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新道路(天津师范大学)
- 格式:ppt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51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对象:全日制本科生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本质,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弘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本章讲述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的反动统治,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成为中国革命新的直接目标;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开辟,以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及其危害,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重点难点1、如何切实使学生认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性质,从而懂得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
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教学法3、讨论法学时分配:4学时思考题1、为什么说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是1927年后中国革命的首要目标?2、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了哪些贡献?3、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及危害是什么?4、简述长征精神及其意义。
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2、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节选)(1936年12月)3、毛泽东:《论新阶段》(节选)(1938年12月)4、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5、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小结本章教学,我们首先着重分析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权的本质,使学生懂得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是必要的、正义的、进步的。
对于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我们从探索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进行讲授。
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也使他们懂得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的精神实质,即: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主讲人:李华丽1一、国民党形式上的统一1、宁汉合流蒋介石王采玉毛福梅2陈洁如宋美龄抗战时在美国会演讲征服朝野.flv宋美龄三次访美讲演.mp43永丰舰避难蒋介石李之龙4周恩来蒋介石5陈璧君《金缕曲》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
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
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
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
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却头颅如旧。
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
肠已断,歌难又。
6陈其美7宁汉合流82、东北易帜张学良皇姑屯事件3、国民党的独裁: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赵一狄一、国民党形式上的统一四大家族:蒋、宋、孔、陈9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1、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选出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10南昌起义周恩来湘赣边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南昌起义.flv秋收起义.mpg井冈山会师.mp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上).rmv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下).rmvb广州起义2.进行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mp411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
红军前三次反围剿.flv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flv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上).rmv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下).rmvb12133、土地革命(1927-1937)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
上一篇:纲要课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下一篇:∙原理课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概论课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课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纲要课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基础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概论课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基础课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纲要课第五章中国革命新道路∙纲要课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基础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基础课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概论课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概论课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基础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概论课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基础课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持…∙纲要课第五章中国革命新道路∙概论课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课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主办单位中共辽宁省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承办单位:鞍山师范学院中国大学生在线 | 辽宁省教育厅 | 中华教育网 | 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 共青团辽宁省委 | 校园图客网Copyright 2006-2010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8102557号.网站建设:沈阳中斯威科技有限公司2013 C类安全员复习判断单选多选案例——案例题1. C类对负责人处罚1、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
企业负责人或项目经理违反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将受到处罚。
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应熟悉和了解《安全生产法》有关安全生产法处罚规定,更自觉地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1) 不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多选题)A、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B、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C、个人经营的投资人D、不含个体经营的投资人E、施工项目负责人答案:ABCE-P65(2) 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的罚款。
思政课·特等奖教案|周荣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与理论探索点击上方图片查看会议资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与理论探索周荣方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本期推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特等奖获得者周荣方副教授的获奖作品↓↓↓[关键词] 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理论探索历史意义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应章节:第五章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点题入题1927年,随着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的发生,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投靠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大革命宣告失败。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民主革命立场,在实践上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并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学理论。
这一理论,在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下,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力排众议,高屋建瓴,为陷于低潮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活力,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再现这一历史事实,学习其内容,理解其精髓,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关重要。
产生这一理论的政治背景是什么?中国革命为何选择这样一条道路?这条道路的提出对中国革命和时代发展有何意义?这是本次课程所要解答的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客观评价得失,以历史为镜鉴,为本节课的教学主旨。
二、主题解析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表现出严重的买办性与封建性。
在其统治之下的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革命者要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此后在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八七会议等一系列革命实践的基础之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革命新道路。
这一理论的形成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及其性质所谓中国革命新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什么?为什么走这条路?有什么意义?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由中国革命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在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而失败之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谷,中国共产党在反动分子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在强大的反动势力面前,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够与反动势力继续斗争,才有可能继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革命军队,八七会议确定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斗争路线,并决定土地革命,走上了武装反抗反动势力的道路.但在三大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革命军队在攻打大城市中损失惨重,中国共产党意识到想在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中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无法成功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并且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在农村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利与革命力量的发展.加之反动军阀的分割统治,也使革命力量能够在敌人统治边缘地带生存下来.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转入了井冈山地区,与当地的农民武装共同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践的开始.毛泽东从理论上分析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最基本原因;良好的群众基础、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主客观条件.(3)革命根据地是革命武装斗争的战略基地;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4)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在于: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有重要意义: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2022年形势与政策答案天津师范大学1、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单选题] *A.对立的B.对立统一的(正确答案)C.完全一致D.各不相干2、8. 第一产业不包括()。
* [单选题] *A、林业B、渔业C、电业(正确答案)D、农业3、75. 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以下属于这一道路的内容有(? )[单选题] *A.农村包围城市,国共合作B.国共合作,武装夺取政府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正确答案)D.多党合作,轮流执政5、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单选题] *A.科学发展观(正确答案)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D.加强生态文明建设6、新民主义革命反对的是()[单选题] *A.官僚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B.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正确答案)C.封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官僚主义D.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7、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实际,反映的是()[单选题]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答案)B.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已经改变C.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现代化强国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动力作用8、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在生产关系上有明显的差异,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生产资料公有制B.消灭剥削阶级C.平均分配(正确答案)D.建立互助合作关系9、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单选题]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答案)B.它清楚明白、通俗易懂C.它能被多数人所接受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0、7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民族政治制度。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涵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首先,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核心策略之一。
这意味着在革命的初期阶段,以农村为基地,通过组织农民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以实现由农村向城市的革命发展。
这一策略的基本思想是依靠广大农民群众,通过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发动他们的积极性,逐步扩大革命力量,最终实现对城市的革命胜利。
其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采取了武装起义、游击战争、正规战争等方式进行斗争。
通过武装斗争,革命力量能够有效地打击敌人,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夺取政权,并确保革命的胜利。
最后,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为了实现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
通过团结各阶层的力量,中国革命力量能够形成广泛的人民战线,实现对敌人的全面打击,为革命的胜利提供更大的支持。
总结起来,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涵包括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
这些策略和手段相互结合,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地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