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信号与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20.89 KB
- 文档页数:7
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写在前面:本参考答案为邮学考研原创,供广大北邮考生复习参考使用,未经允许,请勿用于其他用途。
北邮专业课权威辅导课程及更多信息指导可访问微信公众号(邮学北邮)、邮学论坛或邮学网。
邮学考研,专注北邮考研精心服务与精品辅导。
北邮考研路上,邮学伴你前行!一、 1. √ 2. √3. × δ(t)的功率是无限的,属于非功非能信号。
4. × 复信号的幅度谱不一定是双边的,比如e jωc t ↔2πδ(ω−ωc )只有正频率。
5. √ 二、 1.12X (s2) 2. −cos(ω0t) 3. 8 4. π解析:∫Sa 2(ω)dω=2π×∫[0.5G 2(t )]2dt =2π×∫(0.5)2dt =π+1−1+∞−∞+∞−∞ 5. 8kHz6. −1s e st 0+2s −1s e −st 0解析:f (t )=−u (t +t 0)+2u (t )−u (t −t 0)=−1s e st 0+2s −1s e −st 0 7. {1 1 0 -1 -1 0}解析:x(n)={1 1 1}, x(n)={1 0 -1 0} , x(n)*h(n)= {1 1 0 -1 -1 0} 8. 21解析: x(n)={1 2 4},9. [1C 1R 2−1C1R 11C 1R 21C 2R 2−1C2R 2],[−1R10]解析:C 1ddt v 1(t )=x (t )−v 1(t)R 1−v 1(t )−v 2(t )R 2,C 2ddt v 2(t )=v 1(t )−v 2(t)R 2, 整理得:{d dt v 1(t )=(1C 1R 2−1C 1R 1)v 1(t )+1C 1R 2v 2(t )+1C 1R 1x(t)d dt v 2(t )=1C 2R 2v 1(t )−1C 2R 2v 2(t )y (t )=x (t )−v 1(t)R 1=−1R 1v 1(t )+1R 1x (t )三、 1. X (2z )∙z z−1,|z |>1解析:∑(0.5)m x (m )=(0.5)nx (n )∗u(n)n m=−∞, 其z 变换为X(2z)∙z z−1,|z |>12. (−1)n解析:x (n )=[cos (0×n )+cos (π×n )+cos(π4n)稳态响应为:y (n )=H(e jπ)(−1)n u (n )=(−1)n u(n) 3. 1α+jω,αα2+ω2∙−jsgn(ω)4. E 2τ22πT 12∑Sa 2(nπτT 1)δ(ω−2πn T 1)+∞m=−∞解析:F n =1T 1F 1(ω)|ω=nω1=EτT 1Sa (ωτ2)|ω=nω1=EτT 1Sa (nω1τ2)=EτT 1Sa (nπτT 1)P (f )=12π∑|F n |2δ(ω−nω1)+∞m=−∞=E 2τ22πT 12∑Sa 2(nπτT 1)δ(ω−2πn T 1)+∞m=−∞四、波形图如下所示:五、波形图如下所示:4−2−1(1)2t x u t ⎛⎫+− ⎪⎝⎭1t12六、波形图如下所示:n0121x (n )1−2−1−n01x (2n+3)1−2−1−七、频谱图如下所示:1−1ππ2π1()X ωω八、(1)极点p 1=−1,p 2=−2均落于s 平面的左半平面,故系统稳定。
北邮考研复试班-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2017年,“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学校始终肩负“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
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现代邮政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8个教学单位,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感知技术与产业3个研究院,可信网络通信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目前,学科专业已经涵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22个一级学科。
学校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电子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
专业介绍电子与通信工程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电子技术是利用物理电子与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仪器仪表及计算机设计和制造等工程技术问题;信息技术研究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等理论与技术。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考试复习大纲
《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是电子工程及其通讯工程、电子与信息技术、信号处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统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主要研究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与工程应用。
它一方面以工程数学和电路分析理论为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后续的技术基础颗与专业课的基础,也是学生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将为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信号与线性系统》对研究生考试复习的基本要求是,基本概念要“理解”、“了解”、“知道”。
分析方法运用要“熟练”、“掌握”、“会”。
第1章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的基本要求
一信号的定义与基本信号的基本要求
1 了解信号及其描述
2 理解信号的分类
3 熟练掌握基本的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
二信号的基本运算与波形变换的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信号的下列基本运算
(1)信号的相加与相乘
(2)连续时间信号微分和离散时间序列差分运算
(3)连续时间信号积分和离散时间序列累加运算
(4)取模(或取绝对值)运算
2 熟练掌握下列自变量变换导致的信号变换
(1)信号的时移
(2)信号的折叠
(3)信号的尺度变换
(4) 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压扩和幅度放缩
(5) 离散时间信号的尺度变换:抽取和内插零
3 正确理解信号的下列分解
(1)信号的交直流分解
(2)信号的奇偶分解
(3)信号分解为实部和虚部
(4)信号分解成矩形脉冲序列之和及冲激信号的积分
(5)信号的正交分解
三系统的基本概念的基本要求
1 了解系统的概念
2 了解系统的模型
3 理解系统的分类,掌握线性系统非时变系统的性质
4 掌握系统的下列基本联接方式
(1)系统的级联
(2)系统的并联联接
(3)系统的反馈联接
四系统的模拟与相似系统的基本要求
1 了解相似系统的概念
2 了解系统模拟的方法
(1)掌握基本运算器的性质
(2)熟练掌握连续时间系统的模拟结构框图描绘
(3)熟练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模拟结构框图描绘
第2章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的基本要求
一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描述及其响应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系统的描述方法
2 理解固有响应与强迫响应(微分方程经典求解方法)概念,熟练掌握用经典方法求解一个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n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具体步骤
3 理解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的概念,熟练掌握用零输入、零状态响应方法求解一个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n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具体步骤
二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的基本要求
1 掌握初始状态等效为信号源的方法
2 知道冲激响应概念和掌握冲激响应求解方法
3 知道阶跃响应概念和掌握阶跃响应求解方法
三卷积积分的基本要求
1 理解卷积积分定义和掌握卷积积分的方法
2 掌握卷积运算的规则及会分析卷积积分的存在性
3 掌握卷积积分的图解方法
4 掌握利用卷积方法计算系统零状态响应
第3章线性位移不变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的基本要求
一线性位移不变离散系统的描述及其响应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系统的描述方法
2 理解固有响应与强迫响应(差分方程的经典求解方法)概念
(1)掌握迭代法求解差分方程的方法
(2)熟练掌握齐次解和特解法求解差分方程的方法及具体步骤。
3 理解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概念,熟练掌握用零输入、零状态响应方法求解一个线性位移不变离散系统的n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具体步骤
二单位序列和单位响应的基本要求
1 了解单位序列和单位阶跃序列
2 掌握单位响应求解方法
三卷积和的基本要求
1 理解卷积和的定义
2 掌握卷积和的下列计算方法
(1)图解法
(2)列表法
(3)解析法
3 掌握利用卷积和方法计算系统零状态响应
第4章傅里叶变换及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的基本要求
一信号的正交分解的基本要求
1 学习掌握正交函数集的概念
2 通过正交信号空间的概念给出一般意义的信号表示法,掌握信号正交分解方法
二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的基本要求
1学习掌握下列周期信号的分解方法
(1)三角函数级数展开法
(2)复指数函数级数展开法
2 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与奇、偶函数的傅里叶系数的关系
三周期信号的频谱概念的基本要求
1 掌握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
2 了解周期矩形脉冲的频谱的特点
3 理解周期信号的功率概念
四傅里叶变换的基本要求
1 理解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概念
2 掌握一些常用信号(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3 熟练掌握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
4 一般周期信号的频谱密度函数
五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分析的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傅里叶反变换求解方法
2 理解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了解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的关系,掌握频域分析计算步骤
3 了解信号无失真传输的概念
4 知道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响应
5 掌握周期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分析方法
第5章离散傅里叶级数、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与DFT的基本要求
一信号抽样及抽样定理的基本要求
1 熟悉信号抽样
2 理解、掌握下列抽样定理:
3 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过程。
二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表示及系统响应的基本要求
1 掌握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表示,掌握下面离散傅里叶系数的求解方法
2 掌握线性移位不变离散时间系统对周期序列的响应的求解方法
三非周期序列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1 掌握非周期序列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表达
2 掌握线性移位不变离散时间系统对非周期序列的响应的求解方法
3 了解离散傅里叶级数与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四离散傅里叶变换 (DFT)的基本要求
1 理解DFT的定义
2 掌握DFT的基本性质
3 了解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下列一些应用
第6章拉普拉斯变换及连续系统复频域分析的基本要求
一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要求
1 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2 知道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
3 掌握常用信号的拉氏变换
二熟练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
三拉普拉斯反变换的基本要求
F求拉氏反变换的几种一般性方法
1掌握实用中常遇到的()s
四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的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变换解
2 熟练掌握网络元件的s域模型方法
3 理解系统函数)
H的定义,掌握利用系统传递函数H(s)实现网络基本结
(s
构的几种方法
4 掌握连续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几种方法
第七章Z变换与Z域分析的基本要求
一Z变换的基本要求
1 知道怎样从拉普拉斯变换到Z变换
2 了解Z变换与傅里叶变换、拉氏变换之间的关系
3 理解Z变换与逆变换的定义
4 理解Z变换的收敛域概念
5 掌握一些常用信号的Z变换
二熟练掌握下列Z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
三掌握逆Z变换下列计算方法的基本要求
四z域分析的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差分方程的变换解法
2理解系统函数的定义,掌握利用系统传递函数实现网络基本结构的几种方法3 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几种方法
第八章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的基本要求
一状态方程、输出方程的建立方法的基本要求
1 理解状态变量与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一般标准形式
3 掌握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几种建立方法
二状态方程、输出方程的时域求解方法的基本要求
1 掌握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时域求解方法
2 掌握线性非时变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时域分析方法
3 掌握线性位移不变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时域分析方法
三状态方程、输出方程的变换求解方法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状态方程变换求解方法
2 掌握线性位移不变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变换求解方法
3 掌握线性系统状态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频率响应概念
四系统的可控制性和可观测性的基本要求
1 了解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
2 了解系统状态的可控制性
3 了解系统状态的可观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