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运用修改符号》_认识和运用修改符号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15.36 KB
- 文档页数:2
修改符号的认识和使用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这节微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修改符号的认识及使用。
在我们平时的写作或者写字过程中,常会遇到写错字、漏字、加字的情况,除了使用钢笔橡皮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解决呢?这时候,修改符号就会来帮助我们了。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修改符号不多,主要有增补、转移、前后对换、删除、删改等。
具体请看下面的图示:增补符号,它像一个高脚杯,先画半圆,再画杯脚,表示添加增补的内容。
转移符号,先画一个圈,再把你要转移的内容移动到需要添加的地方落脚即可。
前后对换符号,就像一个躺着的数字5。
删除符号,先画一个圈,再加一个小尾巴,表示删去的内容。
删改符号,同样先画一个圈,再加两根小天线,表示删去后的修改。
认识了各个修改符号,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用法吧!1、当我们遇到成分残缺、漏字的句子时,如:“看到美丽的冰雪世界。
”一句中缺少“谁”看到的,我们就可以用增补符号修改为:“她看到美丽的冰雪世界。
”2、当我们遇到用词不当、有错别字的句子时,如:“我的同学张明平时非常关怀我。
”句中“关怀”多用于上对下、领导对群众、长辈对晚辈,属于用词不当,我们就可以用上删改符号将“关怀”改为“关心”。
3、当我们遇到意思重复或者多字的句子时,如:“爷爷常常回忆起过去的一些往事,”“过去”和“往”意思重复,可删除其中的一个,我们就可用上删除符号,将过去或者往事删除。
4、当我们遇到词序颠倒的句子。
如:“妈妈痛得肚子非常厉害。
”“痛得”和“肚子”顺序颠倒,我们就可以用上前后对换符号,把“痛得”放在“肚子”后面。
即:“妈妈肚子痛得非常厉害。
”有时,你需要调换的词序离得比较远,我们就可以用转移符号,比如:“我看见左边有一些蜜,路的右边有一些米”,路的二字应该在前,但此时用前后对换符号略显麻烦,我们就可以用转移符号,直接将路的二字提到前面,这样就简洁明了许多。
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作文和作业中,如果发现错误了,就可使用加、换、删、调、改等方法,把句子改正确,改通顺,但要求尽量少改,小改,尽可能保持句子的原意,使作业看上去更整洁。
认识运用修改作文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删除号、增加号、改正号、对调号四种修改符号。
2、初步运用四种修改符号修改句子和片段。
教学重点:
认识并运用四种修改符号。
教学难点: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句段。
教学准备:
课件、修改符号的表格、练习资料、手机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如果一棵大树生了虫病,谁来帮他治病呢?(啄木鸟);如果我们生病了?谁帮我们治病?(医生)如果你写的文章有了病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回答)
2、文章中有了病句,我们就要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那用什么办法来修改呢?今天程老师给大家介绍四种常用的修改符号,有了这些修改符号的帮助,可以让我们很轻松地修改病句!大家是不是特别期待呢?
二、认识修改符号。
PPT出示4个病句:
1、学生朗读句子,找出语病,教师相机出示修改的符号。
2、了解四种修改符号的作用。
3、老师下发修改符号的表格,学生粘贴在语文书上,随时备用。
三、初步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PPT出示6句病句,指名学生修改。
(学生可亲自到电子屏上修改。
)
2、老师下发练习资料,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随时拍照。
3、老师将照片发到电脑上,师生评议练习的情况,同桌交换批改。
四、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片段。
1、学生修改有问题的片段,老师巡视,拍照。
2、老师将照片发到电脑上,师生评议练习的情况。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四种修改符号,并运用他们修改了病句和片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学习到更多的修改符号,帮助我们将文章修改的更好!。
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⑦指代不明⑧分类不当⑨不合事理⑩含糊不清二:学习方法,对症下药。
1. 学习常用的四种方法:增、删、调、换。
2. 学习对应的四种符号。
三:出示解题方略和注意事项。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增补号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修改例句: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这次的运动会,取得了第一名。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2 、删除号修改例句:我的作业几乎全部做完了。
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3、调位号修改例句:我校分别在教室里和球场上举行篮球比赛和智力比赛。
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找出作业中的错误。
4、换用号修改例句:我们要热爱公共财产。
近两年来,电视机的质量提高了,价格减少了。
用修改符号改教学材料(教案)介绍本文档旨在介绍如何使用修改符号来改进教学材料或教案。
修改符号是一种简洁明了的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编辑和改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为什么使用修改符号使用修改符号可以有效地标记和记录对教学材料的修改,方便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查阅和反馈。
通过使用修改符号,可以避免在原文中直接修改或删除内容,保持原始教材的完整性。
常用的修改符号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及其含义:- 删除线(~~):表示删除或不需要的内容。
例如:~~这句话可以删除~~。
- 替换符号(⇄):表示需要替换的内容。
例如:原句为 "他是一位教师",替换为 "他是一位导师",可写为 "他是一位⇄导师"。
- 插入符号(↑):表示需要添加的内容。
例如:在"在第一步之后,学生应该⇄"后面插入"做一个小组讨论",可写为"在第一步之后,学生应该⇄↑做一个小组讨论"。
- 括号([ ]):用于标记额外的说明或建议。
例如:在注释部分添加[请注意语法问题]以提醒教师需要注意语法问题。
如何运用修改符号改教学材料以下是使用修改符号改教学材料的步骤:1. 阅读原始教学材料或教案,理解内容和结构。
2. 使用修改符号标记需要删除、替换或添加的部分。
3. 添加括号来提供额外的说明或建议。
4. 将修改后的教学材料或教案与原始版本进行对比,确保修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 将修改后的教学材料或教案发送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进行反馈和审批。
注意事项在使用修改符号改教学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修改符号要清晰可辨,确保他人可以理解和解读修改意图。
- 修改符号应尽量简洁明了,不需要使用过于复杂的符号或标记。
- 修改符号一般放在文本的旁边或上下方,以示与原始文本的区别。
- 修改符号应与原始文本在同一行或相邻行,便于对比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