色谱学在天然药物化学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光谱学鉴定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
色谱学鉴定方法: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光谱学和色谱学在天然药物化学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实验法:进行光谱学和色谱学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鉴定结果。
3.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光谱学和色谱学实验的操作技巧和结果分析。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结构鉴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方法。
让学生掌握生物活性评价技术和活性成分筛选方法。
4.2 教学内容生物活性评价技术: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
《天然药物学》重点名词解释第一部分1.天然药物学:是一门研究天然药物的科学2.原生质体:使细胞体内有生命物质(原生质)的总称3.分泌组织:是植物体内具有分泌和贮藏分泌物功能的细胞群4.鸡爪黄连:味连,药材根茎多数聚集成簇,常常弯曲,形如鸡爪,习称“鸡爪连”,5.地道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种质、特定产区和特定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的中药材6.后含物:原生质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7.机械组织:是细胞壁明显增厚并对植物体起到机械支持作用的细胞群8.云锦纹:在正常的次生维管柱周围的皮层中产生,许多单独的或复合的异常维管束在药材的横切面上看呈云锦样花纹。
如何首乌9.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10.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成熟组织和某些薄壁细胞重新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的分生组织,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11.木栓化:细胞壁内渗入了木栓质,木栓质亲脂因而细胞壁不透水和气使原生质体与外界隔绝而细胞死亡。
(木栓化细胞壁加苏丹Ⅲ溶液显红色)12.年轮:第一年的晚材和第二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形成一同心环层称为年轮。
13.起镜面: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或淡棕色角质,习称“起镜面”。
14.生药:是指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而未精制的天然药物。
15.表皮:细胞外壁较厚通常具有角质膜或蜡被部分表皮细胞可以分化出气孔和毛茸或其他附属物16.叶脉:主脉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形周围有1~2层薄壁细胞周围组成维管束鞘,木质部导管排列成“v”字形,其下方为韧皮部,叶脉的上下表皮内方均有纤维群。
17.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由一些类圆形或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间隙大、排列疏松。
18.次生壁: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半纤维素。
19.气孔:在植物叶片的表皮上(特别是下表皮)和幼嫩茎的表面有许多小孔,特称之为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