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 长征精神: 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 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油画:八七会议
工农武装割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秋收起义
工农武装割据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城市
农村
工农武装割据
1930年全国农村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土地革命 2、民主选举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长征?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欧美列强 北洋军阀
卷土重来,控制与侵略
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严重阻碍 工人运动陷入低谷,应该联合其 他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屡遭挫折、外与苏联联合,内与 共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1924年
广州
地点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预习提示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一战后、列强、卷土
重来、北洋政府、普遍愿望、中国共产党、工人运 动、国民党、屡遭挫折、国民党一大、三大政策、 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国民革命运动、北伐 战争、三大军阀、叶挺、铁军、政变、屠杀、张学 良、统一) 工农武装割据(南昌起义、第一枪、八七会议、方 针、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土地革命)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第五次“围剿”、未能粉碎、 战略转移、长征、遵义会议、挽救、生死攸关、转 折点、胜利结束)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内容 批判 肯定 选举 成立 挽救 生死攸关 转折点 错误 主张 常委 三人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